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357章 国灭

汉世祖 第357章 国灭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357章 国灭

清晨,浓重的霭气弥漫在秦淮河上,笼罩着金陵内外,直到天色放亮,方才渐淡消散。随着冬意渐浓,气候也越偏寒冷,尤其在这冬季的早晨,江南的湿冷对于一部分北方士卒而言,是十分不适的,乃至煎熬的。

当然,也是朝廷备战工作做得充分,考虑到冬季作战,似御寒被服、取暖炭柴,都是充足供应,倒也使得将士,不用完全忍风暴寒作战。再加上,此番进兵顺利,一路平推,胜利之下,军心稳定,士气高昂。而今兵围敌都,几乎所有的汉军将士,都等着破城,好结束战事,收获战利品,获得赏赐。

作为事实上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金陵的富庶,可是闻名已久的,作为征服者踏上这片土地,难免将士们不心驰神往,想要趁机捞上一笔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就是,当年平蜀将士,在成都大多有所收获,可引得很大一批人的羡慕,如今,已经有人打算效仿成都故事来上一遭了。对于大部分将士而言,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战斗,就精神层面而言,固然有一部分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宣传效果,但更多的还是为了赏赐,为了战利品。

因此,金陵就在眼前,唾手可得,都不需太多的鼓舞,汉军将士作战**与士气都十分高昂。从拂晓时分起,庞大的汉军营寨中,就冒起了炊烟,其后,诸军诸营,按时进食、活动,各级军官进行励士,做着最后的动员工作。

作为主帅的李谷,也升帐议事,进行攻城前的军事会议。关于攻城的安排,早就已经定好了,也交待下去了,三面齐攻,石守信统筹指挥,张永德攻城南,尹崇珂攻城北,赵延进攻城东。

因此,李谷举行这场战前会议,只有一个议题,军纪。对于军心士气,李谷是尤为关注的,而将士们对破城的期待,他也是尽收眼底,像李谷这样的儒帅,是绝不会允许的。

军事会议,刘旸这个太子都得老老实实地坐在下边,李谷正居帅位,严肃道:“限期已至,金陵仍未出降,今日即发起进攻!”

“是!”一干将领,齐声应道,气势高昂。

“不过!”扫了扫众人,李谷却叹了口气,说:“有一事,我甚感忧虑,几成心病!”

“不知何事致大元帅心忧,末将等能否分忧?”石守信配合地很适当,顺着话头发问。

李谷说道:“江南诸州,鱼米之乡,土地丰饶,物阜民殷,尤以金陵,财富所积,金帛所聚。我所虑者,大军破城,将士为其所诱,行为难以约束,军纪遭受破坏,使用此名城,毁于一旦,今后无法向朝廷交代,故而忧虑!”

此言落,群皆默然,如今的大汉将领,尤其是高级将领,像早期那样完全不通文墨、不知礼节的人已经很少了。对李谷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多少明白几分,但是,一时都不接话。

历代以来,出兵作战,哪有能做到真正意义秋毫无犯的,尤其面对金陵这样一座肥得流油的城市,不说底层的官兵,就是中高级别的将校,又何尝不怀有期望?

注意到众将的反应,李谷也不意外,而是继续道:“南征以前,陛下告诫,江南百姓,也是大汉子民,只是暂时托庇于金陵,王师南下,是为扶危济困,迎其归朝。战火重启,刀兵相向,陛下也十分顾虑江南之民,受到伤害。太子殿下奉诏犒军,再度强调陛下圣意,务必严肃军纪......”

“此事易,大元帅不必担忧!”赵延进突然开口:“大汉自有军纪,三军照常遵守即可,谁改犯之,即以军法处置,如此而已!”

“赵都监所言甚是,我等自当遵从陛下诏意,听候大元帅军令!”石守信跟着道。

在石、赵的带领下,剩下如张永德等也都跟着表态,表示愿意听从军令,约束将士,严肃军纪。

见状,李谷劳脸上这才露出点笑容,而后肃然道:“老夫奉诏平南,帅师伐国,来将士用命,兵临敌巢。金陵孤城,难当兵锋,势必破之,克城之日,有三条,三军将士当谨记。

其一,金陵主臣,当献俘与东京,交由陛下与朝廷处置,将士不得轻辱;

其二,破城之日,城内士民,即为大汉子民,不得杀侮;

其三,将士作战,所立功劳,战后朝廷自有封赏,城内仓储廪藏,不得擅取,百姓家财,严禁侵犯。

此三例,当通报全军,如有违者,军法论处!”

说到“军法论处”四个字时,李谷也显得杀气腾腾的,威势凛凛,令人不敢侧目。在场的将领们,自然不敢反对,齐声应道:“谨遵大元帅令!”

自从刘邦入关中,留下个“约法三章”的典故之后,后世之人,多有因时因势而效仿,约定三条,也足够了,多了记不住。事实上,这也只是一个基本办法,在此三例之外,可以钻的空子可不少。但是,能够做到这三点,就已经是军纪严明了。

坐在一边,从头到尾,刘旸都没有发话,只是,默默地观看、思考着李谷的驭将之法。不禁有些感慨,原来温文尔雅,待人宽和的李公,在驾驭起骄兵悍将时,竟是如此威势,也如此有手段,似乎学到了......

在朝廷里,在刘皇帝身边,他能看到的,永远是上下臣僚、文武公卿,对他老子的恭顺臣服,不敢违逆,那是十多年强化君权、武功人望所累积起来的权威,不是轻易所能学会的。事实上,这些年刘皇帝也确实很少再通过耍手段、搞阴谋来提升权威了。

随着李谷帅令下达,汉军动作即雷厉风行,参与攻城的各军将士,有序调动起来,露出獠牙。与此同时,金陵城上,是匆忙应对,忙中出着错,而宫城之内,当听得城外战鼓擂动之时,李煜彻底熄灭了所有的侥幸心理。

这一夜,李煜没有睡觉,同其叔景达、与几个长成的弟弟,一起在钟后处讨论国家的结局,家族的未来,虽然都没有直言,但共识是达成了的。

当得知汉军已经大批出动,攻城军械也已推出,没有再发表任何劝降话语,李煜这才相信,汉军确实是说一不二,他也没有继续迟疑的时间了。

于是,在宗室家兄弟们的目光下,李煜怀着一种悲切的心情,亲自写下一篇降表,泪水沾湿了布绢,墨迹有些发散。盖好印玺后,交给王叔李景达,由他出城,递交降表。

当金陵城头,竖起白旗之时,也宣告着“南唐”的灭亡,自其先主李昪称帝开国,至李煜出降,凡得国二十六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