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57章 文官:老百姓都吃烂菜叶子 臭鸡蛋

第457章 文官:老百姓都吃烂菜叶子 臭鸡蛋了

第457章 文官:老百姓都吃烂菜叶子 臭鸡蛋了?

对于朱棣跟姚广孝两个人的表态,张玉和朱能还是比较愿意接受的,因为他们也都觉得如今的这些文官实在是太有点欺负人了。

如果不好好的整治一下这些文官,他们还一直都觉得武将们还是那样的好欺负呢,所以在朱棣和姚广孝两个人表完态之后,张玉跟朱能两个人心里边其实也更加的好受一些。

而更让张玉和朱能甚至朱棣跟姚广孝都没有想到的是。

北平府的百姓们在听说了文官,居然怀疑将士们在前线作战是弄虚作假的,也是非常生气。

因为有没有弄虚作假,他们是最清楚的。

那么多被降服过来的俘虏都在长城之外关押着,可能要跟朵颜三卫混在一块,又或者大量的俘虏要来到工厂和铁路线上面去干活。

甚至朱棣还提出来,想要在我们这里当俘虏很简单,先给大明服役五年。

这是北凭府专门的规定,不管从哪里来的俘虏,你想要过上正常人的日子可以,我们不会阻挠你。

你来了我们这里当俘虏,也没有人会觉得你就低人一等。

你没有办法来到我们这里生活,而我们却要给你一份可以足够让你活下去的本钱。

而这个本钱呢,则是你到工厂或者矿上又或者铁路线上面去干活得到工钱。

这本来就是大明对的俘虏的一种办法。

就比如从日本国带回来那些俘虏,有一二十万已经在沿线上干活。

其实对他们来讲,干活还要更好。

因为在日本国伱去给领主干活,那是免费干活。

但在大明王朝这里,至少每個月还有一点工钱。

这一点工钱对于大明王朝现在的百姓来讲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小日本鬼子来讲可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所以一开始这小日本鬼子还觉得委委屈屈的,但是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居然发现还不错。

可能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不同吧。

由于大明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富有,所以工钱整体来讲比任何地方都要高很多。

以至于很多地方的俘虏来到大明王朝,都觉得自己过上了比在国内更加正常的日子。

就像这些小日本鬼子一样,他们以为来到大明王朝给大明王朝干那么重的活,那肯定得累死。

的确很累,但是得到的工钱却是在国内根本不敢想象的。

当地的老百姓们的工钱,现在已经到了一天至少是二十文钱左右。

所以对于铁路线上面给出的一天只有五分钱的工钱,那当然是看不上。

但是对于日本鬼子那些俘虏来讲,一天有三文钱工钱,对他们那都是天价了。

要知道他们在自己国内就算是拼死拼活,一天能有个两文钱或者一文钱,就已经很不错。

很多老百姓在日本国内根本就不赚钱。

大部分都是打免费工,他们生活成本低,但是相应的也是没有什么工钱可以拿。

以至于到了明朝之后他们看到这里的工钱居然是一天三文钱,那都觉得大明王朝好像对自己的人非常的不错呀。

所以老百姓们都会觉得如今北平府开出这么高的价钱来,那些俘虏过得已经很不错。

俘虏们都觉得过得不错,为什么那些文官倒是觉得大明王朝的将士们此时居然是谎报了军情。

觉得在战损比上面有作假的现象。

他们就很不明白,连人家俘虏都承认了自己在大明王朝现在过得还不错。

反倒是那些文官一直都觉得大明王朝的叫什么一点都不老实。

所以有不少的老百姓,此时也都在议论纷纷,也不知道那些当官的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我们自己在北平府难道不知道我们的将士们做了些什么吗?

“说的就是啊,我们可是亲眼看到几万几万的俘虏被押送回来。将士们出去多少,现在回来就回来多少。

死伤一百来人应该欢天喜地,举国同庆才是,为什么还觉得少死了几个人一样?”

“谁说不是呢,那些文官的脑子就是有坑。总觉得要多死几个人才算正常,少死了几个人他们就心里不开心。”

“这不是脑子有坑,这是脑子有病!少死了几个人,难道不是应该高兴的事情吗?”

“不不不对于那些文官来讲武将派们只要多死了人,对他们那就是最好的事情。反倒是少死了几个人在他们的眼里边那就是恐怖的事情要发生了。”

“这我就搞不懂了,这是因为什么?”

“因为什么呀?很简单,因为一旦有武将派起来了,对他们来那不就是最大的障碍吗?他们可不想看到武将一个个都成功,他们甚至希望武将带兵打仗上去前线之后,损兵折将。这样他们就有理由来弹劾武将们说武将们,搞的事情简直就是穷兵黩武。”

这件事情在姚广孝有意宣传之下,很快就在北平府周边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尤其一开始老百姓们军心民心都很强烈的情况下,他们还有文官想要来查一下所谓的是不是搞了假消息。

顿时引起所有百姓的厌恶,老百姓们纷纷是决定要给那些想上门的文官一个教训。

让他们知道知道北平府的老百姓是绝不会放任这种事情发生的。

北平府的老百姓就是要让那些文官知道,如今的北平府是铁板一块。

大家早就已经认定了,北平府乃是我们所有人的乐园。

将士们在前线与敌人拼杀,而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在背后给他们一个安全温暖的港湾的话。

那是不是就让那些将士们实在是太过于寒心了。

而如果让这些叫什么寒心,谁能为我们提供最大的保障,这是相辅相成的。

永远都不能一味的索求,永远都不能跟将士们讲,你们在前线是为了所谓的功劳,而我们在后边享受这一切是应该的。

如果这么想的话,那就实在是太不近人情,实在是虚伪的很。

人家都是年轻的好男儿,凭什么要为了你而去牺牲。

凭什么要为了你不顾一切?

所以如果自己等人都不能做好在背后给将士们撑腰的话,随便让人怀疑将士们的心血。

将士们难道不会寒心吗?

他们会依旧那么情愿的到战场上去拼杀吗?

于是有老百姓就开始来到了北平府的城门口他们要等着那些文官过来。

他们要让那些文官知道,我们是将士最强有力的盾牌。

我们是让将士们绝对不需要担忧的盾牌。

所以老百姓们是非常支持将士的,也是非常厌恶那些文官的。

即便是北平府的那些文官也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说,我们看到了将士们的功劳,我们更明白将士们现在有多么的艰难。

京城那些高官之所以怀疑,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

京城那些高官之所以如此可恶,是因为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明白。

有了这样的表态之后,他们才终于是免受老百姓们对他们的冲击。

要不然的话他们的府衙,可能都要被老百姓们给踩垮了。

五天之后,京城的文官终于是姗姗来迟。

原本他们是来的更早的。

可是这些官员一个个自诩自己乃是从京城过来的钦差大臣,所以沿途都走得很慢。

他们认为自己需要最好的休息。

尤其他们在江南水乡那种地方待着,江南水乡多滋润啊。

哪里像北平府这么干燥。

尤其是小冰河时期,虽然是初期,可是也给北平府这里带来了干旱。

一干旱那只能让皮肤都有点受不了。

甚至有好几个享受惯了的文官居然在路上,因为水土不服拉稀好几天。

为此这些文关系里面对北平府就更加没有好感,只想着赶紧调查完之后就回去。

谁愿意在北平府这种地方多呆。

可是他们也不想一想,你们只是出差几天来到北平府这个地方而已。

但人家老百姓已经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几百上千年,人家有抱怨过吗?

在如此艰苦的地方,将士们还能够打好几个大胜仗,并且有如此夸张的战损比,难道不应该要鼓励吗?

反而要咄咄逼人的认为战报上面有作假,甚至还要过来调查,这便是他们的节操。

但他们远远的来到了,城门外,从外边看到城门口有许多的老百姓正在‘迎接’,顿时欣喜无比。

甚至有好几个官员探出脑袋,隔着轿子和后边的官员们聊天:“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这便是人心所向。

老百姓听说咱们要来查朱棣的战绩,居然都开始出城迎接了。

看起来老百姓们的眼光也是雪亮的。

必然是这战场上面有不公道之处,所以老百姓们也想让咱们帮他们查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人心所向,人心所向啊!”

后面的几个官员也跟着附和:“谁说不是,咱们这次一定要好好查一查他们到底有什么问题,一定要给老百姓们一个交代。

绝对不能让他们糊弄过去。

即便朱棣是亲王,可咱们查的就是亲王。

咱们一定要明如镜清如水,要让老百姓们知道,不管是北平府还是其他地方,大明的国土之内,就绝不允许弄虚作假的存在。”

“此话说的非常对,咱们为官一任就应该如此。

如今看到老百姓们如此夹道欢迎我才知道,我们身在京城不出来,对老百姓们来讲实在是一个损失。

其实老百姓一直都希望咱们能够好好的出来看一看,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情景。

好好的看一看地方上那当将军的,为了骗取上面的功劳奖赏,做了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诸位同僚,咱们这一次肩上面的担子很重,不仅要对上有个交代,对以下更要让黎民百姓们知道,咱们可不是在糊弄。

一定要让老百姓们知道,朝廷现在绝对不允许弄虚作假的事情存在。

既然国公爷喊得很清楚,说什么如今的战场上有了先进的武器,就绝不会出现太多的伤亡。

可是咱们虽然是文官却很明白,打仗这种事,刀枪无眼,手上有再好的武器,也不可能打出这样的战绩。

朱棣以为自己身为一个亲王,就能够把所有事给糊弄过去,而我们就要来调查个明白,在我们这里没有人能够糊弄。”

不少官员纷纷附和:“此话圣是,看到老百姓们夹道欢迎就知道,朱棣在这里当个王爷,估计也没有干的多好,要不然的话老百姓不会希望咱们查出什么幺蛾子。”

他们想得很好,觉得这是老百姓出来迎接他们的,觉得这可能也跟他们所想象的一样,老百姓们也觉得这当中有问题,所以欢迎他们来调查。

只是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老百姓们不是来调一个欢迎他们的调查的,反而是来砸他们的牌子的。

当他们的轿子越来越接近城门口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有一点不同的地方。

因为不管是话本小说里边还是戏曲舞台上面,如果老百姓们真心欢迎一位官员进城的话,那肯定是欢呼着、高兴着。

但这种场景却恰恰相反。

老百姓们都很冷静。

甚至手上提着的篮子里面的菜都不是新鲜的菜。

好像是从哪里弄过来的一些烂菜梗子。

他们篮筐子里边的那些鸡蛋,怎么看上去似乎是坏了。

因为一眼看过去,那些鸡蛋表面上面都已经出现了霉点,这明显是坏了的迹象,不新鲜了。

所以文官们都很奇怪。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里的老百姓日子已经这么的惨了吗?

一看到老百姓们这个样子,不少官员更是愤愤不平。

看起来朱棣在北平湖果然没有干好事。

老百姓们的日子已经过得如此凄惨,要吃烂菜叶子烂鸡蛋。

这我们肯定要向上面反映,要让陛下和太子殿下都知道。

朱棣在这个地方没有干什么好事。

对对对,一定要向上面反映。

这几个官员好像抓住了朱棣的辫子一样,就准备高高兴兴的进城。

只是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掀开帘子,准备与老百姓们亲切的打招呼。

甚至亲切的安抚老百姓们,要让老百姓们相信,自己过来之后就是他们的青天大老爷来了。

但他们刚把帘子给掀开,忽然就感觉破风声传过来。

烂菜叶子烂鸡蛋,就像下雨一样的砸向了他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