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35章 朱元璋:那些藩王敢闹事,咱就让他

第435章 朱元璋:那些藩王敢闹事,咱就让他

第435章 朱元璋:那些藩王敢闹事,咱就让他们知道,天家无亲!

周如海如蒙大赦。

虽然他知道这个官肯定是当不了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没有把鲁王的那一点勾搭如实地汇报给朝廷,他就有罪,属于监管不力。

但是如果能捡一条命的话,那也还不错。

至少不用像事后这样被扒光了,在这里凌迟。

这种感觉,肯定不是现在他能够接受的。

也幸好这边的百姓还算是替他说话,没有出卖他,让他能侥幸得一条命。

看到这些百姓被打得遍体鳞伤,周如海就知道必然是这个鲁王又在这里要扬威了。

这种事鲁王其实没少做。

可是他也奇怪,他来的路上就听给自己汇报的那些衙差们说了。

原本这些百姓是来看热闹的。

他们都听说了钦差大臣,要从京城过来审判这个鲁王。

大家都想幸灾乐祸地看到这个鲁王落网,可是衙差明确又汇报说,是鲁王不知道发什么善心,居然拿出金子银子要发给受害者。

周如海可不像是普通百姓那样好糊弄,他一下就听得出来,肯定是这個鲁王做了亏心事之后,想着用钱来摆平百姓。

所以听到衙差汇报说,这些百姓们因为想要从鲁王这里获得钱财,把大人都给气走了,他就知道一定会出大事。

可没想到出了这么恶劣的事,百姓居然又被鲁王打断了双腿。

他这才匆匆忙忙地赶过来,要阻止更加恶劣的事发生。

可没想到来了之后就发现,陈寒居然又折返回来了。

他心里面一琢磨就知道,必然是钦差被气到了,所以假装走人,在暗处观察。

等到老百姓被事后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时候,他再次出来充当救世主,也让这些百姓长长心,以后要知道怎么做事。

说句不好听的话,周如海是觉得陈寒这样的做法非常不错。

因为他也早发现这些个老百姓,有时候真是欠收拾。

就是那么的冥顽不灵,目光短浅,为了点钱,什么都能做。

终于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去惩罚这帮刁民。

他们这些当地官员,有一项义务就是教谕百姓,要怎么教谕,难道真的像私塾先生的人,拿着板子,一板一眼去教育?

你只要读错了一个字,我啪的一下,打你手心。

这种教育方法要去教育这些平民百姓,是完全不够的。

所以为什么官府,每年要花大量的力气去教百姓如何学习天文历法,这是为了生产需求。

为何要花大力气去编写律法方面的书籍,这是为了让老百姓们知道犯法要受惩罚。

可是要如何能够让百姓的眼界放宽一点,这是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去做好的一件事。

这是从制度上面,就已经牢牢地将这些百姓,变成了目光短浅之人。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很多,可能一辈子连他们居住的那个小乡村都没有出去过,他如何接受外边的信息。

他如何知道外面有多精彩,故而他们的眼前就只有那些利益。

至于所谓的大义所谓的家国情怀,那都是读了书,会识字的,并且受到了良好教育。

还有感受过这个国家对自己带来的好处。

甚至严格一点来说,是必须有这种感知能力,才会生出的一种感情。

要不然的话,老百姓们就只会有一个念头。

皇帝肯定是用金锄头在干的事情。

他们没有认知,就没有所谓的家国情怀。

就没有所谓的民族大义的想法,只想着活下去,所以改朝换代那么多,为什么老百姓们依旧没有归属感?

就因为家天下。

陈寒看到了这一点后很是感慨,但是又没有办法去改变。

通过他一个人的努力得几百年,而这个知府的,他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对于这些老百姓十分无奈,就只能通过陈寒这种办法,强制性让他们长一长教训。

断手断脚疼痛,才真正能够让一个人记住。

周如海在得到了陈寒的承诺之后,终于算落了一块石头。

他站在了边上,看着鲁王受刑,心里面十分震惊。

虽说鲁王不是什么好人,大家都知道,住在兖州府周边的这些百姓,哪个不知道这个鲁王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他们夫妻两个锦衣玉食过的日子已经是不惜操心任何东西,便一味的追求产生。

不知有多少人曾经跟他们说过,历朝历代以来,追求长生的如过江之鲫,可是成功的,又有什么人?没有一个。

那便说明,没有所谓的长生,但是这个鲁王却对这些不闻不问的事情,对百姓欲取欲求,为了炼丹修仙,花费民脂民膏无数。没有钱了,就向周边百姓伸手。

就向官府伸手,要是官府不愿意,他们也有办法。

这些个藩王在当地可不仅仅只是当一个无期徒刑者,他有权利去给朝廷上书的。

所以说这些藩王,在当地要受到当地官员的监督,但是反过来,他们也可以监督当地的官府。

甚至他们的话要比一般的官员的话还能够起到作用,官员都害怕当地的藩王。

甚至因为这些个藩王们,每年的俸禄那么多,随便从手缝里,露出那么一点点来,那都够一般的官员活个好几年,而且是滋润地活着。

接受这些一个贿赂的官员不知凡几,他们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当地的财神被朝廷给清理掉了。

但是如今陈寒作为一个臣子,居然可以将一名藩王,在此地凌迟,并且扒光了衣服,当众羞辱。

就这一点来说,就不是一般官员能够做到的。

周如海也恨不得要将这个鲁王扒光了,然后游街示众,然后告知全天下所有的人看,这就是不干人事的下场。

可是他敢吗?

他不要脑袋了吗?

他不要全家老小的脑袋了吗?

为了保一条命,他就只能是忍下来。

没有办法,就当看不见吧。

这场酷刑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时辰。

本来锦衣卫的技术并不到家,但是可以看得出来,鲁王的确是有点底子,吃得好住得好。

身体状况就是要比一般的百姓好得多。

所以在他身上实行了六个小时的酷刑,最后是流血过多而死。

就这一点来说,这个鲁王算个硬汉子,整个过程当中他是又是求饶,又哭天抹泪又是大喊大叫。

把边上的实刑的锦衣卫缇骑们搞得头昏脑胀,但最后还终于是完成了任务锦衣卫们,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老百姓们也早就走光了,看不下去了。

唯有官员们被陈寒强制安排在此地。

眼睁睁跟着他一起看完了这场酷刑。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讲,看到这一幕,其实陈寒早就胃里面翻江倒海一般的倒腾,但是陈寒却告诉自己,绝不可以后退。

如果他都觉得害怕恐怖了,那这场教育就没有任何意义。

官员们就不会害怕畏惧。

唯有让官员们知道陈寒是个什么样的人,连看如此酷刑都不会眨眼睛,才能让他们害怕畏惧,才能让他们知道,钦差大臣下来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至于汤氏早就吓瘫在地上,呕吐不止。

但陈寒却并没有把她给拉走,最后汤氏承受不了这个酷刑的场景,活生生吓晕了过去。

酒醒后才发现,由于惊吓过度,刺激太大,已经疯了。

醒了后就开始胡言乱语,甚至当着所有人的面,撕扯身上的衣服。

陈寒也没有让她不体面,直接赐了一条白绫,就吊死在边上的树上,也算是给了她一个面子,给她留了一条全尸。

接下来便是对王府的抄家。

王府里边那些个小妾们虽说也是贵主,但是此时哪有人会去对她们稍微的怜悯。

只要是查出来有犯罪事实的当即和那汤氏一个下场。

赐一条白绫,直接吊死。

剩下那些恶仆们,一一审讯,一直到了第三天。

终于将王府里边所有人都审结完了。

要不怎么说那是一个贼窝子,这帮人审讯之后没有一个是好的。

就连后厨的老妈子,居然都敢在民间为自己的儿子张罗媳妇之时,强抢别人家的良家妇女给他儿子。

甚至他有个儿子早早地过世还没成婚,她居然敢到乡下,找良家女子打死,给他儿子配冥婚。

最后这个老妈子,先是被打了一百多板子,打得皮开肉绽,接着涂抹盐水,活生生疼死的。

陈寒很难想象,为何这个王府一个好人都没有。

只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上上下下都一片肮脏,怎么可能容得了清白人。

或者说清白人家,到了这种地方,肯定会承受不住心理上的折磨而离开。

唯有那些真正的恶人,才能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呆下去。

所以陈寒对鲁王府邸里面所有人进行了宣判后,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有八成的人直接斩立决,有两成的人,流放千里、抄家处理。

整个过程下来花了八天时间,从抄家以及整理有关人员的罪证,把他们的家产一清点。

鲁王府里边一共四百多号人,抄出了白银总计三百四十多万两、金银细软无数,田产无数,房产无数。

打掉了这个鲁王府邸之后,整个兖州府的上空就好像被清洗了一遍。

大家都有种,呼吸的空气都更清新的感觉。

甚至如今不是过年过节,居然家家户户点鞭炮放炮庆祝,祠堂都打开,把陈寒的牌位与自家祖先的牌位放在一块进行供奉。

街头巷尾,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说书先生这些嘴快的,则把陈寒事迹编成评书。

大小茶馆开始说书。

要不怎么说这个地方离圣人故里比较近,有不少人识文又断字,把陈寒的事迹写成评书不说,还把陈寒的世界编成了戏曲。

在陈寒他们刚走之时,就已经开始传唱。

一时之间,整个兖州府算是彻底的解放了不。

八天的时间足够陈寒他们将如今的情况汇报给京城方面。

当朱元璋得知了自己的儿子,不仅为了自己炼丹残害无辜孩童,甚至侵占当地百姓土地,而且打死打伤数以百计的良民。

再者陈寒他们去调查,居然赶火烧馆驿要把陈寒他们给烧死。

这些事情都汇总到了朱元璋手上之后,朱元璋气的血压都高了。

老爷子的眼珠子都红了,头上啪的一下就好像炸开了一样。

已经修养了两年,脾气特别好的老爷子此时爆发了。

他的一拳砸在了边上的桌子上。

要不怎么说老爷子是军武出身,即便已经快七十的高龄了,但是依旧相当的有力,一拳砸下去,上好的紫檀木桌子都被砸出一条小小的裂缝。

由此可见此时老爷子有多么的气愤。

“畜生,畜生,简直是畜生的,杀得好,杀得好!”

朱元璋这个人是出了名的,维护自己的儿子的。

可是这一次他却没有维护他的儿子。

因为他实在是觉得,这个鲁王死不足惜。

即便陈寒用的是最为酷辣的刑罚,将他凌迟处死。

而且还是当着官员当着百姓行刑的,其实挺犯忌讳。

毕竟鲁王是皇家宗室,天然的要比一般人高贵。

即便是官员也比不上,可陈寒没有经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就自作主张地把鲁王给凌迟处死,过程肯定是不符合程序。

但是陈寒的事迹传到了京城之后,京城的百姓家家户户也都对陈寒的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即便是那些官员在听到陈寒的事迹之后,也没有几个人敢站出来说陈寒的不对。

首先陈寒是代替皇帝的钦差大臣,他下去那就是代表皇帝。

可是在馆驿当中,居然遇到了鲁王放火烧馆驿要烧钦差,这种事那可真是胆大包天。

这与要烧死皇帝有什么区别?

那这就是造反一样的大罪过。

把他凌迟处死,只处理了他一个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其他的恶人都留了一条全尸,已经是很给面子。

所以官员们没有什么话,即便和陈寒是死对头的,那些个利益既得者们也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但是有些人可就不乐意了。

太子朱标满脸严肃地说道:“爹,这是陈寒干的,的确大快人心,虽说这些弟弟们咱们应该保,但是鲁王做得实在是过分,死不足惜。不过有几个藩王听说了这个事之后,可是大发雷霆,甚至准备弹劾陈寒,说他擅杀皇亲。”

朱元璋听这话哈哈一笑,“那就让他们来,为了我大明的长治久安,即便是咱的儿子,敢在这件事情上面多嘴,咱都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天家无情。”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