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北静王 > 第262章 北静太妃:婆婆是半个母亲

第262章 北静太妃:婆婆是半个母亲

“砰砰砰”

皇宫,演武场内,一队披甲的士兵端着火铳,以标准的动作姿势和挺拔的身形跪姿射击,旋即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后撤,熟练的填药装弹,而另一队则紧随其后,一时之间,演武场内枪响不断。

高台之上,一席杏黄明袍的永康帝注视着这一幕,眸光深沉,清声问道:“小十六,这就是你先前向朕讨要军匠弄出来的火铳?”

皇帝吗,就是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以防被臣子察明心思。

水溶闻言移步近前,应道:“正是,皇兄觉得如何?”

没错,先前水溶讨要军匠,目的就是为了改良火器,眼下火铳已然有了成效,便请永康帝一观,毕竟火器若无天子允可,水溶即便是都督也无可奈何。

永康帝并未作答,冷峻的双眸之中隐隐透着几许新奇,吩咐道:“拿上来瞧瞧。”

水溶闻言了然,这是感兴趣了,毕竟这批新火铳本就是精品,还特意准备的战术,就是为了在天子面前演示,故而他也不多言,示意一番,作为亲卫首领的冯紫英便恭恭敬敬的捧着了火铳,由内监接过,献于天子。

永康帝接过火枪仔细打量一番,眉宇间透着几分疑虑,开口问道:“这火铳没有火绳,如何能射击?”

虽是贵为天子,但永康帝对于火器还是知晓一二,手中这杆火铳与原先的火绳枪相差不大,但是却无火绳。

在他的思想中,火器依旧是要点火才能响,有些超出认知了。

水溶闻言回答道:“皇兄,火铳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火石,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火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便能射击。”

这就是燧发枪,水溶特意指定要寻“火石”替代火绳,军匠们有了方向,比漫无目的的研发强上百倍,在大脑运转之下,经过日以夜继的研究,终于是研制而出,这在大乾朝内是跨时代的进步。

永康帝虽是一知半解,不过他明白是这个“火石”取代了火绳的作用,他知晓火绳枪遇见风雨天气点不着火,便形同废铁,眼下倒是解决这个困难。

而且水溶展示的分段射击又解决了装填弹药的空隙,保持密集的火力,无疑是提升了火铳的战斗力。

永康帝明白火器的便利,毕竟训练弓箭手需要长期练习和发达的胸背肌肉,而火枪只需要会装弹就行,人员储备上就相差甚远。

相较而言,这新火器瞧着不错,有搞头。

一侧,一席蟒袍的永王眸中闪过一抹精光,他先前本来只是“例行”去中军都督府送公文,正巧遇上水溶请父皇御览新式火铳,抱着别样的心思一并来此,眼下见父皇貌似颇感兴趣,心中便起了心思。

永康帝夙来喜行不于色,习惯性的看了一眼忠顺王,问道:“八弟,你觉得如何。”

忠顺王一直细细观察,大致心里也有数,开口道:“皇兄,臣弟觉着新火铳甚好,若是大乾军队装备上,定然能如虎添翼,只是臣弟发现有几杆火器瞎火。”

说到此处,忠顺王便不再多说,这拿来请天子御览的,定然是千挑万选,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几杆不能击发,若是推及下去,瞎火的问题就更为严重。

直白的说,那不就是打水溶的脸,毕竟他们都瞧的出来水溶对火器极为感兴趣。

永康帝听后蹙了蹙眉,先前他只注意新奇的火铳,并未在意其他,眼下由忠顺王提及后,才想起确有其事。

同时,永康帝也明白忠顺王的意思,一时之间兴致减少些许。

水溶闻言亦是了然,目光不由的看了看忠顺王,他这位“堂兄”观察很敏锐,一下就发现了其中的弊端,于是水溶也不隐瞒的直言道:“皇兄,火铳内嵌的“火石”不够稳定,确实难以引燃火药,以至于偶尔出现瞎火的情况,不过火绳枪也有这点问题,相较而言,新式火器无需点燃火绳,只需重新扣动扳机即可,便捷不少。”

工艺上的问题,这点水溶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时代的限制,只能慢慢研发。

永康帝与忠顺王听后并未多言,毕竟这不需火绳的火铳已然是一大利器,若是没有缺点,那就是神器了。

沉吟一声,永康帝开口道:“造价几何。”

目前而言,新火器的成效殊为不错,可以取代眼下火器营的火绳枪,然而最为关键的便是造价问题,若是过高,无疑是给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水溶应道:“约莫六两。”

永康帝闻言沉默不语,一般而言,火绳枪的造价大抵也就是四两,而这新式火铳几乎贵了一半,这若是推及下去,国库的负担就愈发重了。

水溶见状亦是了然,永康帝之所以犹豫,那是考虑到国库的问题,无米难为巧妇之炊,这没钱的话,什么都是空话。

不过水溶对此早有对策,拱手道:“皇兄,其实新式火铳也不需全部推及,先制造出一批送往边关,试试效用再论其他。”

眼下最为重要的是让永康帝明白火器的重要性,毕竟未来的天下,那是要靠火器,只有引起重视,火器的研究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点水溶深以为然。

永康帝闻言,平静的目光看向水溶,心中不由的计较起来。

对于这些“奇淫技巧”,永康帝也并不是很在意,只是瞧着水溶甚为上心,一时也觉得不好言辞拒绝。

若是说推及全军,他不会答应,但是制造一批的话未尝不可,正好边关之处多有摩擦,送一些新式火铳过去试试效用也好。

思及此处,永康帝目光看水溶,笑道:“小十六言之有理,那此事朕就交给你了。”

水溶闻言眉头一挑,当即拒绝道:“皇兄,臣弟只负责张嘴,身体力行的事情就不要交给臣弟了,让忠顺堂兄去做吧,他正适合,实在不行,让哪个大臣去督办也就是了。”

虽说制造火器是“兵仗局”的事情,然而又不仅仅只和一个部门有关,户部、兵部也多有牵扯,这统筹下来也是件麻烦事儿。

麻烦事儿,能躲就躲,他可不想费心费力,有这空闲的时间,不如回家陪媳妇,而且以他的身份而言,没必要在朝堂上窜下跳的,若不是想让永康帝明白火器的重要性,他才不会多此一举。

忠顺王:“.”

“皇兄,臣弟户部公务繁忙,怕是分身无术。”

本来事情就多,还要给他加一份差事,十六弟这不是坑他,反正他先把事情挑明来,让永康帝吩咐其他人去做,左右不是一件大事。

这时,永王颇有些按捺不住,出列恭敬道:“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

对于久别朝堂的永王而言,任何一个机会都不能放过,他现在需要的就是政绩,苍蝇在小也是肉。

况且此事是父皇钦定,且又是十六叔重视之事,简直就是一举两得之事。

永康帝垂眸瞧了一眼永王,面容依旧平井无波,转而又看向水溶,询问道:“小十六,你以为栎儿如何?”

永王闻言心中一顿,他没想到父皇居然会询问起十六叔,此刻他心中希望十六叔能为他说两句好话,不说什么英姿不凡,有天人之姿,好歹也说个才华横溢。

如此一来,他才好在父皇面前出头。

水溶心中警惕起来,这询问的是这件差事还是其他?他觉得永康帝另有所指,只是他从来没有与永王有过多牵扯,实在是这小子死皮赖脸的,和他没半毛钱关系。

且不说永康帝态度如何,水溶必须先要回应,只是此事确实不好回应,若是说其不堪重任,颇有贬低皇嗣之嫌,在永康帝面前也有欲盖弥彰之意,可若是可堪重任,又有站队之嫌。

说到底,多疑的天子不好伺候。

沉吟一声,水溶拱手道:“只要不是臣弟,谁都能堪此大任。”

“.”

永康帝闻言,嘴角不由的露出一抹笑意,他知晓永王接近水溶的目的,听这言语,显然是没有效用,言语亲和道:“一惯的备懒,朕都不知该说你什么好。”

水溶听后不可知否,备懒好啊,我若是不备懒,说不定某人还不放心,毕竟谁让他不仅仅是王爷,更是掌了兵权的王爷。

永康帝仅仅是笑骂了一句水溶,也并未强求,深沉的目光看向永王,心中计较一番,淡然道:“栎儿,此事朕就教给你办了,你十六叔虽是年轻,但胸有沟壑,若是有什么不明之处,多去请教一二,虚心求教,才能兼容并包,以成其大。”

永王闻言眼神一亮,一颗心“噗通”的跳动起来,父皇并不忌讳他与十六叔交往,果然,他才是父皇的好大儿。

思及此处,永王神色激动的躬身道:“父皇放心,儿臣定然会向十六叔虚心求教,把差事办好。”

一侧的忠顺王眸中透过一抹精光,垂着脑袋默然不语。

而水溶神色虽是淡然,但心中已然起了波涛,永康帝似乎是随意一言,言语间却是透着鼓励,这是在调动永王的积极性啊。

太子多病,汝当勉之。

最为主要的是,这事情不应该私下言语,当着他面是什么意思.

不过此时水溶也不会多言,转而岔开话题道:“皇兄,新式火铳尚未定名,还请皇兄赐名。”

按照水溶的性格而言,这新火铳自然应当叫做“燧发枪”,只是他明白此事还是应该由天子赐名最为稳妥,省得多疑,也正好给永康帝一些参与感。

永康帝闻言神色淡漠,心中对于水溶的本份十分满意,沉吟一番,开口道:“既然新式火铳无需点燃火绳,那就叫自动火铳吧。”

“.”

倒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北静王府,宁安堂内。

今日黛玉、宝钗、迎春、惜春等人在贾琏的护送下来王府小住,甚至于是俏寡妇李纨也来到此处,此时堂内人头攒动,莺莺燕燕,姹紫嫣红。

高台软塌上的北静太妃一手挽着祥云锦簇的湘云,另一只手挽着清新淡然的黛玉,娇媚的玉容上布满喜色,语气有些嗔怪道:“你们两个是玩疯了吧,要不是我催你们大姐姐,怕是还不晓得回来。”

显然,王府又热闹起来,北静太妃心情极为不错。

湘云心大,撒娇卖萌的吐了香舌,企图萌混过关,而黛玉柳眸怔怔的望向眼前慈眉善目的丽人,美眸中闪过一丝莫名的亮光。

她能感受到,眼前的干娘真是当她女儿一般,这种温馨的感觉,不由的让她芳心感动,眼眶微红道:“我也想干娘哩。”

北静太妃瞧着黛玉抹了眼泪,心中大致明了,估摸着就是没娘的孩子想娘了,对于黛玉,虽然名义上是干女儿,但实际上这是她那“命根子”看上的人儿,婆婆是半个母亲,也没多大相差。

所谓爱屋及乌,她自然也是喜欢黛玉,况且黛玉本就生的俊俏,柔柔弱弱的,自有一番风流,可不就惹人怜惜。

唯一不好的一点,那就是身子骨差了些,自家儿子自家清楚,不仔细养养,别说生儿育女的,怕是要折腾的骨头散架了。

呃.她怎么会知晓.

素手提着绣帕替黛玉擦拭眼角,北静太妃温声道:“瞧着气色也没见好,往后在王府里多注意修养,身子为重。”

黛玉听着丽人关切的话语,一股暖洋涌上心头,她知晓北静太妃不是客套话儿,因为除了水溶以外,北静太妃是第二个瞧出她气色不见好。

而且她与北静太妃有一段时日不见,若不是情深意切的,哪会如此细心。

美眸流转,黛玉轻声应道:“干娘,我知道了。”

北静太妃伸手摸了摸黛玉的脑袋,眸光望向堂下垂眸的丰润少女,心中一动,偏眸对着元春道:“溶哥儿媳妇,宝丫头的院子可曾收拾妥当?”

宝钗闻言心下一动,丰泽的脸蛋儿愈显嫣红,螓首不由的更低了下,恍若鹌鹑一般,事不关己。

元春自是知晓其中详情,毕竟宝丫头的事儿还是她这个当家主母亲自出马商定,闻得北静太妃的询问,便起身应道:“母亲,宝丫头的院子收拾妥当了,夫君还题匾“蘅芜苑”。”

宝钗听后,芳心微微一动,一双杏眸莹润似水,她早就晓得姐夫为她题的匾额,为此不由的,少女想起那日痴缠的场景,皙白的玉掌微微轻握,好似掌握命运一般,一张俏脸愈发绯红。

对于宝钗入王府的事儿,早先迎春几人也不大清楚,不过今日宝钗来王府之前备了许多随身物件,可不像是小住,也是因此,大家伙都晓得宝钗的事情,一时之间倒也没说什么,唯独黛玉挑着柳叶细眉,粉嫩的唇角噙着笑意的看向宝钗,透着几许戏谑之意。

正此时,外间婆子禀道:“王爷来了。”

一时之间,众人的眸光皆然落在屋门外,宝钗那水润的杏眸中既透着期盼,又带着几许忐忑

不大一会,水溶举步而入,瞧见满堂珠翠,心境不由的怅然起来,径直朝着高台上那娇媚的妇人走去,近身行礼道:“孩儿给母亲请安。”

自动火铳的事情尘埃落定,水溶也并未多待,转而便回到北静王府。

北静太妃瞧着眼前这个乖巧有礼的好大儿,不知怎的,芳心深处涌上一抹幽怨,柳叶细眉微微轻挑,语气淡然道:“回来了,坐吧。”

水溶见北静太妃冷淡不少,心下有些许悻悻然,原本北静太妃视他如命,素日里那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面对他的到来,只有满心欢喜才是。

然而今儿个不同,这么一群妹妹们来了王府,他便早早的就来宁安堂请安,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其心不纯。

哎,有个黏人的继母,没办法,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就是些小女儿的脾性,哄哄的就好。

水溶亲近的落座在北静太妃身侧,笑道:“妹妹们都来了,母亲也不会嫌王府冷清了。”

北静太妃闻言,柳眉舒缓几分,心里的幽怨也一扫而空,娇媚如月的脸蛋儿上笑靥如花,素手轻轻的点了点少年的额间,嗔怪道:“你要是真有孝心,那就早些为王府开枝散叶。”

元春:“.”

水溶鼻间萦绕着五月牡丹的清香,眸光落在丽人雪白的藕臂上,心中微微一动,旋即温煦的笑着应了一声儿,也没在这个话题上讨论,目光落在两位干妹妹身上,招呼道:“云妹妹,林妹妹。”

北静太妃半倚在软塌之上,艳丽的脸蛋儿上浮现一抹淡不可察的嫣红,少年那目光虽是一闪而逝,然而他们靠的如此之近,她又不是不谙世事的小丫头,哪里不明少年眼神中的渴望。

也不知怎得,她心里明白“儿大母避”的道理,然而遇见这猴儿,偏偏又舍不得疏离,有时候想想,若是从她肠子里出来的

罢了,罢了,无非就是年轻气盛的,多替这猴儿寻些败火气的可人儿来,也就没这么多歪心思。

只是心里怎么不得劲儿。

北静太妃的心思暂且不说,黛玉听见水溶先喊的云丫头,笼烟眉微微轻蹙,不过一闪而逝,与湘云盈盈一礼道:“姐夫、哥哥。”

水溶自是瞧见黛玉神色的异样,心下不觉好笑,他明白这是黛玉潜意识的“小心眼”,并不是什么事儿。

目光环顾一圈,瞧见一席襦裙的李纨也在此处,心下不觉好奇,转而一想,又理所当然,毕竟上回在荣国公府的时候,元春也是提起让李纨随着迎春等人来王府暂住,目的就是为了照料贾兰。(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