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96章 世献降表!孔府一窝卖国贼!!

第196章 世献降表!孔府一窝卖国贼!!

第196章 世献降表!孔府一窝卖国贼!!!

第三天,衍圣公进城的消息就传的大街小巷都是。

甭管他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在听到衍圣公这三个字之后,那都如雷贯耳啊。

不少的读书人更是接到消息的那一天,即便是大黑夜的都已经在城门口开始等待。

自从朱元璋割掉了丞相一职之后,衍圣宫就成为了文官之首。

每年进京城,都会专门由礼部率领一两千的读书人到成贤街去迎接。

而此时的成贤街早已是人山人海。

不管是什么人都想见一见,这个从曲阜来的衍圣公。

陈寒那边也早已接到消息,说是衍圣公来到国子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国子监大街,也就是成贤街搭一个讲演台,来跟陈寒论礼。

这件事情已经由京城里边衍圣公的一些耳目传的整个京城都是。

之前也说过,如今是洪武二十五年的七月,离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的乡试,只有短短的一个月。

远一点的州府读书人早已聚集在了京城。

一方面是调整好心态来考试。

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游览京城风光。

聚集了基督的读书人,这两天消息传出来之后,不少的读书人都开始往国子监大街方面云集。

就连老百姓们也是纷纷往那边而去。

如今的国子监早已经云集了数十万百姓。

整个国子监大街宽阔的大道之上,里三层外三层的挤满了人。

本来这种气势就已经够浩大了,可是陈寒居然看热闹不嫌事大。

更是做了几个大大的简易喇叭给那些维护国子监讲台的士兵。

让他们在自己与孔讷论礼的时候,可以将声音传达的更远。

当陈寒把这些东西给那些士兵的时候,他们还奇怪。

而陈寒则跟他们说,怕到时候自己赢了,下面的百姓不知道。

这让不少的将士都好笑,你能赢?

这些人都以为陈寒必定要失败了,怎么可能赢得了人家衍圣公。

人家可是大名鼎鼎的孔府,早已在千年之前就已经有了雄厚的根基。

而陈寒呢,不过才冒头一年多而已。

即便他的声望以极快的速度飞涨,那也敌不过人家千年的底蕴。

所以听到陈寒要他们用这传音筒,到时候故意把他们的话给放大,让百姓们都听到这些这样的事都有点哭笑不得。

心里面想着你一个人输,我们这些人看到也就罢了,还想让数十万百姓都知道你灰头土脸的?

所以他们都不知道陈寒到底打的是什么样的心思。

不过他们倒是接到了陈寒命令之后,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时陈寒正站在国子监大街那高高的刚刚搭建的演讲台下边,背着双手啧啧称奇。

尤其是看到在边上已经准备看自己笑话的那些读书人。

还有部分担忧的百姓更是颇为的感兴趣。

身后边江都郡主跟着他,看他还这般的闲庭信步,不由的为他捏把汗。

夏元吉更是早就急的额头上冒汗,“真是没想到,没想到啊,衍圣公来的这么快,而且还把声势搞得这么大。

知年,这就是想着让伱一败涂地呀。

你看周边有多少百姓,一旦你输了,以后工程学院可能再也难以招生了。

即便咱们的科技技术再厉害,也抵不上他们纸上谈兵。

到时候咱们这一年的努力可都要白费。”

江都郡主急忙问道:“夏大人,难道就一点胜算都没有吗?”

夏元吉看着饶有兴趣绕着演讲台不停转悠的陈寒,长叹一声,“希望渺茫啊,且不说知年贤弟从来没有治经典。

又对四书五经不甚熟练,就算是饱读诗书之辈,怎能与衍圣公那种从小浸淫其中的人相比。

即便是一般的读书人,也很难有衍圣公家中的底蕴。

他们家学渊源深厚,而且必有厉害的读书人进行调教,谁敢在这上面跟他们掰扯?

衍圣公一上来就说要论礼,其实论的不是所谓的礼,就是要以总结了千多年的儒家的那一套压现在才刚刚萌发的科学思维。

可一年的经验,怎能与千年的道行相比较?

只怕是会输得很难看。”

江都郡主听完夏元吉的话之后,脸色倏然惨变:“我当时也跟夫君说过,怎能接下他们这样的挑战,明显就是欺负人,他们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底蕴,可是夫君的科学之道只在京城盛行了一年多。

再怎么样也很难比较,可是夫君却铁了心要接这样的挑战,似乎就等着这一刻。”

夏元吉点点头:“可不就是嘛,他等的不就是这一个故意的激起这一次的斗争,也不知他哪来的底气,连你这个枕边人也劝不了,你说我们这些人如何劝诫。”

正说着话,内阁那批年轻的官员也纷纷进来。

一来之后便脸色难看的说道,“看起来衍圣公这一回是准备的,他们邀请了许多不出来过问世事的大儒。

我刚才来的路上看到一批老家伙。”

他们这帮改革派早就被保守派骂成了异类,所以现在也没有那么客气。

夏元吉一听更是脸色发白,不过他也没办法。

陈寒那边那么的镇定,他上蹿下跳跟个猴子一样也不好,只能静心等待。

就连皇帝还有太子殿下到了更高的看台往下看,也发觉气势不太对。

儒生太多,百姓也太多。

一旦败了,双方都不可能完璧而归,不过衍圣公肯定更有信心。

正说话呢,突然号角雷鸣响起。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给衍圣公专门用的马车已经徐徐而来。

在他身后有一两千身穿长衫的读书人,还有儒衫学者,等到国子监演讲台之下。

那些官员们不管品级如何纷纷是恭迎,个个虔诚无比,就好像参见皇帝一般。

就这一下,其实就搞得看台之上的朱元璋非常不悦。

他之所以对读书人这么的痛恨,就是因为这些读书人对孔府的人,实在是有点盲目的崇拜,比尊重自己还多一些。

太子看了老朱,知道自家父亲在想什么。

其实他心里边也想陈寒要是能在这一次击败衍圣公的话,那就最好了。

他也早受不了这样的鸟气。

只见得下边数千官员和几千的读书人,恭恭敬敬的把衍圣公孔讷请上了讲演台。

那边的气势,即便除去那几千看热闹的读书人和官员,就是衍圣公带来的那一百多须发皆白的老儒生就知道,他们气势非凡。

而反观陈寒这边,除了改革派的十来个人就是夏元吉和江都郡主,可谓势单力薄。

孔讷一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平虏侯爷,咱们可以登台论礼了吧?”

下面的百姓也好,围观的读书人也罢,都没想到这么快,都没怎么客套,就开始要论礼了?

老百姓们当即议论起来。

“你们说谁会赢啊?”

“那谁知道呢?人家可是孔府的人衍圣公,听说家里已经一千多年来享受皇家的尊重,没看到那些读书人吗?恨不得去给人家舔鞋底子。”

“那侯爷这回可是要栽了?”

“那也未必,侯爷一年来的改革,那也是大刀阔斧的,是有魄力的,还出走东洋能把倭奴都给打败,一定能赢。”

“呵呵!”

边上有读书的冷笑。

“也不看看现在跟他打擂的是哪方——衍圣公,我等读书人的国公爷,小小的平鲁侯,不过是仗着取巧获得的功名而已,哪能比得上我们衍圣公千年的家传底蕴?

你们这帮泥腿子看着,衍圣公一定会把陈寒辩得灰头土脸。

到时候他名声臭掉,你们那些所谓改革也跟着臭掉,你们这些泥腿子,一定还会跪着求我们读书人。”

话说的难听,百姓们纷纷怒骂。

当即两方人都是看不顺眼拉开了队列,中间形成了楚河汉界。

左边是老百姓,右边就是那些读书人,个个是争的面红耳赤。

看台上面朱元璋看到孔讷不尊重人的眼神,分外的愤怒。

等孔讷和陈寒登上了演讲台,两人对面而坐,孔讷刚要开口,要用他满腹的经纶来把陈寒辩倒。

陈寒这边倒先开口了,“其实本侯本不想跟你们这一窝子卖国贼说话的。”

陈寒卖国贼三个字一出口对面孔讷顿时愣住,以为自己听岔了,当即反问:“侯爷刚才说的是什么?”

陈寒提高了嗓门,“看起来卖国贼不仅心瞎,连耳朵也聋了,本侯刚才骂你们是卖国贼。”

陈寒提高了声音之后,边上所有人都听到了。

顿时愣住。

儒生们大叫:“陈寒你说什么?”

“对啊,什么卖国贼,你说清楚!”

百姓们也没想到,陈寒居然如此直接,直接就开骂。

刚才不是说这是论礼吗?

侯爷好像没有要讲道理的样子。

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和朱标也愣了一下。

朱高炽他们在下面也听到了。

“刚才先生说什么?”

朱允熥回道:“先生好像在骂衍圣公是卖国贼!”

“啊!!”

所有人都愣了。

离得近读书人和百姓也都听得清清楚楚,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侯爷居然会骂衍圣公是卖国贼。

虽然明朝可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都是天下概念。

但是不少人心里面都有一个普遍的观点,王朝更替那是正常的,那叫亡国,不是亡天下,这相对来说是小事情,那是吃官家饭的人要去操心的事。

这叫国之兴亡,肉食者谋之。

但是异族入侵占据中原,那就是亡天下了,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人人有责。

所以卖国贼的意思就是在骂孔家世世代代都是被主求荣之徒。

陈寒这个说法,好像是对的啊。

有人心想。

“我觉得侯爷说得对!你们想想,孔府传承了千多年,可每次改朝换代他们都安然无恙,也没听说孔府出了什么仁人义士为当朝朝廷做事的。”

“对!对对!咱们怎么没有想到这点?”

“这么一想,好像孔府真的是卖国贼啊!”

“侯爷真是犀利!”

读书人一听这话,脸都变了,立刻辩解:“瞎说什么?闭嘴!闭嘴!”

“陈寒在胡说八道!什么卖国贼!没有的事!”

其实他们也听到了百姓们议论,虽然不像相信,但是好像说的也有点道理。

这么一想顿时觉得很危险。

孔讷在讲台上听到陈寒这么说,又听到下面的百姓大声的喧嚷。

大声质问:“陈寒,你居然敢骂我孔府卖国贼?你好大的胆子,这是论礼,你居然敢泼脏水,你今天要是不说清楚了,你得长跪在孔府门口谢罪!”

下面的读书人大声地跟着喊了起来。

“对!得长跪在孔府谢罪!”

“跪下来谢罪!”

“跪下谢罪!”

“谢罪!”

就像是有回声一样,这些读书人都要疯了。

因为它们都是精神孔教,亵渎了孔府,那就是亵渎了他们的信仰,他们当然要发疯。

陈寒这个新鲜的角度,和狠辣的发言,让朱元璋捏把汗,心道:猴崽子一上来就来这么刺激的,老头子我年纪大了,可受不了啊!

陈寒笑道:“唐朝柳河东《吊屈原文》你可曾背诵过?”

柳河东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了诗歌之外,尤其擅长写讽刺时政的散文。

孔讷冷笑:“你居然考我学问?你以为你是谁?”

“本侯问你背诵过没有?”陈寒不理他。

“千古名文,焉能不烂熟于胸?”孔讷不耐烦。

陈寒冷笑,看起来这糊涂蛋都不知道已经掉进了陷阱,于是讽刺起来:“既然烂熟于胸,应当记得‘食君之禄畏不厚兮’这句,此句演绎到如今,便是警局——食君之禄,分君之忧!

然而孔府自孔子十三世孙孔霸被汉元帝被封为褒成君、汉平帝元始元年孔家子女被封为褒成侯、唐开元十七年孔子子孙被封为文宣公、宋至和二年改称衍圣公以来,直至如今,千多年来,你们孔府世受各朝朝廷厚恩,可是何曾想过分君之忧?

王朝覆灭更迭,你们孔府倒是地位水涨船高,封地越来越多,待遇越来越好。

难怪有人会送你们一副对联。

上联曰:昨降辽金,今降元蒙,何足道哉。方明白:善劝进家有余庆;

下联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全都忘了(liao)。只记得:识时务者为俊杰。

横批:世献降表!

本侯觉得,字字珠玑,所言甚为合适啊!!”

孔讷听完陈寒的话,顿时眼前一黑,差点晕倒……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