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北静王 > 第341章 宝玉: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第341章 宝玉: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时光匆匆,转眼即逝,京城偌大的码头上,那些卸货的苦力挽起裤腿穿着草鞋,热火朝天的搬运货物,人头攒动,一派的繁华热闹。

未几,一艘高大的楼船,缓缓自东驶来,大船桅杆上,偌大一面王府大旗,迎风招展。

此时水溶站在楼船的临窗边,凝眸看着身侧雅致灵秀的黛玉,温声道:“颦儿,咱们到京城了,你是回王府还是回国公府?”

黛玉闻言,思索几许,扬着螓首看向少年,一双秋水明眸眨了眨,浅浅笑道:“小妹还是先回国公府给祖母请安,哥哥不用惦记小妹。”

对于少年的关心之语,少女芳心自是窃喜,虽说在心里是盼着去王府,只是正如其所言,得回去先见见贾母才为正理。

水溶倒也不奇怪黛玉的选择,轻轻点了点头,目光转而看向探春,轻声道:“三丫头,我要进宫面圣,这儿的事情你多担待些。”

本就是领着差事的,回京首要便是进宫面圣,这才是规矩,即便是作为王爷,那也不能免俗,若是不然,第二天永康帝的御案上便堆满了弹劾水溶的奏折。

探春闻言,英眸闪着精芒,朗声道:“姐夫放心,我会安排妥当来的。”

瞧着探春明媚张扬的玉容,英挺的修眉见着自信之色,水溶心下不觉好笑,以探春精明强干的性情,想来是十分乐意担待的。

轻点颔首,水溶目光和煦,说道:“三丫头办事,我自是放心。”

探春闻言,心头又羞又喜,少年的信任之意,让她心儿暖暖的。

倒是一侧的黛玉抬眸撇了水溶一眼,两弯罥烟眉微微上挑,心头有些酸酸的,不过现下不合时宜的,倒也没有呛嘴。

若是换了一个场所,十有**得挤兑上一句。

水溶沉吟一声,目光落在甄家娘子身上,湛然道:“表姨妈若是要求见老太妃的话,不妨与本王一并进宫。”

甄家娘子闻言笑着应道:“也好,劳烦王爷了。”

水溶闻言不以为意,甄家上京的目的不就是面见老太妃,想来她们也会主动提及一并进宫的事情,索性由他主动提及。

即便甄家犯了律法,但好歹也是有亲戚关系的,不好拒绝。

甄馨见少年并不在意自个,心儿涌上一抹酸涩,自那回在舱房里请求表哥相助之后,表哥虽待她一如既往的和气,但她能感受到表哥的疏离。

人在近前,但心却远离。

待大船靠岸后,水溶领着甄家娘子以及甄馨朝宫城而去,贾琏领着黛玉、邢蚰烟一家往国公府而行,至于探春,携带着甄封氏以及堆积如山的林家家业返回北静王府。

荣国公府,宝玉小院。

此时宝玉站在一面等人高的玻璃银镜前,全身大红搭配金黄,袖口处用品蓝银丝边纹束袖收紧,干净利落,腰带处有玉色纹理点缀,发式乖巧憨然,金冠端正生辉,由不得人不赞。

好一个.精神小伙。

打量玻璃银镜的自己片刻,宝玉眉眼微蹙,幽幽道:“袭人姐姐,你觉得可还差了些什么?”

不知为何,总是不大满意,仿佛差了那标志性的东西,不够出彩。

袭人抚了抚袍摆的褶皱,眉眼弯弯的看着宝玉,取笑道:“二爷已经够光鲜,林姑娘回来见了,定然欢喜。”

先前已然有人提前来禀道,说是琏二爷带着黛玉回京了,宝玉最是紧着黛玉,便马上让袭人她们帮着更衣打扮,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让许久不见的黛玉眼前一亮。

宝玉听见袭人的打趣,心里也不恼,反而略显羞涩,眉眼间洋溢着藏不住的笑意,畅想着林妹妹瞧见他眼前一亮时的光采,不觉有些痴了起来。

那般自然风流的林妹妹,真真是让人看不厌烦。

袭人瞧见黛玉痴笑的模样,想了想,轻声叮嘱道:“二爷,如今林姑娘回来了,二爷可别再像以前那样吵吵闹闹的,真要恼了,林姑娘去了王府,二爷又念的紧的,连饭也吃不香,何苦来哉?”

以往吵闹之际,林姑娘没个去处的,过一会便好了,可如今不同,那王爷认了林姑娘做妹妹,相当于有了去处,真要吵极了,林姑娘去了王府,谁又能说什么。

她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那王爷待林姑娘极好,怎会舍得林姑娘受委屈。

宝玉闻言,面容微微一怔,心下有些不是滋味起来,自打姐夫认了林妹妹,时不时的便接去王府顽乐,偏偏自家老子管束的紧,不准他去王府,妹妹要是真去了王府,他一点法子也没有,便是祖母都不理会。

这段时间的离别,让宝玉更是明白自个对于林妹妹的情感,自是不想再与妹妹分别。

思及此处,宝玉颔首道:“以往是不懂事,往后再不能了。”

他可不想和林妹妹分开,那日子真真是没法过。

袭人抬眸打量了宝玉两眼,眉眼间带着几许狐疑,自家的主子自家能不清楚,现下应承的好好的,真要呛嘴起来,哪会理会这些。

说这番话,袭人虽是在为宝玉考虑,可也有自个的私心,她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勤勤恳恳的服侍宝玉,在大家伙的眼里几乎是内定的姨娘,包括自个也是这般认为。

然而做姨娘最需要面对的便是当家主母,原先有个“金玉良缘”的宝姑娘,其人举止娴雅,深受府里上下一致好评,是一顶一的奶奶人选。

只是可惜宝姑娘被王爷看中,去王府做主子去了。

对于黛玉,虽说言语尖酸刻薄了些,但性情也是一等一的人儿,她做奶奶袭人也是极为乐意的,日后自个跟了宝玉不会受苛待。

目前而言,黛玉便是最为适宜的奶奶人选,故而袭人是希望宝玉与黛玉能成就好事,少些蹉跎。

哎,也算是听劝了,还能怎么着,走一步看一步呗。

抿了抿粉唇,袭人轻声道:“二爷,好了,咱们先去给老太太、太太请安吧,”

宝玉闻言轻点颔首,正欲离开之际,忽而想起了什么,一脸恍然大悟的开口道:“袭人,去把那根碧绿色的抹额拿来。”

怪道觉得差了什么,点睛之笔的抹额怎能忘了。

袭人觉得不需抹额好上几许,但既然是二爷的要求,做丫鬟的能说什么,于是便取了那碧绿色的抹额与宝玉习尚。

瞧着银镜中带上抹额的模样,宝玉才心下满意,迈着欢快的步伐沿着走廊欢快的前行,不大一会儿,便来到荣庆堂外,掀帘走了进来。

“哎哟,这是哪里来的新郎官儿,莫不是走岔道了。”

刚进得堂内,一道张扬娇俏的声儿便传了过来,正是放诞无礼的凤姐儿。

瞧着宝玉身上的喜庆,众人倒觉得颇为有理,不由地哄笑起来。

当然,王夫人心下有些不大喜,不满的瞥了凤姐儿一眼,在她看来,黛玉身体柔弱,又爱使小性子惹宝玉生气,哪里像是做主母的料儿。

眼观八方的凤姐儿自是察觉到了王夫人的异样,但也没那么在意,无非是一句顽笑话而已,难不成还能怪到她头上来。

对于凤姐儿而言,讨好贾母才为正理,没瞧见贾母乐呵呵的笑个不停。

宝玉见众人取笑个没完,顿觉不好意思,水汪汪的大眼睛瞪着凤姐儿,羞得跺脚道:“二嫂子就会拿我取笑!”

啐了一声,宝玉也不会真见恼,天真可爱的朝着堂上的贾母请安道:“孙儿给祖母请安。”

贾母瞧见心肝儿,自是喜笑颜开的,将人拉近怀里,好生宠溺了番,慈爱地看着宝玉,开口道:“这回玉儿回来,往后你们两个小冤家可别在闹性儿了。”

哎,如今那好姑爷没了,自个的玉儿是孤苦伶仃的,可不能再受什么委屈了。

宝玉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应道:“祖母放心,以前不过是小时候不懂事,顽笑呢,以后不会与林妹妹闹性子了。”

贾母瞧着宝玉郑重的模样,想来以前是成天的相见吵闹,现下分别开来,性子便稳重起来,不由的老怀欣慰,自家的孙儿总算是长大了,

正此时,就听外面传报:“老太太,琏二爷和林姑娘回来了!”

“哎呀,回来了。”

宝玉闻言激动万分,也顾不得礼数,从贾母的怀中一跃而起,冲下堂便朝着门前跑去。

见此情形,贾母笑而不语,似乎乐于见此。

倒是王夫人面色带着几许不自然,双眸中闪过一抹厉色,一闪即逝,暗道:“那病秧子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让自家麒麟儿顾此失彼,不成,她可不能让宝玉被迷了去。”

一侧的凤姐儿听见贾琏的名头,凤眸微微闪动,想了想,从台上走了下来,随着宝玉去接人去了。

宝玉撩起门帘往外看,待瞧见贾琏之时,倒也没在意,探头朝后一看,便瞧见娇弱、柔美的黛玉,顿时兴奋起来,一脸柔情道:“林妹妹,你回来了。”

黛玉凝眸看向宝玉,浅浅一笑,招呼道:“宝二哥。”

宝玉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茫然,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心中不由的奇道:“咦不应该是嗤笑一声,啐着说“呆子”一类的,怎么还正常.对,就是亲戚间正常的反应。”

贾琏见宝玉忽略于他,倒也不在意,谁让宝玉是贾母的心尖尖儿,惹不起。

正欲走进堂内,迎面便瞧见凤姐儿,只见其扬着一张艳丽的脸蛋儿看向贾琏,声音中见着几许温和,道:“二爷回来了。”

贾琏微微蹙眉,轻点颔首,倒也没说什么。

凤姐儿见状,两弯吊梢眉微微立了起来,看向贾琏的眼神愈发不善起来。

好家伙的,她都已经低声下气了,居然还给她甩脸子看,要不是现下不合时宜,老娘非啐这混账东西一脸。

贾琏对此并不在意,现下他只想尽快把事儿交待完,好出府去安置思思,她孤苦伶仃在陌生的京城里,怎能不让人担心。

快步走入堂内,贾琏对着堂上的贾母行礼道:“孙儿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轻点颔首,目光落在病弱的黛玉身上,喊道:“哎呀,我苦命的玉儿回来了,快来快来,让我好好瞧瞧。”

对于黛玉这个外孙女,贾母是真心疼爱。

黛玉莲步走到贾母身前,唤道:“玉儿给祖母请安。”

贾母拉着黛玉的手儿,目光打量着少女病弱的身体,见其玉容愈显憔悴,浑浊的双目不由的起了水雾,怜惜道:“怎么清减了许多,你身子本就弱,这可如何使得,现在回了府,往后可不许这般作践身子。”

见贾母真情流露,黛玉不由的受到感染,秋水明眸起了水雾,应声道:“听祖母的。”

贾母晓得黛玉丧父,也不在多说什么,以免惹起黛玉的伤心事儿,慈爱的伸手抚着林黛玉的脑袋。

堂下的贾琏可不想拖沓,犹豫几许,恭敬道:“老太太,此番孙儿在江南之时,正好遇见了王爷,姑丈的后事办妥后,便与王爷一并回京,属于林妹妹的家业暂且由王爷带回王府保管。”

闻得此言,贾母、王夫人、凤姐儿面上皆然有几许不自然。

林家的家业当中,可不仅仅只有林家的,还有当初贾敏下嫁时从国公府带走的海量嫁妆,那可不是小数。

尤其是凤姐儿,其潋滟的凤眸之中晦暗不明,这份家当,凤姐儿早早便提醒了贾琏,好端端的怎么就让王爷截胡,真真是让人心里恼火。

黛玉见状,提着帕子擦了擦眼角,解释道:“哥哥说那些家当暂且先帮我保管着,日后会交还回来。”

那嫁人的话儿,黛玉是说不出口,况且她还不想嫁人哩。

王夫人目光微转,想了想,开口道:“王爷是玉儿的兄长,帮着保管合情合理。”

长兄如父,保管家当不是一件正常的事儿,即便只是“干”的,可谁又会想着去王府去争辩什么。

况且以自家好女婿的人品,难不成还会贪了这份家当?

贾母闻言,浑浊的目光微微闪动,轻点颔首,倒也想不理会这些事儿,凝眸看着贾琏,面色复杂,问道:“珍哥儿的事儿,王爷是什么态度。”

贾珍这事,当初还是由北静王爷揭发的,也不知其态度如何。

贾琏听说过贾珍的事情,两府虽是挨着住的亲戚,但其内心中是偏向于对他有大恩大德的水溶,斟酌一番后,低声道:“王爷是什么态度,孙儿不知,只是珍大哥这事儿做的不地道。”

王爷是赈灾钦差,贾珍却干起了贪墨赈济粮的事儿,孰对孰错,一目了然。

贾母闻言沉默不语,她又何尝不知道此事缘由,现下贾珍下了大狱,一直没个定论,让她们也不知如何是好。

眼下水溶回京,只能请他出面,贾珍如何,贾母是不抱什么希望,关键是宁国公府的爵位不能落下。

思及此处,贾母下了决心,若有所指道:“王爷既然回京,是得去拜访一二才是,琏哥儿,就辛苦你走一趟。”

贾琏闻言,心下有些不大乐意,这事摆明了是件麻烦事儿,他才不想去趟浑水,况且他还有“正事要”办哩。

只是贾琏也明白此事由不得他做主,正欲答应之际,只见一方锦墩上的王夫人目光闪动,主动请缨道:“老太太,儿媳走一遭吧。”

此番拜访,其意为何,大家心里都门清,王夫人作为岳母,认为好女婿好歹会给她一些体面,由她去最为合适。

露脸的事儿,不做白不做,也好让老太太瞧瞧她这个做岳母的份量。

贾母闻言思索几许,颔首道:“也好,那政儿媳妇走一遭吧。”

皇城,乾清宫,暖阁之中。

永康帝倚坐在罗汉床上,锐利的目光打量着眼前温润的少年,冷峻的面庞上难得露出一丝喜色,湛然道:“小十六不必多礼,坐吧。”

且不说是手足兄弟,单单此番水溶为赈灾筹款的差事办的漂亮,也让永康帝心情大好,自是言语亲近起来。

水溶也不客气,落坐于罗汉床的另一侧,与永康帝相对而坐,拿起几案上的一块甜点尝了起来,言语中有些抱怨道:“哎,在外奔波劳碌的,还是京城里舒服。”

永康帝闻言,不由的轻笑一声,凝眸看向水溶的眼神中带着几许玩味,说道:“这不是你自个闹着要带兵剿匪,这会儿倒是抱怨起来。”

水溶撇了撇嘴,心中不由腹诽起来,他是自个要求带兵剿匪,可没想着去办劳什子的筹款事宜。

谁能想到,正在河南之地剿匪哩,碰上了一场大洪灾,冷不丁的,皇差又落在自个头上,真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不过这话心里说说也就罢了,当着永康帝面儿抱怨,实属是有些不知好歹。

永康帝大抵也猜测到了少年的抱怨,心下不以为意,凝眸看了一眼水溶,若有所指道:“小十六,宁国公府和甄家贪墨赈济粮的事儿,你怎么看。”(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