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975章 到达和入关

姬唐 第975章 到达和入关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975章 到达和入关

第975章 到达和入关

“啊”

辽阔的天空下,王玄策骑马追逐着雄鹰,眼看天上白云好似触手可及的画面,终于忍不住大声吼了出来。

清灵神奇的土地。

这事王玄策对这里的第一认知,除了刚开始走上高原时的胸闷气短,在过去一段时间后,却是于常人无异。

他和姬先成本就是习武之人,适应能力极强,经过一段时间,队伍中的将士也慢慢适应了下来,除了刚开始有几人确实反应极大,被留在蜀中外,其他人都没人任何损失。

“这里简直就是天赐之地,好像世外桃源一般,镜子般的湖面,远处的雪山倒影其上,一点波纹荡漾,难怪这里自古就和很多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

姬先成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像是在吸食美味一般!

“昆仑起源于此,秦岭不过是其的余脉而已,这是距离天最近的地方,要是一直能生活在此处,那该多好?”

王玄策对姬先成的话不置可否,而是看着远处有些出神!

“要是两位愿意留在这里,只要是你们看上的地方,老夫必定请求赞普将其作为你们的封地,美人,牛羊,子民,权势这些都戳手可得,如何?”

禄东赞不知何时出现在两人身后,面带笑意道。

“先生的好意我等心领了,但梁园虽好,但毕竟不是吾乡。我等只能辜负先生的好意了。”

不等玄策说话,姬先成就率先说道。

一路上朝夕相处,双方也算是了解了。抛开立场问题,这位吐蕃国相确实是一个知识渊博之人,不但对大唐的情况知之甚多,对域外很多国家的情况也有了解。

闲谈之余,却是让两人受益匪浅。

“可惜了!”

禄东赞脸上的失望毫不掩饰,对于眼前两人,禄东赞是欣赏的。不管是学识,还是能力,德行,都是天下少有,要是能劝说其留在吐蕃,这必然会为吐蕃带来极大的影响,比取个大唐公主划算多了。

但这一路,足足半年时间,不管他如何劝说,威逼利诱,甚至苦苦哀求,都不能让他们有所动摇。

他有时候就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才能让他们年纪轻轻却能抵挡如此诱惑?

从交谈中不难得知这两人的能力,并且听说他们去过东边数万里之外的大陆,在那里足足生活了十年之久。

去年回来时,更是带领数千疲师,说服四国借兵给他,一举打进了高句丽的都城,生擒其王于皇帝面前。

最后更是在回国的路上,救下岌岌可危的皇帝,此时这两人都有爵位在身。王玄策颍川县侯,姬先也是伯爵。

这样的天下英才,却都是中原人,上天何其不公,自己和赞普兢兢业业,也只是让吐蕃勉强融合,为了壮大吐蕃,身为国相的他多次出入大唐,甚至不惜身份,做出了令人不齿之事。

但大唐太强大了,他不是没想过用强,但他却承受不起这样的后果。想到哪位身在长安的郕国公,姬氏族长,他就心里发寒。

那日在驿馆,他知道,只要自己胆敢说半个不子,当日绝对是血溅三尺。看似不高大的身体力,却掩藏着如此熊力。

听说此人不但武功绝世,在高句丽,以绝对劣势硬是打出了当年一汉挡五胡的战绩,生生吓的杨万里这位老将退兵。

在长安,让他吃惊的是,这位的勇武并无多少人谈及,说道的全是这位的文采和治理之功。

有次他实在不可忍受,认为这样的勇士难道不应该受到众人的推崇吗?难道还不如一书生不成?

但那位起来只是一市井小民的话,却让他无地自容。

“勇武?”

那人面带自豪道:“勇武当然好了,但再勇武的人也不过是一匹夫而已,若不懂得藏拙,早晚是横死的下场,当年的楚霸王项羽知道吧?虽然我们很崇拜他,但却不希望这样的人成为君王。”

不希望这样的人成为君王?

为什么?

当有次他问道王玄策这个问题的时候,王玄策只是沉默了下,说道:“百姓希望和平,勇武的人必然好战,而百姓是最不喜欢打仗的,或者说中原百姓自古都不喜欢打仗。”

禄东赞听到这话,就像是听到一个笑话一般。

不喜欢打仗?不喜欢战争?这怎么可能?

难道中原人的土地是别人送的不成?

但看着沉默的姬先成和情绪有些低落的王玄策,他突然有些明悟了。

不喜欢打仗的民族却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拥有最辽阔和肥沃土地的主人,而那些盛极一时,逞匹夫之勇的民族,此时安在?

不是被中原人融合,就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读过中原的史书,先秦时期的西戎,北狄,东夷,南蛮,鬼方,之后的匈奴,鲜卑,现在的突厥,那个不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族强族?

但是现在呢?那些远古的民族要么融合进中原,要么被消灭,就连数十年前威压东西方的突厥汗国,也变成了苟延残喘。

因为不喜打仗,所以就习惯将挑起战争的人打落万丈深渊,永世不得超生?

凡是被中原征服过的人,那还有崛起的例子?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他心中秃然一惊!

吐蕃该当何去何从?

“大相,大相?”

王玄策有些疑惑,这人怎么突然发呆了?

“啊,你叫老夫?”

禄东赞回过神来,有些迷茫道。

王玄策无奈,只能重新说道:“我是说还有多久能到伱们的国都,这都走路快半年了,见过你们国主之后我等还要去身毒呢,可不敢耽搁太久!”

禄东赞闻言舒了口气,指着不愿处的大山道:“翻过那座山,再走三天左右就到,逻些是我吐蕃举国之力建造的都城,依山而建,其中的布达拉宫,更是人间仙境一般,想必不会让诸位不需此行的。”

看向两人他深深地叹了口气,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用强留下两人。虽然他又把握大唐找不到任何线索。

要只是普通人,他还真就作了,大不了和大唐打一仗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想到这两人的老师,他就一阵头皮发麻。

在回来的路上,他已经得知,自己领地内今年粮食减产了。但若只是如此他还不至于担忧,大不了卖掉一些牛羊,也能度过今年。

但就是因为哪位的一句话,大唐以及周边所有地方都减少了对吐蕃的粮食交易。说少一成就是一成,可以预想到,今年他领地的子民怕是要死掉一些了。

他算是见识了什么才是一言而天下惊的本事,人家远在长安,只是说出一句话而已,就让自以为强盛的领地一蹶不振,这是何等的手段和霸道?

呼~

王玄策和姬先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如释重负。

终于要到了,他们此行的任务之一也算是快要完成了。

对于禄东赞的拉拢他们岂能不知,那老家伙就差强抢了。要不是老师上次给他的影响太深,又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们俩这次算是羊入虎口,在劫难逃了。

“兄弟们,咱们再加把劲,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我请大家吃好的,喝好的,保管让他家好好休息下!”

王玄策的口才那是没得说,经过他一煽动,一个个嗷嗷直叫,恨不得马上就到地方。

也难怪如此,他两因为习武原因,那身体是没得说。但其他人就不成了,想起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心有余悸。

差点就没命了,加上这段时间以来的不断赶路,各种极端天气也见过不少。

特别是这里,早晚冷的吓人,但中午却热的要死,这冷热交替,身体稍微不好的就得的病,还好都挺了过来!

众人收拾停当,一行人又开始了艰难的旅程,朝着远处的大山而去

玉门关。

一辆豪华的马车出现在关门外,一个一头黑发却有些卷,面容较之中原人更加立体,瞳孔为褐色的年轻人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身穿一身标准的汉人的服饰,头发也束了起来,身形挺拔,一看就是非富即贵。但见多识广守将一下子就认出了此人的来历,有这样一副面容的人并不少,在长安很常见。

一些豪门贵族圈养歌姬舞姬,那些女子很多都是西域人,有红发的,蓝发的,还有白发的,蓝宝石一般的眼珠子,看起来就像传说中的妖魔鬼怪一般。

那些权贵图个新奇,不少人和这些歌姬有了后代,那些后代迥异于汉人,高门大户里规矩多,根本就不会容许有这样的人成为自己嫡系,甚至连庶出都算不上,有时候连私生子都不如。

生来就成为奴仆,根本就是群可怜人。

但眼前之人却是有些不同,至于是不是父亲是汉人,但又绝得不太可能。

“张婶,这里就是玉门关?”

随着年轻人的话音一落,一位四十许的少妇出现在众人面前。

“不错,等进了玉门关,就算是真正到了大唐的精华之地。这里很多规矩和西域不太一样,到时候郎君万万不可冲动。凡是多忍着些才是。”

“张婶放心,我知道了。”

说完他就调下马车,伸手扶着一位明显是异族人的妇人下车。

此行就是西域姬氏旁支,姬岐和胡安娜一行。

胡安娜眼看儿子马上就要成年了,也顾不得西域的生意,麻烦伍流儿,托对方帮忙照顾下。

伍流儿自从得知对方是姬氏旁支族人后,时常上门看望,以他在北庭都护府三把手的地位,想要照顾下他们的生意,谁还敢乱来?

更何况郭孝恪也知道了胡安娜和姬岐的身份,岂能无动于衷?要是被姬松知道,怕是回长安不好交代。

倒不是郭孝恪怕了姬松,而是两家关系不错,照看下本就是应当的。

“夫人,玉门关是大唐西边最重要的关卡,不管是谁都要经过检查才能入关。咱们有都护府出具的通关文牒。到时候给他们看下就行。”

胡安娜点点头,笑道:“这次还要麻烦您了,这么远的路,竟然还要你跟着受苦,实在是不该!”

张婶是西域汉族人,当初被姬成救下,正好赶上姬岐出生,而她刚出生的儿子和丈夫却因为马匪失了性命,正在悲痛之时。

姬成眼看不是办法,但又不忍心将其独自留在这里,就让他待为照顾自家儿子,也算是为她找了一份心里慰藉。

现在张婶也有了新的家人,膝下也有三儿一女,丈夫是都护府的一位伍长,生活也过得不错。

或许是为了报答当年的恩情,当姬成请求他教导自己儿子的时候,她没有一点推诿就答应了下来。

张婶识字,这点让姬成也有些惊讶,但人家既然不愿意说,姬成也没问,并且嘱咐胡安娜也不要询问。

这些年姬岐被其教导的很好,不管是礼仪还是学识都不错,这让姬成很是感动。

“夫人严重了。”

张婶笑了笑道:“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了,这次要回去认祖归宗,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我岂能不在?”

“再者说了,我那几个孩子都长大了,除了小儿子还小以外,他两个哥哥都随他爹入伍去了,这次回家要是又可能,我还想给他们找个媳妇呢,这西域好是好,但就是汉人女子太少了。”

说起这个她就一阵不舒服,自家三个儿子岂能全都娶了异族女子?这次回去别的不要,就要找来几个良家女儿做自家儿媳,就算是买也要买到。

“站住!”

正说着话,众人却是来到玉门关前,迥然有力的三个篆字刻在城关上,好似利剑一般夺人心魄。

玉门关看起来刚刚修缮过,看起来崭新的很。

过往的商旅不绝,但不管是谁,都要经过严格检查,稍有不对,就会被带去问话!

一个看起来年纪大约二十来岁,穿着铠甲,应该是个军官。

“你们是干什么的?进玉门关做什么?都老实交代,要是胆敢有半句期满,哼!”

说完就冷笑一声,看了眼明显是汉人的张婶一眼,眼中满是鄙视,就好像一块好玉掉进烂泥里一样。

张婶哪不明白此人的想法?但她在乎吗?

平静地对军官躬身一礼,拿出通关文牒道:“这是北庭大都护府,郭都督开具的文牒,将军还请查验。”

“至于去干什么?”

她看了姬岐一眼,笑道:“长安贵人子嗣成人礼马上要到了,当然是去认祖归宗了。”

那军官一阵诧异,确认通关文牒无误后,有些迟疑道:“你说的贵人是.”

“好畤姬氏.”

张婶平静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