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

汉世祖 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

汉宫,淑兰殿,皇帝驾幸于此。

南征诏令发布后,刘承祐似乎清闲了下来,远不如此前那般紧张忙碌,而平南这种大事,甚至没有在朝廷中引起什么波澜,这几乎是水到渠成般的事情。

诸司官吏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各理其政,事关军事者,则全力支持。至于刘承祐呢,或许是因为把工作都做到的前头,千头万绪已然理清,战略发动之后,倒也只需安安稳稳地待在东京,坐等结果而已。

得这少许闲情,刘承祐到淑兰殿,既是看望一番周淑妃与他的五女刘萱,另一方面,也因为大周娘子新编了一支乐舞,特来欣赏一番。

端坐在御案后边,怀里环抱着刘萱,这位五公主,如今才两岁出头,有天家优秀的基因,长相自然是可人的,粉雕玉琢,神韵极似其母。

并且,十分恬静,不像其他兄弟姐妹,在这个年纪多少喜欢动弹。而刘萱在刘承祐怀里,也不多动,只是安安静静的,陪着刘承祐欣赏她娘亲的舞蹈。

与以往的莺歌燕舞不同,这一回,或许是为应战争的背景,曲舞都带有几分激昂豪越,淑妃也换上了一身紧身的男装武服,整个人显得英气十足,很有巾帼范儿。手中剑舞,搭配着铿锵节奏,再有那眉目如画,玉面琼鼻,其间靓丽风情,还是令刘承祐两眼直亮。

“你娘的舞,跳得好看?”随着淑妃收长剑行军礼,一曲舞罢,刘承祐低头问刘萱。

父亲发问,小丫头也是乖巧地回答,奶声奶气的:“好......”

然后又继续安静地待在刘承祐的怀里,只是一双眼眸,明亮动人,这副模样,实在令刘皇帝又怜又爱。

“你这身装扮,也是别有一番风情啊!”目光注目着大周挺拔的酥胸,刘承祐满口赞扬。

大周娘子气息微喘,美眸期待地望着刘承祐:“官家觉得这曲乐舞如何?”

早在当初北伐后,周淑妃有心编排一支公歌颂大汉功业的曲舞了,当然,这也是用她所长,寂满足了她的兴趣,也取悦了皇帝。耗费了三年的时间,方才不断完善,让刘承祐来赏鉴。

当然,刘皇帝在乐舞鉴赏方面,着实没什么进步,只能用最肤浅的感官去评断,感觉不错。相较之下,他明显更欣赏美人多姿。

因此,对于周淑妃的努力成果,刘承祐还是持以肯定的态度,主动牵着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笑道:“很不错,慷慨有力,曲动听,舞矫健,人更美......”

也知道皇帝的欣赏水平如何,对其评价,周淑妃已然满意了,朝他浅笑几许:“多谢官家夸奖!”

“这支舞曲,可有名字?”刘承祐问。

“尚无,还请官家赐名!”淑妃美眸望着皇帝。

刘承祐也来了兴致,稍作思吟,说道:“直白点,为应景,就叫《凯旋令》吧!”

“那妾身,就提前祝福王师凯旋,祝贺官家平定江南,一统天下!”周娘子对刘承祐道。

“我也等着那一天!”刘承祐心情不错,笑道:“你也找些人,一起排练此舞曲,等大功竟成,策勋宴时,可于崇元殿上表演!”

“是!”周娘子美眸微亮,应道。

“你在金陵待过吧!”刘承祐说道。

显然,别看刘皇帝面上泰然,这心里,可是惦记着平南的情况了。闻问,周淑妃道:“妾年幼时,曾随父在金陵住过一段时间,不过时间已早,记忆也模糊了,想来如今的金陵,与儿时记忆,当有所区别才是!”

点了点头,刘承祐一摆手,淡定的语气中体现着无限的自信:“那也无妨,等今后我南巡,驻幸金陵时,你可亲自比较一下,我也陪你追忆一番,或许别有一番情调呢?”

“官家稍坐,我去沐浴一番!”同皇帝叙了会儿话,淑妃说道,却是方才的剧烈运动,使得她出了点汗,如此身体既不舒服,也不适合伺候皇帝。

不过,方提翘臀,还未站起身,便被刘皇帝拉入怀中了,几乎贴着周娘子的耳朵,嘿嘿一笑:“不用了,你现在身上一样好闻......”

有的时候,一点细汗,非但不会影响情趣,反而更容易刺激荷尔蒙的爆发。

刘皇帝的手有些不规矩了,周淑妃的俏脸上的红润也愈发浓郁了,一对男女没羞没臊地调着情,似乎忽略了什么。等扭头却发现,小公主刘萱以她那懵懂无辜的眼神注视着父母,感受到那纯洁目光中带着的少许疑惑,刘皇帝老脸上难得地露出了少许尴尬。

至于武服凌乱的周淑妃,则直接埋在刘承祐怀里,一副羞于见人的表现,女儿的目光让她浑身上下异常敏感......

心满意足地离开淑兰殿,刘承祐直接往崇政殿而去,路上,已命人去枢密院查问,看是否有军报传来。虽然知道,不会那么快,但就是忍不住那关切的心情。

别看刘皇帝始终自信,平南战事必能功成,毕竟是经过方方面面的考虑对比,又有绝对充足的准备,但就怕个万一,怕个意外。行百里者半九十,历来伟大的事业,可不却在最后关头因为一时的疏忽而葬送了的例子。

按道理来说,以刘皇帝一贯以来的表现,不当有如此患得患失才是。然而,事实就是,在取得了一系列堪称辉煌的胜利之后,他心里反而生出不安了,他怕下一次,就遭遇自己的“滑铁卢”的。

当然,这或许也是刘承祐太过在意其事了,所谓关心则乱,在削平天下、廓清环宇,成就开天辟地般的伟业面前,刘皇帝也难真正保持一颗平常心。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基本素质没有丢,所用是人,懂得放权,也敢于放权。

关于南征主帅的问题,刘承祐终究选择李谷。在李谷建议朝廷平南的同时,也曾上了一封辞表,也曾坦然他的身体情况,说为了不耽误军事,为了顾全大局,愿意让位于其他将帅。

当时,刘承祐十分感动,就他所知,李谷的身体虽然不好,但也还没到不能理事的程度。而李谷,大抵是听闻了皇帝的顾虑,为免他为难,而主动请辞。

对于这样的臣子,刘承祐还能多说什么,当时就给李谷回了一封长信,表述他功劳,让他安心料理军务,向他保证,主帅之位,别无二选,让不要有顾虑。

因而,当平南诏令发布时,主帅的名字,明确无误,就是汝阴郡公李谷。

等刘承祐回到崇政殿时,见到一道年轻的身影在那里晃荡,因为年纪的缘故,不算高,但看起来却雄健有力,正是四皇子刘昉。侍卫告知刘承祐,四皇子已经等候多时了。

见到刘承祐归来,刘昉立刻上前,郑重其事地行礼:“臣参见陛下!”

此时的刘昉身上穿着一身铠甲,亮银色,更添几分英武,腰间还配着一把刀。看他这穿着,见他的表情,刘承祐问道:“你这身打扮来见朕,所谓何事?莫不是要效仿将帅们,也要请命南征!”

哪怕已经定下出征将帅的人选,这段时间,向刘承祐请命南征的禁军大将仍旧不少,都想赶上这趟平南的车,再取得些军功。比如孙立,这位天子旧将,在前次整军中,终于从小底军的位置上退下了,这次也被拒绝了,刘承祐的回话是,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

此次平南,除了动用兵马以地方军队为主要力量外,所遣将帅,也多是南方的戍将,过去的功勋大将,基本没有任用。既是给后进者机会,也在于平衡。

面对皇帝老子的发问,刘昉也很直接,抱拳道:“回陛下,臣确实前来请命从征,到平南征战场上去!”

对此,刘承祐倒也不意外,观察着他紧绷着的表情,没有兴奋,没有跳脱,只有坚定。

“小小年纪,不知轻重,你为战争儿戏吗?是供你去嬉玩的吗?”不过,刘承祐却轻斥道。

“陛下,臣已经不小了,这些年,读兵书,修武艺,如今南方大战方起,不正是用武建功之时,否则习之何用?”刘昉少有得顶了刘承祐一句,颇显豪情。

事实上,有过随驾北伐的经历,哪怕没有真正体验战场的血腥杀戮,但刘昉的豪杰气质与胆魄却是磨炼出来了。按照虚岁来算的话,刘昉已经十三岁了,这在某些贵族子弟身上,已经是当爹的年纪了......

“你这身铠甲哪里来的?”沉吟了一会儿,刘承祐问道。

“我让军器监帮我打造的!”刘昉老实答道:“陛下,等我再长大些,这套铠甲可就穿不下了,到时候岂不是浪费了?”

听其言,刘承祐也被他给逗笑了。刘昉却不笑,就那么认真地望着他。想了想,刘承祐问:“你娘亲同意吗?”

刘昉干脆地道:“陛下若同意了,娘亲那里我自有说法!”

看这小子一口一个陛下,刘承祐的心里,难免感慨,不过,他也确实在认真考虑此事的可行性,虽然,只消他一句话的事情。

“江淮、鄂州、岭南三路大军,你想去哪边?”刘承祐盯着刘昉,平静地说道。

闻言,刘昉脸上终于一喜,然后陷入了思考,最终道:“岭南!”

“为何?”刘承祐有些意外。

刘昉昂然道:“我此次从军,是为磨砺自身,岭南多山,环境恶劣,哪里艰苦,就去哪里!”

刘承祐终于笑了,探手摸了摸他脑袋,道:“朕稍后给你批个条子,让你到岭南军前效力,至于职位,就给潘美当卫兵吧!”

等刘昉兴冲冲地离开,刘承祐也不由叹了口气,有欣慰,也有担忧。对于儿子们的培养,刘承祐也算是费了一番苦心的,此前,他就有考虑过让太子刘旸挂帅出征,给他长长威望资历。

不过,后来息了此想法,即便如此,此番平南大军的后勤调运工作,刘承祐也是让刘旸全程参与,进一步锻炼他的实政能力。

入殿落座不久,刘承祐又召来吕胤,直接对他吩咐道:“去查一查,军器监是谁擅自给刘昉打造铠甲的,按照规制将之处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