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59章 纸币在朱家王朝手上被玩的稀碎

第59章 纸币在朱家王朝手上被玩的稀碎

第59章 纸币在朱家王朝手上被玩的稀碎

这两天他们父子二人不就是正在发愁,如今大明的赋税就因为实在是太混乱,导致很多地方的百姓受到骚扰。

更因为无法统一征收,如今朝廷的赋税少不少,更从中滋生很多的贪官污吏。

而且很麻烦的是这些贪官污吏将赋税当做了贪污的幌子,可是很难查清楚的。

如果现在大明王朝就能用一条鞭法不是更好?

可为什么陈寒居然会说现在洪武初年,是不合时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凌汉听完了之后,感慨,“如果赋税能够合并在一起来征收的话,少了官府层层盘剥对百姓们也是一件好事啊?

不过为什么要合并成白银征收,不能是宝钞吗?”

陈寒听到宝钞,哈哈大笑:“村长,我不得不在这里夸奖您一句您一下就把正确答案给说了出来,为什么不能将税收合并然后征收宝钞。”

陈寒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朱元璋在边上很奇怪。

刚才陈寒还在这里说什么宝钞已经变质的跟一张废纸一样。

难不成还要让朝廷把这些废止收回来?

虽然这么说有点缺德但是如果朝廷都是用这样的废纸的话,那朝廷如何维系下去?

陈寒慢悠悠地说道:“其实我们中国古代从宋朝发行交子开始,用国家信用的纸币发行模式,已经触及到了最先进的模式,就算是几百年之后的现代,这种模式依旧是先进的。

只是宋元,到了后期,是因为国家破产,纸币才崩盘的。

但是明朝不一样,明朝是被朝廷自己玩崩的,而且还是一发行就崩盘的,最后反倒是舍本逐末的让落后的银本位占据了上风,从而让整个民族都中了‘银’毒!”

被人当着面扇巴掌的滋味真的不好受,陈寒如此的奚落,让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脸上无光。

幸好朱元璋定力足够好,也有自知之明,大明宝钞的确到了现在,已经贬值到不行。

凌汉紧接着就问道:“小陈老师,什么叫做银本位制度,什么又叫做放弃了先进的以国家信用来发行货币的制度,改用落后的银本位制度。

这些东西听着可真的是太高级了,听都听不懂。

以前也没有人跟我们讲过这些,你可得好好的跟我们说一说呀。”

凌汉他们知道,虽然现在这些东西听着好像是天书一样,但是似乎对于大明王朝将来的一些发展很有作用。

所以就连朱元璋也是特别的感兴趣。

陈寒清了清嗓子:“村长,您要我讲,那我就说一说,不过,我现在说的可都是根据我对历史的解读得出的答案,未必就是正确的。

咱们都批判性地来对待,您要觉得我说的是对的,您就听,您要觉得不对的,您就当是胡说八道,咱们就是在聊天,我肚子里可没有那么多的考据数据,可以吗?”

凌汉点头:“咱们本来就是在聊天,你说得对,得批判性的来对待。”

于是陈寒则是说道:“纵观咱们的古代的历史来看,从秦开始一统天下,成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之后一直到明朝,只有清朝差点,但这一千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版图、人口等等方面,绝大多数时候排在全世界第一。”

提到世界第一的时候,作为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心里面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看起来还是大明好啊!

“但即使有了如此强大的国力和强大的生产力,我们的货币却出现了极大的混乱,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宋元明出现了宝钞,同样是纸币,到了宋、元都是末期之时,因为滥发而失去了民众的信用,明朝根据元朝的宝钞制度发行宝钞。

从大体的历史趋向来说,到了明朝依旧以国家信用为背书发行纸币,是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的。

但坏就坏在,大明宝钞在完全不懂经济和金融的朱家王朝的手上被玩的稀碎、崩坏。”

听到陈寒用了两个非常沉重的词汇,来形容大明宝钞现在的现状之后,朱元璋都感觉有点不好意思。

这已经是陈寒多次提及大明宝钞不行了。

朱标感到有点脸红。

大明宝钞的确是连元朝的宝钞都不如。

不仅仅是在发行的过程中出了大问题,更在整个流通过程当中就出现巨大的问题。

只是有时候,看得到问题,却无力改变。

“朱元璋在洪武八年开始发行宝钞,洪武九年禁止民间使用金银货币,只能用宝钞,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的。

因为贵重金属一旦和纸币互相之间掺杂在一块,就会使货币发生混乱。

然而大明朝廷并没有让纸币的发行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朝廷为了支付大额的军费开支、维护统治的需要等等原因,滥发宝钞,导致宝钞在短时间内,发行的数量远远高于当时的社会生产产能,造成了巨大的通货膨胀。

如果当时的明朝朝廷打开宝钞兑换金银的限制,或许当时的朝廷就已经破产。

由于大明宝钞的滥发,导致百姓对朝廷的信用彻底的失去信任,转而接受白银这种耐磨、易分割,同时更保值的金属货币。

我们中国人一直都有崇拜金银的习惯,之所以会如此,无非是物以稀为贵。

我们世代生活这片大地虽然物产丰富,但金银矿稀少。

因为白银的稀缺性,加上世界大航海时期还没有到来,南美洲的白银以及日本的巨量白银,都还没有大量流入到中国的稳定性,自然成了百姓们信任的货币。

而明王朝朝廷对于这种现象无力阻挠,最后只能默认白银慢慢的货币化。

但白银多了,真是好事吗?”

陈寒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这可是个有趣的问题。

凌汉逐渐有种不好的预感。

因为陈寒一旦说了这种话,就代表肯定不是好事。

只是他想不通,既然朝廷宝钞失去了民间的信誉,百姓们用更加保值的白银作为货币,难道不是更好的方法?

……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