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88章 力主改革的国王憋屈而死!

第488章 力主改革的国王憋屈而死!

第488章 力主改革的国王憋屈而死!

听完夏元吉的这番话之后,下边不管是官员还是弟子们脑袋都要晕了。

但是他们却听懂了一个意思。

那就是要不择手段,甚至可能要用一些类似于欺骗的办法,将如今大明王朝的影响力无限的扩大。

让安能国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无限地接受大明的文化。

要通过戏曲,通过以身作则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传播大明现在的礼仪以及大明的所有好东西。

要让这些个本来就对大明非常崇拜的安南国人,认识到大明的好东西,让他们陷入到其中去。

甚至要让这些个安南国的人,在无法分辨哪些应该学哪些,不应该学哪些的过程当中,将大明王朝所有的好东西,都认定是他们所不能够取得的成就。

要让他们认为大明王朝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这就是夏元吉现在所说的目的,这就是夏元吉说要达到的效果。

听着夏元吉的那些话,官员们都惊呆了。

因为他们从未曾想过这些,他们也没有办法去想到这些,但是听完了这番话之后,他们又都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阳谋。

不需要通过强行灌输的办法,不需要告知他们如何来学习我们的好东西,但只需要以利益相诱,只需要在生活当中区别出来,只需要让戏曲班子说书先生来到安南国。

然后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在此地的安能看到原来我们之前生活的真就像野人一样,人家大明王朝才是真正的文明。

这才是夏元吉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而这才真正要比用武力征服好的多的办法。

南康侯他们这些人虽然是武夫,但是他们也很聪明。

因为现在来到贸易中转站,做生意的这些人原本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尤其是在对安南国的那些普通百姓更是如此。

只要加以引导,只要用利诱,只要将夏元吉所说的正常办法推行下去。

那这些原本就非常尊崇大明的人将会自己跟进来。

尤其是那些个买卖人,更是会将大明的文化不遗余力地推广下去。

因为大明的文化能让他们的商品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

他们从贸易中转站将大明王朝来的商品买回到他们内陆去,要怎么卖出一個更高的价,就必须要吹捧大明。

就必须要将大明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高大上,如何如何文明等等宣扬给他们的百姓听。

把更多这种人吸纳进来,把这种人培养成大明王朝宣扬文化的口舌,这些人就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大明去传播。

不需要大明强行灌输,一样的去传播就能达到目的。

南康侯听完之后拍起手来,“末将打仗之时才听说过要用计谋,可是在你们身上我们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计谋,这才是计谋。

要让安南国人根本无法拒绝,要让他们在接受的同时还欢欣鼓舞,这才是真正的厉害之处。

你们这些人厉害,大人还有国公爷,你们才是真正的搞这方面的能人,我们一定按照您所说的这些去办。

一定向朝廷要更多说书先生和戏曲班子。”

只要是有商机,不管是哪里的人都会循着商机而来。

在大明内部有很多戏曲班子都听说,安南贸易中转站是人口集中之地。

唱戏的说书的,要到哪里才能够混一碗饭吃?必须得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为何他们每次都要去赶庙会?就因为庙会人多唱一场戏,有人打赏就能活下去。

而贸易中转站虽说安南国人居多,未必听得懂他们唱的戏曲。

然而只需要给去到那边做生意的人唱戏,给去到那里驻扎的官员唱戏,他们都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毕竟思念家乡,想听家乡的声音,那是每个人的需求。

再者也有一些唱戏的脑袋比较灵通,他们想着既然要去安能国唱戏,也可以到安南国当地去采买一些当地货物,到时候回来转卖这也是一笔收入呀。

夏元吉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了南康侯他们之后,让南康侯他们把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并且又教会了南康侯他们要怎么去实施。

之后他才从贸易中转站离开坐的船一路南下。

他们出海之后很快就遇上了大明海军。

其实大明海军一直都在附近海域巡逻,主要是荡清周边的海盗,同时也是为了给夏元吉保驾护航。

在海军的护送之下,夏元吉很快就一路南下来到了三弗齐,与在此地驻守了好几个月的蓝玉会面。

此时的蓝玉那是相当的意气风发。

当他知道夏元吉被派到三弗齐来当总督的时候,就明白自己的封赏也到了。

当然他已经不在乎所谓的爵位了,他的爵位已经到了顶,他在乎的是自家的子孙能否真的按照陈寒所说的那样,可以到大明工程学院去入学,可以跟着皇家子弟一同学习。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即便他一直都在南海,可每次到了贸易中转站之后,就能听到从大明那边传回来的消息。

说是大明工程学院又有某些好的技术发明了。

因为有国公爷搞出来的发明专利制度,每一项好的发明都能够登记入册。

不仅可以获得不菲的奖赏,同时还能够获得好的名声。

对于蓝玉来说,他已经不想让自己的子孙重新当官。

毕竟他自己从私立逃生之后就已经心有余悸,不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又重走自己的老路。

所以入学大明工程学院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这次的夏元吉就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大帅,您所奏请的想让家中子嗣入学大明工程学院,其实不需要你奏请,你们这些有功之臣的家眷,都可到大明工程学院入学。

国公爷已经准许,您就放心吧。”

蓝玉听完这话后长舒一口气:“老弟呀,你年纪轻轻大有作为,当然不知道我们这些人心中所想。

我们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功名,可战场凶险我等如今贵为国公却不知要踏着多少生死弟兄的尸体爬起来,那种日子我等再也不想去忍受。

如今有这般好的学院可供家中子弟学习,今后出来也能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那岂不是一举多得。

如今我等远在南洋鞭长莫及,幸亏国公爷惦记,吾等远在他乡,也能心安。”边上的几位侯爷听完蓝玉的话之后纷纷说道。

尤其是定远侯王弼更是焦急,“夏大人您有所不知,我家中可是有三个顽劣之子。

他们若是真要凭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番事业来,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是靠着吾等的功名混下去,那也实在是浪费祖宗的萌荫。

所以吾等远在万里之遥,心中惦念的无非是家中子嗣有个好前程。

而今听说国公爷有这样的奖励,可真是让吾等在这茫茫海洋当中有了一份期待。”

夏元吉来到了此处之时,才终于是看清楚,这些远在他乡作战的将领们心中的那一份惦念之情。

同时对他们远离家乡思念之情,也是格外令人动容。

所以他心中心生一计,既然他们如此惦念家人,可不可以时不时的搞一次,让家人也跟随大明海船南下南洋。

如此即施以恩德,让远在万里之遥的这些将军们更加忠心耿耿。

同时更是舒缓这些将士们思念家人,思念家乡之情。

这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尤其是像蓝玉这样的死里逃生的人,更是对家人非常的眷恋。

他在大明的时候就听过陈寒说,当初如果不是陈寒救治好了太子殿下的话,其实那个时候,蓝玉就得跟着太子殿下一起陪葬。

当然他更清楚如果太子殿下真的一命呜呼的话,跟着陪葬的将会不知多少人。

起码南洋这次的海军所有降临都会被一扫而空。

因为他们全都是蓝玉的嫡系。

按照大明民间的说法,那就是他们这些人都是从战场上拼杀过来的,是不太服管教的人。

这些人有野心有能力,更有威望,所以如果没有一个能够镇住他们的人的存在的话,这些人是要闹事的。

太子一旦过世他们就都得陪葬啊,太子如今还健在,他们就都能够平安无事。

众人聊完了这些闲天之后,夏元吉马上就开始了解三弗齐跟满者伯夷国的情况。

在这个方面,蓝玉是最有发言权的。

蓝玉说道:“三弗齐的情况,有点类似咱们大明。”

夏元吉一听哦了一声有些诧异,“大帅您说来听听。”

蓝玉于是说道,“三弗齐新上了一位国王,看到国内宗室贪腐横行,官员不思进取,冗官冗员,便想改革。”

夏元吉已经明白,原来是这么个跟大明有些相同。

那国王也想要改革,改革可没这么简单,他自己就是改革的中坚分子,当时面临的危险有多少,那就可想而知。

夏元吉问道:“那结果呢?的

蓝玉笑了笑,“结果当然是所有人都反对。

原本这个三弗齐之所以能在南洋这片地方称王称霸,他靠的不是自己,而是当初陈祖义这伙海盗停靠在三弗齐东南方向的马六甲海峡。

他们靠打劫沿途船只过日子,同时也从三弗齐采买大量的粮食和生活所需。

一来二往三弗齐便与这帮海盗勾结在一块,借着海盗的威风,把整个南洋许多小国都给得罪了。

以至于三弗齐除了和海盗合作之外,再无法寻找更好改善民生的办法。

值此之际满者伯夷国崛起,陈祖义这帮海盗团伙相当聪明,狡兔三窟,他们不仅在三弗齐培养他们的内奸,在满者伯夷国也暗中与满者伯夷国的国君以及当地的权贵勾结。

这次三弗齐跟满者伯夷国之所以会发生战争,完全是满者伯夷国看到陈祖义海盗团伙被咱们大明灭掉,空出海上霸权,他们想要一口独吞,然而残余在三弗齐的海盗却不愿意。

于是他们在暗中就开始斗来斗去,更加戏剧性的是。

三弗齐的国君找到了这么个口子,觉得可以完全摆脱海盗的拖累,进行国内的大力改革。

原本与海盗勾结的那些个官员本来就惴惴不安,生怕国王改革之后对他们不利,于是他们便与满者伯夷国相勾结提供三弗齐的情报给满者伯夷国,为的是等满者伯夷国吞并掉了整个三弗齐之后,他们依旧能够独享富贵。”

夏元吉听完这简短的背景之后,心中了然。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原本就与海盗勾结甚深,从中获利颇多的权贵和官员,怎能让国王的改革顺利进行。

即便没有了陈祖义,可海面上依旧会慢慢兴起打家劫舍者。

毕竟在陈祖义之前,海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海盗,可如果任由国王改革的话,他们的基础盘就会被掀掉。

之后即便有海盗兴起,他们又有什么资格去与人家海盗谈判?所以国王的改革必然会激怒曾经的利益既得者。

对于背景夏元吉是知道的,所以夏元吉再次问:“那关于作为国王的改革内容,您可知晓?”

蓝玉点头:“你还真就问对了人。本帅在抓住他们的时候,刚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从他们嘴中了解的颇多。

当然说句实话,本帅对国王的改革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很佩服他的勇气。

他能够看到如此之多,那简直是圣明之主,只是他没有遇到像国公爷以及你这样的人,没有像咱们大明那样进行改革。

总的说来,国王的改革就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将百姓的税免除,着重收权贵们的税,收那些大商人的税。

所以他的改革一实行,老百姓们欢声鼓舞十分拥戴,但这完全破坏了那些权贵的利益。

所以不仅是权贵反对,连带着曾经的太后一党,也跟着反对。

这个国王可怜呀,他不仅被下边的官员群起而攻之,宗室也攻击,连带着在王宫内院的太后也与外部的官员权贵联合起来出卖他的情报,攻击他。

甚至于与他一同成长起来的将军,他最信赖的人,也眼睁睁看着他被保守分子围攻。

最后那将军与国王面对面,二人一诉说才知道,原来那将军也在与海盗的勾结当中获利颇丰。

国王一旦改革,对他的冲击也很大,这让那国王受不了,最亲近之人,最信赖之人,原来也是保守派们的拥趸。

于是国王,拔剑自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