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3章 关于朱标的死的几种阴谋论!

第23章 关于朱标的死的几种阴谋论!

第23章 关于朱标的死的几种阴谋论!

听到阴谋论朱元璋和朱标都仔细听着,他们愤怒于有人居然敢在朱标身上使用阴谋论。

这个论据要是证实了的话那估计搞阴谋的那个人,不仅仅是九族消消乐这么简单,估计会连带着祖宗十八代的坟墓都被挖出来。

所以朱标也不敢相信这样的结论。

凌汉更是觉得这种事情千万不要发生。

因为这种事情一旦坐实了的话,那么大明天下将会再次掀起一股腥风血雨的清洗。

凌汉实在不愿意看到那样的局面再次上演。

“小陈老师,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吗?俺听说洪武皇帝的锦衣卫厉害的很,他们连大臣家里面的私房话都能窃听到,怎么可能会这么大的事情都关注不到?”

蒋瓛在边上也是不服气。

自从亲军都卫改成了锦衣卫之后,他一直都是非常骄傲的认为锦衣卫现在,绝对是皇帝手上一柄锋利的剑,指哪打哪。

京城里面所有的官员,但凡有点什么事情都能监控到。

就连官员和哪个小妾有了孩子,可能他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怀上的,他们锦衣卫都会知道。

所以涉及到朱标这么大的阴谋论,怎么可能隐瞒的了?

朱元璋看向了蒋瓛,眼睛里面明显有着怀疑。

蒋瓛急忙摇头,看了看陈寒,给了个眼神,意思是说这小子在胡说八道。

朱元璋一琢磨心想也对,自己手下的锦衣卫从来在探听官员**方面,无往而不利。

这些年来已经足够证明,官员们应该早就领教过了锦衣卫的厉害,怎么可能把九族的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做这种事情。

陈寒慢慢说道:“锦衣卫再厉害也不可能什么都查得到,比如下毒,他们就不一定能够知道。”

蒋瓛差点跳起来,这不可能。

而且在皇宫里面,有很多给朱标吃东西时试毒的太监宫女。

没听过哪个太监宫女被毒死的。

凌汉说道:“小陈老师你可别糊弄俺,俺听说咧,皇家的人吃东西都小心得很,有毒没毒一定会检查,怎么可能会下有人下毒给太子爷。

人家都说,用银针就能检测毒出来,银针碰到有毒的东西就能被查出来,最毒的鹤顶红都能查出来。”

陈寒听到村长的话之后,哈哈一笑:“怎么这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相信银针什么毒都能检测出来?

村长,俺必须要给你普及一下科学知识。鹤顶红一般指红砒,其实就是砒霜,它其实就是从红信石里面提取出来的。

红信石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

砒石又有白砒和红砒之分,如果红砒提炼不纯,就会呈红色,似丹顶,故被命名为鹤顶红。

而鹤顶红之所以能被银检测出来,是因为古代技术不行,难以绝对提纯,所以在鹤顶红里面,有很多硫化物杂质,而银遇到了这些硫化物就会发生反应,变黑。

村长,跟您说这么多就是要解释,并不是什么毒都能被银针检测出来的,只有含有硫化物的毒,才能被检测出来。

但如果是食物与食物结合产生的毒呢?

慢性毒呢?

别人吃了没事,但在特定人群、特定基因当中就会中毒的,也很多。

说不定就有人专门针对太子的身体下一些慢性的,需要长期积累才能毒发的毒呢?

古代的技术,也根本检查不出来不是?”

凌汉听了后,虽然觉得云里雾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很有道理。

而陈寒继续说道:“咱不说毒了,说这些干嘛,咱们来说说,阴谋论。

就比如说第一种阴谋论,洪武二十四年太子朱标奉命去开封、洛阳、长安考察迁都事宜。

在出发前朱标的身体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不然朱元璋绝对不可能让朱标去,这么说对吧?”

凌汉点头:“对,这点俺认同。”

“好,这点认同的话,那咱就来说既然身体没有半点毛病,那为何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出去,三个月回来后突然病了。

史料记载乃是风寒,接着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就病逝了。

按理说风寒不是什么大病,以朱标正值壮年的身体,加上如此好的医疗条件怎么就突然死了呢?

村长您仔细琢磨琢磨这当中是不是有阴谋论的味道?”

嘶……

凌汉也是倒抽一口冷气。

按照陈寒色这番分析从时间上论断,朱标好像被人下毒害死的可能性极大啊。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也是互相看着对方。

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不过很快凌汉就表达了否定:“太子前去各地巡查,是谁敢在路途之上下毒,巡视长安?难道是秦王殿下?”

陈寒问:“村长你为什么这么说?”

凌汉回道:“很明显嘛,这要是太子没了,秦王身为马皇后所出嫡次子,有继承权。”

朱元璋眼睛眯了起来。

虽然他是个很重亲情的人,但是如果有人威胁到了太子朱标的利益,他可以铲除一切。

朱标下意识地觉得不可能。

毕竟自己对下面的弟弟们可是非常不错的。

弟弟们犯了错误也都是他从中调节。

特别是秦王在封地之内做了很多不得民心的事,如果没有朱标在中间调和的话,秦王可能都会被废掉,老二怎么也不可能会害自己才是。

凌汉说出了这么一个猜测之后,陈寒摇头:“这不对,据史料记载朱标出外巡查的时候,秦王因为犯了错误被朱元璋召回了京城关押。

朱标去长安考察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调查秦王的这些事情。”

凌汉就奇怪了,“既然不是秦王暗害了太子,那又是谁呢?”

陈寒道:“俺只是说这是一个阴谋论,没有说具体是谁,反正史书记载朱标从陕西回来后就病倒了,不久后病逝,具体情况谁知道。”

凌汉听了后和身后面的朱元璋他们对视了一眼。

其实就这个信息出来后他们就是欣喜的,因为至少知道了朱标病倒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可能就是去陕西考察的路上水土不服病倒的。

那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不要让朱标去考察嘛。

朱元璋兴奋地搓着手,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好消息,而且还是大大的好消息。

如果真的能够拯救朱标的性命不迁都也可以的。

而且按照自己的性格来看的话就算到时候朱标考察完了,说陕西长安可以当做都城来用,但因为朱标过世,也一定会被自己认为不祥而放弃。

所以干脆就不要去考察了。

只要人没事那就是最好的。

而朱元璋结合陈寒说的那些也得出了结论,可能自己的太子就是因为长期的劳累加上心里压力大,在去陕西考察的路上吃喝水土不服,导致生病而死。

那解决的办法就是,一,不让朱标去考察;二,赶紧让朱标不要那么的劳累赶紧的调理好身体。

至于陈寒说的那些阴谋论朱元璋觉得很没道理。

说实话从陈寒开到明朝的这段时间他就没有开心过,说的话都是捅他肺管子的话,但是今天说的朱标死这几个原因,却能让他反向的去推演,如何避免这些事发生,而从目前来看,可行性还是非常高的。

所以现在朱元璋看陈寒倒是顺眼多了,至少如果真的避免了朱标死亡,那朱元璋直接赏陈寒一个侯爷当当一点问题没有。

而朱标此时在听这些阴谋论的时候也觉得无关痛痒了,因为这些东西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

前面也说了因为听到陈寒说明朝后面出现了,朱祁镇那样的皇帝,所以现在他的求生**非常地强烈,他就想着一定要活着,绝不能让大明出现那样的皇帝。

现在听到有解救的办法当然愿意听。

而接着陈寒再次说道:“还有一种阴谋论,则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而且俺个人觉得很有道理,这可是一个恐怖的结论,村长伱要听吗?”

……

新书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追读,所以跪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