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

汉世祖 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

崇元殿内,同样是人生百态,事实上,从座次的安排就可以看出,今后这些大汉文武公卿的地位如何了。似魏仁溥、慕容延钊、高怀德、向训、赵匡胤几人,显然是第一等的,不管是爵位,还是实权。

当然,还有一些功成名就、德高望重、地位超然的人,比如符彦卿、安审琦、郭威。趁着大典的机会,退隐离京已七年多的郭威再度回来了,是刘皇帝主动下诏召他回来,大汉的功臣之中,怎能没有郭威的一席之地。

并且,此番回来,也基本不用再回尧山老家修身养性,享受田园生活了。到如今,刘皇帝对郭威已完全没了戒心,没有那必要,甚至于,对这河东元勋、开国功臣以及自己的丈人,刘皇帝心理上还有少许的愧疚之情,毕竟在政治盛年,被自己逼得退隐......

此时的大殿之中,与会的贵族、大臣们都在热情交流着,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气氛十分融洽。符彦卿、安审琦、郭威三者也聚在一块儿,在场的外臣之中,也就他们三人身份、威望、地位最高了。

皇帝还没到,因此,气氛虽然热烈,但始终差点劲儿,韭菜早已备好,碗筷也已摆好,但没人敢动,都等着主角的到来。只有在殿侧的礼乐队伍,奏着那轻快欢乐的曲调,给这场大汉最高等级的精英盛筵助兴。

在杨邠与苏逢吉抒发着胸中感慨,期待着一醉方休时,郭威悄然之间走了过来,拱手一礼:“杨公、苏公!”

见状,二者赶忙相互搀着起身,回礼:“老朽见过邢公!”

“切莫拘礼!郭某可不敢当!”这么多年过去了,郭威仍是他一贯的谦和宽厚表现,赶忙探手扶着二人。

注意到二者苍髯朽面,目光放在杨邠身上,郭威感慨道:“二公历经辛酸,尝尽冷暖,而今得赦,再返朝阙,苦尽甘来,可喜可贺啊!”

说起来,在汉初的政坛上,杨邠是凤云人物,素来专横固执,但对郭威,杨邠还是很友善的,十分看重,二者之间一直很融洽。当然,这未尝不是郭威经营关系的结果。

不过,当年之事已不可追,如今的现实则是,郭威是大汉国公、皇亲国戚,虽退居幕后,但地位崇高,家族显赫。而自己,只是个方遭赦免的罪人,连踏足这崇元殿都是皇帝特别的恩旨。

因而,当面对郭威这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谦和面目,杨邠的心情很是复杂。不过嘴里,还是一脸平静地应承道:“老朽本一罪徒,幸陛下宽宏赦除,今夜得以踏足宫阙,确是幸事!倒是邢公,风采依旧,十数年而气度不改,令人心折啊!”

从杨邠的表现就能看出,这老儿心中,实则还是有一种坚韧,一股傲气。

“杨公谬赞了!”郭威笑了笑,指着自己鬓上的白丝,说道:“人既已老,不复当年了!”

“二公且稍坐!”郭威本只为打个招呼,因此面上笑容不减,语气仍旧温和,说:“开国元勋,当年旧臣,日益凋零,已不剩几个人了。今日,既是国家大典,也是我们这些老朽重逢,实足喜之,稍后开席,我们当痛饮一场......”

“一定!一定!”苏逢吉露出笑容,应付道。

杨邠也点了点头。

并没有让众人等太久,刘皇帝换了一身轻便的龙袍,黑锦打底,上绣山河日月,涵复万物,再加上鎏金的祥龙,张牙舞爪,沉稳之中透着一种肆意张扬,仿佛衬托着他此时的心情。

这一整日的礼仪流程下来,素来以精力旺盛而著称的刘皇帝也是累得够呛,因此,登上御座,看着仍旧展露出兴奋神采的贵族大臣们,刘承祐着实好奇,他们哪里来这么好的精力。

殿中安静了下来,所有人各居其位,齐整地向刘皇帝行礼,由殿内到殿外,由墀上到墀下,一时之间,除了那些宿卫的禁宫卫士,整个崇元殿再没有挺身直立的人。至于刘皇帝与太后,这是坐着的。

场面一下子变得肃穆,与空气中弥漫着的酒菜香味有些不衬,严谨的致辞,肃穆的发言,在今日一系列的典礼中已经做过了。因此,刘皇帝大手一挥,以一种轻松的语调,朗声道:“众卿免礼!今日是欢悦之日,今夜是喜庆之夜,都不必拘束了!”

说着,还故意嗅了嗅,笑道:“这满殿的酒香菜香,可不当辜负了!”

偏头朝着喦脱示意了一下,然后这宦官,放开嗓子,大声宣布,陛下有谕,众臣入座,开席!

当然,像这样的宫廷宴会,酒宴永远不是真正的主题,开宴之后,刘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当着众臣的面,表扬平南的将领。

因为国家大典的缘故,使得最后平定天下的将帅们的光芒被掩盖不少,也没有专门举行一场庆功宴,但是,刘皇帝也不会忽略此点。

一共两名将领,作为代表,接受皇帝的慰劳、赞赏,尹崇珂与史延德,一个代表江淮大军,一个代表岭南将士,刘承祐亲自向他们敬酒。

此番庆典,刘皇帝虽然召回了大量的外臣,但还是有很多人,未能归来,比如坐镇灵州西北巡阅使柴荣,坐镇兰州的郑国公史弘肇。还有平南的将帅,潘美镇抚两广,配合归治,李谷、石守信坐镇金陵,赵延进、张永德进驻杭州,曹彬在洪州,刘光义驻福建。但在国宴上,也是不可能遗忘他们的,并且最先提起的,就是他们。

为了表彰平南将士的功劳,除了必须的赏赐之外,就是这一曲,一场剑器舞。由出身南方的周淑妃领舞,伴有五十名身段优美的舞姬,不着红妆着武装,展现着别样的美感,同样渲染气氛,振奋人心......

待一曲舞罢了,在万众瞩目之下,就如过去每一场御宴一般,刘承祐手执酒盏,站在御阶上,以一种俯视苍生的姿态,发言了:“朕年十八以登宸极,御天下,雄图大志以讨不臣,定诸国,除割据,今初平宇内,稍安四海,虽不敢自负大业,却也堪称建树。今与诸卿共宴,举国同欢,以酬十五载之苦功!谨以此杯,与诸卿共勉!”

一饮而尽,刘承祐继续开口,冷峻的面庞间,再度流露出一抹笑意,也终于提到所有人最感兴趣的事情:“南北复于一家,四海归于一统,此非朕一人之功,而是乾祐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英才豪杰,戮力同心,群策群力,乃有今日之盛。策勋定爵,更为应有之义,不负功臣!”

并没有大谈特谈的意思,刘皇帝简单地说了两段话,饮了三杯酒,然后自归御案,安然落座。然后手一摆,吕胤与石熙载两名近臣,分左右立于御前,各执一诏,准备宣读。而在两人身侧,各有数名内侍,每个人手里都端着一盘叠得高高的封赏诏书,这些东西,尤其吸引人眼球。

“太尉、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慕容延钊,勇略果毅,镇静忠诚。收取潞、泽,东出太行,追逐契丹,大破栾城,东略江北,南取荆湖,北定燕山,战绩彪炳,武功卓著,封卫国公!”

第一个慕容延钊,也代表着,这是刘皇帝钦定的乾祐第一功臣,这哪怕是一直表现得心如止水的慕容延钊,都不免激动。操着他衰弱的身躯,感动地拜倒。

“中书令、广政殿大学士魏仁溥,器宇宽宏,廉慎守法,克己奉公,追随国家十六载,尽忠王室,建言献策,殚精竭虑,以安天下,封虞国公!”

由此,武功以慕容延钊第一,文治以魏仁溥第一,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一段段对乾祐功臣的封赏,从吕胤与石熙载嘴中宣讲而出,很快,二十四人“归位”。

二十四名功臣,二十四位王公。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