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70章 文官:陈寒你就只会这点收买人心的

第470章 文官:陈寒你就只会这点收买人心的

第470章 文官:陈寒你就只会这点收买人心的手段!

礼部侍郎听到这个掌柜的话之后气的差点胡子都要掉下来了。

我身为礼部侍郎,在京城是三品高官。

谁敢说我没有见识?

说我孤陋寡闻。

一个在北平府边远地带的小小掌柜的,居然敢这么说我,你真是好大胆子。

但是接着那掌柜的又说道:“看您好像是从乡下来的,您根本就不知道国公爷的改革变法,对我们这些做买卖的人来讲有多大的变化吧。

不过您现在这样子,倒是真看得出来,国公爷的改革变法对我们生意人的改变太大了。

所以这两三年下来翻天覆地,不要说你,一开始我们自己也觉得太过梦幻了。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是现实发生的事情。

老爷子你要知道,在前两年我们这些个做买卖的人,哪里会有像现在这么高的地位。

可是现在你去打听一下,真不一样了。

如今我们这些人走到外面,大家都很尊重。

我们自己也昂首挺胸来做人。

当然我们不能说骄傲自满,但至少比之前要好。”

礼部侍郎听着掌柜的这般的自信,愣了一下,甚至琢磨了一下词汇之后说。

“可是我听说你们交了很多的税,这么多税,你们难道心甘情愿去交嘛?

就算你说的利润这么高,可是交这么高的税,心里面甘心吗?

要知道那是一个普通百姓,可是没有多少税啊。

你们跟他们一样的人交这么多,心里面能平衡?”

生意人的确是要比之前交的税高了十几倍。

陈寒改革变法,主要就是从这些生意人身上拿到更多的赋税。

而老百姓本种田的点赋税他看不上,所以一免再免。

就算是大部分都是种地的,可是他们交的税,如今这两年其实是不如这些個做生意的人交的那么多的。

按理说做生意的人应该要非常的生气才是。

凭什么会这样。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都是大明王朝的子民。

可是他们这些种地的却交这么点税。

我们做生意的交那么高的税,这说不过去吧。

但是这么一说,人家这掌柜的却有话要讲了,“老爷子您这么想其实是不对的。

您要知道之前我们交那么少的税,可是我们受到的歧视有多大?

别的不说,那些个衙门口的当差的看不起我们就算了。

就算是普通百姓,您去问问,之前谁家里面有小孩会对他说以后去做买卖。

一听说是做买卖的,都觉得我们低人一等。

是贱人。

是贱户。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国公爷的改革变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所谓的贱籍都给去掉。

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可以昂首挺胸。

以前给衙门当差的人开放的那些馆驿,我们现在也能够去住了。

只要交钱人家就会招待伱。

只要交钱人家就会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我们。

好吃好喝供应着。

边上的百姓们听说我们是做生意的,都愿意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土特产能不能卖到外地去。

边上更是形成了市集。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而起的。

有了这些,您说我们会心不甘心吗?

之前我们走到哪都被人家低看一等,之前我们去哪,都容易遭到各种不公平对待,现在没有了。

路上面也有铁轨、也有馆驿,让我们吃住行方便了许多。

现在也没有人什么打劫了,朝廷的官兵手上都拿着火枪火炮,那些山贼土匪见到了掉头就跑,他们不敢沿路抢劫,我们安全许多。

我们赚的钱又多,安全保障又有,又有尊重,这一点赋税交上去算得了什么?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礼部侍郎听完了这个掌柜的话之后,哑口无言,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些个做买卖的人居然也会对改革变法交口称赞。

甚至满眼都是对陈寒的尊重。

这让他感到很是伤心。

他想要听到的是,这些百姓对当前的改革变法充满了怨恨。

尤其是这些生意人。

他只听到了陈寒的改革变法,对这些生意人强加了很多的赋税,提高了十几倍。

礼部侍郎就想,生意人一定会有怨恨才是。

可是没有想到人家给他讲的头头是道。

把所有的事情都给摆在了面前。

不管是交通还是吃住行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就连沿途的山贼土匪,见到朝廷手上有火枪火炮都掉头就跑,不敢出来打劫。

这个对生意人来讲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又有尊严又有钱赚,所以交这么一点赋税上去,对他们来讲根本不算什么。

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礼部侍郎嘀咕了一下,“那这么说的话,你们对这改革变法是非常赞同?”

掌柜的一拍桌子:“那肯定的,早知道有国公爷有改革变法,我就应该在之前就扩大店面,这样我生意就做得更好了。

您没看到现在我们这生意有好多好嘛。

就算是北平府这样的边缘地带,可是从各个地方过来的买卖人多的很。

我这小小杂货铺每天能进账十几两银子,这是之前能想的吗?”

礼部侍郎最后是失望落魄的从这家小杂货铺出来的。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杂货铺,每天的进账居然有十几两银子。

在之前他们的俸禄都没有这么高。

这么一看的话,人家这么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可能一年就几千两年的进账。

他一开始是不相信的。

但是看到北平府这市面上面的人流量居然如此之大,他就有点相信了。

尤其是看到很多的各个地方的人穿戴的不一样,却集中在了这么个小小的北平府。

他就相信刚才那个掌柜的说的是对的。

他一个人在边上嘀咕着。

怎么可能会这么好?

怎么会这个样子?

这些人不难道不应该怨恨吗?

这就应该怨恨啊。

这么多赋税交上去,对他们来讲又没有什么好处?

他们凭什么交这么多?

凭什么不能有怨言?

他一个人嘀嘀咕咕就走到了一个小小的地摊子上。

这是一个老百姓从家里边弄过来的土特产。

一看就是刚刚从地里面拔出来的新鲜的菜,还有一些咸菜之类的。

他看到这小百姓估计是不知道改革变法到底是什么的。

于是他蹲下来去跟人家聊天。

一开始这百姓看到他以为是要买菜的。

没想到是来聊天的确有点不耐烦。

意思是说你挡住我做买卖了。

可是礼部侍郎买了他几颗菜之后,那老百姓脸上就有了笑容。

“老乡,我给你打听个事。”

那老百姓抬起头来,既然是主顾,老乡脸上的表情很是放松,“您问。”

“你说现在朝廷收你们那么高的赋税,你一个小小的摆摊的,难道心里面没有怨恨吗?”

之前那个掌柜的人家是有店铺,一天进账十几两银子,他们当然不会在乎那点赋税。

可是对于摆地摊的来讲,一天也没有几个铜子儿,如果交那么多赋税去,他肯定不知道有多少怨言。

可没有想到那老百姓哈哈大笑,“谁说我们要交税?”

礼部侍郎愣了一下。

之前他是知道的,老家即便是在市集上面摆地摊的都要交税。

有兵马司或者巡检司的沿街去收税费。

如果陈寒提高了那么高的商税的话,那这些老百姓还不得要交许多的赋税。

这样的话老百姓哪有不会有怨言的。

可是没有想到那老百姓直接就抬起头来说了一声,谁说有赋税。

这让他更加的不理解了。

“朝廷难道不收你们的税?”

老乡看着他:“老人家看您一看就不像是没有见识的,您不知道啊,国公爷的改革变法里面有一条是非常明确的。

像我们这种摆地摊的,每天的收入不到五两银子的,是不需要交税的。

我一卖菜的一天能有几个铜子儿?这点钱,人家国公爷才看不上。”

礼部侍郎听到这里就更加不理解了。

明明这些一个小老百姓的钱一样可以收,可是为什么就不收呢?

明明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却不要,这简直是暴殄天物。

而且看这些个小老百姓现在在这里摆摊卖菜,其实一天也能赚挺多。

为什么就不能收他们的高赋税?

而要对我们这些一个立功劳的,科举考试有功名的人去进行收税?

这简直就是不公平。

所以想到这里其实他非常的不乐意。

要不怎么说礼部侍郎这个人是,当官当了一辈子之后,对老百姓其实早就已经没有了同情。

即便他曾经也是一个热血青年。

曾经在当小官的时候,对老百姓们的吃喝拉撒也非常关注。

看到老百姓们破衣烂衫的也很同情。

可是现在呢,他却想的永远都是自己的那一点小九九。

永远都是自己家里边的一点吃喝拉撒。

这就是当官之后,与老百姓们脱离了接触,没有了那么多的同情。

他甚至已经硬起心肠觉得,当官的就是这样的。

永远不可能跟老百姓们走在一块。

因为老百姓们没有办法帮助自己。

所以就只能跟上面那些个人接触。

跟这些个上层人物接触多了之后,他们就容易被那些人给洗脑。

永远都觉得这些老百姓没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

那我们干嘛还要去那么关注他们的。

只要对上面有讨好,对下边有安抚,如果实在安抚不了就镇压也就是了。

对付老百姓用这种办法是最好的。

不过他虽然这样想,但是却不得不说陈寒用的这个办法实在是非常的容易收买民心。

老百姓们不用交税了,种田不用交税了,摆个地摊不用交税了,那老百姓的生活还能不好吗?

尤其是北平府这里如此多生意人集中,就算是让这些个百姓来买菜,也能够赚一笔小钱。

所以正因为有这些原因在,这里老百姓们才会过得这么好,才会这么的拥护改革变法。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百姓们一听说自己要来查北平府燕王,有没有弄虚作假这种事,马上就反应剧烈。

在城门口就敢拿烂菜叶子臭鸡蛋砸自己。

就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面,陈寒他们这些人的改革变法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

如果这些个文官搅乱了改革变法的话,一定会让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好。

所以他们才会那样的奋起反抗。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礼部侍郎更是握紧了拳头。

虽然那些官员跟他讲一定不能破坏了改革变法。

这里的改革变法对老百姓们很好。

可是他却看到了另外一点。

他以为自己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所以一眼就看透了。

原来这些个百姓们其实是有无利可图,要不然的话根本不可能那么的拥护改革变法。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陈寒啊,你可真是会收买人心。

你这种收买人心能持续多久?

你现在不需要他们缴纳赋税,可是如果对外战争不顺利,你需要更多的军费的时候,你会不收他们的税吗?

你还会有这么对他们好吗?

根本不可能。

你这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我绝不能让你这么搞下去。

要不怎么说有些人是真的心有问题。

他一直都觉得别人这么干肯定是有原因的。

现在他终于找到原因了。

原来是这些跟老百姓们有求于陈寒,所以才会那么的害怕有人破坏陈寒的改革变法。

但是自己是什么人?

自己是文官。

看到了这种种不安他难道还能够坐视不管吗?

他知道如果自己坐视不管的话,大明王朝一定会衰败下去。

现在陈寒的改革变法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这种饮鸩止渴绝不能长久下去。

所以他想到了这一点之后不再去看老百姓们到底是怎么过的。

于是他回到了馆驿之后,看向其他人眼神都有些个不一样。

甚至有一种我一个人是醒着的,你们所有人都喝醉了的感觉,众人皆醉我独醒。

他总觉得自己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

但是别人看他的眼神之后,就感觉这个人肯定是要搞什么坏事。

于是官员们纷纷来到他的房间。

当然还没有开口问呢,就听到礼部侍郎直接说道,“你们不用再多说什么,老夫知道怎么决断,你们也无需跟老夫一条路,老夫知道,在这条路上,老夫是一个人一条路走到黑。”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