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17章 老朱原来早就知道了真相! 求订阅

第117章 老朱原来早就知道了真相!【求订阅

第117章 老朱原来早就知道了真相!【求订阅】

他真的是被陈寒说的后辈那些科学之道感兴趣,也是真心的觉得,儒家的这些东西在国计民生方面,单薄了一点,必须有更多的理论参与进来。

先秦时候有百家争鸣,虽然君主们在统御百姓之时,有时会犯难。

但总好过现在儒门一家显赫,读书人为了守住自己的护城河,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击其他的门道,导致天下死气沉沉。

朱元璋不无感慨地说道:“他现在所说的这些话,要是传到外边去了,不知道得有多少读书人会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正如他所说,你们儒家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才终于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怎么能够让陈寒这么个小子,简简单单的就剥夺了儒家显学的位置。

他可是个大威胁,即便没有咱对他下手,读圣贤书出来的那些人岂能放过他?

现在有咱在前面顶着,才有了改革,咱把所有的改革计划扣在了自己头上,他们才不敢说半个不字。

咱相信要是那些当官的知道出这主意的是陈寒,可能一天到晚都要处处在改革当中寻找出瑕疵。

不能便宜了这猴崽子,是时候让他自己走到台前来。”

当朱元璋说完了这番话之后,凌汉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他非常聪明,瞬间就明白了朱元璋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难道您也……”

当他问出了这话之后,朱元璋悄悄地说道:“凌爱卿,聪明人可不止你一个呀。”

朱标在边上也是微微一笑,“凌爱卿跟你说实话吧,自从我们发现陈寒跟伱所讲工业革命,以及他前面跟咱们讲的那商业革命。

跟咱们讲经济与科技这种种课程,其实都在引导着咱们大明往他所说的工业革命上面去靠。

那一刻我们就觉得奇怪了,不会这么巧的。

结合这种种,又结合当前他拿出那飞梭,拿出珍妮纺纱机。

其实刚好印证了,孤还有父皇的猜测。

这小子不知道从哪里早已知道了,自己来到了咱们大明,只不过,这小子心里边还有所芥蒂。

毕竟他在之前说了大明王朝这么多坏话,又说了父皇那么多坏话。

他在后世的历史当中,必然是知道父皇是个冷酷的皇帝,所以心中害怕。

他现在是在观望!”

凌汉看着朱元璋以及朱标父子两个人,心里边的佩服已经到了极点。

其实这父子两个人早已怀疑陈寒所说、所做的那一切都是为了引导大明往工业革命上去走。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

朱标摇头一笑,“其实陈寒这小子聪明得很,他知道自己来到了大明,又知道自己在前面说了这么多父皇的坏话,害怕父皇报复他。

所以他才在讲课当中,开始把大明往另一个方向去带。

他应该是明白,自己之前说的,孤会英年早逝、父皇废除丞相制度,会导致诸多问题、允炆当皇太孙,会导致天下大乱,那些足以改变大明将来的走向。

所以他后边再说什么历史的记载,对于一个全新的大明来讲,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

于是他干脆将大明引向另一条道路。

那条道路不需要历史。

不需要朝堂的学问,只需要他所说的科学。

而那个方向,才是他真正擅长的东西,才是大明离不开他的。

孤已经跟父皇说过了这些,父皇也夸这小子狡猾。”

朱元璋在边上露出无奈的表情:“这小子聪明,要不是他的目的太明显,咱很难相信。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子,居然把咱给耍了。

真真是,玩了一辈子鹰,却被小家雀给啄了眼了。”

凌汉在边上听得是目瞪口呆。

看起来,自己跟皇帝陛下他们一样,都是最近才发现,陈寒这小子其实早就知道自己来到了明朝。

自己也是被他耍弄了好几个月。

当时他领悟了这一点之后,心里面也不是滋味。

好歹自己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居然没有察觉到。

果然是灯下黑。

陈寒这小子很好地给自己上了一课。

朱标感慨:“但又不得不承认,聪明人来到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都会这么做。

所以父皇生气是这小子早已看穿了咱们的把戏,却耍了我们。

他不知道通过什么办法,了解了咱们现在改革的进程,所以才没有多少顾忌,才敢明目张胆地暴露自己的目的。

如今大明的改革已经进入到难以回头的地步,所以这小子成功了,现在已经成功让孤还有父皇,甚至大明离不开他了。

不过正因为他有如此城府,有这样的聪明和狡猾劲,才能跟那些狡猾的狐狸们斗一斗。

如果是个轻浮之人,一知道自己来到了大明,就仗着自己知道后世的学识,仗着自己奇货可居,以此要挟,这种人今后怎能让咱们放心让他去做大事?”

凌汉听了朱标的话深以为然。

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品性。

有后世的学问是个巨大的优势,但远远不够。

大明的这些大臣是没你的学识多,是你没你的眼界高,但不代表他们没你狡猾。

这些人在官场浸淫多年,肚子里七拐八拐的东西太多,要玩死你个没城府的东西太容易了。

朱标接着说道:“如今的这条改革之路,是要得罪千千万万的读书人。

那些读书人,凌爱卿你应该是最明白。

他们不像沙场上的将士,用的是血淋淋、寒光闪烁的武器。

可是他们的唇枪舌剑,他们的笔,比刀还要锋利。

如果没有父皇以及孤在他背后撑着,他会被那些读书人骂成筛子。

但是现在不需要了,这小子能把咱们耍得团团转,不自觉掉入他的陷阱里面。

在咱们面前都能这么的无法无天,对付那些人应该也能得心应手,这招应该叫做——以毒攻毒!!”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拍了拍凌汉的肩膀,“咱现在还不宜直接出去与他捅破这层纸,你是咱和这小子中间最好的桥梁。

开导开导他,大家都需要台阶下嘛,他把咱骂成那样,把咱的子孙骂成那样,咱要是委委屈屈地跟他去见一面,显得咱没半点帝王的威严。

以后他在咱面前,就会更加无法无天。

但你也可以告诉他,咱不会那么小气地去报复他,咱没那么小气。

咱之前的确杀了很多的功臣,咱承认,但是你必须得告诉他,那些功臣妨碍了大明往前走,咱不得不如此。

咱的确不是个仁慈之君,但是这点心胸还是有的。

当年刘伯温那么瞧不起咱的出身,可咱还不照样跟他相处得还不错,你去开导他,让咱和他互相有个台阶。

告诉他,今后改革就让他来主持。

毕竟经过咱的口陈述的东西,未必能如他所愿。

大明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没有办法回头。

中统钞的印发机构已经在天下布局。

造船厂那边第一艘福船业已下水。

摊丁入亩也即将迎来成效。

咱们不能永远给他当马前卒,得他自己去走这条路。

作为咱的孙女婿,他也得担点责任不是。

告诉他,咱这双眼睛也不是白长的,咱孙女现在是个啥情况,只需一眼就能看出来。

吃干抹净的事,在老朱家可不存在!”

朱标在边上听的感觉有块抹布堵在了喉咙处。

咱的白菜啊,让猪拱了!!

凌汉在听完了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其实早已了解到陈寒,已经知道自己来到了明朝这件事情之后,心里面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

因为什么呢?

因为他也是刚刚发现,陈寒有可能早已知道了这些。

但是他却不能主动提出来,甚至不能让皇帝陛下知道自己比他们更早一点发现。

但现在凌汉觉察到,原来皇帝陛下他们同样是极为聪明的人,早已察觉出来陈寒到底在搞什么样的鬼。

但同样的凌汉,也逐渐是有点明了,陈寒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估计他是又害怕同时又兴奋。

毕竟一个现代人,跨越六百多年回到了明朝,这对任何人来讲,都足以颠覆他的认知。

但以己度人,如果自己回到了六百多年前,可以凭借自己一己之力改变那些遗憾,那又是一件多么有挑战性有意思的事。

所以他猜测,陈寒现在其实是在一步一步的试探。

他不知从哪里得知大明现在在改革的进程,所以他针对这些进程开始讲课。

正如陛下所说,就因为他的这些讲课太刻意地去迎合了工业革命需要的步骤,所以才露出了马脚。

但凌汉也理解陈寒。

因为如果陈寒了解到了大明现在改革的进程,他不去迎合工业革命这条路,那大明可能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到时候走差了路线,那是很难挽回的。

那陈寒的罪过可就大了。

所以其实陈寒在将大明往工业革命这条路上引的那一刻,就是把双刃剑。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大明需要陈寒来指引方向,他会成为圣人。

但这条路也已经限制住了陈寒想偷奸耍滑的可能性。

因为一旦失败了,那是什么样的后果,陈寒很明白。

他给出的道路,证明是个错的,皇帝陛下对他焉能留情。

陈寒应该是考虑到了这一层,所以他才会在了解到大明的进程之后,不得不提出像飞梭、像珍妮纺纱机这样的,足以令大明更快走向工业革命之路的科技发明。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凌汉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会说,陈寒这是故意露出马脚的。

其实也不是陈寒故意,是因为陈寒没有办法。

他错不得。

一方面来自他自己的责任心。

另一方面他必须得要把控改革的进程。

而现在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之所以要让他走到台面上来,就是因为陛下他们已经感觉到,改革进入到了另一个层次。

凭借隔个几天从陈寒这里七拐八拐得到的信息,已经不能够完全掌控。

纵然陛下是天纵奇才,但也不敢自负到说自己能掌控眼前的局面。

所以这个时候捅破这层窗户纸,让陈寒出来就是最好的时机。

陈寒已经不会有那么多的危险,皇帝陛下呢又有了台阶可以下。

最重要的是,陈寒和江都郡主的关系几乎是透明了一般。

或许陈寒和江都郡主自以为瞒了所有人,但是过来人一眼看得出来,江都郡主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毕竟皇帝陛下都已经有几十个子女了,这方面经验比任何人都丰富。

有了这三个条件之后,陈寒顺利出山,那大家都有台阶下。

朱标在临走之时,笑道:“凌爱卿,这些事就拜托你了。

还有,陈寒现在搞出了这飞梭、这珍妮纺纱机,必须连夜让人搬到乡下去,必须连夜地让工部制造出来。

刚才这小子已经明目张胆地把所有的制造程序,还有那台机子放在了课堂里。

估计他就是等着咱们去把这些东西搬走。

他给了一个台阶,咱们也不能让他这番苦心白费。”

说完朱标转身就跟上了自己父皇的脚步。

凌汉站在原地呀,看着这对父子心里面无限感慨。

要不怎么说他们这对父子呢是天下第一等的聪明人呢。

而且这胸怀气度,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

同样的他回过头来看着课堂里边,陈寒正在和那些孩子们一同研究飞梭织布机和珍妮纺纱机。

孩子们的兴趣已经完全被点燃。

不少的学生对陈寒说的科学之道,有极大的兴趣。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在下山的马车上,也是无限感慨。

“老大今天这趟上山印证了你所有的猜测,开始咱怎么都不敢相信,这猴崽子居然把咱耍得团团转。

厉害,说实话,咱这么多年来一直以为咱这双眼睛啊,能看透所有人心里面那点小九九。

可是在陈寒这小子身上,咱第一次看走了眼。

咱还以为天衣无缝呢,要不是你提醒咱怎么都想不到,这小子居然无形当中给咱上了一课。”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