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028章 西域布局

姬唐 第1028章 西域布局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028章 西域布局

第1028章 西域布局

众人义愤填膺,实在是被恶心到了。

自己霸占了交通枢纽也就罢了,多赚点也无所谓,大唐就是知道了嘴上骂骂也就算了,谁让然人家占的地方得天独厚呢?

但你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现在大唐这个做饭的只是无意间说我们想多赚点,还没付诸行动呢,你他娘的就要动手了,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陛下,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不然真以为我大唐没脾气了?他们既然不想我们打通西方世界,那我们就给他们打通个试试,有本事来战,我大唐怕的谁来?”

“正好现在军中将士闲的蛋疼,臣倒是要看看他们的脸皮到底有多厚?大唐的横刀能不能砍破?”

李绩现在每日除了练兵就是练兵,没了目标,他在军中也提不起心气。大唐只有军功才能封爵,这是铁律。但现在哪来那么多仗打啊,要是如此下去,大唐的军力就要下滑了,这可不行!

“是啊陛下,大食简直欺人太甚,如此无耻之国,竟然还敢率先攻击大唐?简直无耻之尤,臣请战!”

牛进达,程咬金,张亮等人都纷纷请战!

“药师觉得如何?为何一言不发?或者说不认同其他爱卿所言?”

其他人都请战,但李靖却一言不发,这让李世民极为不爽。

但李靖闻言却不紧不慢道:“陛下多虑了,臣只是再想从哪里攻击比较好一点。海上我们去没用,西域又太远,粮草补给困难。少量精锐还行,但大军前往却是有些得不偿失,所以,臣想着能不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好啊,我们还在第一层,你倒好,已经跑到第三层去了。

“那药师可有想法?据朕所知,现在也就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和大食较近,但也是隔着几个国家呢。海上虽然简单,但也有万里之遥。并且大唐海上力量并不见得高于大食。”

“难道药师还有其他想法?”

众人闻言也都看向李靖,现在的李靖已是白发苍苍,走路都有些困难,但却没有任何人敢小瞧于他。

“陛下,您不觉得西突厥在漠西待的已经太久了吗?”李靖幽幽道。

西突厥?

李世民一愣,要不是李靖提起他都要忘记了。当初东突厥灭亡之后,西突厥还想着卷土重来,但最后不知为何他们内部出现了问题。

加上当初侯君集穷追猛打,更是在西域将其势力彻底瓦解。现在只有大唐打他们份,他们哪敢挑屑大唐虎威?

贞观二十年,乙毗射匮可汗来长安朝贡,请求赐婚,虽然未被同意,但也说明了其臣服之意。为拉拢分化西突厥,朝廷更是册封室点密可汗五世孙,曳步利设射匮特勤劫越之子阿史那贺鲁为西突厥可汗,如此也确实使得本就不团结西突厥更加雪上加霜。

乙毗射匮可汗为保自己在西突厥中的统治地位,虽然明面上对阿史那贺鲁极为亲近,但暗地里却不断驱逐,其麾下数千帐子民更是被迫倒向大唐。

但阿史那贺鲁地位在西突厥较为超然,也是最正统的西突厥可汗人选。虽然臣服大唐,但却不断联络其他西突厥人,可见也不是安分的主。

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多次上奏朝廷警惕其人。

“药师的意思是”

李世民一时间没明白李靖的意思,有些迟疑道。

“陛下,西突厥虽然战败,此时也臣服大唐,但不管是乙毗射匮可汗还是阿史那贺鲁都是野心勃勃之辈,臣认为要么斩草除根,要么逼其西进。”

“臣比较看好后者!”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但看向李靖的目光却有些闪烁,这老东西阴啊。驱狼吞虎,好一个驱狼吞虎。

李世民也想到了其中妙处,眼中不停闪烁着精光。一旦西突厥西进,必然会和沿途国家发生冲突,要是大唐再在其中扮演一下猎人的角色,那是不是就能和大食对上?

伱大食不是嫌日子过的太舒服了吗?好,大唐现在给你找了个对手,并且送到你家门口,想玩就好好的玩吧!

“此事容后再议!”

李世民果断打断众人的议论,这件事必须保密,一旦西突厥得知,必然不会安分。等他们谋划好了之后,再摊牌不迟!

“命北庭都护府大都护郭孝恪为安西都护府大都护,赐其太子太师,可就地征兵一万五千人,再引导关中无地青年前往安西,北庭等地,凡是到达地方且愿入当地户籍,赏赐永业田一百五十亩,奴隶五人。令北庭长史府,安西长史府配合分配田地及安置,不得有误!”

“陛下圣明!”

房玄龄作为宰相,这件事他责无旁贷。他稍一想就知道皇帝的意思。无非就是充实西域人口,为将来做打算罢了。

至于征兵一万五千人,这就更简单了。前几年从关中前往西域的无地青年就多达七八万人,他们很多都被安置在了北庭和安西。也只有哪里才能安置这么多人。

毕竟西域不光只有沙子和戈壁,有些地方的水草就极为丰美,甚至不下于江南,土地也较为肥沃,甚是适合屯田安置百姓。

就去年,北庭和安西长史府统计后得知,此时安西有汉人户籍四万三千多户,北庭更多,足有五万六千户。

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关中迁往西域的汉人青壮,在当地成家之后,更是让当地的统治得到的极大的加强。

根据两地长史府上报,区区几年时间,出生的汉人孩子就多达十余万人,平均每个汉人青壮,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就生下了至少三个孩子。

如此多的孩子出生和当初分配异族女子和汉人青壮成婚有极大关系,想想每人至少两个以上异族女子,有些能力大的甚至十几个。可以预见,在将来西域的汉人人口将快速增长。

大唐律法早有定论,凡是孩子父亲是汉人,那么不管你生下多少孩子,他们上户籍的时候就必须是汉人,谁要是敢在这方面动手脚,那绝对是活的不耐烦了。

“陛下,臣以为直接在安西,北庭直接征兵较为不妥。现在两地汉人户籍虽然都以关中青壮为主,但毕竟所待时间不长,家中更是只有奴隶和妇孺,一旦征兵一万五千人,那就是一万五千个家庭失去主心骨。如此以来,家中妇孺如何生存?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异族女子,加上异族奴隶,一旦有变,稍有不慎就是滔天灾难,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杜如晦上前说道。

“如西域将士不足,可从靠近西域的漠南都护府,漠北都护府,以及其他地方调集,西域汉人还是暂时不动的好。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对西域有着重大意义,一旦离开日久,恐生变故啊!”

李世民一愣,这点他倒是没有考虑道。他还按照中原的一贯思维在考虑西域之事。在他看来,西域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汉人,那征兵一万多人应该不算什么。

但听杜如晦这么一说,他徒然惊醒。不错,西域现在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汉人户籍以关中青壮为主,家中除了他本人外,根本就没有父子兄弟。一旦参军,家中可就只剩下妇孺了。

加上当初分给他们的异族奴隶,要是长时间不回家,必然会出事的。

想到这里,他连忙说道:“杜爱卿所言极是,是朕考虑不周了。就如爱卿所言,从漠北,漠南都护府征调五千人前往西域。其他剩余人选可从河北,关中等地征调。另外十六卫歇了有几年了,作为朝廷精锐整日待在长安可不行,可从十六卫中选拔五千人前往西域。”

看到皇帝如此作为,众人都很是高兴,连忙道:“陛下圣明!”

“西域之事先就这样吧,按照武英阁推演,大食不大可能从西域进军,因为他们大唐只见还相隔这几个国家呢,就算要对上,也不是现在。但毕竟不得不防,要是对方狗急跳墙,大唐也要有所准备不是?”

“现在咱们说说其他事情吧!”

“谢爱卿!”

从刚才一直和个透明人一般的谢廉突然听倒皇帝叫自己,连忙道:“臣在!”

李世民点了点头,笑道:“刚才的事情你可听见了?不管是征调世家和民家商船,还是西域征调士兵,这些可都是花钱大户,怎么样?户部可有困难?”

谢廉闻言也笑了。

“启禀陛下,虽然今年由于南海之事两港税收有一定下滑,但其他地方税收却有所上扬。不说其他,就说蜀中今年下半年的税收就超出去年的一倍有余。加上宣州官场抄没所得,现在户部有存钱两千三百万贯,各类粮食有八百余万石,草料二百万石。并且年底之前还会有一批进账,所以,户部撑得起!”

哗~

谢廉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淡然的谢廉,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在户部竟然这么富有?钱财二千多万贯?粮食八百万石?年底竟然还有?

他娘的,大唐什么时候这么富了?

“谢尚书,在此可不敢胡言乱语,此乃朝廷大事,开不得任何玩笑?你可想清楚了再说。”

房玄龄还好心提醒道。认为谢廉在夸大其词!

谢廉微微一笑,道:“房相放心,谢廉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拿此事开玩笑。你要是不信,可去户部查验,要是少了,任凭您处置!”

“好了!”

李世民大袖一挥,意气风发道:“玄龄不必怀疑,这都是真的。”

说完看向刑部尚书张亮道:“郧国公,你将宣州官场勾结案给大家说说,让大家听听他们到底贪了多少。”

李世民神色有些不定,显得极为危险。

“是,陛下!”

张亮上前道:“宣州之事经过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联合查案,最终结果如下。”

“宣州铁城县令以下,及铁官以下所有官吏上下勾结,加上铁城周边三县都有官吏参与,宣州刺史以下三人有参与。根据供词,他们上下勾结,官官相护,利用职权之便,大肆谋取私利。不但私下倒卖铁锭,还联合当地豪强对矿工进行非人压榨,以此获取高额钱财。”

“此次出征物资也是他们在入不敷出下的无奈选择,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了铁锭去打造这些物资。为了防止朝廷降罪,最终做出如此蠢事。”

“经查,涉及宣州大小官员,以及京城将作监主事共三十二名九品以上官员参与,涉及其他人员一百三十六人。经三司审问,本人画押,所有人都供认不讳!”

“最后抄得贪污受贿钱财共计三百八十余万两,田地五千顷,店铺房产三百余处。”

张亮说完,脸上的愤恨更是毫不掩饰。

“硕鼠,硕鼠!”

谢廉上前道:“陛下,臣请严办这些人,为朝廷官员,不思为国出力,竟然胆敢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如此巨财,不严惩如何震慑其他人?”

“不错,臣也请陛下严惩这些硕鼠,不杀不足以震慑!”

“臣附议!”

“臣赞同!”

在这件事情商所有的意见惊人的统一,实在是一只老鼠坏了一锅好烫。在圣明天子治下,大唐已进入盛世,犯罪率逐年降低,让他们以为历史上最清明的时代就要来了。

但现在,宣州官场案一出,还屁的清明,不被后世骂就不错了。此次不但宣州官员遗臭万年,他们这些人也必然会受到牵连,如此情况下谁对他们有同情之心?都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那尉迟宝琳可有参与?”

李世民看了眼尉迟恭焦急的样子,叹了口气道。

张亮闻言也看了眼尉迟恭,道:“以现在证据并不能证明尉迟宝琳参与此时,不但是他宣州长史等人也无证据表明参与此事。可以确定,刺史府并无参与!”

呼~

这下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尉迟恭更是差点跌坐在地。鬼知道这段时间自己是怎么过来,自己儿子背着贪污受贿,以次充好出征器械的罪名。现在他出门都感觉有人在戳他的脊梁骨。如此之下,他整个人都好像老了许多。

“但”

张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但尉迟宝琳身为宣州刺史,有监察不力之嫌疑,所以,经三司会审,判决其不察之罪!”

众人闻言,都可惜地摇了摇头,也就是说尉迟宝琳今后很难再为高官了。有如此前科,谁还敢用?就不怕再出这样一个丑案?

但这已经是张亮从中周旋了,加上陛下默许,不然这哪里是一个不察就能糊弄过去的?要是别人,至少也是流放边疆的罪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