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

汉世祖 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

汉世祖

如果要在大汉的将帅中,以姿仪样貌排个序,那么潘美绝对名列前茅。就如其名一般,年轻时倜傥,美姿仪,如今已年过不惑,仍旧风度翩翩,有股令人心折的气质。

而大汉的中生代将帅中,刘皇帝最喜者二人,一杨业,二潘美。而今,杨业新赴西北掌兵,潘美又还朝述职。

潘美的军旅生涯,可以说大部分都集中在南面,领军平灭岭南,乃是其生涯的代表作,以此得封县公爵。

平南之后的这几年,潘美一直坐镇两广,以岭南镇抚守之职,兼领两广都司,可谓军权在握。对岭南兵事,平与抚,潘美完成得十分漂亮。

而在镇的这些年,在整军治安以及剪剿蛮族的事务上,更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的潘美,可是大汉实实在在的南天一柱。

而以潘美在岭南的权势与威望,不得不说,换作十年前,刘皇帝绝不会容他,也根本不会容许人拥有那般大的权力。

哪怕到目前为止,在东南、岭南、西南、西北,跨道连州,拥有超然权力的人物,也有不少,比如范质、暂居润、石守信、赵延进。

对他们,刘皇帝如今却能大胆地与其权力,放心使用的。不是一点猜忌心与防备心都没有,只是如今的刘皇帝,足以镇压天下,大汉朝廷的权威也足以震慑四方。

二十年前,随便换个节度、将校、乃至兵丁,惹急了他,就敢喊出造反。但如今,大抵想都不敢想,刘皇帝已然能做到,一纸诏令,亿兆臣服。

同时,统治这么大的国家,上下内外各种复杂的情势,在许多事情上,都不得不宜从权变。这也是统治的需要,刘皇帝虽然维护各项制度,但并不迷信,因为没有一劳永逸、永无后患的制度。

早年的时候,刘皇帝几乎恨不得把天下的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里,现如今,也不得不分下去,靠一人,就算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累到死也无法治理好国家。

因此,随着年岁的增长,刘皇帝对“垂拱而治”这个词,也有了更深的体悟,对唐太宗的用人智慧也更加推崇。

垂拱,并非只是坐在那里,当个听话宝宝,而是作为一个仲裁者,在任用文武贤才发展其长的同时,把握国家大局。

刘皇帝,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要知道当年他专门把垂拱殿改为崇政殿,就是看不惯“垂拱”二字。如今,却也觉自己当年的行为,过于意气,格局也太小了,至今想起来,还有种小小的羞耻感。

此番潘美进京,也是岭南恢复安定,无军事压力之后,主动奏请还朝。当然,岭南实则也没什么军事压力,四年以来,岭南最频繁的军事行动,也就是对穷山恶水中那些不服王化的蛮人进行征讨。

而经过潘美一遍又一遍的清理,一次又一次的杀戮,不敢再有造乱。潘美不能算是一个好杀的将帅,然而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将帅,杀起人来的时候,也是毫不留情。

就这几年从两广上呈枢密院的奏报统计,在潘美与岭南将士的征讨攻伐中,前后所杀蛮人与不臣者,就超过两万。

刘皇帝闻之,都忍不住吐槽,说潘美太“浪费”了。

当然,杀戮与死亡带来的震慑效果也是显著的,开宝四年到目前为止,已再没接到关于西南蛮乱的奏报。显然,他们被杀怕了。

不过,剿杀只是一种威慑手段,政治攻势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核心,就是土司制的推行。

前前后后,耗费了数年的时间,在完善了土司制的各项条款后,土司制已然在西南推行开来。包括剑南、川东、岭南的诸蛮部族而言,这也是朝廷释放的善意。

在朝廷推行官员以及地方长吏的推行解释下,明白土司是个什么东西后,诸族蛮人,都欣然表示接受。按朝廷的意思,这无损于他们的财富、地位,还能换一个官做,他们付出的,只是臣服朝廷,配合官府对当地的治理,遵守大汉的法律,以及响应对外作战。

在有了一些部族的现身说法之后,西南诸蛮,争相响应,积极做大汉的土官。然而,官不可轻授,哪怕土官也一样,西南地区洞溪寨也算密集,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担任朝廷的官职,享受土司待遇的。

这也有官府的算计,比如赵普在剑南、川东推行之时,就把大小部族召集到一起,分配名额,行划分地盘之事。

名额自然是有限的,于是,为了争夺朝廷的土官名额,在西南蛮族中,也引起了一阵尔虞我诈,腥风血雨。

蛮族也不是全然莽夫蠢货,有看出赵普用意的人,但也不得不去争,毕竟,一旦拿到手,不管土地、山林、牲畜还是部民,那就是世袭的财富,受到大汉朝廷承认与保护的。而在拼抢的过程中,仇恨恩怨也就结下了,官府分化的目的也达到了。

阳谋之所难破,就是因为,即便看破,也不得不往里钻。在赵普的手段下,土司制推行得异常顺利。甚至于,为岭南土司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样板。

自灭蜀之后,赵普一直在西南任职,办成了太多事,西南的安定与归治,其当居首功。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让刘皇帝有些想念,有心召之还朝了。

再谈回潘美,对其还朝,刘皇帝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喜悦,带着他到琼林苑,享受一条龙服务,尔后又是赐紫服,同酒食,君臣细谈。

不过,潘美此番还朝,除了述职之外,也是另有所请,发兵安南。尤其在,听闻刘皇帝已派杨业前往西北,处置定难军后,就更坐不住了。

用他的话来讲,北面定难军,南方静海军,都是华夏故地,该当取之。

“朕知道,你在岭南,为进兵安南,也做了不少准备!不过,如今朝廷既有事于西北,若再于天南动兵,只怕在朝中,难以达成共识!”以一个肆意的姿态,躺在龙榻上,刘皇帝瞥着潘美,漫不经心地说道。

或许岭南日照足,潘美的皮肤都黝黑了些,但不掩其帅气。听刘皇帝这么说,潘美当即道:“只要陛下降诏,群臣焉能反对?”

刘承祐笑了笑,看着他,说:“你觉得到时候了?”

潘美当即慨然道:“臣还是先前的话,安南之地,足可轻取!两年前,臣有八成胜算,如今,已有十成!”

“话可不要说得太满!”刘皇帝提醒了一句。

闻言,潘美顿了一下,尔后认真道:“安南的情况,臣前者有奏,陛下也当有所了解!其政乱军乱已久,各方割据,争夺不休,本为一盘散沙。尤其去岁吴昌文死后,吴氏政权已然彻底走向覆灭。相反,那丁部领却趁机而起,开始征战扩张,有一统安南之意。

臣早言之,这是个野心勃勃之辈,不下于当年之吴权,倘若朝廷不趁此时发兵干预,收回故土,消灭不臣,一旦让丁氏整合安南,再想进军灭之,只怕就不容易了,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此,臣以为,发兵南进,正当其时!”

安南吴朝主吴昌文,在去岁征讨太平唐阮二村叛乱之时,临阵观战之时,殁于战场。没错,安南的战争,听起来就像乡村械斗一般......

而从吴昌文死后,名义上的共主没了,也就使得安南局势彻底陷入崩溃,各据郡邑的诸使君,也开始相互攻伐。

眼见其局势愈演愈烈,一直虎视在侧的潘美可就坐不住了,尤其是愈发展现出崛起之势的丁部领,更让他警惕。

听完潘美之言,刘皇帝心中实则已然重视起来了,说:“你觉得那丁部领,能够统一安南故地?”

潘美道:“臣在安南,布了不少的间探,也考问过当地人,丁部领其人,确实不凡,心如铁石,手段出众,又善收买人心。过去,以区区一隅,对抗吴氏,而不落下风,甚至战而胜之。如今,丁部领被其部众拥戴为‘大胜王’。

吴昌文死后,安南各地扩充实力,相互攻伐,就以丁部领实力扩张最快。臣以为,朝廷如不插手,能统安南者,必为此人,倘若如此,安南也将不复为中国所有了!”

不知觉间,刘皇帝已然坐了起来,盘着腿,沉吟了一会儿,而后看着潘美,淡淡然地说道:“那就发兵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