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76章 削减藩王的俸禄,改革先拿自家人开刀

第76章 削减藩王的俸禄,改革先拿自家人开刀

第76章 削减藩王的俸禄,改革先拿自家人开刀

朱标作为监国太子,看到了太多的东西,有很多的事情,如果能够让太子去实行的话,以后这波人情就是太子的。

提高百官的俸禄,那是多大个人情。

以后这些官员们还不得记太子殿下的好?

一旦太子殿下这一次躲过了英年早逝的厄运,那太子殿下当一个开明之君,天下百官风气被涤荡一清,那都可以指日可待。

这都是一系列可以期待的事。

凌汉和蒋瓛在边上听的可是异常的激动。

这可是关乎到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他们早就觉得这个俸禄实在是太低,要是能够提高一点的话,对于他们的积极性实在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提高。

尤其是凌汉这样的官员更是如此。

原本他就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家里边又没有多少本事,不能够给自己提供多少帮助。

如果没有俸禄的话,实在是过得会很辛苦。

现在听到可以提高自己的俸禄,即便是作为一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这个时候也依旧对这钱财垂涎得很。

甚至他听到陈寒说的要提高那宝钞的购买力,可以像刚发行那样的话,那可就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要知道从洪武八年到现在的洪武二十三年区区的十五年的时间,大明宝钞就从能兑换一千文铜钱,到了现在只能兑换二百文铜钱,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

大明宝钞购买力提高的话,即使现在自己的这些俸禄,过得日子也可以,自己做事将会更有积极性,废话,好不容易熬到这么一个地步了,既能够享受到名垂青史的美名,又能获得高额的俸禄,那谁不想好好的工作,谁不想好好的保住这个位置?

这是一个笨蛋都能够想得通的问题。

朱元璋在听完了朱标的话之后,略微的感叹了一声之后,直接是点头:“就按老大你说的办。”

接着朱标又说道:“陈寒还有句话说得很好,储君的培养不能落下来,允炆、允熥一直待在皇宫里面一辈子都没有多少出息。

这次又是清丈土地有事摊丁入亩的改革,天下必定热闹,刚好借这个机会让他们到民间去,一方面看看百姓们的日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另一方面也能看看官场是如何运行的,读书人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他们下去转转,长长见识。”

朱元璋听了后连连点头,这是应该的。

他当皇帝之所以能独当一面,下面官员欺骗不了自己,就是自己的经验足够丰富,见识的人多了,自然知道这些人花花肠子有多少。

朱允炆在后世历史中,这么容易被文官忽悠,还不就是没有见识导致的。

这方面得好好的培养。

然而接下来朱标的一番话,可就让朱元璋有点难接受了。

只听得朱标再次说道,“正如陈寒所说,如今总是藩王的俸禄实在太高,一个亲王就每年足足五万石的俸禄,比之朝廷一品大员多了十几倍,显得有些不公平。

也的确是如陈寒说的那样,会引起百姓和百官心里面不平衡。

既然要改革,既然已经想明白了要按陈寒说的那些去办,那就必须得要一视同仁。

儿臣建议亲王们的俸禄消减一半,用于补充给天下的官员。

当然镇守九边的藩王可以酌情,多给一万石的俸禄,其余的藩王,就不需要如此多的俸禄去养着。

父皇您所制定的,宗室子子孙孙都吃俸禄,如今藩王们数量少,还能滋润着。

一旦到了后世,几代人之后,这个数目就会膨胀到成为朝廷累赘的程度。

宗室每年空领大米不干事,就算是朝廷也养不起这么多,还不如就此,在这次的改革当中彻底的将藩王俸禄制度也给改它一下。

后辈儿孙们,真有能耐的自己也能找份事干,养活自己。

真没有能耐的,饿死,那也是自己该死。”

朱标可是相当之狠辣的,完全不觉得,后辈儿孙们真的需要由朝廷来供养。

他心里面更是想破掉宗室不能经商,不能读书,不能科举,不能当官的制度。

他要是当了皇帝之后,估计也得改这些东西。

况且陈寒在前面也说过,现在的藩王制度相对还好一些。

毕竟镇守九边的这几个藩王要打仗,要练兵,可是到了后期由于燕王朱棣是造反上来的,所以朱棣防着那些藩王,将他们手上的兵权都给削弱下来,给足了俸禄,养猪一样的养着,如此才真正加重了整个朝廷的负担。

所以他直接是建议在这一次的改革当中,将条条框框都给它改掉,直接将拖累朝廷运行下去的枝节末端全部砍掉。

朱元璋听了这一点之后差点就变了脸色。

他是穷苦孩子家出身,本能就是想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

可是自己的长子要将自己儿子们的俸禄消掉一半,他可很难去给那些个儿子们一个交代。

可是朱标在看到了父亲脸上的凝重表情之后,郑重其事地说道:“父皇您不要怪儿子在这个时候心狠,咱们既然要改革,就绝对不能只改朝堂,不能只改天下的官员、百姓,自家人沾沾自喜地在边上看热闹,是个官员、是个百姓都会心里不平衡。

因为他们很明白,那些藩王宗室们吃的俸禄,全部都是他们缴纳的赋税。

与其让咱们宗室藩王欠如此多的人情,还不如先拿自家人开刀,显示朝廷改革的决心。

如此那些被破坏掉了利益的士绅阶层们,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改革,岂不是一举多得?”

朱元璋本来到了嘴边想要反对的,但一听成朱标这么一说,当即有点偃旗息鼓。

心里面也想着,如果真能按照陈寒说的把自家儿子给救活了,以后天下都是他的,就算自己现在想要阻拦,自己百年之后这些政策还不照样去实施,还不如现在让这一次的改革有更强的动力,让天下的官员们也都看一看。

朝廷改革,先拿老朱家的藩王们动一刀,你们这些士绅还敢在这时候有其他的想法?

所以他也只能勉强的点点头,凌汉和蒋瓛两个人在边上听得有点目瞪口呆。

真没有想到太子殿下有这样的决心,想到了要拿自家开刀,来显示朝廷改革的动力。

这要是自己是天下官员,听到这样的事情,心里面也会服气。

看,朝廷改革,不仅是破坏掉我们的利益,连老朱家那些宗室藩王的利益也一样被破坏。

那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这就是改革最好的仪器催化剂。

想到这里,除了佩服太子殿下的英明果断之外,还能说什么?

……

PS:小作者每天都是准时更新,从发书到现在一次都没断过,因为不是全职,所以很多地方不及思量,如果写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尽量提出来,能改的一定都改!

同时还是求一下数据!尤其是追读!拜托拜托!!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