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55章 从倭奴已经得到了一亿五千万两白银

第355章 从倭奴已经得到了一亿五千万两白银

第355章 从倭奴已经得到了一亿五千万两白银!!是时候抄底南洋了!

陈寒此时走在大街上,百姓们对陈寒十分的尊重。

官员们看到陈寒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是因为陈寒身居高位,所以他们心生害怕。

而是真心实意地上前去喊一声:“国公爷,您今日也有时间上朝啊?”

陈寒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大明工程学院一些整顿以及重新选址开学等事情。

另外就是忙着和商部一起,制定天下各种经济政策的事情。

虽然这经济政策的制定,一方面陈寒还需要去请教一下夏原吉。

但是他已经收罗了许多的人才。

如今商部人才多达四百多,算是在京城单个衙门里面最多的。

而这一方面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是十分支持陈寒。

礼部尚书哈哈大笑:“可以,可以!”

一路上也有其他官员推荐自己的儿子,以及自己的女儿进大明工程学院学习。

再说,老夫那大儿子如今已你大明工程学院入学。

这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儿子,但陈寒也是无可奈何。

他都愿意去你大明工程学院学习,我觉得应该不差。

这样回答您觉得如何?”

虽然他已经生了儿子,可是却没有时间去和自己的儿子有一个温馨的父子情。

陈寒笑道:“行行行,明日就让你小儿子来试一试,他要真行,真喜欢,那倒无所谓,他若只是为了看热闹,只是为了完成您个人心愿,那我是不支持的。

陈寒反问:“部堂大人,您可是礼部尚书,您叫您的儿子去我的工程学院读书,是否会让人笑话?”

他如果想科举,那就让他科举。

礼部尚书撵着自己的胡子笑:“去了你大明工程学院读书,又不能影响他科举考试。

我觉得他已达到了入学大明工程学院的资格,您觉得怎么样?”

陈寒哈哈大笑可以:“如此天才少年到我大明工程学院来,说不定还可以给他拉一个小孩班,让他去教教我那一群小孩子读书写字。”

陈寒走在进宫的路上,边上的大臣们纷纷恭维:“国公爷,我的儿子如今已经十三岁了,是否满足了进你们大明工程学院的资格?

如果不行的话,我让他去考核一下如何?

这小子五岁就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六岁开始自创诗词。

在这个过程里边,陈寒当然是春风得意,忙得是脚不沾地。

他还是二甲第二十名,虽然还没有派官,但总归是已经科举功成名就。

老夫在这里向你讨个面子,如何?让我十三岁的小儿子也入学就破格了吧。”

“那这就说定了,您是同意了,您可是国公爷,可千万不能食言。”

尤其是这些个京官的小姐们,个个都非常积极地想加入大明工程学院的女学院。

虽然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不理国事,但太子朱标还是事事请教朱元璋。

他如果在大明工程学院学得开心的话,那我这個当父亲的也没有反对的资格。

这东西那就是新鲜。

女学院教授的也绝不仅仅只是女子们学的女子规之类的,还有一些专门的纺织技术以及细密的技术。

由于女子科举考试肯定是没门,所以他们对女子学院很感兴趣。

尤其是在这段时间江都郡主的推动之下,女子学院在京城各个茶馆、酒楼甚至在秦淮河上都举行了各种活动。

尤其是进行纺织速度的比拼,更是赢得了阵阵欢呼。

陈寒当时去参加了他们的这次活动,还亲自主持。

所以看得清清楚楚。

其实大明虽说礼教森严,但是私底下百姓们的生活还是挺丰富的。

尤其是大明开国的这一段时期,所有人都只看到了朱元璋的高压政策。

但是那高压政策主要针对的还是当官的。

老百姓们呢,在这种政策之下没有多少影响,还是有很多自由空间。

所以那一次的活动来了许多的人。

大家看着那些女子们在用洪武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飞快地织布的时候,也觉得这种东西专门去学的话,大家伙今后可能会有一条更好的出路。

老百姓们看得神奇,当然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入大明工程学院的女子学院。

女子学院除了教这些技术,还会请识文断字的大家闺秀教导女子们学习文化知识。

现在搞的大部分的官员子女都想要加入大明工程学院。

陈寒一和来往的官员们进行了友好的聊天,之后大家一起上朝。

在朝堂之上陈寒郑重提出来现在自己所制定的计划。

“殿下以及诸位同僚,如今咱们大明工程学院的开设,已经进入到第二期。

第二期的地址选定在城外秦淮河烈女祠边上。

今后大明工程学院,将会大大扩招学生。

也就是说,我们将会有足够多的人才,慢慢出现。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涉及这方面。”

说着他看向了所有人,接着说道:

“第二个,如今大明接受倭奴那边来的白银黄金越来越多,使我大明宝钞价值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我大明只是内部消化,实在是难以为继。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从倭奴过来的白银就多达一万万五千万两,黄金多达三百多万两,

虽说黄金白银越多越好,但在大明经济总量提升速度,没有黄金白银输入的速度提高得那么快的情况下,

黄金白银越多就会越贬值,就像当初宝钞发得越多,越来越不值钱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现在要积极扩展咱们的商业版图。

本来朝廷是要把岭南开发成新的商业圈,但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那片还很难成型,

所以我们必须得要将目光盯住南洋。

如今大明海军在南洋开设海军基地,得到了南洋各国的支持。

他们支持咱们,是因为咱们可以源源不断地商船前去。

自从海盗被咱们的大明海军解决之后,海上的贸易越来越大。

我觉得是时候派出大量的宣传船队,前去采购南洋各国的产品。

我们应该将大明宝钞推行到南洋各国去,让他们都认同大明宝钞,让他们都用大明宝钞。

这样才能够保证咱们的大明宝钞,和从倭奴流入的白银相对冲。

不至于白银越来越贬值,宝钞升值过快。

咱们应该增发宝钞了。”

但这个话一说出来之后,朝臣们都愣了一下。

因为之前大明宝钞就是因为过度的超发,贬值才极快。

而现在要是又开始印发宝钞了,那会不会再次导致刚刚升值起来的大面积宝钞降下去了?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