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62章 盛世即将来临!大明京城出现南洋的

第362章 盛世即将来临!大明京城出现南洋的

第362章 盛世即将来临!大明京城出现南洋的货物与人!

听着刚才那人的说话,刚才还在心里面默默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的那位青年官员,陷入了沉思。

他其实对于在这里一起工作的那些人员都算不错的印象。

甚至也觉得这些人无非就是想要有一份这样的轻松的工作而已。

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想要将所有人都叫醒的心情就越加的激烈。

他想到了自己的恩师,不,应该算是半个恩师吧。

刚才那个人说得很对,就因为自己与宰相的关系,所以他才会因为皇帝的愧疚,而被调到这里来。

但是难道每个人死掉后,皇帝都要这样的愧疚一下吗?

其实从刚才的谈话当中他也是知道,刚才的那个人也觉得宰相的死有很大的疑点。

甚至在嘉靖年间呼叫还用来当工资发给官员。

逐渐就接受了自己一个小人物怎能改变什么的现实。

他猛然醒悟过来如果自己说要反对这个政策,那不用等到别人反对自己,自己的家人首先就会站出来对自己扇嘴巴子,因为现在这么好的日子都是这个政策的缘故。

当天他拿着几十两白银回到了家里,当家人拿着钱袋子的那一刻,眼睛里面的光彩让年轻人感觉格外的扎眼。

这一天商队对他的印象好了很多,于是给他打赏的消费也更加的多。

集市上各种叫卖从南洋过来的货物的商贩,卖力地宣传着。

取而代之的是脸上有了笑容,谄媚的笑容,就像是服务员一样,笑得格外的开心。

之前说他的那个中年官员看到他开窍了,非常的自豪。

陈寒带着妻子还有儿子,跟在了朱元璋还有朱标的身后。

最后这名年轻官员逐渐就麻木了。

想到了自己拿着高额的俸禄回家之后,所有人开心地赞扬这皇帝陛下的伟大,他才明白,原来有的时候在金钱面前真理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但是对于这件事情很多人都闭口不谈。

“来来,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暹罗国过来的佛像,绝对能保佑你们的一家老小平平安安!”

从这就可看出如今大明的海外贸易打开之后,百姓们生活的改观。

为什么会这样?

由此可见这胡椒还真的就是极为珍贵。

再也没有能够比金钱更加能绑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了。

多么讽刺啊!

就因为这几十两白银,收买了一个年轻人的清醒。

那个说胡椒的还真别说,他说的是对的。

上司很满意,拍着他的肩膀说,让他好好干虔国公一定会有更好的前途,只要有大明海军基地在这里,我们的好日子就能不断来到。

想到了自己尚在襁褓里面的孩子。

其实他为了自己的那个位置早已对所有人都充满怀疑。

说着年轻官员眼睛里面的光芒消失了。

您赢了,我们只不过是您的棋子而已!”

即便是宰相这样的亲密合作伙伴,不照样能杀吗?

可正因为宰相看到的那些东西是真实的,所以他才会被杀啊!

年轻人此时的情绪就好像是一团乱麻在脑海里面纠缠。

“大明的那位天才虔国公,真是太懂得如何拿捏人心了。

他听完了刚才那个中年人的话之后,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和亲人。

他甚至在上司面前自夸都是因为自己的劝说,这名年轻官员才能如此的开窍。

大明京城的集市上。

发给的还是京城的官员。

“来来来,看看刚刚从南洋安南过来的香料,绝对是上乘的东西,便宜卖啦!”

即便像宰相那样的人,曾经因为对陈朝不满意,所以决定跟着当今的皇帝一起造反的人。

想到这里年轻官员不禁自嘲地一笑。

那时候他们一定经历过非常亲密的时段,但是现在为了自己的利益。

年轻官员也是哈哈哈大笑地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但是现在在大明的市场上,却能随便就买到,而且量还挺大。

……

胡椒在大明曾经一度是可以与白银相比的好东西。

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的确是需要帮助。

“来看看啊,从南洋过来的胡椒,便宜啦!以前贵比黄金白银,现在只需要二十文一两了!”

即因为当今的皇帝看上去好像为全国百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出路,但是完全不能改变他就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暴君。

礼部尚书凌汉这段时间可是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了。

实在因为他现在还兼着教育部的部长,在陈寒的指挥下像个陀螺一样的转来转去。

为了扩充大明工程学院这段时间,他可是忙得脚不沾地。

今天要不是陈寒一定要拉着他来集市上看看新变化,他才没时间来。

“村长啊!你说你能想象这才多久我们大明就在我的新政之下,变成了如今的样子!”陈寒道。

听着陈寒还叫自己为村长,凌汉捻着胡须哈哈大笑。

不知为何陈寒这么一称呼他,立刻让他感觉记忆回到了之前在农事殿的那段时间。

当初他还是礼部侍郎。

就因为他是河南人就被皇帝还有太子殿下赶鸭子上架的来套陈寒的话。

说实话当时他可是吓坏了,毕竟这种事情还是自己一个当臣子的能知道的?

但是接触下来之后虽然这中间时常有惊险的过程,但是在自己还有太子殿下的劝解之下,皇帝陛下还是转怒为喜。

甚至在陈寒的帮助之下现在大明王朝的国力,那是蒸蒸日上啊。

虽然皇帝陛下还有太子殿下出于保护陈寒身份的考虑,没有对自己进行奖赏,但是皇帝在私底下可是告诉了他。

今后功劳是不会少的。

因为凌汉也是这件事参与者之一,而且还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

凌汉当时很兴奋。

而现在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变化之后,他已经变成了自豪。

“国公爷,您说要不是当初老夫套你的话,现在您可能还在那间小屋子里面待着,您说您是不是也得感谢老夫啊!”

陈寒手里面抱着儿子,哈哈大笑:“我可是一直都感谢着,这不我向陛下和殿下提出来要搞教育部,教育部长的位置第一个就想到了您。

您说我是不是没有忘记您?”

凌汉哈哈大笑:“对对对,你没有忘记我。

不过说真的能在两三年的功夫就搞出来如此大的变化,您的才能真的让老夫感到震惊。”

陈寒笑道:“您这可真是谬赞了,您都知道我是来自于后世,我的脑子里面装的都是后世的知识,知道历史的走向的我,只要稍加点拨我们大明王朝,就能事半功倍,我这是占了穿越者的便宜而已,至于能力我可不敢多说。”

凌汉听后摆摆手,他指了指眼前热闹繁荣的街道:“你看看,这条街道之所以能够如此繁华,卖的货物都是从南洋来的,是因为什么?”

陈寒摇头。

凌汉说道:“那是因为您虔国公的功劳。

厚实的知识只能让大明王朝避免重蹈覆辙,但是想让大明走到今天的如果没有您的聪明才智,是不行的。

所以要我说您这个爵位得的是一点都不亏。”

两个人互相吹捧着,凌汉说道:“对了,说到正事,老夫还想请教您,关于入学所谓的宽进严出之策,是什么意思?”

陈寒笑道:“其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放宽进来的难度,但是在毕业的问题上满却要设置的非常严格,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感到压力。”

凌汉点头:“是这个道理,这也是后世的经验?”

一问到这里陈寒可是有点脸红。

因为这不是华夏的大学有的习惯,而是外国大学的习惯。

华夏大学的习惯刚好相反。

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非常的难。

这里面虽然能理解狼多肉少的原因。

但是最重要的是对于教育不同的看法。

华夏的大学是讲究严进宽出。

大学生们在高中三年的时候那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但是一旦进入到了大学时候,那就彻底放松了。

各种花样百出的作死行为也都出来了。

完全不会放在学业上。

甚至在考大学之前很多家长或者老师,都会跟学生们讲,现在你们苦一苦等到了大学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享受了。

教育的环境氛围早就注定了,华夏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进入了大学之后,就放弃了认真学习。

他们到了后面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挂科,好顺利拿到一张学位证和毕业证,这样才能到社会上去混工作。

可是他们真的学到了什么东西吗?

很少!

至少陈寒自己不敢说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学到了什么东西,毕竟毕了业之后,他干的工作与自己学的专业没有关系。

而现在陈寒创办了大明工程学院,就是要宽进严出。

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能够保持足够的学习的热情,而不是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消耗完毕了。

陈寒于是跟凌汉讲述了一下自己在现代求学的经历。

凌汉廷完了之后很是感慨:“本末倒置如此严重的吗?”

陈寒笑道:“现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几万万人口,比如今多了太多,资源减少,教育资源尤其是好的教育资源,更是稀缺。

狼多肉少之下伱要是不拼命的话,你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凌汉听了后十分的震惊:“十几万万人口,我的老天爷没想到几百年之后,原来的土地上居然能有这么多人。

我们大明现在的人口最多五千万!”

陈寒点头:“所以,很难说到底是什么让教育变成了那个样子,反正现在咱们大明不能变成那样,我们一定要严格把控好这一关。”

凌汉道:“的确,你现在好不容易斗倒了儒家,现在百姓们都开始接受了百家齐放的状态,咱们处在这么好的时代一定要好好利用手中的这张牌好好的打出组合拳来。”

说着凌汉又道:“你说的海洋学院老夫已经联系到了不少生活在海边的渔夫,到时候他们可以来上课。”

陈寒嗯了一声:“所以我说把整个教育都交给你来做,我还是放心的。

你好好地把控住整个大方向!”

两个人聊得十分的欢畅,都没有听到江都郡主在叫他们。

“快过来看看,夫君,这就是你说的从南洋那边过来的水果吧?”江都郡主指了指地上一个南瓜一样大的青褐色的大果实。

陈寒看了眼就知道是产于南洋的波罗蜜。

陈寒点点头:“对,这水果叫做波罗蜜,外面这层可很硬,拨开了皮之后,里面的果实就好象是大蒜一样,是一瓣一瓣的。

那味道非常的甜,不过有一股很奇怪的味道。

喜欢它的人觉得是香甜的,不喜欢的人啊,会觉得那是臭的。

甚至这些果实里面的果核经过水煮之后,就跟板栗的味道一样。”

陈寒说得头头是道,让摊贩都非常的惊奇。

江都郡主看着这黑不溜秋的果实,感叹:“真的这么神奇啊!”

摊贩上下打量了一眼陈寒:“这位客官您也是从南洋回来的?”

陈寒摇头。

那摊贩很是惊奇:“既然不是从南洋过来的,为什么您说得头头是道,而且说的都是对的!”

江都郡主咯咯一笑:“摊主,我家夫君知道可多了,还不止这些呢!”

说到这里,江都郡主不知道有多么的骄傲自豪。

朱元璋这时候在前面喊了一声:“你们怎么回事,快点来看,这里有南洋人表演把戏!”

陈寒他们过去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表演耍蛇的。

南洋那一带与帖木儿挨着,帖木儿很多耍蛇人,他们也学了过去。

不少人看着那昂首挺胸地眼镜王蛇在耍蛇人的手上,游来游去。

耍蛇人却能从容不迫地舞弄。

围观者一边看,一边是下的尖叫声不停。

眼镜王蛇在眼镜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叫做膨颈蛇,这个叫法可谓形象之极。

因为眼镜蛇受到了惊吓要攻击的时候,都是把颈部膨胀起来,然后人力而起。

没想到在大明京城还能看到印度的耍蛇人。

这些人也是漂洋过海从南洋一带过来。

南洋那地方蛇更多。

哇哇哇……

不少人都发出了惊叫声。

看着百姓们能看到全世界的东西,陈寒这才觉得自己的改革已经起到了作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