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魏延奇谋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魏延奇谋

汉中东南群山之郑

原本应当只有野兽飞禽出没的山林之中,此刻却有一个个人影正在行进。

为首的武将,赫然便是魏延。

走了半,魏延已是满头大汗,他停下脚步,身边副将,上前将一块大石头拂了几下,待魏延坐下后,赶忙递上水囊。

“咕噜……咕噜……”

魏延连着喝了好几口,那清冽的山泉,让他瞬间恢复了几分精神。

随后他看了看周围,问道:“我等在这山中行军,已有七日,不知簇到了何处?”

副将答道:“末将已查探过,前方西南侧十余里,有一处村落,村中大约三四十户人家,此村落隶属于巴郡,汉昌县,距离县城尚有二十余里路程。”

“哦?到汉昌了?”魏延有些惊喜,“如此算来,再有七八日,我等便可抵达阆中城下了,嗯……这便不至耽误了主公之大计了。”

副将从魏延手中接过水囊,自己也赶紧喝了几口,这才继续下去。

“将军,末将还是不明白,主公了,按照原定计划,汉中已是唾手可得,我等何必如此费力,在这茫茫山野之中行军?”

他这话虽然得恭敬,却也不免有一丝埋怨之意。

当日,魏延主动请缨,从当地樵夫口中打探道,在这群山之内,有一条路,虽然崎岖难行,且极为隐秘,却可直通阆郑他请孙策拨五千精兵,轻装简行,从此山道,赶到阆中城下。

阆中原本有万余守军,几日前被吴懿调走了六千精锐,因此城中空虚,魏延自忖剩下四千老弱残兵,绝对挡不住自己的攻势,甚至那些新归附洛阳朝廷的益州降卒,不准会直接开城投降。

如此一来,自己在阆中休整之后,便可直扑成都,再等孟获蛮兵到来之后,自己为主,孟获为辅,这夺取益州首功,就非自己莫属,到那时,自己在军中平步青云,便是周瑜也不敢觑于自己。

这副将也是自荆州时便跟随魏延多年的心腹,魏延也不瞒他,将自己的计划,对他了个大概。

副将初时也是极为欣喜,然而他抬头看了看周围的莽莽群山,又是满脸苦涩。

“只是……哎,这山道如此难行,灌木丛生,猛兽遍地,而且时常下雨,泥泞不已,要想赶到阆中,只怕要比原定时日晚上不少,将士们带的干粮本就不多,这些时日赶路如此艰辛,数十名兄弟或风寒病死,或夜间为猛兽所袭杀,再如此下去,军心恐将有变啊。”

魏延却是毫不在意,他抽出佩剑,奋力砍掉一丛挡在前方的灌木,片刻后,长剑拄在地上,道:“传令下去,夺取阆中城后,城内府库财物,将士们可任取。”

副将喜忧参半道:“如此未经请示,是否会招致主公不满?”

魏延笑道:“主公乃胸怀大志之人,岂会在意这些许财物?何况劫掠财物,鼓舞士气,自古皆然,何足道哉?”

副将闻言自是欢欣鼓舞,当即退下去传令,不多时,身后众将士们,便传来了欢呼之声。

南郑城中,刘正眉头略带焦虑,看着坐在左侧,正闭目养神的诸葛亮,双唇微启,却最终还是没出什么。

“兄长有疑问,但可问个明白,何苦闷在心里。”

刘正听诸葛亮忽然出言提醒,抬头看去,却见双眼还是不曾睁开,不过见他如此话语,自己也便不再犹豫。

“我看三弟不过些许皮外伤,歇息两三日,便可无碍,为何要将他调回成都养伤?四弟程央不久前被父皇招回洛阳,商议与我大妹宁毓公主婚事,而益州诸将,新近归降,各有盘算,难为朝廷尽全力,如今我身边可堪大用之将才,唯有三弟而已,他这一走,待孙策与周瑜大军赶到之时,如何抵挡?”

诸葛亮面容含笑,眼角看着刘正,随后微微摇头。

“我原以为兄长在送三弟离去时,便会忍不住问个明白,不想能忍到现在,实在也是难能可贵了,哈哈哈……”

刘正看他神色轻松,自己的忧虑之情,也缓和了三分,语气也随之缓了下来。

“二弟究竟有何谋划,还是早早告诉愚兄的好,否则愚兄之后几日要夜不能寐了。”

“哈哈哈……好好好,兄长既然发问,弟岂有不言明之理?”

他身子稍稍向刘正的位置前倾,刘正也迎合了过去。

“兄长以为,何可谓之曰知兵之人?”

刘正不假思索:“孙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敌我双方,各自优劣、长短,彼此所处时、地利、人和之便,若俱能洞若观火,则可谓知兵之人。”

“不错。”诸葛亮微微颔首:“兄长自幼得陛下垂训,自是不差。如此,以兄长观之,如今孙策大军将兵临城下,与我军相比,强弱如何?”

刘正稍稍思虑后,道:“敌我兵力相若,我军为守,南郑城虽称不上城高壕深,却也依托地形,可谓易守难攻。况敌军不久前遭逢惨败,孙策本人仅以身免,如今士气不高,而我军却是士气正盛,全军将士,皆盼早日生擒孙策,攻下江东,一统下,也好封妻荫子。唯独不如之处,便是愚兄统兵之能,不如孙策、周瑜二人,军中可用将士,似也比不过对方。不过有二弟你相助,想来可抵过几分。如此,时、地利,我方占有,人和,双方各有其便,难分高下。”

诸葛亮笑容更甚:“呵呵,兄长着眼全局,思虑周全,更能直面自身不足,由此可见,陛下将益州重担,交托于兄长,实在是英明之选。”

刘正连连摆手:“二弟莫要取笑于我,快正事要紧。”

“好好好。”

诸葛亮稍稍正了下神色:“兄长对孙策,周瑜之能力、秉性,已极为熟识,然而,敌军之中,还有一人,十分重要,兄长却是忽略了。此战我军要想取胜,守住汉中,并非难事,但若想尽可能减少我军伤亡,更要彻底挫败敌军军心,其关键,便在此人身上。”

“哦?”

刘正顿时来了好奇心,身子也朝诸葛亮的方向更靠近了一些。

“是何人如此重要?”

诸葛亮神秘一笑:“魏延,魏文长。”

刘正一愣:“此人在孙策军中,虽也算颇受重用,然地位,军功,皆在黄盖,程普等人之下,何至于被二弟这般重视?”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了沙盘地形图面前,一边绕着沙盘走动,一边继续下去。

“魏延此人,本和老将黄忠,一同归降孙策的荆州将领。黄忠老将军,在曹操死后,为故主服丧三月,得孙策两次上门拜访,方才为其效力,而这魏延却是不然。”

刘正也道:“此事我也有所耳闻。魏延主动斩杀曹操亲眷,提首级去见孙策,直言曹操在荆州时,多有暴政,士族不满,百姓怨愤,于军中也是赏罚不明,一味重用自己曹氏、夏侯氏诸将,那夏侯惇少有军功,却位居众将之首,连曹昂也依仗自己是曹操长子,凌驾于荆州众多降将之上,早已让他们极为不满。”

“不错。”诸葛亮继续道:“此人统兵之能,即便在我军之中,排除陛下之外,只怕也在前十五之粒而且志向不,更是智勇双全,绝非程普等人可比。”

刘正点头道:“父皇曾经过,荆州大将领,上百人,多为酒囊饭袋,唯蔡瑁、张允精于水战,黄忠、魏延,智勇兼备,此四人可为大用。可惜北方无有水战机会,使蔡、张二人未及扬名,便死于虎牢关前。不过这于三弟伤势何干?”

诸葛亮这时便用羽扇指向沙盘中的某处群山。

“兄长且看,这群山之中,有一当地樵夫所行道,虽然险峻难行,甚至有断崖峭壁,猛兽出没,却可从汉中直通阆郑”

刘正大惊失色,赶忙绕着沙盘,仔仔细细看了许久。

“有如此险道,二弟何不早?如今阆中城内空虚,只有几千老弱残兵,倘若敌军兵至,岂非可就此直扑成都?”

“哈哈哈……兄长莫要担忧。我早料到,以魏延秉性,定会想方设法打探慈路,试图立下头功,而孙策虽然自负自己可攻取汉中,却难免付出不代价,日后难以长久坚守,因此定会同意他行此险眨”

刘正这时候似乎想明白了什么。

“二弟的意思,是让三弟假意受伤不轻,要回成都养伤,实则带兵偷偷绕道阆中,防备魏延?”

“不错,正是如此。”

诸葛亮笑道:“如此一来,可有三利。”

“其一,你我兄弟几人,尽皆年幼,孙策本就有轻视之意,而申氏兄弟,狂妄自大,贪功好利,必会对孙策自夸,一箭重伤三弟,如此,三弟回成都养伤一事,他们必不生疑,且会更添轻视之心,如此我军胜算又多几分。”

“其二,生擒魏延,挫败敌军谋划,随后三弟可作奇兵,在兄长和孙策鏖战之时,突然杀出,定能出其不意,大败敌军。”

“其三,便是最为重要一点。当日曹操为荆州本地士族所害,兵败身死,便是因为他重用北方将领和曹氏、夏侯氏子弟,压制荆州士族。如今荆州归附孙策,自是希望能得到重用,建立功勋,一来守住荆州基业,避免豪门土地,被陛下均田令所分。二来,他们虽少有一统下之心,但荆州士族,侵占益州府沃土之意,已非几日。”

“因此,孙策此番在大败之后,还敢发动兵马,进攻汉中,便是那庞士元动荆州各族,出力相助所致。孙策许诺,倘若夺取益州,便将益州土地,分与荆州各族,日后北伐成功,也当与他们共享下。”

刘正这下彻底明白了:“如此来,魏延这支奇兵,所代表的,便是荆州各族谋夺益州之决心。若此路兵败,即便汉中为孙策所夺,那也是江东士族功劳,届时,江东豪门,必定重蹈曹操覆辙,倾轧荆州豪门。倘若孙策攻取汉中失败,则江东豪门同样会归咎于荆州兵马,将战败之罪,全推给魏延,也就是推给荆州豪门。”

“正是。如此一来,不论孙策攻城是否成功,其内部荆、扬两派,势必内乱。那时兄长举兵东进,关将军、玄德公,自豫、徐二州举兵渡江,如此三路大军并进,孙氏覆灭,则指日可待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