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27章 西路奇兵

汉世祖 第127章 西路奇兵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127章 西路奇兵

八月秋高,哪怕是西南僻壤,也已被浓浓的秋意所浸染。大理西北部,高山峡谷之间,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正沿着难以称之为道路的山野小径踽踽前行。

四周都是绝壁险峰,稠密的植被,嶙峋的山石,都是进军的阻碍,行路艰难,在军队前头,足有上千人在进行开辟趟道,一路行来,都是这般。

虽然没有高竖的军旗,但这支军队的身份极容易辨认,汉军。不提服色、甲械,在整个西南,除了大理,也只有大汉能够武装动员数万人的军队。

与汉军的制氏军服装备不同,这支军队,显然是因地制宜,全军少有重型装备,一切以轻便利于山地跋涉行军为主。

除了刀枪弓弩之外,人手一把砍柴刀,一路所过,暴力地破坏着原始的植被,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可供通行的道路。

也没有专门的辎重队伍,粮食都是随身携带,官兵一体。所幸,随军有大量的马匹、驴骡,尤其是大理马,畜力的运用给军士减轻的不小的负担。

这些年,在在与大理的互市互通之中,在这西南山林之间,大理马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西南官府与民间引入的大理马数以万计。如今,这些耐力充足的矮脚马,成为了汉军南征的有力臂助。

即便如此,对于翻越高山、穿越峡谷的汉军将士而言,仍旧是一顿艰苦的旅程,若艰苦也就罢了,还要人命。不说步步危机,在南下的过程中,每天都有减员。

如历次汉军作战一般,此番汉军南征大理,仍旧没有集中一路,而是选择兵分东西两路。当然,这其中不算广南西路那支军队,那只是起一个牵着作用,基本属于打酱油。

东面一路五万余人,由招讨副使王仁赡率领,自川南的邛部县出发,意图经建昌、会川、弄栋,而后西进攻打大理都城羊苴咩城。这是主力,也是正路,是两国来往最主要的道路,同时也是大理军队的主要防御方向。

有出正道的,自然也有走奇路的,而这支奇兵也就是上述军队,合两万五千余人,由招讨使王全斌亲自率领,自川藏交界的大渡县出发,轻装而行,目标同样是大理国都。

西路这两万五千汉军,基本都是精干的官兵,包括王全斌在西南多年训练的成果,五千余众都是从各土司征召的部卒,论实际战力,比起王仁赡那大张旗鼓的东路军还要强不少。

这注定是一场漫长而艰险的旅程,渡过大渡河之后,顺着河谷走了一段时间后,便一头扎入滇藏高远间的高山峡谷之中,沿途基本都是无人区,当然,不走寻常路的代价,大抵如此。

自大渡县至羊苴咩城,直线距离约八百里,然而真正走下来,仅穿越那些高山峡谷,所行路途就翻了一倍不止。

奉诏之时,才入初秋,王全斌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调集兵马,安排出征事宜,随后便开启进兵。到如今,近一个月过去,这一段艰苦的旅程仍旧没有终点。

军心士气,都有所削弱,将士们不敢口吐怨言,但烦躁的情绪已然弥漫开来了。也就军法森严,再加王全斌以身作则,方才默默坚持着。六十高龄的老将军,亲自带领,其他人还能有何话说。

当然,不坚持也没有别的办法,当逃兵,不说军纪的惩处,脱离了大队,在这深山之中,大概率也只有暴尸荒野。

唯一能让人稍稍安心的,这并不是一条绝路。在坐镇西南练兵的这些年中,王全斌可派人,把大理国内的地理形势堪探了个遍,而西路的进军路线,也是遣人走过几次了。仅仅为了走出一条进军路线,前后就损失了三百多人。

王全斌用兵再胆大,也不敢真的拿这两万五千多军士的安危开玩笑,要在西南地区聚集起如此规模一支军队,也是不容易的。而两路军队,不管哪一路出了问题,这次南征大理也就可以宣告失败了。

又是一段险仄的山道,王全斌也下马牵着步行,不足三里长的距离,自巳初起,耗费了几乎一个白日的时间,全军方才穿过。然后,又有损失掉了上百名士卒以及骡马。

黄昏时分,残阳发出的柔和光芒铺在茫茫山岭之间,各营将士,就地休整,受地形限制,埋锅造饭也是不可能的,从军官到军士,都只能饮着清水,啃着干粮。

长时间的行军,已让汉军将士身心疲惫,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压抑的气氛中,各抱着行军毯就地入睡。

王全斌休息的地方,相对空旷些,但也没有特殊布置,就地取材,摆了一堆柴草。快走出去了,连篝火都不生了。

同将士们都一样,王全斌也啃着又硬又干的饼子,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将来说,这样的一场行军,也确实艰苦了。如果同出发前相对比,整个人都几乎消瘦了一圈,浑身上下都是污秽,靠近都能闻到一股几乎化为实质的铜臭。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介意谁?分兵之前,王仁赡以王全斌年老,还建议由他走西路,让王全斌坐镇东路指挥。

结果自然被王全斌固执地拒绝了,这也不是他逞强。南征之事,筹备多年,连进兵方略都是他主导制定的,王全斌自然要肩负起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任务。

当然,也在于,按照他对战事的推演,平灭大理,最具威胁的,还在西路军。只要出了大山,兵临金沙江,渡江之后,便可直趋羊苴咩城了。

大理国内,地势险要,道路难行,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些地理优势,也往往容易迷惑人,大理所仰仗的,不过大渡河、金沙江之险,再兼东北部诸多的部族,这些都将成为汉军进军的阻碍。而王全斌所选的,就是一条可以极大程度避免这些掣肘的路线,至于正面,交给王仁赡,他则亲自去打要害。

“这路,比老夫想象中的还要难走啊!”不过,将近一个月的行军下来,哪怕意志强悍的王老将军,也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

“都帅!”在他感慨间,一名中年将领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名矮小精悍的下属:“向导官带来了!”

“还有多久能出山?”王全斌点了点头,也不废话,直接质问向导。

逐渐暗淡的天色笼罩在王全斌身上,仿佛给他增添了几分戾气,向导官是名彝人,紧张之余,也迅速地回答道:“回都帅,此地已在大理境内,东面就是如库部,用不了两日,就可出山,就可见到大理的城甸了。”

“你确定?”王全斌两眼先是一亮,而后语气更加严厉。

向导官操着一口滇音,肯定地答道:“小的走过两遍了,肯定!”

“都帅,前营已然发现了一些山民,向导所说,应当无假!”那名汉军将领,也开口道。

如此,王全斌的表情终于缓和下来,问:“那些山民都控制住了?”

将领淡定地道:“都解决了!”

颔首,表情再松,看着向导官,王全斌少有地露出一抹笑意:“尔等向导有大功,待走出去,克定大理,老夫给你们请功,不,直接给你升三级!”

“谢都帅!”彝族向导官大喜过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