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65章 倭奴人死了五千多人,帮大明修好了

第365章 倭奴人死了五千多人,帮大明修好了

第365章 倭奴人死了五千多人,帮大明修好了七百多里铁路!

那些死在修铁路上面的倭奴人,自然会觉得非常的残忍。

可是当大明王朝的百姓看到修好的铁路的时候。

他们就不会觉得残忍了。

甚至当百姓们知道原来修铁路的是那些倭奴人,连工钱都不需要付的时候,大家伙是开心的。

因为都听说过,这些倭奴曾经在沿海周边杀了多少老百姓。

现在由大明王朝海军直接去进攻整个倭奴,把他们的土地给占领了下来,然后把他们的人给运送到大明来做苦工,这是多么正常的一种报复手段。

之前你们能杀我们的人呢?

为什么我们现在就不能够直接把你们给拉到这里,来给我们当苦工呢?

这是一报还一报啊。

很多时候,大家伙一想这些东西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

一来是因为这些倭奴能给你打游击。

这话说出来就非常的准确。

看到那种场景的,陈寒是既悲愤又感觉无力。

为什么要同情他们?

难道你们不知道在未来,这些人对华夏百姓做过什么吗?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本身并不能大规模参战,他们人数少。

所以老百姓们看到这一现象之后,议论的声音肯定是不少。

这部分假的倭寇,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只能在后面充当烧杀抢掠的活。

最后在现代考古的时候挖出了,十几万具骸骨摆放得整整齐齐在坑里边。

大家伙一想都是如此想的。

有人就说了:“虽然死了不少人,我还亲自看到有咱们大明的官军把他们给掩埋掉,

甚至到处都是万人坑,十万人坑,百万人坑。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为了修建铁路,为了搞一些工程,直接把华夏百姓当做了可以填地基的石头。

同情他们干什么?

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些人曾经对大明王朝的百姓做过什么吗?

当看到扒出来的那個坑里边,密密麻麻埋葬着十几万具尸体的时候。

“这位老兄,我觉得你说得对,现在虽然他们死了很多人,但是帮我们修完了铁路,我们反倒不需要去感谢,这不过就是他们还债。”

他们根本就不跟你玩正面冲突。

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一半的人是沿海的,一些混不下去的百姓,偷偷潜入到海里面去,然后跟倭奴浪人联合在一块,变成了这些倭寇,然后上岸上来烧,谋杀抢掠。

可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去同情这些人的话,那么曾经死在他们这些倭寇手上的百姓,又找谁去说理?”

这些人的死根本掩盖不了他们曾经犯下的罪恶。

这也是为什么戚继光他们在东南抗倭的时候,只要击溃了倭寇冲锋陷阵的那部分,就能以少了三倍数量的人数,追着几千倭寇乱跑的原因。

我们有的人同情这些人,觉得这些人可怜,觉得这些人怎么样怎么样。

有的时候你没有办法去恨这些人。

不过其中的倭奴人更可恨。

这些人明明曾经也有过杀害老百姓们的,可是有些人却莫名其妙去同情他们。

这些人最可恨了。

所以有的时候,百姓们是恨其不争啊。

死了的人直接就往坑里面埋。

为什么?

难道就因为现在他们死在了铁路上?

陈寒要是听到了这样的话,更要生气。

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欺负人啊。

“说得对”

这里不是在贬低戚家军的勇猛,而是说,倭寇之所以不成群结队进攻,而是采用游击战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曾经他们把大明或者说华夏人拉到去修铁路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怎么样善待华夏百姓。

大家一想到这些倭奴人,都咬牙切齿,但又没有办法。

那些倭寇的确可恨,那些倭奴人的确可恨,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普通百姓,他们是被逼得去下海,然后又同时回来戕害自己家的百姓。

心里面对于这种冲击感是什么样的?

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仇恨。

他读书的地方在北方,所以去过东三省这些地方,看过不少的关于这些罪恶的场景。

但是这完全不能够掩盖他们,曾经在我们大明所犯下来的那些罪过。

现在只不过是我来到了大明,先一步把他们给灭掉。

然后把他们给拉到大明,来充当奴隶而已。

当初这些倭奴人一个个跑到大明王朝来的时候,烧杀抢掠,死了多少百姓?

他们即便是在辽东,即便是在北平府这些地方都听过。

我们不提倡一定要记住仇恨,一定要杀某些人。

但是我们却要记住那个民族,对咱们所做出来的那些恶**件。

现在的自己能够穿越回到明朝,陈寒相信是那些死掉的同胞的灵魂,汇聚成的力量,

然后这股力量将自己给拉回到了明朝,是让他到明朝去做一件事情,拯救这个民族。

然后把倭奴这个民族给打趴下,把他们给拉到大明王朝来做苦工。

让他们死在大明王朝埋在这片土地上。

这样才能够告慰曾经死掉的同胞。

陈寒是这么想的,所以当陈寒在京城,收到了北平府燕王朱棣发过来的这封信之后,他是哈哈大笑的。

“看起来咱们的计划还是成功的,倭奴人现在死伤的越多,对我来讲就是越发地可以宣泄我内心的痛恨。”

陈寒说着在边上的江都郡主很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讲。

虽然她没有到过陈寒所在的那个时代。

但是听陈寒说起倭奴人在大明王朝以后的这片土地上,所犯下的那些罪。

即便是身为一个女人,江都郡主听到这些事后,那都是握紧了拳头,恨不得直接去把所有的倭奴人都给杀掉。

很多人都会说有些倭奴人可能心存正义,

他们也不想战争会造成这些结果的。

都是军国主义。

但是有过调查,曾经百分之九十的倭奴人都是支持的。

唯有那百分之十的人是真正有良善之心的。

所谓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就是因为为什么这个倭奴人有能力,跑到华夏这片土地来犯罪,

就因为后勤保障,都有这些个普通的百姓在支撑着。

没有多少人是无辜的。

所以一想到不少倭奴人死在修铁路的工程上,陈寒则是哈哈大笑。

这时候的江都郡主说道,“我知道伱现在很开心,但是有一件事情你还是得要解决吧,如今铁路已经修好了,那就要怎么看一下去把辽东那边的铁矿尽快的拉过来,辽东铁矿也需要工人去挖矿啊。”

陈寒道:“还真不劳夫人提醒,这一次返回倭奴的船只,我又让他们带一封信给沐英。

让沐英从倭奴那边再次运送俘虏过来,有了运送过来的俘虏修铁路这件事,我想他们挖矿那也是一把好手。

在那边他们就已经在金矿银矿锻炼过,这一批人可以置换过来,拉到我们辽东那边的铁矿去挖矿。

同时伐木啦之类的,也同样可以同步进行嘛。

我们在岭南的发展,难道就不需要人了吗?

我觉得很需要人,我觉得夏原吉那边同样需要更多的奴隶前去那边伐木。

虽然咱们已经发动了全天下,把各州府牢房里的罪犯拉过去,

但是远不如从倭奴那边拉人最快。”

江都郡主就有点奇怪,“那之前为什么你就没有想过这些呢?

我觉得你一开始提出来让放人情去采伐树木的时候,就应该先让倭奴那边的俘虏过来。”

陈寒摇摇头,“那时候倭奴的俘虏不仅不多,反倒金矿银矿内部也需要大量的俘虏去挖矿,

这个时候转运俘虏,不仅价值不高,反倒会给降低金矿银矿出矿速度。

再说,当时咱们大明还没有能力铺设大量的铁路,连蒸汽火车头现在也不过,才刚刚运转。

那时候的速度比马还要慢许多,修建起来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仅仅只是为了烧更多的煤?

浪费更多的原料去堆积,这么一个连人跑步的可能追得上的火车?”

江都郡主一想也对,“那现在呢,现在好不容易把火车的速度提升到了跟马跑得差不多了就有价值了?”

陈寒点头,“我们刚刚把大量的水泥路从南方铺设到了北方,

从京城铺设到了各承宣布政司的首府,

又在首府建立了大量的水泥路修建工程部,以及水泥厂和红砖厂、钢铁厂,这才有能力来四面开花。

所以火车铁道的运行才要提上日程,修建铁轨才刚刚步入到项目来,这个时候将倭奴人给送过来才是正道。”

江都郡主说不过陈寒,“反正你怎么说都是对的,不过现在铁路已经开始铺设了,接下来又要搞什么?”

陈寒道:“接下来我想搞电力,只是这方面,还真不仅仅只是靠我的那些资料能做成的。

还要不断地投入研究,到时候可能大把时间要放在其中,我们的儿子呀,可能就没有办法天天陪着他了。”

陈寒看着已经有六个月的儿子,心里边也是格外的感慨。

自己来到大明都已经快三年了,真是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

三万多的倭奴俘虏来到了大明王朝之后,在修铁路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有人死去。

这也引起了部分造成,官员对这方面的不忍。

虽说当初倭寇寇边杀了不少的百姓,

但现在大明王朝的海军毕竟已经占领了倭奴大半国土,

从他们那边直接把百姓变成俘虏,然后又运送到大明来修铁路,死伤那么多这些官员还真有一些于心不忍。

不能说这些官员是圣母婊,

只能说他们没有经历过陈寒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发生的那些事。

有这样的想法,情有可原。

毕竟大明王朝也算是礼仪之邦,如此对待俘虏,他们这些人于心不忍。

不过太子朱标从陈寒那听说了,将来那些倭奴会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屠杀四五千万人。

这种事情他不想再发生,所以狠了心之后,面对官员们对他提出来的一些意见,他直接是拒绝。

即便那些官员也很奇怪,为什么一向非常柔和的太子朱标,突然之间会如此的残酷。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说,太子朱标都没有再回复他们。

虽然这听上去很是残忍,但是三万多的俘虏,日以继夜的修,铁路取得的效果是相当的惊人的。

别看修铁路会死很多人,但这帮倭奴人估计还真就有点工匠精神,

即便知道修铁路死伤很多,但他们在修铁路的时候依旧一丝不苟。

这一点的确是要表扬一下,因为这帮死脑筋的人。

对于的任何事情都是相当死板,可以说不是很变通。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杀人的时候也是如此,只会执行长官的命令,因为他们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件工作,也发挥出所谓的匠人精神。

很快又是几个月过去,从北平到京师几千里路程的铁路,已经修了快七八百里。

虽还没有接通,但肉眼可见的有了希望。

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又死了将近两千倭奴人。

听说在修这个过程当中也发生了一些问倭奴人起义的事。

他们觉得大明的人太压榨他们。

如果按照十二个时辰来算的话,每一个小鬼子每天的工作量都在八个时辰以上。

曾经有资本家说过的一句话,我能让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在我的机器边上,到二十二岁就满头灰发。

正是因为这种压迫,效率虽然有,但死伤也很严重。

所以这些小鬼子居然还敢反抗。

那镇压当然是血腥的。

杀了三千多俘虏之后,剩下的两万多俘虏,又开始老老实实地修铁路了。

而转眼马上又到了太子朱标寿辰之日。

还真是奇怪,老爷子自己的寿辰,他过得相当的简单,没有铺张浪费。

但是在太子朱标的寿辰上面,老爷子那是不遗余力呀。

又是大肆的铺张,又是更多国家的使臣过来庆贺。

而为了给自己的父亲献上一份贺礼,朱允熥带领着他的攻坚小组,居然搞出了煤油灯。

煤油灯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如何得到煤油,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化学工程。

朱允熥也是弄了许多的时间,走了很多的弯路,才终于是达到了陈寒的要求。

当煤油灯燃烧起来,那一刻,朱允通小小年纪的脸上露出了极为沉稳的笑容。

煤油灯最大的好处就是亮堂,比蜡烛要亮堂多。

再则可以控制亮度,而且要比蜡烛燃烧的时间更长。

只要掌握好了煤油的获取,那就要比蜡烛更加的省钱。

虽然现代的人觉得煤油灯,只不过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可是在明朝搞出了煤油灯,那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