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68章 改革两年总结!赋税再创新高!已经

第268章 改革两年总结!赋税再创新高!已经

第268章 改革两年总结!赋税再创新高!已经到了两千八百万两之巨!

陈寒听到妻子这样说更是愧疚。

“娘子虽然我现在也算取得了一点成就,但是比较起那些成就来说,我来到明朝最大的收获就是娶到了你这样的妻子。”陈寒动情的说道。

江都郡主听到这样的话顿时心都快要化了。

正如陈寒说的那样一个怀着孕的女人,怎么可能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时刻陪在自己的身边。

可是他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要去做大事的人,不可能一直陪在她的身边。

所以她忍痛将自己的丈夫推向了为民做主的路上。

可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会在心里面问自己,你真的不会感到孤独吗?

肯定是会感到孤独不可能感受不到,但是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从来不会强求自己的丈夫一定要留在自己的身边。

她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

“有你这句话我这两年受的离别之苦,就能一笔勾销了。”江都郡主道。

陈寒笑道:“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就可以安心陪在伱身边,直到我们的孩子生下来为止。”

“嗯!”江都郡主笑了起来。

……

翌日朝堂。

户部尚书将最近天下发生的变化给讲了一遍。

大致的意思就是现在整个天下的格局都发生了变化。

曾经经商会被人看不起的情况在这两年的中,改变了很多。

甚至商人的地位随着他们缴纳的赋税越来越多有了一定的回弹,不过相应地从他们身上也得到了许多赋税。

接着是民生的问题。

百姓们最关心的宝钞的价值问题,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回复。

如今宝钞兑换铜钱的汇率是一贯宝钞兑换七百文钱。

今年两次赋税还是用宝钞来收,这个结果将会让宝钞的价值变得更高。

户部尚书看着刚刚回朝的陈寒说道:“在国公爷的政策和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大明现在已经脱胎换骨。

西北的百姓也终于能吃上江南产的粮食。

国公爷临走前交代的用朝廷转运粮食,替换掉开中法,这个意见我们组织了户部的官员调查过,果然如同国公爷说的那样,

运送粮食的成本根本没有被偷漏掉的盐税多,如今水泥路面已经从京城一路往北修建,再过两年的时间就能全线贯通南北,届时去除掉开中法,还能给朝廷节省大量的盐税。”

文武官员听到这话之后,有的高兴有的心里面多少还是有点不高兴。

没有其他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就是吃盐税的。

很多人的家族多多少少和两淮盐税有关系,他们当然担心会被朝廷给查出来。

但不管怎么样都能从中得到一点好处。

所以现在朝廷取消掉开中法对他们而言,多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但是谁敢在这种事情上面提出意见?

谁提意见那就是谁有鬼。

不少官员现在的心情都是矛盾的。

他们希望朝廷能够修建更好的路面方便行走,但是他们又很担心所有的一切都透明公开之后,他们自己的利益就会受到损伤。

不过这种趋势却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

太子殿下如今已经正式成为了监国太子,如今在朝堂上都很少见到老爷子的身影。

朱元璋这两年已经开始做起了甩手掌柜,似乎是享受到了当皇帝的悠闲,他现在是不看奏章不听朝会,反倒是愿意在御花园钓鱼,要么就是在京城微服私访到处去看看市面上的新东西。

甚至很喜欢跑到工程学院去和他的孙子们一起搞科学研究。

皇帝经常跑到工程学院去可是让不少的官员吃惊,他们很好奇工程学院到底有什么东西能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能够把皇帝陛下都给吸引过去。

而这无形当中又成为了工程学院的一块活招牌,百姓们看到连皇帝陛下都这么感兴趣,自然愿意让自家的孩子去考工程学院。

而现在不仅是官员子弟在里面学习,就算是魏国公徐辉祖,还有军二代们都在里面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年纪比他们小很多的朱高炽他们,倒是成为学长了。

要说明一点的是如今的朱高炽他们在工程学院一晃就已经快有两年的时间了。

这两年里他们取得了不少了的成就。

甚至连燧发枪都在研发的过程中。

这种枪基础已经有了,至少大家已经接受了火器的存在,所以即便是搞出了更好的燧发枪也不过是认为那是升级。

但是蒸汽机已经在工程学院研发了两年的时间,还是在初级阶段。

虽然现在的工程学院已经有了将近一万人的规模,但大部分都是新入学的,真正沉下心思来搞研究的只有不到一千人,所以工程学院的底子还是很薄的。

幸好陈寒现在已经不用亲自上阵去教学了。

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把工程学院的教材都给编好了,基础性的知识只要根据教材来学习就能学完,但科学研究永远都是在实践当中摸索的,课本上的知识只能让初学者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想要真正成才完全就是靠自己。

就像朱高炽他们一样,如今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到研究的阶段。

当然要说明的是工程学院也不一定都是科学,还有药学和戏剧学。

药学的教授现在可是大名鼎鼎的周王殿下。

要说明的是现在周王殿下已经从牢里放出来了,直接就到了工程学院的药学院去当院长和教授。

或许找到了自己所喜欢的事业,所以周王现在可是相当的开心。

他不仅自己开始研究医药学更是网罗了一大批民间医药学家。

而陈寒对他这方面的要求也是不管要多少经费,都可以批。

反正现在工程学院别的没有就是钱很多。

而周王殿下也是没有浪费这些经费开始大量投入研究,也让更多的民间医药学家有了更大的发挥的平台。

周望殿下不愧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把药学院现在变成了一个研发平台,网罗了人才之后研究出来的药方,一有新的药方证实有效就在工程学院报更新。

因为对于他来说研究这些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造福百姓。

也是,他一个王爷还要钱干嘛?

在这种情况之下,药学院几乎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医院,不仅充当研究,还是京城最好的医院。

当然不是什么病人都可以去免费治疗,都得是奇难杂症才能去。

要是一个咳嗽之类的小毛病也去凑热闹,那里面的大夫要忙死。

在这种基础上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药学院就收集了大量的病例,对药学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尤其是在风寒这块的研究,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效果。

陈寒还把青霉素的提取技术给了周王。

毕竟这可是他曾经做过的穿越视频专题里面最重要的一项。

目前的进展还不够理想,主要是太多杀菌消毒方面的较高端的器材一时间很难处理。

不过这也是以后慢慢可以攻克的难题。

再说戏剧学院,如今的朱有墩小小年纪已经是戏剧学院的院长。

在他的主导之下民间那些戏剧学家和民间的戏剧团队,也有了一个稳定的研发的机构。

这些文化上面的东西陈寒是绝对支持的。

正因为有了工程学院这个综合性的大学,如今大明的文化工程也在突飞猛进。

由于开放性越来越大,又因为突破了儒家对百姓们的束缚,现在工程学院已经开始有了女学生,虽然还不能做到男女在一块上课,但是女学院已经招收到了三百多名学生。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正因为如今的工程学院越来越开放有越来越多的新鲜东西,老爷子才会每天都去工程学院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老爷子当然不会说自己是皇帝,而是以一个老人的身份到里面去观摩学习。

所以如今在朝堂上主持朝会的就是太子殿下。

朱标听到户部尚书的话之后,非常的欣喜,如今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好。

于是他接着问道:“如今市舶司建设到了什么程度了?”

户部尚书马上说道:“根据殿下您和国公爷的指示我们如今加紧在浙江的杭州、宁波,山东密州、直隶的松江、福建的泉州、漳州,广东的广州等地建设了市舶司衙门。

其中广州市舶司和宁波市舶司已经投入使用。

已经有大批的粮食从两地进来,这当中和南阳的粮食生意进入到了正轨。

大量的南洋商船经过几个市舶司衙门进入到了大明。

按照国公爷的吩咐我们一律都用的是宝钞进行交易。”

提到用宝钞进行交易,朝臣们就感到非常的骄傲。

没有别的,就因为曾经宝钞那是大家都害怕的东西,可是现在大家都争着来用,从来都没有嫌弃过。

户部尚书赵勉说道:“老百姓们也不是傻瓜,知道宝钞越来越值钱之后,都纷纷用宝钞进行交易。

当然有一点让百姓们感到不便的就是,他们不能把宝钞给埋进地里面去。”

户部尚书说到这里官员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武将们也说道:“以前我们拿到了宝钞恨不得赶紧花掉去,但现在我们却不敢太用掉,因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升值。用掉了,可就太浪费了。”

“可不是现在大家眼睁睁看着宝钞在两年内,就升值了一倍多,以后还不知道会不会升值更多。

国公爷还说,以后宝钞可能升值得比白银还要值钱,百姓们现在都看到了公告,都不舍得用钱了。”

说着所有人都开怀起来。

连太子殿下也是如此。

曾经何时啊,大家都喜欢藏白银在家里面,说这是值钱的东西,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宝钞越来越值钱了。

甚至宝钞马上就要超过白银了,到时候可就是藏宝钞了。

不过宝钞毕竟是纸张,如果藏得久了,说不定就会烂掉。

所以有的官员就问了:“国公爷,按照现在这个升值的速度,可能宝钞就要超过白银的价值了。到时候得让百姓们可以把宝钞存起来啊。”

说到这里陈寒马上说道:“还真有这样的业务,随着宝钞越来越值钱为了满足百姓们存钱的业务,届时宝钞都提举司将会推出存钞业务,存进提举司的宝钞可以得到一定量的利息。

太子朱标也很感兴趣:“陈爱卿赶紧说来!”

陈寒道:“好的殿下!其实一开始推出宝钞提举司的概念的时候,我们就想过一定要让百姓们能够放心使用,不仅要使用同时也要发挥更大的价值。

百姓们意识到了宝钞会升值自然不愿意随意乱用,所以我们适当地提出存钞业务就水到渠成。

这项业务还有待完善,等研究好了我们自然会提出,得在宝钞的价值提高到刚发行时候的价值才有必要提出来。”

这已经给官员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了。

有这样的业务只要等待就行。

陈寒说完之后太子殿下也很期待,同时更是感觉现在还是挺有盼头的。

户部尚书赵勉再次说道:“这两年来在国公爷的改革大力推行之下,我大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说其他,就说税收方面。

改用宝钞征收税收之后,现在仅仅是第二年,加上商税,我大明现在一年的税收就达到了四千万贯,折算成白银就是两千八百万两。”

嘶!!

官员们听到这个数字都是震惊异常。

要知道去年改革刚开始的时候,一年的赋税一千万两已经让全天下官员都震惊,就连皇帝陛下都是吃惊不小。

可是现在改革到了第二年的就已经到了两千八百万两,这可是翻了一倍多。

“我的天,不会吧,这么多?我们大名居然有这么多税收了?”

“以前我们大明一年的赋税折合成白银了来算,也不过才七八百万两,现在改革才两年就翻了三倍多,这要是一直推行下去,还不得到十几二十倍啊!”

“好啊!这就证明我们大名现在是越来越强大了。”

“两千八百万两啊,我们从来就不敢想啊!”

“所以说国公爷的改革是正确的。”

“以后我们一定要贯彻国公爷的改革方案。”

“两千八百万两啊!”

太子朱标也是激动不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