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动力之王 > 第1033章 又是好大一笔收入

动力之王 第1033章 又是好大一笔收入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2:35

第1033章 又是好大一笔收入

20亿美元?

还是至少?

陈耕的眉头忍不住皱了一下,别说是1993年的今年,就算是20年后乃至30年后,这仍然是一笔庞大的数字,眼看着mD-12却是有起来的迹象,陈耕却是有一点心动了:如果mD-12能够威胁到波音747的市场地位,从“枢纽-枢纽”这一洲际大型宽体客机市场咬下一块肉来,这笔生意就做得。

想了很久,陈耕终于开口问道:“按照你们的计算,mD-12要生产多少架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

之前小麦克唐纳曾经说过一次,但具体的数字陈耕记不清了。

听到陈耕的这个问题,小麦克唐纳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他强忍着激动对陈耕说道:“180架。”

“180架?”陈耕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之所以皱眉,是因为陈耕记得另外一款与波音747竞争的机型:空客a380的盈亏平衡点是440架,同为真双层洲际客机的空客a380需要卖出去440架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而麦道的mD-12之需要卖掉180架就能够盈亏平衡了吗?虽然两者的研发时间不一样,空客a380研发时通货膨胀的比较厉害,但这也差的太多了吧?

不过仔细一想,空客a380的盈亏平衡点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这款史无前例的巨大飞机的研发投入很高,空客a380的研发成本是多少呢?

高达250亿美元!

简直吓死个人。

这么大的研发投入,去掉单机2亿多美元的制造成本,可不得生产制造400多架之后才能够把研发成本收回来么。

当然,严格来说,与麦道mD-12和波音747相比,空客a380其实是比他们高了一个级别的机型,这一点从这三款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上就能看的出来:空客a380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575吨,创造了民用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之最,而正在设计当中的麦道mD-12的最大起飞重量则只有430吨,而最新的第二代波音747、也就是波音747-400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和波音747才是一个级别的。

所以严格来说,空客a380的研发成本更高也是可以理解的,而既然是低了一个级别,又有了此前几十年在1以及c-17军用运输机上的技术积累,研发成本自然也就会成倍的降低。

倒是小麦克唐纳,看着陈耕紧皱的眉头,以为陈耕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连忙解释道:“20亿美元已经是最低了,哪怕是让有制造这种大型客机经验的波音来研发这么一款飞机,研发成本也不可能低于这个数字……”

“我说的不是这个,”陈耕摆摆手:“我担心的是,这个盈亏平衡点……哪怕能够预售出去50架也是好的。”

“50架?”小麦克唐纳叹了口气,苦笑起来:“哪怕是能够签50架的意向订单呢,我也不担心它了。”

陈耕眨眨眼,仔细想了一下,总算是明白了小麦克唐纳的意思:如果麦道能够获得2的订单,哪怕只是意向订单,这个项目就算是起来了,只要好好地运作,达到180架的盈亏平衡点也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问题是,,麦道上哪儿找这50架的订单去?

这样的承诺,陈耕也不敢许,他叹了口气:“这样啊……”

小麦克唐纳的眼里面有些失望:如果费尔南德斯能够答应,那就太好了。

陈耕却是话题一转,向小麦克唐纳问道:“mD-11现在拿到多少订单了?”

一说起这件事,小麦克唐纳的表情更加黯然了:“62架。”

听到这个数字,陈耕就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惨了!

要知道,麦道在1986年雄心勃勃的宣布mD-11计划的时候,他们高调的宣称mD-11能够卖掉超过700架,这其中刨除吹牛的成分,所有人、包括小麦克唐纳本人都觉得卖掉1不成问题,可就现在这个订单发展趋势,恐怕最终到停产的时候总产量能不能达到250架都是问题。

陈耕本来是不想管这么多的,可一想到mD-11这面大旗绝对不能倒下,陈耕还是对小麦克唐纳说道:“我觉得,mD-11必须做出调整了。”

“啊?”小麦克唐纳一怔:“调整?怎么调整?”

陈耕道:“我记得mD-11一开始的订单情况还是不错的,之所以订单量迅速下降,是不是有很多之前有意向的航空公司取消了订单?”

小麦克唐纳叹了口气,虽然没有说话,但这就算是默认了。

陈耕也没打算掐着小麦克唐纳的脖子逼他一定要承认,说道:“我注意到,和Dc-10一样,mD-11又出了几次事故,我相信各大航空公司之所以取消订单,与mD-11在气动布局上与Dc-10高度相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md-11要想卖得好,就必须重新调整1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三发布局,从三发改两发,或者改四发,不过我更加倾向于改两发,即只保留机翼下的两台发动机。”

“你开什么玩笑?”小麦克唐纳诧异的惊叫起来,他觉得陈耕简直就是疯了:“mD-11的设计,要求它的总推力必须达到至少800Kn,要么使用四台1或者早期型cF6这样的发动机,还要么就使用现在的三台00,可使用4台发动机根本就没有什么经济性可言,双发?现在根本就没有单台最大推力能够达到400Kn的发动机,3发布局是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才确定的……”

“那就降低最大起飞重量、降低最大航程啊,”小麦克唐纳的话还没说完,陈耕就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空客的a330可就是双发布局,a330的翼展和mD-11差不多,机身长度也和mD-11差不多,虽然空客a330的最大起飞重量比多吨,但一台cF6-80发动机就有多重?在去掉20多吨的航空燃油,这飞机不就飞起来了吗?

这么一来,0最为人诟病的安全性的问题不久解决了吗?”

“……”

小麦克唐纳听的脑门上青筋直跳:还能这么操作?

“怎么就不能这么操作了?”陈耕没好气的道:“你也知道,根本就是一对姊妹机型,双发、航程较短的a330负责飞跨大西洋航班,四发的a340负责飞跨太平洋航班,两者共用同一套航电系统和驾驶舱,飞a330的机组只要经过短时间的简单培训立刻就能上a340机组,反之也是如此,就你看现在各家航空公司对这种姊妹机型多么认可?

既然航空公司都认可,我就奇怪了,你们为什么不跟着学?难道你们做飞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逼着航空公司和用户适应你们的习惯?在我看来,mD-11也完全可以开发出一个双发和四发的姊妹机型,难道是mD-11改双发和四发很难?也不用啊,机身和主翼根本不用变,无非就是去掉了尾部的那个发动机之后重新设计一下垂尾的事而已,了不起就是再重新匹配一下平尾,能花多少钱?

可只要匹配好了,最多有20架的订单就补回来了吧?”

“……”

小麦克唐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他的心里头宛如翻江倒海一般。

空客这对姊妹机型刚刚上市就赢得了大量订单的消息,曾经一度让自己羡慕的不行,并且感慨为什么这种好事没有落在自己的头上,而麦道更是诸事不顺,可现在听陈耕这么一说,他忽然觉得自己很蠢:对啊,虽然这么一改,整个工程量也不小,可相比于重新研发和设计一款全新的飞机,其实当真是多花不了多少钱,而且,这么简单浅显的道理,自己之前为什么没想到?

倒不是小麦克唐纳此前没想到,只是提这个建议的人不是陈耕罢了。

在最初的震撼之后,小麦克唐纳深吸了一口气:“费尔南德斯,你觉得这么做,真的可行?”

陈耕笑了笑,道:“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我,你应该先组织一个分析小组,把这么改进需要的成本做出来,看看一架双发的mD-11要多少钱,4发的远程洲际型又要多少钱,相比于原来的mD-11,新机型的竞争优势和燃油经济性优势又在哪里,采购成本的变化又有多大的幅度。然后拿着这份资料,把各家航空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请过来,让他们看到你们的诚意,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小麦克唐纳:“呃……”

“另外呢,给你们一个建议,千万别忽略了老客户,”陈耕接着说道:“如果技术上可行、并且成本允许的话,你们最好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为老客户进行升级的需求,并且直接涵盖到以前的Dc-10,哪怕只是将三发改双发呢……”

小麦克唐纳急忙打断陈耕的话,道:“您的意思,是将以前的Dc-10也改成双发?”

“这有什么问题吗?”陈耕看着小麦克唐纳,说道:“事实上我觉得Dc-10的改装可是一笔大生意,不知道多少航空公司一边舍不得退役Dc-10,一边又对Dc-10糟糕的飞行记录瑟瑟发抖呢,如果你们推出一个有偿升级包,估计最高兴的就是他们。”

有偿帮那些还在使用Dc-10的客户升级为双发系统?

小麦克唐纳的心里只有大大的“卧槽!”两个字!

只是在“卧槽!”的同时,小麦克唐纳的心里头却是非常不争气的心动了:一直到停产的时候,Dc-10总共生产了1000多架,现在停产没几年,也就是说市场上还有上千架Dc-10在正常运营,去掉其中对这种改装无所谓的货运型,那些客运型的Dc-10都是麦道潜在的客户,哪怕其中有一半的客户选择对Dc-10进行改装……

非但如此,小麦克唐纳还举一反三:更老的Dc-10都可以改装,刚刚卖出去没几年的mD-11是不是也可以改装?这么一来,不但让麦道避免了指责,还能塑造出一个“为客户负责”的形象,啧……

小麦克唐纳的嘴角流下了晶莹的口水:他发现,这将会是好大一笔钱!

终于反应过来的小麦克唐纳有些恼火:“你怎么不早说?”

——————————————

Ps:兄弟们不好意思,请稍等几分钟。

陈耕笑了笑,道:“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我,你应该先组织一个分析小组,把这么改进需要的成本做出来,看看一架双发的mD-11要多少钱,4发的远程洲际型又要多少钱,相比于原来的mD-11,新机型的竞争优势和燃油经济性优势又在哪里,采购成本的变化又有多大的幅度。然后拿着这份资料,把各家航空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请过来,让他们看到你们的诚意,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小麦克唐纳:“呃……”

“另外呢,给你们一个建议,千万别忽略了老客户,”陈耕接着说道:“如果技术上可行、并且成本允许的话,你们最好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为老客户进行升级的需求,并且直接涵盖到以前的Dc-10,哪怕只是将三发改双发呢……”

小麦克唐纳急忙打断陈耕的话,道:“您的意思,是将以前的Dc-10也改成双发?”

“这有什么问题吗?”陈耕看着小麦克唐纳,说道:“事实上我觉得Dc-10的改装可是一笔大生意,不知道多少航空公司一边舍不得退役Dc-10,一边又对Dc-10糟糕的飞行记录瑟瑟发抖呢,如果你们推出一个有偿升级包,估计最高兴的就是他们。”

有偿帮那些还在使用Dc-10的客户升级为双发系统?

小麦克唐纳的心里只有大大的“卧槽!”两个字!

只是在“卧槽!”的同时,小麦克唐纳的心里头却是非常不争气的心动了:一直到停产的时候,Dc-10总共生产了1000多架,现在停产没几年,也就是说市场上还有上千架Dc-10在正常运营,去掉其中对这种改装无所谓的货运型,那些客运型的Dc-10都是麦道潜在的客户,哪怕其中有一半的客户选择对Dc-10进行改装……

非但如此,小麦克唐纳还举一反三:更老的Dc-10都可以改装,刚刚卖出去没几年的mD-11是不是也可以改装?这么一来,不但让麦道避免了指责,还能塑造出一个“为客户负责”的形象,啧……

小麦克唐纳的嘴角流下了晶莹的口水:他发现,这将会是好大一笔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