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69章 一出好戏!朱元璋有个天才孙子

第169章 一出好戏!朱元璋有个天才孙子

第169章 一出好戏!朱元璋有个天才孙子!

总体来说,朱有燉的这个戏剧,主要就是从改革前后两个方向来进行。

朱有墩他们这些学子根本就不像是在一般的私塾学堂里面那样,只会去读之乎者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那些四书五经上面。

除了他们大量地涉及的是陈寒给出来的新知识和新体系之外,他们利用自己乃是皇家子弟的便利身份,可以在京城各地游走。

甚至借助着皇家的保护,可以直接在周边的城池当中收集关于改革之后的成果。

这是夏元吉给他们布置的任务,也是他们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

就是亲身去体验一下民间的改变。

让他们能够切身地体会到,民间与之前不一样之处。

也正因为大量的社会实践以及到第一线去感受改革前后的对比,朱有燉他们才有更多的感悟。

这一出戏,不只是朱有燉一个人的戏剧成果,倒是朱高炽他们所有人的体悟。

这当中着重地表现出了商人前后的变化,戏剧中没有避讳之前商人因为缺斤短两这些,所以名声不好。

但也并没有去否定,这些商人在灾难之时,为了天下捐赠出钱财,所以他们将这些搬上了台之后,百姓们对买卖人的看法变得更好一些。

至少让那些个商人不再被歧视。

商人有作用的,已经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

特别是如今商人缴纳了很多的赋税,为百姓们减轻了负担,更是让百姓们对他们多了一些理解,

商人在看完了这出戏之后,不少人都是落下泪来。

实在因为现在的风气,让他们很难生存。

而现在这样的戏剧出来之后,他们终于得到了不少人的理解。

同时更是想抓住如今的风口,既然朝廷解除了这么多的限制,那自然是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努力的完成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也让更多的商人知道,原来自己这一行也并不一定是毫无作为。

甚至也可以成为忧国忧民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商业环境也随着这些宣传变得更好。

而第二项则是对摊丁入亩之后税制改革的宣传。

税制改革之前,老百姓们没田的少田的,反倒要缴纳更多的赋税。

而那些有钱的有钱的,利用各种优免权以及各种手段来隐瞒自家的田地,从而逃税漏税。

导致赋税摊派在了普通百姓们身上,百姓们过得越发的痛苦。

而现在却不一样了。

清丈完了土地之后,大家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这一次即便是在行宫当中,朱元璋也让不少的百姓进来。

首先就是要与民同乐。

另一个就是要让他们也都能够在这个时候看一看这场戏。

百姓们在看到了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之后,不少人都是拍案而起,欢呼鼓掌。

因为他们的确是受到了摊丁入亩的巨大好处。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那都是地少民多。

摊丁入亩之后,经过了土地的清查之后,所有一切都变得透明,那些个想要逃税的地主们,根本无法逃,他们也只能是乖乖地交税。

由此他们减少了不少贫苦老百姓的负担。

甚至因为没有了人丁税,不少的黑户都涌现了出来。

劳动力人口增加后带来的则是可观的产量增加。

甚至这部分涌现出来的黑户,还成为了城里作坊里的产业工人,为工厂增产增添了力量。

而接着就是关于那些新的技术的引进剧目。

尤其是纺织机和纺纱机。

这两样东西引进来之后,江南特别是松江府一带织布效率提高,成本下降,棉布价格降低。

而老百姓们在看这出戏的时候才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棉布这个价格会降低了。

原来这一切也是因为陈寒的功劳啊。

当戏剧上面演绎得相当生动精彩之后,他们才知道原因所在。

尤其是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的织布场景也被搬上了戏台上后,更是直观地让百姓们知道了,原来就是这样的发明让织布的效率提高了。

他们看完了之后,对于坐在皇帝边上的陈寒更加的佩服。

更是明白为何陈寒能获得侯爵的封赏。

这不仅是因为作战,同样的因为这些改革。

而他们远在宁波府,也终于知道松江那边的棉布之所以如此廉价,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样的一出戏不仅剧情丰富,情节生动,内涵更是相当的深厚。

虽然只是简单的做对比,却能够将现在的改革编辟入理的讲述。

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些反对者是因为什么要对付陈寒他们这些改革者。

这出戏,简直就是一次文化的新思潮。

让老百姓们都明白,看得懂,之所以有很多人会攻击改革派,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改革改变了所谓的祖宗家法。

其实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个改革,会直接冲击他们这些人的利益。

所以他们一定要让改革不可能成功。

当然改革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诸多的阻碍。

甚至可以说,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明旧理,然后就成为了那些保守派或者说利益者的枪来使用。

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改革到底是因为什么。

只是有人跟他们讲改革是不好的,甚至宣传新的科技那是妖魔鬼怪,会吃人。

导致不少的普通百姓畏之如虎,可是这出戏深入浅出的将改革的情况给分析了一遍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改革思想,不是在搞妖魔鬼怪,反而是在让老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不少人看了后,都是噢了一声。

原来如此。

当然朱有燉没有忘了将改革过程的艰辛也搬到台上去。

比如改革第一位牺牲的大臣就是沈立谦。

当朱有敦将沈立谦的事迹写进了戏曲当中之后,老百姓们看到沈立谦这位为了改革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大臣,倒在血泊当中,不少人都跟着泫然欲泣。

就算是一些官员,也跟着眼眶湿红。

陈寒和夏元吉在看到了戏剧上面扮演沈立谦的那名演员倒在地上呢,如此不甘心的眼神之时,马上回想起来,当初的沈立谦在血泊当中,就在自己等人面前,那不甘的眼神,更是如同就在昨日一般。

那心痛如刀绞一般的心情,依旧是如潮水般涌来,让他们心脏的为之紧缩。

陈寒是第一次觉得,即便是看戏,可是依旧能让自己感受到冲击。

夏元吉更是在看到了这一幕之后,猛灌了自己一杯酒,眼眶都跟着湿红。

那可是跟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啊。

那是多么坚定的改革者。

那是多么坚毅的改革官员。

虽然他有的时候也表现出了畏惧。

虽然有的时候也调侃自己怕死。

可是每一次改革,他哪一次不是冲在最前面?

哪一次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改革成果?

可即便如此,依旧没有逃过那些被触动了利益者们的屠刀。

看着他在自己的人面前倒下,比自己倒下还要难过。

幸好自己等人在他走了之后没有退缩,也没有因为这个而害怕。

而是坚定地带着他的那一份意志,踏上了改革之路。

并且获得的成果相当丰厚。

陈寒这边功封平虏侯。

而他也是直接被提拔为了户部左侍郎。

这么年纪轻轻却被提拔为户部左侍郎,可以说已经是滔天之幸。

而这只不过是改革的一点点小小的回报而已。

夏元吉在喝这口酒之时,和陈寒对视了一眼。

其实他们心里面更加是想着,即便不要加官进爵,能换来沈立谦活着就更好了。

如果沈立谦活着的话,那么改革铁三角的路程将会走得越发的坚定。

甚至当沈立谦在看到了陈寒真的从倭奴那边运回来,如此多的白银,一定会拿起酒杯来跟自己等人说,如此盛世应当浮一大白。

可是沈立谦却永远都不可能看到这一幕了。

可能他在天有灵,一定会默默地在天上祝福着陈寒和夏元吉。

可是陈寒和夏元吉依旧希望他能够活着。

即便是大家依旧过得战战兢兢。

依旧在想着会不会有利益既得者花钱买凶杀自己等人。

即便过成那样的日子,可依旧可以坐在一块喝酒谈天说地得志向。

那是多么美的一件事情。

然而现在他却永久地沉浸在了那狭小的坟墓当中,无法看到这一刻。

这才是真正改革最让人痛心之处。

因为改革不可能不死人。

而官员们在看到沈立谦的死,也终于知道当时是有多么的凶险。

看起来陈寒他们所经历的绝对不是自己等人,所看起来的那般的轻轻松松。

朱元璋在看这出戏的时候也是相当有同感啊。

同样的也看到了,当沈立谦被杀之后陈寒,像癫狂一样地督促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办案那种焦躁的神态。

那种想要找出凶手的戾气,都毫无避讳地搬上了戏剧舞台。

那表现的就如同窦娥冤一般,六月飞雪的那种绝望以及那种无奈喷薄而来。

可以说在戏曲上面表现得相当的精彩。

而陈寒在看到这一幕之时,即便知道这上面有些出路。

即便没有戏剧上面表现得那么的紧凑、亢奋。

但依旧是**不离十的事实之时,也是觉得自己当初是真的又着急,同样的也是想要让所有人都明白自己的人不好惹。

看到这一幕陈寒更是有感而发呀。

幸好自己等人改革成功了,要不然的话这些事情会不会被当做一个笑话一样的,天天在官场上宣传。

估计会的。

因为那些想看自己笑话的人不知其数。

因为那些人被破坏了利益之后,一心想的就是如何才能够把陈寒给拉下马来。

至于方法就是能用多卑劣就多卑劣。

戏剧的最后一幕,则是陈寒终于是带着天下改革成功,而百姓们也生活得其乐融融。

朝廷按照新的秩序开始治理天下,让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应有的收益。

甚至在戏剧当中更是说明了,一旦有如此多的收益之后,必定可以让天下所有的官员都获得俸禄上面的加倍,这才平息了天下官员的愤怒。

也终于是有人在这个时候极力去支持陈寒了。

百姓们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其实心里面都明白,这是没有办法的妥协。

因为如果不让这些个官员们都能够获得一些利益的话,这些官员在执行改革的政策支持就会缩水,就会心不甘情不愿。

所以聪明的百姓其实在这个时候都明白,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

不过这种妥协,也是无可厚无可厚非。

因为寒窗苦读十几年,一朝当官了,如果都不能获得一些利益的话,这些人心里面会甘心吗?

他们不甘心还不是要来祸害百姓。

正因为想到了这一点之后,他们才能够心平气和的去接受戏剧上面所表现出来,最后官员们一个个在获得了俸禄加倍之后,终于是接受了改革。

这是又讽刺又无奈的一幕。

陈寒看完了这出戏之后,首先是站起了拍手鼓掌。

不得不说朱有燉的确相当有才。

陈寒在看完了这出戏的时候,都会发出感慨。

如果自己穿越成了一个小小的官员,从自下而上进行了改革的话,那阻力不知道有多大。

即便是在一个县城当中,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为改革而触动利益。

他们绝对会站出来反对。

而如果自己没有皇权在背后支持的话,那就不知道又要死多少次了。

小小的改革直接触动了利益,人家都跟你拼命,更不要说这种天下的改革,有多少人的利益会被触动,就可想而知。

看完了这出戏之后,陈寒越发认定,艺术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宣传新思想的艺术,更是必须得要推广。

这也是改革的重要一环。

没有这一环的话,那很多改革思潮的根本没有办法传达下去。

所以他在看向朱有燉的时候,大是夸奖:“天才,真的是天才。”

能够如实敏锐地察觉到天下的这些改革,然后排出这么一出戏了,绝对是天才。

这就相当于一个媒体的宣传,这样的戏剧,应该都排。

陈寒更是站出来对老朱说道:“陛下,这么一出好戏应当让全天下所有人都看一看。

应该让更多的百姓们理解改革,这比执行的政策更能够深入人心,您有一个天才一般的孙子。”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