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002章 聪明的女人

姬唐 第1002章 聪明的女人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002章 聪明的女人

第1002章 聪明的女人

皇帝的畅想姬松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他内心深处是赞同的,想想后世建国初期,世人就是想找一座唐代之前的建筑都不可得,连学习都得到敌国去找,那是何等的悲哀。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国家有太多的东西毁灭在天灾**之下,能为后世留下一个供后人瞻仰的建筑,或许是个不错的决定!

不过这件事还急不得,要是没记错的话,历史上,也就是在明年,眼前这个人就会死去。但现在看来却还是龙精虎猛,没有半点不久人世的感觉。

历史上李世民经过高句丽惨败,之前又经过太子侯君集叛乱,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承受了太大的痛苦和无奈。但现在不一样了,太子自始至终都不曾有半点让他失望,李渊当年的诅咒或许已经随着他的死去而消散。高句丽虽然差点身死,但也算彻底解决了这个间接使得前隋灭亡的国度彻底灭亡。

现在高句丽三百人百姓,应有将近一半人因为各种这样的原因离开本土,被大唐安置在各地。

为了不使他们抱团,更是彻底打乱安置,根本不给他们半点机会。

高句丽王室成为了笼中之鸟,没事就拉出来给大家跳舞助兴,至于那些高句丽遗族,在之前的那场波及全国的军械调查案中,更是被一网打尽。

现在他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此时的高句丽,不出三十年,必然成为大唐的州县。不过此时为了以防万一,先是在其故地,也就是安市城的基础上建立了安东都护府,以震慑当地。

国内四海升平,随着高产作物的推广,可以预见大唐的盛世已经来临,百姓安居乐业,军队英勇善战,已经打到了后世的小亚细亚高原之上。

商业随着姬松不断努力,加上明州港,登州港的先例,大家也慢慢转变了商业低贱的抵触之心。虽然世家大族勋贵嘴上还是不齿从商,但身体却诚实的很,只要是赚钱的行当,那里少了他们的身影?

加上世家和皇帝谈判之后将重心转移到海外开脱领土之上,在国内皇帝更是少了很大的阻力。不管是改革,还是减轻百姓负担,都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前段时间,裴氏子弟在南洋之上占领一座岛屿,面积还不小,足有大唐三州之地大,差不多有半个关中大小。按照当初约定,只要他们彻底征服当地土著,并有了行之有效的统治,大唐就会册封其为当地领主。

经过朝廷实地勘察,确定无误后,裴氏家主被册封为伯爵。这个伯爵可不是有名无实的伯爵,而是有着大唐三个州大小的实权伯爵,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君主并无什么区别。

只此一事,就彻底点燃了之前还隔岸观火的世家大族们。短短时间内,要钱有钱,有人有人的他们,再次投入大量的钱财让朝廷帮忙生产海船,为进军大海做准备。

随着大笔钱财流入造船业,从事造船相关行业的人才,物资大涨,很是让朝廷和一些商人百姓大赚一比。

就连造船技术,在如此刺激下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据姬松所知,在不久前,明州造船厂彻底攻破了八千石海船的建造技术壁垒。不但造价大跌,就连万石巨船都有了建造的可能。

如此种种,都是对大唐有着极大好处的事情,而作为皇帝的李世民,他能不高兴?每年大量的钱财经过海贸流入大唐,不但给大唐带来了巨量的税收,还让上百万百姓因此受益。

加上税制改革之后,特别是商税有了明确的阶梯收取之后,大唐的商税一年比一年高。按照如此趋势,大唐的税收结构,或许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商税超过农税,成为大唐最重要的税收组成将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

如此大的改变,作为皇帝他能不高兴?

按照孙道长的话说,皇帝现在身体康健,只要不大喜大怒,必然有足够的寿数。

想到这里他就不得不同情下李承乾这苦逼孩子了。当初被自己坑的进编书这座大坑中,这一干就是十多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完成。

要是不出意外,怕是还有的等啊!

李世民被姬松奇怪的眼神看的有些发毛,这是什么眼神?一会儿可惜,一会儿幸灾乐祸的,保准没安什么好心思!

啪!

对于姬松那当然是没什么好客气的,和这小子就不能客气,稍微给点染料就干开染坊。给个笑脸就干顺杆子往上爬。唯一对付他的好办法就是千万别客气,只要你一客气,那这小子就绝对是比你还要不客气!

于是一巴掌就啪了下去,也不管这小子那幽怨的眼神,背着手就去参观他的皇宫了。毕竟要建一座大殿,还是用石头建,这肯定不能小了,小了丢的是大唐的脸面。至少不能比书院的图书馆小,不然他的脸面往哪搁?

所以,这必须提前找好地方才是,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至于那些人答不答应?嘿嘿,以前说大唐国库没钱,但现在谁要是敢说这话,他非得一口唾沫飞过去。

没钱?大唐每年数千万贯的钱财去哪了?要不是朕和你们对对账?

别以为他不知道底下一干大臣们的心思,这些年眼看大唐户部有钱了,一个个想着法子找朕要钱。不是这里发大水了要救济,就是哪里地震了需要朝廷支援。

要么就是自己治下有个湖,每年都要淹没沿岸地区,要是能围住了岂不是要多出数万顷良田?

反正就是各种理由都有,一个个狮子大开口,一要就是上万贯,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唐到处灾祸呢。

至于说贪污?呵呵,在他的治下谁敢贪污?保管能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大唐需要去边疆的官员缺额太多了,之前虽然去了一批学生和一些书生,但多是愣头青,去了当地,愣是梗着脖子敢和当地都护府大都护硬刚,将那些个老将气的不轻,多次来奏章诉苦。

不去些老人不行啊,虽然他也希望边疆官员不是铁板一块,但毕竟是要经常打仗的,这样搞下去,迟早要出事。

但这些经年老吏就不同了,能在他眼皮子底下贪污,不说胆量如何,就这轻易不被人发现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具有的。一个个都是官场老油条,见风使舵那是拿手好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是基本操作。

将这些人派去边疆羁縻州,也算是给那些头脑发热的小青年们降降温,一是别以为天高皇帝远就可以为所欲为了,看看伱们的老前辈,要是敢胡作非为,他们的现在就是你们将来的下场。

二来也可以中和下这些初生牛肚不怕虎的憨气,千万别和那些个杀才给闹僵了。人家掌握大军想要对付你们这些小年轻,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些倒霉蛋,用处大着呢。

在一个帝王眼中,根本就没有无用的人,要是真的办不好事,那是没放在对的位置上而已。

而这种本事,恰恰就是一个合格帝王应该具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被世人称之为:帝王之术!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天黑了,就在姬松想着是不是先问问怎么回事的时候,只见长孙带着笑语嫣然的胡安娜出现在大殿之外。

“看来娘娘和她谈的不错?”

姬松看到她们模样顿时松了口气,要是胡安娜还顾念这故国之情,不愿说出大唐想要知道的情报,那今日帝后二人对胡安娜有多和蔼,将来对她就有多绝情!

千万不要期待皇家的心软硬程度,因为他们心比你能想象的到的所有东西都要硬的多。一个不能为之所用的人或物,不管是从**上还是精神上都要消灭掉。

长孙闻言看了姬松一眼,多年的相处她岂能不明白这小子心里再想什么?但今日收获很大,她也高兴的很,也就没了和这小子斗气的想法了。

“妹妹暂且回去,要是姬氏敢欺负你就告诉姐姐,看我怎么收拾他。”

说完还看了姬松一眼,显然是在警告他要好好保护好胡安娜。

看来胡安娜对长孙说了不少事啊!

姬松边想着,但嘴上却说道:“娘娘你还不放心我?您就放一万个心吧,回去我就警告姬成,要是敢欺负她,打断他的腿!”

“多谢娘娘和家主费心了,老爷对我和孩子都很好,民女也很好,从现在开始民女也算是有个家了,只要家人平安康健,民女以别无所求!”

胡安娜的话让姬松和长孙都暗自点头,有时候不提所求才是最大的求。但这样至少让人心里舒服的很,别那些携功图报的人有眼力价多了。

长孙和皇帝是什么人?会为了一点小小的赏赐落人口舌?

“听说妹妹还有个儿子?叫什么.”

“叫姬岐!”

胡安娜连忙说道。

“对,姬岐,岐山的岐,你有心了!”

听到这个名字长孙好像想到了什么,有些幽幽道:“岐山可是姬氏封地中的山,这个寓意很好,本宫很满意!”

她看了一眼,朝胡安娜道:“本来还想给你儿子取个字的,他现在是汉人,还是个读书人,岂能没有字?但本宫想了想,姬氏千年家族,由你姬氏家主取字,想必是最合适的,本宫就不越俎代庖了。”

说完就对姬松说道:“回去好好想想,这孩子也命苦,从出生就和母亲相依为命,非但没有泯然众人,听说才学还不错?这个字可得好好取,不然本宫可不依!”

“娘娘放心,必然不会让她们失望的!”

姬松没有推辞,也是笑着应付道。

笑话,我姬氏的人让你皇家取字,这传出去他这个家主的面子往哪搁?

世家大族对于家族子弟的字很是重视,不但会在其立冠时举行成人礼,还会根据其性格,和长辈对孩子的期望,引经据典地寻找一个合适的字。

这个字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并且由家族族长取字也是一种族中对孩子的认可。这或许对一般人来说不算什么,因为他们本来就在家族长大,对族中有着足够的归属感。

但姬岐不一样,他是在外长大的,并且还有一半胡人血统,要是由皇家取字,那成什么?将来必定会被族人排斥。

长孙显然也是想到了这点,要是其他人她取了就取了,谁还敢瞎逼逼不成?就算心中再不满那也得憋着,脸上还要做出感恩戴德的样子。

但姬松不同,从种种迹象表明,姬松对这个孩子很重视。不但已经送到书院就学,还开放姬氏内库,里面的各种古籍,隐秘书籍都对其开放。

这就很不同寻常了,虽然不知道这小子有什么谋划,但这点他不感兴趣。既然他喜欢就由着他好了,这点事还不至于让她难堪!

“好了,你们先回去吧,等下宫门就要关闭,你等还是速速出宫去吧,省的有人说闲话!”

姬松一脸了然,在长孙没好气的目光中带着胡安娜告辞离去。

就在他们陆凯不久,李世民就来到勤政殿。

“这些都是她说的?”

当看到案几上厚厚的一沓纸张,李世民有些吃惊道。

“没错,这些都是。臣妾也没有想到她知道的比我们想像中的还要多。”

长孙叹气道:“她是个可怜的人,但同样也是个聪明的人。知道怎么选择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最有利。要不是姬松力排众议毫无保留地接纳她和她的儿子,恐怕今日这里的纸张能有现在的一半就不错了。”

李世民闻言沉默了会儿,叹道:“人以真诚待我,我必以真诚还之。她虽然不是汉人,但却更懂得感恩!”

随便翻阅了下,就确定她说的是真话,大唐虽然现在不能触及大食高层的隐秘,但却探知了不少大食的消息。两相对应,立马就知道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据她所说,有很多消息是她靠着商业手段从大食商人手中得知的。很显然,她一直在为这一天做准备,只是现在才做出了决定而已!”

“她希望姬岐留在长安,这是她唯一的请求!”

听到长孙的话,李世民一愣,忽而笑道:“准了!”

说完就迫不及待去看案几上的信息,这些年随着和大食不断接触,他极为想知道更多关于大食的消息,而现在终于有了揭开这面面纱的机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