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42章 蓝玉为人乖张,不可深交!夏税

第142章 蓝玉为人乖张,不可深交!夏税

第142章 蓝玉为人乖张,不可深交!夏税开启!

他愣了一阵之后哈哈大笑:“好好好,你果然是条汉子。

如果让你通融,你就满口答应,我必定瞧不起伱。

可你现在断然拒绝,说明你还是个有原则的人。”

说完他看向了朱幼薇,“我今日就是来试探试探,看起来陈寒是个人物,以后能成事。”

蓝玉说他是来试探的,但是不知道为何,陈寒却一点都不相信。

陈寒感觉他反倒是来下马威的。

甚至更能够看得出来,他就是想要从自己这里获得一点特权,被自己断然地拒绝,他之所以没有生气,也并不是因为他所说的看到自己坚持原则。

反正对于蓝玉这个人,陈寒现在并不是抱有多少希望。

他一开口就想着利用自己与朱幼薇的婚事而获得一点特权。

就说明这个人内心里面还是死性不改的,依旧觉得自己获得特权是应该的。

依旧是觉得自己打了这么多年仗,享受享受是没有问题的。

有这样心态,他必会错误不断,一定会犯下更多的事。

想到这里之后,其实这个时候的陈寒对于蓝玉的观感,还是介于以史书记载为主的那种感觉,并没有超越。

蓝玉的确在军事上面有着奇才,但是在政治方面,以及他个人操守上面来讲,根本就不合格。

以后想要让他来帮忙,看起来也挺难。

除非有太子殿下下命令,要不然的话,他肯定要提出一些条件。

蓝玉不想让整个会面冷场,只好笑道:“好了好了,咱们现在只论家私,不谈朝政,来来来。

我家幼薇也好久没有陪舅公吃过饭了,咱们一同吃个便饭,就当是提前预祝你们新婚了。”

朱幼薇看到陈寒的表情之后就知道这一次的会面是失败的。

她也没有想到蓝玉在一见面就提出这样的一个要求来。

这不就是让自家郎君为难吗?

明明知道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答应的,可是他却依旧一上来就提。

但作为孙女辈的朱幼薇,在这件事情上面却又不能提出多少异议。

毕竟不管怎么来说,蓝玉也算是长辈,自己再怎么也是他的晚辈,不能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

所以吃了这顿饭之后,陈寒和朱幼薇两个人坐在了马车上,陈寒就说了一番话。

“以后尽量的少跟他有所接触,要不然他为难,我们也为难。”

蓝玉的背后可是有一堆的人,并不是他一个。

朱幼薇点点头,陈寒再次说道:“于公而言,他的确是一名很好的武将,对大明的朝廷绝对有帮助,但于私而言,他的私心太重,咱们不帮他,他心里面已经很不高兴,你刚才看得出来吗?”

朱幼微点头:“其实我是想让舅公帮你镇镇场子的,可现在看起来没用。”

陈寒笑道:“我弄了一个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可是连他们都给得罪了。

还是那句话,这个蓝玉除了你皇爷爷,还有你的父亲能够镇压得住,谁的面子他都不会给。

更不要说现在的改革,是拿他们这些士绅阶层来下手的,你以为他心里面就能够痛快?

他这一次没有在我身上讨到一点便宜,下次他可就不会给任何的好脸色了。

即便我作为你的夫君,你作为他的外甥孙女,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感情,不过都是利益而已。”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寒不由地现出一丝厌恶之色。

政治有的时候就是这么肮脏,什么亲情,友情,在利益面前都不算什么。

只有利益才是他们永远的朋友、永远的亲人。

……

翌日。

陈寒看到皇帝派出了两千东征军,直接是赶赴了倭奴南朝。

赵审言现在在南朝那边已经站住了脚跟,需要的就是有更多的援助,帮助他在南朝能够开创一片天地出来。

有沐英的保证,皇帝是非常相信赵审言不会在倭奴自立为王的。

毕竟赵审言跟着沐英这么多年,沐英还是了解他的为人。

两千多东征军下去了之后,还有一件事情就拉开了序幕。

一切似乎恢复了风轻云淡,所有人都忘记了沈立谦一般。

但其实,这只不过是暗潮汹涌之下,所有人在这个时候都默默地停了下来而已,并不见得就是可以放松。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大家伙都把另一件事情放在了头等大事上面来看待。

洪武二十四年的八月,夏税正式开始征收。

与平常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征收完全是用宝钞进行征收。

另外一点是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实行下去之后,即便是那些官员们对这种方式非常的排斥,但考成法以及皇帝陛下的重压之下。

没有一个人敢在这种时候提出任何的异议。

所以很快的夏税的征收就开始。

按照陈寒所说,摊丁入亩官差、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主要是集中在京城周边的几个省份。

像西北、西南、岭南以及辽东等贫困地区,依旧按照之前的以粮食进行征收。

与之前征收粮食不同,这一次粮食的征收完全就是用宝钞来上缴。

而且还是按照自家的田地有多少来上交,最重要的是让百姓们看到了这一点。

那就是连那些一个官绅们的家人,都在不情不愿之下缴纳粮食和赋税。

百姓们从来就没有见过那些官绅,居然也要交税。

所以这一次算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不过大家都在等待,要看一看朝廷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决心。

是不是真的要那些官绅一起交税。

而这一次,虽然有很多的官绅想通过自己的关系,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可是他们却发现根本不行。

不仅是官员们一个个在这个时候十分的抗拒他们这行为。

更因为锦衣卫这一回可是变成了税务稽查司。

锦衣卫的大名可以说,已经传扬得整个天下都是。

大家即便没有直接接触过锦衣卫,但也早已有所耳闻。

这些人直接听命于皇帝陛下。

他们手握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不管你是皇亲还是国戚,他们都可以直接抓人。

更不要说他们现在所负责的是税务方面的工作。

每一个地方收税的衙门边上,都会有两到三个锦衣卫的稽查司人员在一边统计。

他们不仅仅是统计,更多的是监督。

那意思就是说,看看你们这些人还有没有这样的胆量,敢在锦衣卫的面前搞这样的手段,这样的效果是空前的,给了许多高官府巨大的压力。

这帮人因为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绕过任何人,一杆子就把情报捅到皇帝那里去。

皇帝所制定的贪污六十两或以上者就砍头的铁律,也是足以震慑的震慑的所有的官员。

到了即便是见到如此多的钱财,也不敢伸一只手的地步。

可以说真正是将锦衣卫的效能发挥到了极致。

那些官员们见到锦衣卫双腿就开始打颤,更不要说在这种时候偷奸耍滑。

于是百姓们痛痛快快地交税,官员们安安静静地收税,是多少就是多少。

大家各司其职。

没有淋尖踢斛;

没有加征杂税。

百姓们再也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自己家里面明明没有多少田地,可是却要交重税。

而那些个官绅免税阶层们,明明有那么多的田和地,却只需要抱着双手,看着苦哈哈的老百姓们,从自己的口粮当中,挤出一点来交税。

现在这些个百姓们一个个交的税反倒是少很多。

他们高高兴兴去交税。

路上却看到那些官绅阶层们一个个唉声叹气。

甚至有许多家里边出了秀才,出了举人的士绅阶层们,居然也要拿着宝钞去交税。

他们一个个哀怨。

“这个老天爷到底是怎么了?我们这些人怎么也要交税了?我儿子可是举人啊。

凭啥只是免掉了他的人丁税,而我们这些人依旧还要交税?这也太不公平了。”

可是路过的那些老百姓们则说道:“这还不公平,这是最公平的,您家里面有多少地呀,占着房、躺着地,一辈子都吃喝不愁,可是您不需要交税。

反倒是我们这些人过得苦哈哈的,倒是要给你们交税,那才不公平呢。”

百姓们围了围在一边之后也是哈哈大笑,“说得对,说得对之前那样才不公平呢,现在是最公平的。

现在朝廷让你们这些人多交税,那我们少交点税那是公平的,我们本来就没有多少田和地,你们有那么多田和地多交点怎么了?

这些年你们也赚得够多了,现在应该要把所有偷税漏税的部分全部都给上交上去,这才叫真正的公平。”

老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把那些士绅说得是不知道怎么去反驳。

之前他们就从来没有要求过要交税,这还是头一回,自然怨气不断。

“你们这帮穷要饭的,你们以为这项政策能持续多久?别高兴的太早,要是恢复成了之前的赋税,看你们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这样的话听了之后真的是非常的扎心。

虽然这个话很难听但好像还真的就是事实。

如果这么好的政策都不能维持很久,那自己等人又要陷入到之前那样的状况当中。

便在这是在边上的锦衣卫突然说话了。

“乡亲们,不要听他们这些人胡言乱语,朝廷现在已经摊丁入亩还有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写进了律法当中。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这条律法都会一直持续下去。”

百姓们听了之后顿时爆发出欢呼声。

“陛下万岁!朝廷万岁!”

“陛下万岁!朝廷万岁!”

说着有个锦衣卫税务稽查司官员更是直接呼喝:“你交完了税就赶紧走,再逗留宣扬不利朝局的话马上抓你!”

这些税务稽查司的官员级别要比县衙的衙差们高多了,县衙的衙差们都不敢得罪。

那些士绅被骂了几句之后只好赶紧溜走。

哈哈哈……

百姓们正排队交税呢,看到这些人被骂走之后笑个不停。

这可能真的是唯一的,这可能真的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老百姓们觉得交税交得非常的心甘情愿。

因为这一次不仅仅自己交的税终于少了很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一个公平。

那就是有钱的有钱的多田的多交付税。

没田的少田的少钱的少交付税。

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现在朝廷做到了这一点之后,即便他们依旧还要交税。

即便有的人交的赋税也还是没有那么多。

可是他们依旧觉得朝廷这是一种改变。

紧接着锦衣卫,税务稽查司这些人又喊:“乡亲们,你们家里面应该还有一些粮食,如果吃不完的可以卖给朝廷。

朝廷会在每一个地方设置粮仓,把多余的粮食买过来。

然后放置于这些粮仓里面,为的是什么呢?

为的是哪一天天灾**了,有些粮行故意地哄抬粮价,使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

朝廷就会把这些粮食拿出来,用于填补市面上缺少的粮食,

用于压制住过高的粮价。”

当锦衣卫这么说了之后,百姓们当即是愣了一下,接着有人鼓起掌来叫好:“好好这么做,真的太好了,就应该这样。

丰年之时有的粮食烂在了家里边的仓库里吃不掉,

歉年之时,粮食价格又太高,大家吃不饱饭,

尤其是发生了天灾**的时候,更是如此粮食的价格高得吓人,就算是卖儿卖女都吃不饱饭。

朝廷这么做是好事,我家里还有两担粮食多余,算了一下就算吃到明年也吃不完,那我何不如就卖出去呢?

大家伙说是不是?”

百姓们一听这话纷纷鼓掌。

“朝廷实在是太好了,赶上了这样的朝廷,才是我们这些人的福气呀。”

“说得对,这才是我们这些人的福气。”

锦衣卫缇骑们可是很会宣传鼓动的:“好,家里面有多余粮食的都可以抬到官府来贩卖,当场结清,不会少一个铜子儿。”

锦衣卫们接到了要去宣传政策的任务,他们不仅是监督税务的征收,更是监督粮食储量转运。

如今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每一个地区的粮食仓库都已经建设完毕。

只需要把多余的粮食入库就是。

肩负这样的任务,他们可是不敢放松。

百姓们听说了这么个利好的政策,也都觉得是应该的。

接着又有税务稽查司的官员,也就是锦衣卫说道:“除了把这些粮食用在灾害年,更多的是将多余的粮食运到大西北以及西南,甚至辽东去。

那边的百姓粮食产量不高,他们缺粮,粮价又高。

把这些粮食运转到那边去,让那边的百姓们也都能够吃上饭。

那我大明是不是就进入到了真正的盛世天下?”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