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64章 重返晋阳

汉世祖 第164章 重返晋阳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164章 重返晋阳

立秋之际,就在羊头山脚,刘皇帝带着随行人员,举行了一场严肃的祭奠仪式。雄浑而厚重的礼乐之声在山下回荡,告慰着那些死难的英灵。

祭奠仪式结束后,刘皇帝带着人登山,亲自踏足当年激战的战场。二十多年下来,足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的战场,也只剩下少许简陋的遗迹,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去对照当年的景貌。即便如此,随着岁月流逝,仅剩的那点痕迹,也将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

“可以在此立一座庙,让当地官民照料着,逢时供些香火,也算朕与朝廷的一份心意!”简单地逛了逛,刘皇帝吩咐着。

“臣稍后即行文高平县,今冬之前,便把庙立起来!”侍驾在侧的李国舅当即应承道。

“不要大兴土木!”瞥了李业,刘皇帝不忘叮嘱。

“是!”

“草木森森,难忘当年景象!”刘皇帝不禁感慨道:“当初那耿崇美,也算给朕上了一课,至少让朕明白了,凡事,还得靠实力说话!”

“陛下,臣犹记得,当年受命击敌,那时候,何等意气啊!”孙立作为随行公卿之中的一员,也参与了那一战,此时也是有感而发。

作为刘皇帝早期麾下的一员宿将,孙立没有太过出众的能力,全凭一身蛮勇,再加听话,始终担任着禁军的高级将领。不过,随着年岁渐长,气力日衰,当年那个桀骜的指挥使,也进入迟暮状态了。

“孙立,朕还记得,当初为斩将夺旗之功,你那侄儿孙含与杨业,还有一番争执啊!”刘皇帝神情间流露出一抹追忆的神色:“栾城大战,盘肠死战,死得壮烈啊!”

“有劳陛下还记得老臣那侄儿!”提及此,孙立的老脸间也浮现出感伤,叹息着应道。

“孙含的表现,同样让朕感触良多!”刘皇帝问道:“孙含可有子嗣遗世?”

“可惜我那侄儿,活了二十年,连女人的滋味都没尝过......”孙立摇摇头,说起了荤话,言罢,注意到身边人的目光,反应过来,赶忙请罪:“臣斗胆失言,请陛下治罪!”

“哈哈!”刘皇帝自然不会在意,道:“你这话实在,朕恕你失仪之过!”

孙立接着道:“老臣把次孙,过继给孙含了,延续他那一脉。老臣头顶这顶冠,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啊!”

“记一下,回京之后,给孙含之后,加以赏赐,爵职难封,钱粮就多给些!”刘皇帝朝着太子刘旸吩咐着。

“遵命!”刘旸应道。

而听孙立一口一个“老臣”,再注意到他鬓角的白发,刘皇帝说道:“时光易逝啊!你也老了啊!”

孙立从军中退下来,也有些年头了,当初就是因为年高疾犯,从而请辞。当然,或许也因为看到了军中换代的大势。孙立道:“不得不服老啊!”

又欣赏了一会儿周边的景致,刘皇帝道:“河东出兵的老人,也日渐凋零了,朕如今在此,只可惜卫公已逝,英公病笃,韩通留守,杨业在边,只有你孙立,在此陪朕唏嘘啊!”

“对了,李万超如今就在潞州任职吧!”刘皇帝问道。

在早年的“周王系”将领中,李万超不能算是最有名的,但也属于中坚力量,他当初率领的肃然锐军,也立下了累累战功。

当年,自丰州那边退下来后,刘皇帝准他在太原歇养了两年,后来又起复,授潞州刺史。如今,李万超已经六十六岁了,老而弥坚。

听刘皇帝问起,刘旸主动答道:“九原侯行军打仗,开疆拓土,是员能将,这治理州县,恩养百姓,则是一名干吏。潞州任上的这几年,官声口碑,十分不错,臣听闻,民间有‘李恩侯’的称呼......”

“老来不易啊!”刘皇帝不由笑了,四下看了看,指示道:“起驾吧!着人统治潞州,不必迎驾,让李万超来行营即可,朕要见见他!”

“是!”

......

御驾北行,过潞州北上,基本沿着当年刘皇帝率军南下的路线,等于重新走了一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道路交通,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破损狭窄的也经过休整。

不过,再怎么变,还是有些熟悉的景象。当然,这一路,也少不了逗留,刘皇帝也产生了诸多的感慨与追忆。等刘皇帝抵达太原时,已经是七月下旬了,秋意也渐浓。

毕竟是龙兴之地,受到朝廷的重视可一点都不少,晋阳雄城,仍旧屹立于汾水之畔,经久不朽。距离上次驾临此地,也有整整十三个年头了,还是前次北巡的时候。

说起来,这些年刘皇帝数次出巡,到过不少地方,然而再游一次太原,间隔就这么多年。显然,以大汉如今的版图,他想要踏遍大汉道州的想法,最终也只能成为一种愿望。

河东乃是三代王朝的龙兴之地,从后唐、后晋,再到如今的大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他成为了李、石、刘三家争霸天下最深厚的根基。

但是,前者也提过,持续的出击,产生了三代王朝,也几乎耗尽了一两代的潜力。到高祖刘知远问鼎天下时,几十万军民迁入河南,几乎使用河东进入了半个世纪以来最衰弱的时期。

到如今,许多京畿百姓,籍贯虽然改了,但都来自河东,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刘崇当政时期,河东的发展受限极大,哪怕把南边的河中、晋、绛等地算上,全道人口也不足二十七万户。

直到刘崇解职释权,朝廷直辖河东,其恢复发展速度这才正常,再辅以朝廷的扶持,十七年下来,河东也终于再现往日的繁荣富庶。

尤其是晋中盆地之间,更是物阜民丰,人烟稠密,北接山阳,南连河洛,东通河北,虽然在地形地势上处于一种“包围”中,但在大汉中北部,河东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地位,都得到了加强。就如太行一般,河东就是大汉帝国的脊梁,鼎足轻重。

根据前次的统计,河东全道,人口已然攀升至五十三万户,比起当初足足翻了一番外。而其中,太原府所辖,就有七万余户,晋阳就是一座超过十万人口的大城。

倘若给如今的大汉城池按照政治、经济、人口比重做个排名,晋阳也是能够挤进前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