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13章 孔家彻底覆灭!李氏朝鲜挑衅大

第213章 孔家彻底覆灭!李氏朝鲜挑衅大

第213章 孔家彻底覆灭!李氏朝鲜挑衅大明威严!

后面的事就很简单了,经过了半个月的统计之后终于是将孔府的财政给统计完成。

一统计真的是吓一跳孔府经过了千多年的积累,光是田地的积累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够相比。

根据这大半个月的抄家,陈寒手上拿到了一份清单。

孔府光是在山东田地就有两千六百多顷,一顷土地是一百亩,就是173平方公里。

至于在外省还有多少,还没清点完成。

反正后世不少都说孔家的田地得有个一百多万亩。

说回正题。

173平方公里是多大呢?

后世一个镇子的面积大概是150平方公里左右,通常一个乡镇的常住人口在六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后世六万多人的耕地面积没有孔府一家多。

北京二环的面积是62平方公里:三环的面积是159平方公里。

后世曲阜市的面积是815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孔府一家的耕地面积占据曲阜市的五分之一还要多。

至于孔府里面的奇珍异宝那更是数之不尽。

这些对于陈寒来说并不重要,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这句话陈寒是理解得相当透。

这些金银珠宝在自己做小人物的时候,觉得那都是自己今后生活的保证。

可是当他手里面掌握了权力之后,他才明白。

钱财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于是陈寒没有把这些放在眼里而是一挥手,全部封存然后要运回京城。

这里面尤其是孔子留下来的那些经典典籍,更是被他小心地保存好。

还有孔府最重要的东西——孔府密档。

孔府这个家族存在世上一千多年,几乎每年都要将自己家的所见所闻留下档案。

这才是真正的宝物啊。

陈寒的这一举动让跟在陈汉深后面翰林院学士林改之十分的惊讶。

陈寒看到他眼睛里面的震惊之色。

陈寒笑问:“怎么在林翰林的眼里面本侯就是个只知道用武力?”

林改之尴尬地笑了笑。

说心里话他在看到陈汉下令杀那么多的读书人。

心里面多少有点对陈寒不满。

但没想到陈寒在面对如何孔府财物的时候。

对黄金白银珍宝美器却没有什么兴趣。

而是对孔府记录历史的档案这么感兴趣。

林改之不由得笑了起来:“侯爷,属下感兴趣的是为何您对孔府的密档这么感兴趣?”

陈寒反问:“你觉得呢?”

林改之回道:“属下认为掌握权力应该要比钱财更有吸引力!”

陈寒回过头来看着林改之:“杨修可没有什么好下场啊!”

嘶……

林改之听到陈寒这么说话,顿时觉得后背是脊背都凉了。

杨修的故事一直都是不少读书人的反面例子。

都知道杨修这个人就是因为喜欢猜曹操的心事,导致小命休矣。

而陈寒这句话也是在警告林改之,不要胡乱去猜测自己的心思。

林改之满头大汗绝没想到陈寒翻脸比翻书还快。

用来警告他的例子便是死亡警告。

扑通!

林改之跪倒在地上:“属下知错!”

“起来吧!你的任务就是整理好这里的秘档,一份都不能少!”

“是!”

陈寒没有跟他废话走了出去。

等陈寒离开后林改之才感觉浑身都是汗水。

“这个年轻的侯爷真是不可小觑!”

……

孔府到底有多豪华陈汉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形容。

反正规模肯定是比皇帝住的宫殿小一点。

但是里面装饰的精美程度绝对要比皇宫要好。

这可能是因为朱元璋这个皇帝比较简洁的缘故。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

对孔府里面的嫡系进行的公审结果很好。

孔希明的罪名是杀害四名少女,证据确凿,斩立决!

希字辈的里面共有七个因为擅杀百姓,斩立决。

克字辈有十一个老东西因为杀害平民,尤其是淫辱了普通女子被判斩立决;

与孔讷平辈的一百一十二人斩立决!

孔家外宗,一共有二百四十三人手上沾染了普通百姓的性命,被判斩立决。

孔府嫡系血脉一共五百五十六人,斩立决者一百二十七人,三百九十八人流放边疆充军。

唯有三十一人明确是没有任何罪行的,贬为平民。

孔家外宗被抓一千三百二十五人,斩立决者二百四十三人,七百二十五人流放边疆充军,剩下三百五十七人贬为平民。

曲阜知县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斩立决。

兖州府知府同罪斩立决;

左布政使经查包庇孔府罪行成立,斩立决;

整个山东经过彻查长期包庇孔府罪行的官员不下二十人,情节严重者杀,不严重流放。

整个山东官场被陈寒整肃一清。

落马官员不下一百人。

整个山东布政司因为孔府被洗涤了一遍。

百姓欢腾,影响深远。

……

曲阜。

陈寒带过来的那些工程学院的学子就得对报名的老百姓进行筛选。

陈寒虽然想在这里招收不少的学生,但也不能随便选。

蒋瓛看到陈寒的动作之后终于是确认了孔希明的猜测。

陈寒来山东布政司就是为了借助打压孔家来宣传自己的工程学院。

他带来的人大量招收学生,就是为了告诉天下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你们看孔子故里的百姓都认同我的工程学院。

伱们这些说我工程学院不好的人,有资格吗?

陈寒此举直接是让孔家人今后脸上连半分光彩都没有了。

陈寒这边是一边招收学生一边是丈量孔府的土地。

然后就学了一手打土豪分田地的戏码。

就地把孔府所有的土地都分给了当地的百姓。

这些土地千年来都在孔府的手里。

可今天居然分到了自己的手上。

百姓们甚至都不敢相信。

于是在分土地的当天百姓们涌上街头,用各种手段庆祝这一大喜事。

整个曲阜热闹了好几天。

甚至百姓们还自发地给陈寒立了生祠来纪念陈寒。

做完这些陈寒带着他的战利品以及学生浩浩荡荡地回京城。

如今京城已经开始举行直隶的乡试。

这些陈寒都不关心。

他在回京城的路上就接到了关于京城的情况。

京城目前对陈寒把衍圣公挖坟掘墓的事情评论是两极分化。

有的说陈寒不尊重死者。

也有的说陈寒这么做得非常好。

就因为这些衍生公的软骨头。

到时候免得读书人都心安理得的软骨头。

这是把整个天下的风气都给打坏了。

这样的行径怎么能让人不愤怒。

现在侯爷能够借助这件事情将孔家的名声给弄下来,让天下读书人从此之后不再迷信孔家,这也是一件好事情。

陈寒对于这些传闻都不关心。

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再说什么话都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不过有一封从自己妻子那里来的信件倒是让陈寒很感兴趣。

原来为了给太子殿下庆贺生辰。

秦王晋王燕王等人都进京城了。

当然庆贺生辰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老爷子的意思应该是要,陈寒给他的几个儿子普及一下大明商会的事情。

虽然口头上已经和老爷子说过大名商会可以解决今后随着大明的宗室越来越多,朝廷会比较难养活的事情。

但毕竟还没有真正的坐下来说这件事。

所以老爷子估计是想借助这个机会,让陈寒和几个亲王商议好。

另外一件事情是老丈人太子殿下传过来的消息,说是辽东那边接到了一些情况,蛰伏了许久的女真族忽然有了动静。

看那意思好像是要趁着辽东慢慢的天气寒冷,比较有利于女真族作战所以他们准备搞点事情出来。

老丈人的分析是这件事情绝对与朝鲜有关系。

因为上次朝鲜在粮食出口问题上为难明朝的远征军,太子直接停掉了朝鲜好几次朝贡的机会。

让朝鲜本就不富裕的资源更加的雪上加霜。

所以朝鲜有意借女真搞事情,让大明知道他们在辽东的作用,从而增加他们谈判的筹码。

陈寒接到这样的消息对自己的老丈人的佩服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能通过这简单的信息就判断出是朝鲜在搞事情。

实在很高明。

而这件事情还真的就如同朱标预料的那样。

要说清楚这件事情就得把时间拨回到几个月前。

……

几个月前。

朝鲜国度汉阳。

当朝臣们将釜山港口和合浦港口对明朝远征军的贸易情况上报之后,引起了朝鲜朝堂的轩然大波。

他们这才明白原来人家明朝之所以突然这么大张旗鼓地跟他们贸易。

并不是看上了他们的那点粮食。

而是因为在倭奴作战的话直接从明朝内陆运送粮食,成本太高,这才折中从朝鲜采买。

同时为了减少成本更是一鼓作气地打通了和朝鲜的棉布交易。

这本是一件好事情,毕竟朝鲜国内也很希望朝廷能于明朝民间做买卖,可以换来更多的生活物资。

本国过剩的物资也能卖出去百姓们的日子说不定能过得更好。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

那就是明朝那边过来的棉布质量好价格还便宜。

本国的棉布与人家的对比那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国民纷纷是采购从明朝进口的棉布,而舍弃本国的棉布。

明朝那边也加大了棉布对朝鲜的倾销,但是本国唯一能让人家明朝看上眼的只有粮食。

如果自家产的粮食每年都这么多还好说。

但朝鲜那块地方粮食产量就那么点,是经不起大量出口的。

于是李成桂的朝臣们就出了个馊主意,提高粮食出口价格来抵冲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减少粮食出口的数量,来增加自家的砝码。

不过很快他们就受到了明朝方面的惩罚。

由于恶性推高粮食价格,明朝太子殿下直接停掉了他们朝鲜的好几次朝贡机会。

本来朝鲜每年都可以来明朝朝贡六次以上。

说是朝贡其实就是带着土特产来做朝贡贸易。

这是朝鲜上下都非常重视的生意。

这一停的话损失可就大了。

于是朝堂上面气氛可就变得不好了。

李成桂在朝堂上直接就发了火:“这个该死的朱元璋!想干嘛?真以为我们李氏朝鲜这么好欺负吗?浑蛋!”

朝鲜堂中官正三品尚书令柳承权急忙说道:“殿下慎言!诽谤君上一旦被宗主知道可是要祸及全国!”

李成桂被这句话噎得满脸通红。

但是他却不敢随意发火。

因为他很明白别看朝堂上这些人都是朝鲜官员,但是这里面可是心中不少都认为自己就是华夏人,只不过我家里是在朝鲜这个地区而已。

你朝鲜国王要是对皇帝陛下不忠诚的话,他们是会偷偷给远在应天府的皇帝陛下朱元璋打小报告的。

这种氛围是非常严肃的。

至于韩国古装电视剧里面经常出现的称朝鲜国王为陛下这种事情,那都是意淫。

这要是放在明朝,朝鲜的大臣听到这样的称呼,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打死编剧。

人家一定会高喊:吾等从来都是大明属臣,本国只有国王何来皇帝?吾等乃是华夏人也!

怂恿朝鲜国王称帝的从来在朝鲜大儒们心目当中都是乱臣贼子。

尚书令柳承权就是坚定的大明派。

李成桂也不好怎么说,只好散朝。

但有个大臣却是个拍马屁的等散了朝之后偷偷找到李成桂,献了一条计策。

“殿下!而今辽东女真一直窥视辽东,他们擅长打家劫舍奈何没有补给,咱们何不如支援他们,待到辽东火起,宗主朝廷必然需要咱们出兵平叛。

届时咱们打个漂亮仗到朝廷去请功然后提条件,朝廷焉有不同意之理?”

李成桂听了后很心动,不过又反问:“若朝廷不求咱们出兵,而是主动出击,届时何解?”

“欸!殿下,您想对付辽东女真野蛮人还有咱们更得力的?

明朝朝廷大军骁勇,却不擅在冰天雪地下作战,他们才大不了在冰雪天气的仗,这岂不是吾等的机会?”

李成桂欣然。

于是一场在李氏朝鲜鼓动之下准备建立功劳的战争,就这么悄然发动了。

陈寒得到了太子朱标的信件之后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不仅可以让李氏朝鲜得到当头棒喝,更能让大明的军威横扫辽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