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522章 准备对豪族下最后通牒

第522章 准备对豪族下最后通牒

夏元吉身着锦衣华服缓步行来。

来到了那群青年面前,这群身着异国服饰的年轻人衣着虽略显简朴,但举止间却透露出不凡的气质。

这群年轻人是三弗齐岛上少有的读书人,自幼饱读诗书,却因太后家族等旧势力的压迫而不得志。

今日,他们听闻明朝占领三弗齐,太后家族覆灭的消息,心中既有解脱的喜悦,也不免对未知的未来抱有警惕。

夏元吉倒是很好奇,刚才说话的那个年轻人居然知道自己。

不过对此他也没有什么兴趣。

与这群年轻人交汇,他停下脚步,主动上前,以他一贯的温和态度问道:“诸位青年才俊,我乃大明派遣至此的大都督,愿闻诸位对时局的看法。”

领头的青年微微一愣,随即高傲地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夏大都督之名,我等早有耳闻。”他声音清朗,带着几分书卷气,“我等确是三弗齐之人,此番前来,一为庆祝旧日枷锁之解脱,二为探寻我族未来之路。”

夏元吉闻言,微微一笑,目光中透露出对这群年轻人的欣赏。“看来诸位皆是胸中有丘壑之辈,实属难得。然则,我听闻尔等虽学富五车,却饱受旧家族势力之害,不知可有此事?”

青年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大都督所言不差,我辈虽为读书人,却屡遭打压,难有出头之日。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也绝不会轻易向任何势力低头。”

夏元吉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自由诚可贵,然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明占领三弗齐,意在传播文明,促进两地交流,非为征服而来。尔等既有学问,何不借此机会,为三弗齐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闻言,冷笑一声。“大都督言之凿凿,但我等心中自有分寸。大明虽强,却非我族之归宿。我等读书人,自有风骨,断不会为了外族之利益而背弃故土。”

夏元吉并未动怒,反而更加耐心地解释道:“尔等误会了。我所言非是要求尔等效忠于大明,而是希望尔等能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两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弗齐的未来,需要你们这样的有识之士来引领,而大明,愿意成为你们坚实的后盾。”

周围的年轻人听后,纷纷点头,但眼中依旧保持着那份警惕与独立。

夏元吉见状,也不再多言,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然后转身离去,留下了一群在阳光下沉思的青年。

夏元吉的身影渐渐远去,留下的那群年轻人却并未因他的言辞而有丝毫动摇。

阳光依旧明媚,却似乎照不进他们心中的阴霾。

他们围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知未来的不安,也有对明朝真实意图的深深怀疑。

“那大都督的话,你们信吗?”领头的青年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我看未必。”一位面容清秀的年轻人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警惕的光芒,“明朝费了这么大力气占领三弗齐,怎么可能不图点什么?现在说的这些好听话,不过是想让我们放松警惕,好让他们更容易地控制我们。”

“没错,”另一位稍显年长的书生接过话茬,“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哪个朝代扩张领土不是为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财富?他们现在做的这些,不过是暂时的伪装罢了。”

领头的青年沉默片刻,似乎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同僚们的的担忧并非无中生有,三弗齐的历史上,确实不乏外来势力以和平之名行掠夺之实的例子。

但他也明白,一味地怀疑和抵触并不能解决问题。

“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多了几分沉稳,“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明朝的意图。或许,他们真的想在这片土地上推行文明,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毕竟,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我们不能总是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事情。”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继续说道:“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相信。我们保持警惕。”

夏元吉、蓝玉、王弼、锦衣卫指挥佥事并肩行走在京城的另一条街巷中,几人神情凝重。

显然对于适才在街头偶遇的那群三弗齐青年心生疑虑。

“大都督方才为何不与那群年轻人多作交流?”蓝玉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对夏元吉决定的不解。

王弼闻言,也转头看向夏元吉,眼神中同样带着询问。

夏元吉微微一笑,但那笑容中却藏着几分深意:“二位将军有所不知,与那群年轻人的交流,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哦?愿闻其详。”蓝玉与王弼异口同声。

“首先,那群年轻人是三弗齐的精英,他们深受旧家族势力的压迫,心中自然对我大明抱有警惕。我们若贸然接近,非但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夏元吉解释道,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再者,他们虽然学识渊博,但身处异国他乡,对我大明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时间,让他们亲眼见证我大明在三弗齐的治理与建设,用事实说话,比任何言语都来得有力。”

王弼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如此。”指挥佥事补充道,“而且,我们还需考虑到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一旦我们的举动引起他们的反感或不安,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动荡,甚至影响到三弗齐的稳定与我大明的利益。”

夏元吉点头表示同意,他继续说道:“因此,我选择了暂时保持距离,观察为主。”

夕阳的余晖洒在三弗齐的京城青石板上,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夏元吉、蓝玉、王弼与指挥佥事四人,在护卫们的拱卫之下,踏着这抹余晖,缓缓步入总督府的大门。

总督府原本是丞相府邸,门楣上雕刻着繁复而庄重的图案,虽历经风雨,却依旧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大门两侧,石狮静卧,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虚妄。

总督府内,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既显威严又不失雅致。没有过多的奢华装饰,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实用与朴素之美,正如大明王朝所追求的“以民为本,勤俭治国”的理念。

三人刚跨过门槛,便有一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清晰:“禀报大都督、大帅、王将军、佥帅,与江湖人士协商的那位盗贼已至,正在偏厅等候。

另外,属下还发现,近日来总督府周边多了些形迹可疑之人,似乎在暗中窥探府内动静。”

蓝玉闻言,眉头微皱,扫视四周,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些暗中窥视的眼睛:“哼,太后一族虽已伏诛,但余波未平,这些家族定是心存侥幸,妄图窥探朝廷动向,以求自保。”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人心生敬畏。

王弼则是一脸凝重,他深知此时局势的复杂与微妙:“锦衣卫务必加强戒备,确保总督府的安全无虞。同时,也要密切监视那些可疑之人,查清他们的底细。”

夏元吉则显得更为沉稳,若有所思:“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太后一族虽除,但朝中暗流涌动,不少家族势力蠢蠢欲动,欲借此机会谋取私利。我们不仅要防范外患,更要警惕内忧。”

随后,三人步入偏厅。

厅内简洁明了,一张长案置于中央,两侧各置几把椅子。

那名盗贼早已等候多时,见几人进来,连忙起身行礼,态度恭敬而不失江湖人的洒脱。

“见过大都督、大帅、王将军、周佥帅。”盗贼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历经风霜的沧桑感。

夏元吉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你那边可有何新消息?”

他直接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盗贼不敢怠慢,连忙将近日来与江湖人士交流所得的消息一一道来。

随着夜幕的降临,总督府内灯火通明。

盗贼坐在长案一侧,面对着夏元吉他们,心中虽有忐忑,却也难掩其江湖儿女的直率与坦诚。

“诸位大人,我今日与江湖上的朋友们交谈许久,发现他们对于朝廷即将实施的新政,尤其是减免百姓六成赋税至四成的举措,既抱有希望又心存疑虑。”盗贼的声音在静谧的偏厅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显得那么沉重而有力。

夏元吉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这是人之常情,百姓们历经战乱与苛政,对任何承诺都难免持怀疑态度。但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朝廷的决心与诚意。”

他的语气平和而坚定,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其不可动摇的信念。

蓝玉点头,补充道:“不错,我们大明王朝历来以民为本,此次减免赋税,正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促进民生恢复,也以此来证明,大明征服三弗齐,并不是为了搜刮财物。”

王弼则是一脸严肃,他深知江湖人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不过,我也听你说起,即便只有这一百多位江湖人士,他们的意见也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人主张全免赋税。

看起来即便是你们这些江湖人士,也难免贪婪啊。”

盗贼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说来惭愧,我身为三弗齐本地人,也深知本地人的贪婪与自私。

但请大人们相信,我们之中也有许多人是真心希望国家强盛、百姓安乐的。只是,他们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接受新政。”

夏元吉微微一笑,表示理解:“没关系,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也会考虑他们的合理诉求,尽量在国策实施时,给予一定的倾斜和照顾。”

蓝玉与王弼也纷纷表示赞同。

新政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去引导与推动。

而三弗齐江湖人士作为民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态度与行动将直接影响到新政的成败。

“只要他们愿意帮助大明宣传新政,无论他们的意见如何,我们都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夏元吉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包容与开放的态度,“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随着谈话的深入,偏厅内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而融洽。

盗贼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蓝玉、王弼与夏元吉几人回到了总督府的大殿。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三人凝重的面庞。

夏元吉作为大都督,此刻更显沉稳,眉宇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与杀气。

“诸位,盗贼之言虽粗犷,却道出了江湖与民间对朝廷新政的复杂情绪。”夏元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内回荡,“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必须迅速行动,稳定人心,确保新政顺利推行。”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扫视着蓝玉与王弼,“我意已决,即刻召集京城各大豪族前来总督府。无论他们是否愿意臣服于朝廷,都必须给我一个明确的表态。这是对他们最后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新政决心的展示。”

蓝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夏元吉此举的用意,既是对豪族的威慑,也是对民间的一次有力宣传。

“大都督所言极是,我们不仅要让他们表态,更要让他们看到朝廷的力量与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新政面前不敢轻举妄动。”指挥佥事说道。

王弼也点头表示赞同,他补充道:“同时,我们也要做好万全准备,以防不测。毕竟,这些豪族在京城根深蒂固,势力庞大,不可小觑。”

几人商议已定,立即下令锦衣卫开始行动,传唤京城各大豪族首领于次日清晨齐聚总督府。

夜色渐深,但总督府内却灯火通明,一片忙碌景象。

夏元吉站在大殿中央,望着窗外深沉的夜色,心中暗自盘算着即将到来的较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