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9章 废朱允炆!文官们着急!

第29章 废朱允炆!文官们着急!

第29章 废朱允炆!文官们着急!

朱标静静的听着父亲说话,没有打断。

父亲这样的铁血大帝在外人面前永远都是暴君的形象,吓得文官们不敢靠近。

能这么静静的听他说话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朱元璋激动了一阵之后看着朱标:“陈寒那小子要真能救你,咱就免除他一切大不敬之罪,甚至还要给他加官进爵,让他在咱大明活的潇洒滋润。”

朱标拍了拍朱元璋的手:“爹,您能这么想就对了。”

接着朱元璋又说道:“咱也想过了过两天再去找他一次,问问咱大名这二百七十六年,后面的那些皇帝到底有些什么作为,也好给咱现在提供一点改变的方向,老大你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满意为自己说出来的会和儿子想的一样。

但很快他就发现朱标的眉头皱了一下。

“老大你觉得不行?”朱元璋问。

朱标沉吟了半晌才回道:“爹,您容儿子有个小小的私心可否?”

朱元璋洒然一笑:“老大,伱别说这样的话,就这么跟你说,你就是要你爹的心,爹现在就能挖出来给你。”

朱标格外感动,鼻头更是一酸。

自己这个爹在朝臣面前那是头猛虎,谁也不敢轻易的靠近。

但是在自己这个儿子面前则是护崽的母鸡,掏心掏肺给你不带一丁点的含糊。

朱标压下了激动的心情说道:“爹,儿子是这么想,陈寒始终都在,后代皇帝们如何行事,问明白清楚不难,难的是如陈寒所说,大明制度在根源上就出现了错误。

咱们父子俩命都不久矣,儿子想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尽量将根源上的错,给他扭正。

往后不管是是四弟当皇帝,还是允炆当皇帝,总能少犯些错误。

这第一条儿子便想知道,既然大权独揽在皇帝手上,后辈儿孙一旦懒惰懈怠,宦官就会趁机专权乱国这套不行,那又该如何应对?”

朱标说完之后,朱元璋很不是滋味。

他咬着后槽牙,颧骨凹陷进去,努力忍住悲痛。

听着朱标的话,始终是低下头去。

心里面只有一个念头:咱家的老大面对自己只有一年寿命这件事,没有想过自身,还在想着大明天下。

老天爷你是真的瞎了眼吗?这么好的大明储君,你要收回去?

非要看到大明百姓在内战的战火当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才开心?

“爹,您听到了儿子说的吗?”朱标打断了朱元璋的思绪。

朱元璋点点头:“好,老大爹听你的,咱就从洪武朝开始改,既然陈寒那小子知道咱制定的东西有漏洞,咱就一点一点来改。

首先就是选储的问题,他小子不是说在你过世之后,咱会立允炆为皇太孙,还说这就是文官愿意看到的,甚至这就是文官们在背后搞的鬼。

那咱就来试探试探,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不管后世之人是不是瞎胡猜,咱们试试就知道。”

朱标点头:“儿子觉得可以。”

……

翌日一早。

朱元璋在朝会上宣布了一条让朝臣们诧异的旨意。

按照老朱的意思,朱允炆因为举止不当将被迁往江南封为会稽郡王。

另一道旨意是,拟立皇三孙朱允熥为世子。

这两道旨意一下瞬间在文官群体里面炸开了锅。

文官们什么消息都没有得到。

关键是他们也不明白朱允炆到底是犯了什么样的过错,才会有这样的惩罚。

不过武将们倒是个个乐开了花。

朱允熥可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外孙,那是他们淮西帮的嫡系,他们这些武将早就对朱允炆这个在朱雄英过世后的皇长孙很是不满。

凭啥开平王的女儿生的孩子还有一个在世,却要强行将吕氏给扶起来,强行把朱允炆这个小子的地位压在朱允熥一头。

这本身就非常的不公平。

最公平的做法就是让朱允熥当世子,这样的话武将们才能心服口服。

而这也是文官门所厌恶的。

武将在开国之后地位尊荣,许多的权力凌驾在文官之上。

这让很多文官感到不满,他们屡次在皇帝面前说,打天下武将重要,但是治理天下那是我们文人擅长的,不能让武将们一直都如此耀武扬威下去。

然而开国之初,天下并未平定,当时的西南岭南、北边,都有元朝的残余。

甚至一直到洪武二十年左右,西南的元朝部队才终于是被消灭。

原本文官们还能理解这是开国之初的无奈之举,但是随着胡惟庸、郭桓案、空印案三大案的相继发生,文官还有天下富户被杀的支离破碎之时,他们才幡然醒悟皇帝根本就没有让文官治国的打算。

他是打算一人独揽大权,让文官充当他的提线木偶而已。

文官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大明王朝的皇帝,与两宋的皇帝不一样,他们没有那种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打算。

这完全违背了他们的意愿。

矛盾也由此产生。

而今,文官们再次听到一个对他们来说极端不好的消息。

朱允炆这位文官的外孙当上皇帝对他们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反而朱允熥一旦上位,武勋贵族的实力将会再次崛起。

文官怎么都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结局,三起大案付出如此大的牺牲,眼看着朱允炆有可能被立为储君,这到手的鸭子能飞掉?

于是给事中李仲衡站了出来。

给事中是一个品级低但是权力大的官。

他抱着笏板站了出来:“回陛下,臣反对!”

不愧是谏官,就是不怕死。

朱元璋没有为难他,道:“为何?”

“陛下,微臣闻,自古王朝多以孝治天下。皇孙允炆多有仁孝之名,太子殿下偶有疾病,皇孙衣不解带此后于床边,从未有怨言;对陛下也尽到当孙儿的本分,不知皇孙因何错而要被贬江南?”李仲衡不卑不亢地说道。

朱元璋问:“允熥未尝不孝,为何当不得今后储君?”

李仲衡一时语塞。

礼部左侍郎王恒站了出来:“陛下,皇孙允炆只闻贤名而未闻恶名,自小便以聪慧,三岁论语倒背如流、五岁中庸默记一字不错,闻名朝野,乃大明今后明君不二人选。不知陛下因何废除?”

接着下来文官们轮流上场,纷纷列举如今朱允炆的贤德,整个朝会变成了对朱允炆的夸奖大会。

武将们没有文官的嘴皮子,只能在边上干着急。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对视一眼,皆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