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29章 不一样的大学!气歪大儒的鼻子

第229章 不一样的大学!气歪大儒的鼻子

第229章 不一样的大学!气歪大儒的鼻子!

陈寒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这可不像是一个皇帝会说出来的话。

他一直以为皇帝还不得自私自利到了极点,怎么可能会放弃?

这可是至高无上的权利。

可是没有想到,朱元璋在听到了自己说了那么多关于汉人百姓遭受大屠杀的事件之后,他醒悟了。

朱元璋更是对朱标说道,“老大,你应该也有这样的觉悟吧?”

朱标笑了,“爹,您都有这样的觉悟,难道孩儿还没有吗?

听到如此多汉人成千上万地被屠杀,孩儿可不是铁石心肠,

咱们老朱家的人,是希望咱们老朱家能够每一个人过得好,

但是绝不希望咱们汉人子民遭受那样的屠杀。”

说到这里,朱标和朱元璋这父子两个人眼神当中的热切。

陈寒非常欣慰的。

“陛下,殿下,既然你们听完了我说的之后有这样的想法,

那我就必须得保证,咱们大明王朝的统治,既要无比的光明,

同时也要让咱们的汉人子民,每个人都能有一份安稳的环境。

为了这个目标,即便是让我跟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也认了。”

陈寒这么一说之后,让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认同:“好,非常好。

接下来咱们就为了这个同样的目标而努力吧。”

从小课堂上去了之后,陈寒立刻去找到了夏元吉。

“唯喆兄,好久没有单独畅谈了,我想咱们应该找个地方好好聊天。”

夏元吉现在对陈寒是越发的佩服。

虽然对于陈寒将孔家打倒。

将孔家踩在泥地里这件事,他不是完全认同,

但结果是好的,这一点他很认同。

孔家倒了之后,陈寒并没有对儒家穷追不舍,

依旧是认同了儒家的很多观念,

就像他说的一样,他反对的是某些个读书人披着儒家的皮,然后招摇撞骗。

所以没有这么一味地去维护儒家,

也没有一味地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与自己进行抗争。

也就没有必要对儒家进行一味的重追猛打。

在这个过程里边,他甚至让不少的读书人进入到了工程学院。

如今经过这短短的半个多月,工程学院召集了包括商人工匠、平民百姓以及读书人,总计达到了三千多人的学生。

这些学生进入到了大明工程学院之后,被陈寒直接安排系统性的学习科学技术。

幸好陈寒平板里面的资料足够得多,

也幸好他在大学的时候,学习的那些东西全部都存储在了平板和手机里面。

虽然没有网络,但是几百个G的存储内容,

也足够让大明王朝慢慢地步入到工业时代去。

而且他现在经过一年的亲自教导,让朱高炽为主的这一百多名学生,可以直接当教员。

虽然他们的学习方式不是,一名先生教导几十名学生,

而是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那也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教学方式。

陈寒不会限制学生们学习什么,只要愿意学习,

不管你在工程学院是学习农业商业,

甚至就算是学习如何能够把大粪挑得更好,陈寒都乐意。

虽然大明工程学院名为工程学院,但却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

在这里学生们,能够自主发挥自己的所长,

互相的学习,互相的促进。

没有课程的限制,没有先生与学生之间的制约。

伱能学习我的东西,我也能传授我的经验给你。

所以在这里优秀的种田能手,可以被推崇。

优秀的驾车师傅,可以被推崇。

优秀的木匠被推崇。

优秀的泥瓦匠也能被推崇。

喜欢做买卖的,可以和喜欢做买卖的一同交流经验心得。

甚至能够得到工程学院的基金支持。

愿意做买卖的,直接就能够申请一笔资金,在京城一边上学一边实践。

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地吸引人。

虽然读书人中的某些人看了之后看不惯,

直接是批评陈寒这样的所谓的教学是在颠覆孔教三纲的伦理。

尤其是他们看到学生不像个学生一样,先生不像个先生一样,更是气得他们喘粗气。

陈寒组织了好几次翰林院的大儒们去参观自己的学院,气得这些个大儒们,个个当着陈寒的面就敢骂陈寒不伦不类。

因为他们看到在课堂里边,有些一个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的尼瓦匠,跑到课堂上去跟下边,又是商人、又是工匠、又是读书人的学生传授,

如何才能够把一面墙砌的平整,没有毛刺。

然后等他传授完了之后,下面这些刚刚还在听课的学生,

有个商人马上又站起来给大家传授,怎么样才能够节省成本,把利润最大化。

夏元吉他们在看到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的时候,也觉得十分的新鲜,

尤其是不以年龄而论,不以资历而论,不以学问而论,不以经验而论的教学方式,

谁都可以是学生,谁都可以是先生,更是十分的新鲜,

这些个学生们个个是谁都不服谁,

他们都想用自己所学所知去教育他人,

都想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

于是都一门心思地钻研自己的所长。

百家齐放在工程学院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诠释。

所以夏元吉是佩服陈寒在这方面的教育的,

以至于夏元吉现在越发的认同,陈寒将孔教三纲的一些顽固的观念打倒是正确的。

也正因如此,现在夏元吉依旧能和陈寒进行非常和谐的对话。

夏元吉听到陈寒说又要找他聊天,想也不想:“咱们到孟礼兄的坟前去祭拜祭拜吧,在那里聊一聊。”

陈寒欣然同意。

其实他也是想要去沈立谦的坟前,看看这位可以说是替自己挡下了刺杀的恩人。

毕竟沈立谦在陈寒这里的分量是相当的重。

两个人在锦衣卫高手的护送之下,来到了钟山。

这里不仅陈寒他们常来。

大明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尤其是第一批学生,时不时的就会带着祭品以及带着大明工程学院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来到这里。

一方面是借着这里安静的环境进行探讨切磋。

另一方面他们也想教导沈立谦的儿子。

可喜的是沈立谦的儿子如今不过才七八岁的年纪,

却已经对科学知识相当的崇拜,

也想成为和大明工程学院里边的学生一样的科学工作者。

当陈寒和夏元吉来到了山上的时候,

就看到沈立谦的妻子,正带着他们的儿子在除草耕作。

见到沈夏元吉和陈寒,沈立谦的儿子沈鹤非常有礼貌地来到了两个人面前,然后鞠躬行礼:“两位先生,您二位来了。”

陈寒上前去摸了摸沈鹤的小脑袋:“几个月不见,好像又长高了,

好好好好,等你守孝完了之后,一定要到大明工程学院来,

你将是我们学院最年轻的学子。”

沈鹤回头看了看自己站在不远处的母亲。

他的母亲点点头,他立刻回道:“好的,两位先生我早有此意。

母亲也很赞同,母亲还说让我好好地继承父亲的遗愿,

一定要将大明工程学院的精神发挥出来。

母亲常常教导我,即便我的父亲没有看到如今大明的发展,

他也一定会非常的开心,曾经与您两位共同共事过。”

听到沈鹤这么说,陈寒和夏元吉两个人的眼眶都红了。

作为亦兄亦友的知己,夏元吉一直与沈立谦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两个人共同面对保守派的攻击。

共同在改革的路上面奋勇前行。

可是改革刚刚有一些成就,沈立军却被刺杀,这是让他们有着锥心之痛。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沈立谦的妻子,却并没有教育他的儿子要怨恨,事实上是害死了他父亲的夏元吉和陈寒,

反而是一直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好好地和陈寒夏元吉学习,

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

这是多么让人动容的感情。

一时间,夏元吉和陈寒同时对沈立谦的妻子鞠躬行礼:“嫂子,我们事实上是害死了孟礼,没想到您……”

二人有点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沈立谦的妻子抿嘴一笑,“那样的事,谁也不想发生,

况且加害你们的人,就算瞄准的不是孟礼,

也会是你们两个当中的一人,

你们两个谁发生的意外都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怪不得你们。

当然我也对你们有一个希望,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地教导沈鹤,

希望他能够追随他的父亲一起改革。”

陈寒和夏元吉两个人同时说道,“嫂子您放心,沈鹤将来必定可以跟随他父亲的脚步,

为大明的改革献计献策,

我们一定会让沈鹤继承他父亲的遗志。”

沈妻笑笑:“那就行了,我知道你们有事相谈,就不打扰你们了。”

说着喊了沈鹤一声,“鹤儿,走吧,我们先去屋子里面读书。”

沈鹤冲陈寒和夏元吉躬身行礼:“那两位先生你们先聊。”

说着,非常有礼的转身,跟随自己的母亲进了屋。

陈寒看着沈鹤小小的身影无限的感慨,“人都说家有贤妻,不败其家,

从孟礼兄的这位贤妻身上,咱们可以看到了好榜样。”

夏元吉点头:“的确如此。”

两人感慨完之后,来到了沈立谦的坟前。

陈寒倒了三杯酒,一一敬了沈立谦。

然后将最近这一年来的改革,纷纷是诉说给了沈立谦听。

陈寒和夏元吉两个人一边说一边掉泪。

这一路走来,实在是不简单。

要不是皇帝和太子的鼎力支持,绝不会有今天的这些成就。

也绝对不会有今天陈寒和夏元吉两个人的这些名声。

两个人祭奠完了沈立谦之后,

就地盘腿坐在带过来的蒲团上面,

就在沈立谦的墓前把酒言欢。

“唯喆兄,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说。”

夏元吉吃着盐水豆笑了笑:“知年,怎么现在突然间这么客气了,

有事就说,你我两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陈寒道:“是这样的,上午我刚和诸位王爷在内阁值班房,商谈完了大明商会北洋分会、西洋分会、南洋分会的诸多事宜,

已经把所王爷都给说服,他们同意入股到大明商会,

连同大明商会分会的总督们,以及他们的副手,我都已经全部地安排完毕了。”

夏元吉听了这话之后眼前一亮,“真的做到了,他们愿意入股?

你是怎么跟他们讲清楚的?”

陈寒一边吃着盐水豆一边是挑着重点跟他讲。

当然是没有跟夏元吉讲上下五千年气候影响王朝更迭的理论,

而是跟他讲,是自己如何利诱这些藩王们。

即便是这样,夏元吉也觉得十分的合理。

他吃着盐水逗笑道:“看起来任何时候钱给到位,这些藩王们也能动心,

一年四万五千两百元的收入,你可真敢开口啊,真能做到吗?”

陈寒道:“按照咱们大明商会的体量来讲,一年一千万辆的利润,我真的是说少了,

况且大明幅员辽阔,这点利润要是达不到,

那就没必要成立如此巨型的大明商会了,

这个体量我很有信心。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光是在倭奴那边,多挖点黄金白银回来,不就够分账了?

反正现在是将他们都给拴在了咱们这根绳上,

咱们几只蚂蚱一起跳,总好过咱们一只蚂蚱跳。”

陈寒比喻完了之后,夏元吉哈哈大笑:“的确如此,的确如此!

将他们都给捆在了大明商会这条船上,从今往后不从朝廷国库出,

这对老百姓们,官员们,都是一个很好的交代。

知年,就从这一点咱们的浮一白。”

两个人干了一杯之后,陈寒放下酒杯倒上,又说道:“不过大明商会的南洋分会,即便是楚王来当这个总督,

可是他们都是一些太平王爷,要论能力还真没有你强,

我一开始就只是打算要他们的影响力。

我是希望南洋分会现在主要目标是带领子人马前去开垦两广和海南岛的良田,在那里多种植粮食。

然后你到广州去,到那里去当个广东布政司的左布政使,

主持南洋分会的主要工作,就充当个大明商会南洋分会的副总督,

主要负责给我把广州沿海的港口建立起来,沟通南洋。”

夏元吉的手停了一下,抬头看向了陈寒。

能看得出他现在因为激动,心跳逐渐加快,然后脸色开始泛红。

“你……你刚才说什么?

你要把我调到广东布政司去当左布政使?

负责大明商会南洋分会贸易方面的工作?”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