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80章 内斗!又是内斗!流血政斗即将

第180章 内斗!又是内斗!流血政斗即将

第180章 内斗!又是内斗!流血政斗即将开始!!

武将们还真不是所有人都是傻瓜,很快就明白这是文官们在嘲讽武将们头脑简单。

不过人家也没有说什么粗话也就不好意思回击,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说不过,只能闭上嘴巴。

陈涵看到所有人在看完了水泥路面都很震惊之后,把朱元璋他们给迎进了工程学院里面。

里面的情景别的官员可是没有见识过的,所以进去了之后就好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见什么都觉得新鲜。

特别是教室里不像私塾,那样的简单而是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

那些刚刚烧制而成的烧杯,各式各样的新机子摆在了教室里面,还有学生正在上课。

而他们的上课也不是一个先生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念四书五经下面的学生跟着念,而是先生在上面引导下面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要是放在其他人的眼里面这不就是目无尊长吗?

甚至他们还对先生提出来的说法产生质疑。

文官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之后,一个个都是露出了厌恶的神色。

在他们的教条当中,学生就得该有个学生的样子,得对先生非常的尊重。

对先生所提出来的,即便有错误也得找个没人的地方,把错误给说出来。

不可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先生的错误给说出来,这样会让先生很没有面子,这就不尊重先生了。

可是在学堂上面,给下边这些学子们讲课的先生,反倒很享受学生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大家在学堂之上互相讨论,互相的成长的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他们原本都是在互相的进步。

先生不一定会比下边这些学子学得更精。

学子们也没有必要对先生那么的敬畏。

大家就像是朋友一样畅所欲言,对科学之道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陈寒他们看得当然觉得正常。

但是在私塾成长起来的文官们,却犹如看到了非常厌恶的景象。

特别是看到学堂上面,学子们不仅仅是随意地走动。

大家三三两两地捉对讨论,更是可以跑到讲堂上面跟先生一起对实验数据之类的进行探讨。

和先生平起平坐,这种违背礼制对他们来说,是挑战他们底线的做法。

不少文官都背过身去,然后轻轻地呸了一声。

陈寒把他们的所有表情都看在眼里,并没有与他们一般计较。

反倒觉得这帮文官其实也挺可爱,看到看不顺眼的东西,他们立马就会表现出自己的厌恶来。

这种人相对好控制,好对付。

怕就怕那种心机深沉的,即便是看到自己如此厌恶的场景依旧能够笑呵呵的,这种人才危险的。

就比如吏部尚书兼左都御史詹徽就是这样的人。

陈寒在朝堂上面把户部右侍郎张翼给搞下去之后,就有人提醒他要注意詹徽,因为他们是儿女亲家。

他的女儿嫁给了张翼的儿子,受连累被贬到了辽东那蛮荒之地去,心里边焉能不记恨。

陈寒倒是没有多少忌惮,反正债多了不愁。

有多少人对自己看不惯,有多少人愤恨自己,他早就做了充足的防备。

所以詹徽要是对付自己,那刚好趁这个机会把他给搞下来也就是了。

原本这个詹徽在他这里就没有什么好印象。

此人行事乖张,喜欢揣摩上意。

在原来的历史里,此君在蓝玉案充当了主审官。

他可能和杨修是一类人,喜欢揣摩君主的意思。

所以朱元璋也相当厌恶,只是他完全不自知。

詹徽去审讯蓝玉之时询问蓝玉是否还有同党,蓝玉直接咬定说詹徽就是自己的死党。

朱元璋几乎是不加审讯的就采纳。

于是詹徽这个酷吏,原本跟蓝玉是死对头,原本是非常效忠朱元璋的人,居然被打成了蓝玉的同党,然后一起被杀。

这也是时也命也,只能说这种人是那种把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所以现在即便是看到詹徽满脸的阴沉,即便是看到他隐忍的怒火,陈寒也不当回事。

他带着文武官员在工程学院绕了一圈之后,直接来到了后院,也就是水泥路通向的环形跑道。

那也是整个工程学院大型机械最集中的地方。

此时的后院不仅有陈寒亲自设计的玻璃烧制厂,更有自动碎砖料碾磨一体机。

当然这一次主要还是要让他们看一看水泥路面在这里的实验。

陈寒为了迎接文武官员,特意从兵马司调来了十几辆马车,在文武官员到来之后,就听到后院人喊马嘶。

皇帝他们一到后院就看到十辆马车,每辆后边都拖着载着十几块大石头的车厢。

这些车厢每一辆至少得有千斤以上。

可是依旧可以跑得如此之快,这要是载着的是普通人的话,那还不得起飞啊。

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是震惊异常。

而陈寒就是要告诉所有的官员,尤其是要告诉皇帝陛下,这条水泥路面有多么的坚固耐用。

您刚才只是在水泥路面上又蹦又跳,凭借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对水泥路面有任何的摧残。

可是我这里即便是最轻的一辆马车,也是两匹马拉动的,车厢里边还放了重达千斤的石块。

当着你们所有人的面一遍又一遍地拖动着,甚至为了让你们看得清清楚楚,整个环形跑道上面四百多米,全部都撒上了水。

首先就是要让他们看到,即便是水泥路面上洒了水,可是马车依旧在上面健步如飞。

第二个是,看看水泥路面会不会像一般的路那样,被水给侵蚀,最后泥泞不堪。

当文武官员和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标站在了环形跑道上,看着在面前被将士们驾驶的马车在自己面前呼啸而过。

可奇怪的是并没有多么颠簸,反倒是如履平地。

而且路面上全是水花,却并没有发生打滑的现象。

这一幕可以说十分的震撼,尤其是文武官员,在看到这一幕之后,更是惊掉了下巴。

如果刚才只是能力踩在上面,并没有产生多少伤害,他们心里边还想着,毕竟人重量有限,如果是马车踏在上面,说不定就会留下痕迹呢。

而陈寒马上就让他们看到了结果。

当他们看到十几辆马车在环形跑道上,以很快的速度奔行,后边没有顶棚的车厢,更是放置着一看就重达几百上千斤的石块,可走过之后,依旧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如此就真正检验了水泥路面的坚硬,以及不被水融化。

陈寒看着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一脸惊愕,看到文武官员目瞪口呆,明白这场实验达到了效果。

他当即上前去对着朱元璋拱手抱拳,“陛下这水泥路面,如今的实验您可看得欢喜否?”

朱元璋撇头看向了陈寒,虽然从宁波回京的路上,陈寒一再严明水泥会改变大明的交通状况。

但朱元璋没有见过水泥,心理预期还没有这么高。

而当现在看到十几辆马车在他面前一遍又一遍地转悠,一遍又一遍的试验,旋即发现,自己一开始想到的与现在所发生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陈寒说的还是保守了一点。

朱元璋看着面前飞驰的马车,脑海里边只想到了一件事。

如此重的马车在上面拉着都没有多少颠簸。

那如果这些马车载着无数的粮草飞奔向北边的边境,那战士们将不会因为粮草补给,打到一定的地方就打道回府。

而如果占领的地方,都能够修上这种水泥路,那还用担心每一次运送粮草浪费的人力物力吗?

同时朱元璋马上又想到,陈寒所说的杜仲这种药材当中提炼出来的凝胶,制作成为的轮胎,将会提高轮子的使用寿命,将会提高速度,将会减少马匹的损耗。

这个时候他眼前就好像打开了一道巨大的门,里边透出来的是无比光彩夺目的光芒。

朱元璋明白陈寒所说并非虚言,他能做到这一步。

官员们更是被眼前的这一幕给震惊得目瞪口呆。

开始他们以为水泥路面,不过就是人踩上去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可现在陈寒却是的打了他们的脸。

十几辆马车,每一辆上面都装载着上千斤的石头,依旧没有碾压出任何痕迹。

朱标此时更是兴奋,直接拍了拍陈寒的肩膀,而且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声说道,“好小子,你可算是给咱们大明又提供了一件利器。

水泥路面要是修建到边境地带去,将士们的粮草补给,将不再是问题,伱给他们提供了更大的胜算。

往小了说,是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往大了说,你这可是不知拯救了多少将士的性命。”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真要是保障了粮草的补给的话,那将士们在前方作战,吃得饱穿得暖,可不就是提高了每一个战士的生存几率?

想到这里武将们眼睛更是火热。

因为他们很明白,这水泥路面要是修到边疆地带去,他们还用担心后方援兵的问题吗?

就连蓝玉此时看到这条水泥路之后,都是感慨,“咱以前一直没有小看这个陈寒,可没想到这个陈寒还是给咱如此大的惊喜。

只是可惜咱们现在不能征战沙场。”

后边的轴轳侯、鹤庆侯、南雄侯等人也是发出了感慨。

以前他们作战的地方都是不毛之地,运输粮草的难度十分大,这也导致很多时候明明战机合适,明明敌军已经崩溃,可依旧无法迅速出击,就因为粮草补给的线路一旦拉长,对于己方非常不利。

尤其是与北边的异族对抗之时,这种缺陷尤其明显。

而现在他们感慨的则是,如果水泥路能够修得更远,那同僚们应当可以建功立业,而他们现在却没机会,一时间颇为的感慨。

接着陈寒看见了朱元璋和太子朱标洪声说道:“殿下,陛下微臣恳请即刻在京城修建一条真正的水泥路面,由工程学院以及大明商会共同承包。

一方面是让工程学院有一次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刚刚成立的大明商会可以发挥出作用。”

陈寒这么说是有目的的。

大明商会现在还没有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革,陈寒觉得有必要借助修建水泥路面这件事,拉拢更多的商人入股,刚好可以把股份制改革这种事情推行下去。

可是陈寒这么一说,边上的工部尚书沈缙非常反对。

原本陈寒的税制改革就让工部丢失了一大块利益。

而现在陈寒提出要修路的建议,居然是让工程学院和大明商会来主导,岂不就是要把工部给甩到一边去。

如此一来的话,他们哪有什么利益可言。

而且这对他们工部的声誉也有影响。

如此大的一件事如此好的机会,没法让工部大显身手,反倒让工程学院和大明商会这两样都是陈寒率领的衙门机构去执行。

一旦他们成功了,那工部的脸面往哪放,那今后有工程是不是都让工程学院去做?

而且陈寒这不是中饱私囊吗?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陈寒现在是教务司和商务司的主事。

工程学院和大明商会都属于他管辖的衙门。

工部尚书沈缙当然不乐意,好处都让你一个人给占了,那我工部的位置往哪放?

于是沈缙站出来反对:“陛下,营建道路一直都是工部分内之责,工程学院以及大明商会不过刚成立的衙门,焉能主导如此重要之事。

京城首府京畿,乃我大明首要之地,若路面修建出现纰漏,岂不是让外邦小国耻笑。

微臣以为还是得让工部的能工巧匠一同加入其中,方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同时得让户部参与其中,对钱财之事他们最为了解。”

他看向了夏元吉说道,“夏大人身为户部左侍郎,应当最了解钱财乃是重中之重。”

夏元吉看着他,知道他在给自己挖坑。

自己不仅是内阁大臣,又是户部左侍郎,同时还是这一次的改革先锋。

要是说一句,对的,那就完了。

那夏元吉就成了改革派的叛徒。

成分就有问题。

户部尚书赵勉这是个老油条,同时也是夏元吉精神上的导师,一听就知道,这个沈缙又犯了之前喜欢斗争的老毛病。

不过沈缙原以为这次揣摩上意到了点上。

原以为皇帝必定要平衡派系,而让两派之间都互相参与这件事。

这么一来他就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可以顺理成章地掺和进这件事情里面。

可没想到的是朱元璋何等人物,说了一番话就让沈缙面红耳赤。

而这番话也注定让一场不能避免的政治斗争拉开了序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