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北静王 > 第86章 王夫人:尽心尽责的岳母

红楼北静王 第86章 王夫人:尽心尽责的岳母

作者:撑死的瘦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46

第86章 王夫人:尽心尽责的岳母

第86章 王夫人:尽心尽责的岳母

神京西郊,京畿大营。

此处和京师不过几十里的路程的,京营兵马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抵达京师。

中军大帐之中,王子腾身披甲装,高坐于虎皮交椅上,条案上摆放着红色军令,笔墨纸砚等物。

下方两列黄花交椅上坐着十二团营各营的都督,其后各自站着各团营的号头官以及都指挥。

眼下帐内这些将军皆是京营高层将领,若是来个一锅端,京营也就基本废了。

虎皮交椅上的王子腾见此情形,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需知帐下为首的十二人有不少的超品侯爵伯爵一类,以往王子腾想要请他们,大抵都是推脱,基本就从未聚集齐过,而这也是王子腾身位京营节度使的无奈。

不过王子腾心里明白,这些人之所以来的齐,无非就是因为他拿着北静王府的令牌。

原本他们只需敬着北静王府便成,只是现今的北静郡王乃是贾家的女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身处神京,单打独斗的难以生存,抱团取暖才为正道。

贾家已然式微,担不起重任,而更加强势的北静王府便是最好的去处,他们之所以聚集于此,并不是给王子腾的面子,而是要探清北静王府的态度。

沉吟一声,王子腾也不讲虚的,直言道:“此番请诸位来此,皆因京营军纪废弛,故而本帅有整顿之意,还望诸位尽力配合。”

京营节度使是从二品官职,且掌握京营十二万兵马,称的上帅臣。

若是平时,整顿京营什么的,那都是表明功夫,实际上并无作用,可是眼下这等情形,王子腾提出整顿京营,这怕是北静王府的意思。

沉寂片刻,当中一位虬髯密布的中年男子不由的开口问道:“节度使想如何整顿京营,直说了吧!”

王子腾闻言目光看向中年男子,这人宣平侯府之人,现任武奋营都督罗乾。

面对罗乾的询问,王子腾笑着说道:“罗都督快人快语,那本帅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眼下京营当中,其主要问题便是各营之中皆有吃空额的现象,故而本帅要清点诸营花名册,稽查空额,这也是本帅首要整顿之事。”

随着王子腾的话音落下,众人大抵面色皆然一变,需知这吃空额可是他们的财源,若是王子腾整顿,无疑是断其财路,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而且清点诸营花名册,那各营所缺皆然隐瞒不住,渎职之过也逃脱不了,这是要定罪啊!

一时之间,帐内气氛冷寂起来。

见此情形,王子腾心中了然,别以为他是京营节度使,下方的人就会敬着他,需知其中不少人的底蕴比他王家强上不少,并不会太在意他这个节度使,自接任京营节度使以来,他也不过是拉拢其中两营倚为臂膀,其他各营大抵都是表明功夫罢了,故而王子腾对于他们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得去便成。

可眼下不同,一来整顿京营有圣上之意,二来有北静王府作为后台,他王子腾也不惧,这些桀骜不驯的家伙,他早就想收拾了。

于是王子腾也不在意众人的冷淡,沉声道:“诸位,关于京营吃空额的事情,王爷已然知晓,不过念在诸位皆是有功于朝廷,只要诸位将吃空额所得如实上缴,便既往不咎。”

众人闻言心下一凛,对于王子腾口中的王爷,他们也都知道是北静郡王,也就是说此事是北静郡王的意思,这就让他们难以抉择了。

且不说得罪北静王府,而是其中的意思他们也都明白,作为一股隐性投靠的势力,这就是在纳投名状,上缴所吃空额,既往不咎,可若是置若罔闻,事情就不好定论了,这就与当初北静王府上缴户部欠银一般无二。

既然不是追究他们渎职之过,众人心中开始计较起其中得失,帐内愈发静谧起来。

“王节度使,各家都有各自的难处,一时之间难以筹集,不知上缴银两能否减半。”

王子腾目光看向坐在左首位出声的男子,其乃是立威营都督冯清,因其年岁较为年长,且爵位为超品伯爵,故而京营诸都督之中,大抵以他为首。

此时冯清既然出言,显然就是代表众人。

沉吟一声,王子腾,笑着说道:“冯伯爷既然开口,本帅岂能不给情面,只是此事本帅也做不得主。”

冯清闻言沉默不语,王子腾此言无非就是说明他做不得主,从侧面也反应出北静王府的态度,若是不然,王子腾不会这般干脆。

一时之间,气氛复又冷寂下来。

王子腾见状心中了然,若是以往,他们已经退了一步,这得让王子腾欣喜过甚,只是眼下不成,北静王府需要的是他们坚定的态度,而不是打折扣的敷衍。

现下由他们自己考虑,于是王子腾继续说道:“另外还有京营之中有不少老弱兵卒,本帅意欲校兵,但凡不合格,无论将校,一律裁汰,绝不姑息。”

面对王子腾狐假虎威式的一再逼迫,脾性略大的罗乾冷笑道:“裁汰将校,王节度使说的简单,王爷不知晓京营状况,王节度使还不知道,他们都是曾为朝廷立下功劳之人,一旦裁汰,如何在京中生存,就算整顿京营,也不能不顾及旧情,如此凉薄,就不怕下面的人寒心?”

王子腾闻言面色微沉,似罗乾所言,明面上是在说裁汰将校之事,其实就是暗指王爷凉薄。

沉吟一声,王子腾淡然道:“本帅也不是无情之人,所裁汰老卒,会发放一笔银子作安家之用,不至于让他们没有生计。”

众人闻言皆默然不语,从吃空额到裁汰老卒,既往不咎到裁汰老卒安家之用,这一切都准备妥当,由此可见其整顿京营之决心.

荣国公府,荣庆堂内,

堂内,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儿以及贞静淡泊的俏寡妇李纨、元春皆然在此。

此时王夫人兴致勃勃的与贾母等人拟元春的嫁妆单子。

一旁的邢夫人听的是皱眉不已,似元春的嫁妆,宅子共五套,三进的三套,两进的两套,庄子两处,田产十顷,光不动产就价值不菲,再加上那些名贵的木器家具,金银首饰之类的,荣国公府大半座家业都要被搬走了。

然而邢夫人只是个续弦,出身低微不说,且不讨贾母喜爱,故而也不敢在贾母面前过于放肆。

沉吟片刻,邢夫人唯唯诺诺的提醒道:“皇家那边的彩礼也没多少,咱们这般奢靡,怕是让人闲嘴了去。”

王府在初定礼之时是送了东西过来,算是“彩礼”,也叫“纳采礼”。

由于是天子赐婚,故而皆是内务府操办,有定例可循,其“彩礼”相对于元春的嫁妆,显得简薄许多。

王夫人闻言眉头一挑,手中捏着的佛珠也顿了下来,女儿家嫁妆的多少,直接决定其日后在婆家的地位,似元春这门亲事,对象是北静王府,若是不“厚嫁”,岂能让元春在王府抬起头来,故而拟定嫁妆时,她才会来贾母处,因为她心里明白,荣国公府真正的好东西都在贾母手中。

很显然,贾母亦是器重元春的婚事,故而大方许多,让王夫人畅所欲言起来。

眼下邢夫人说什么奢靡,无非就是觉着这动用的是荣国公府的财产,故而心有芥蒂,颇让王夫人心中不快,只是此时不宜开口,她只能沉默不语。

贾母抬眸看了眼邢夫人,对于这位大儿媳妇的想法大致也是清楚,不由的开口训道:“你懂什么,大丫头嫁进北静王府,不单是二房的事情,是整个荣国公府,整个贾家的事情,小家子气的,也不嫌丢人。”

对于贾家与北静王府的联姻,贾母心里明白,这是关乎整个贾家的事情,旁的不说,初定礼当日来了多少超品侯爵、伯爵祝贺,其中虽有贾家的脸面,但亦有北静王府的脸面。

而且以元春的出身,相对于王府实在不值一提,王爷那儿虽是没什么异样,但难保北静太妃那儿不会嫌弃,故而只能从元春的嫁妆上做文章,表明荣国公府对其的器重,不至于让人小觑了去。

邢夫人闻言顿时语噎,在贾母面前,她也不敢反驳,而王夫人心里则是欣喜起来,到底自家大丫头给她涨脸面。

眼见气氛冷了下来,凤姐儿笑盈盈的上前道:“老祖宗库里的那些个好东西,我瞧了也眼馋的很,眼下都给了大姐姐去,可见老祖宗有多心疼大姐姐,到底是金贵的公府小姐,当真是气派。

哎,早就听说姑妈出嫁的那份嫁妆让人开了眼去,眼下依我来瞧,大姐姐这份也不差。”

其实不光邢夫人心疼,便是凤姐儿也胸口疼,需知她可是大房的人,只是这到底是老祖宗的意思,凤姐儿即便是胸口疼也是无奈。

而且那些东西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并不全属于荣国公府的家产,其大部分都是贾母当初嫁进荣国公府的嫁妆,想要将其给谁,那也是贾母自个决定的。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即便贾母百年之后,那些家业大抵也是留给宝玉,故而凤姐儿即便胸口疼,那也得受着。

一听这话,王夫人心里就更加畅快起来,凤姐儿口中的姑妈,正是黛玉之母贾敏,需知当初贾敏出嫁,那风光的场景,令王夫人耿耿于怀,可眼下,她的女儿不遑多让,也算是出了口郁闷气。

贾母闻言倒也没说什么,当初贾敏甚是得他们喜爱,出嫁之时,不知风光多少倍,眼下元春出嫁,其虽是算不上是真正的公府小姐,但是她嫁的是北静王府,不可同日而语。

一旁的元春抿了抿唇,对着贾母开口道:“祖母,孙女也觉得多了些。”

虽说元春知道嫁妆代表体面,可是也没想着把娘家搜刮空来。

王夫人闻言面色不变,可心中顿时急了,别叫贾母改了主意。

贾母并未听从元春的话,摇了摇头,开口道:“大丫头,这些你不用理会,日后嫁进王府,好生过好自个的日子。”

贾母并未提帮扶贾家之事,因为只要元春在王府站住脚跟,旁的也就顺其自然起来。

说着,贾母看向王夫人,询问道:“政儿媳妇,陪房之人要选的精细一些,别让人瞧了笑话。”

所谓陪房者,旧时姑娘出阁嫁到婆家,一切陌生,故而要从娘家带一位媳妇照料扶持,其中包括教导指引家务、礼数种种关系等,也是小姐的“保护者”,就如同王夫人从娘家带过来的奴才周瑞一家子。

当然,越是豪门显贵,其内越是越是复杂,陪房种类不仅如此,亦有单身的丫头,这种叫陪房丫头,而像探春那般的就是陪嫁媵侍,各人职责不同。

王夫人闻言笑应道:“老太太放心,媳妇知道了。”

贾母轻轻颌首,复不再多言,毕竟她清楚元春是王夫人的亲骨肉,自然会上心的很,她也只是提醒一句罢了。

王夫人沉吟一声,旋即看向元春,开口道:“说起来大丫头身边也就抱琴和一个小丫头在伺候,这倒是不适合,这样吧,待会我把身边两个调教好的丫头给你送去。”

作为未来的王妃,身边就一两个丫鬟,显得没个体面。

元春闻言玉颊微醺,眼下都是在说她出嫁的事情,难免有些羞涩,听见王夫人要送她丫鬟,本想拒绝,只是想着王夫人言之有理,倒也没再多言。

这时贾母补充道:“政儿媳妇,别忘了三丫头那儿。”

探春虽是陪嫁媵侍,但也是正儿八经贵妾之流,理当按正经的小姐对待。

按耐不住寂寞的凤姐儿闻言大包大揽道:“老祖宗,三丫头那儿交给我了,定寻些衬心的小丫头过去.”

PS:关于陪嫁丫头的人选,大家有什么想法,不妨讨论一二,给作者一些建议,不过要符合逻辑。

另外今天就一章,请见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