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970章 陛下请留步!

姬唐 第970章 陛下请留步!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970章 陛下请留步!

第970章 陛下请留步!

三日后,长安权贵之间大多都知道了魏征要收弟子的消息,这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魏征是何人?那是能怼的皇帝下不来台的人,还让皇帝拿他毫无办法!

当得知收的弟子是当朝户部侍郎谢廉之孙时,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谢廉是什么人?要只是一个没背景,落魄的世家之人的话,大家也不会太在意!

但他身后站的可是当今大唐顶尖权贵,大唐唯一传命侯爵位的人。这样的人,只要不能将其一下子打死,他就绝对不能轻易得罪。

因为,只要其不造反,那么大唐存在多久,这个爵位就会存在多久,要是大唐能给力点,数百年间谁能将其怎么样?

所以,当魏征收谢琳为弟子时,没有人嗤笑,更没有人觉得魏征放低姿态去收一个小两辈的小儿感到不齿。

世人都是现实的,凡是年纪大点,有儿有女的人老人更是明白魏征的做法。要是他们,可能比魏征做的还要过分。

这日魏府宾客如云,凡是能来的都来了,姬松也十分给老魏面子,拜师宴也办的极为大气。

但曲终人散,终是人生一瞬。

魏府后院中,杜如晦和房玄龄、魏征三人坐在月下小酌,一时间都没有说话,直到身感微凉时。

“老魏啊,本想着你能刚强一辈子,但谁能想到你临老了,却是向这世间妥协了?老夫就不行了,家里一大家子,都指望着老夫给他们遮风挡雨,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房玄龄面露感慨,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就极为恶虐。要不是皇帝还留着他们有用,一时间有找不到能替代的人,早就被赶回家了。

杜如晦闻言也心有感触,道:“魏公何其幸也,虽然损失了一双眼睛,但也看的更清楚了,不像我们,还在这朝堂之上蝇营狗苟,不知何日是个尽头。”

魏征闭着眼睛微微一笑,道:“你们真以为老夫没皮没脸,去收个小儿,以求将来姬氏看着这点面子上对叔玉他们看顾些?”

或许知道两人的疑惑,道:“那孩子伱没见过,那是极为优秀的一个少年郎,为人恭谦有理,还早熟老成的很,和姬松当年倒是有几分相似。”

“赤子之心啊,这孩子老夫认定了,虽然也有一些别的心思,但老夫无事不可对人言。”

魏征面露微笑,显然对自己收下的弟子极为满意。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异。能让这老头如此赞美,到底是何等的优秀?

能和姬松相比?不见得吧?

“知道你们不信,就且看着吧,将来都且看着吧!”

魏征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起身准备走了。魏叔玉听到这边动静连忙跑了过来,看了两人一眼,就扶着老父走出院落。

“走吧,还呆着做什么?人家现在无官一身轻,还为子孙后代找了个好靠山,你我还是好好想想怎么脱身吧!”

杜如晦起身也往外走去,只留下房玄龄一人独自发呆。

“脱身?谈何容易啊!”

皇帝这是不将他们的价值榨干是不会罢休的,自己能怎么办?一个高阳就搅子自家不宁,要不是长子敦厚,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位长子身上,他早就撒手而去了。

遗爱虽然经过这些年历练也算不错,但家里有这么一个不安分的主,将来怕是

摇了摇头,房玄龄叹了口气,转身也出了魏府

将谢琳这小子送回家,就在他转身想要离开的时候,却被谢廉叫住。

“陪老夫走走!”

姬松一愣,但也没说什么,两人就在坊市下的坊墙边上走着。坊官老远看见两人,连忙拉住想要上前呵斥的小吏,就当做没事人一样从两人身边路过。

“你看到了吧,这就是权势。别人被巡夜的发现,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可没有道理可讲。但他们却当做没事人一样,这是何道理?”

姬松看到这一幕毫不在意,谢廉却有些感慨道。

“您着相了。”

“这世间的一切,存在既有道理。我等戎马空腔,保家卫国,难道不值得他们尊敬吗?我们夙兴夜寐,废寝忘食,让天下安泰,难道不应该被他们敬仰吗?”

“不计回报,不求名利,这样的或许有,早先的圣人也许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千古不朽。但那样的人太少了,少到五百年都不一定出现一个。”

姬松想到了后世的一位为人,但随即摇摇头,那又如何?还不是人亡政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人或为名为利,都是有所求的。有的求扬名天下,有的固守一世清明。但凡这人世间,谁也逃不出这样的规律。我们不能要求别人都像圣人一样大公无私,那样的世界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灾难?”

谢廉不解!

“是啊,就是灾难,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您想想,所有人都无欲无求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世间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人的追求,**。有求才有需,每个人都想过上比别人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为天理也!唯一的区别就是追求的不同而已。”

他指着刚才的小吏道:“你看他,虽然面对坊主的威严不敢做什么,但谁知道他此时是不是立下‘大丈夫当如是’‘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心壮志?”

谢廉想了下哑然失笑,不知道是为自己的无聊而笑,还是为了姬松的话而笑!

“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魏征虽然不错,但老夫想来比魏征要合适的人应该不少,你为何选他?”

谢廉今晚叫住姬松,就是为了此事。倒不是有什么不愿,而是纯粹的好奇。当日听说姬松选的事魏征后,他虽然诧异,但也没说什么,这是多年的彼此之间的信任。

他相信,姬松绝不会害自己孙儿的,有了这点,其他的还重要吗?

他只是有些不解,魏征现在无权无势,家中也就只有魏叔玉一人还能称得上不错。要是不出意外的话,郑国公府将来也会泯然众人矣!

“琳儿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足以支撑他腾飞的平台!”

谢廉浑身一震,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这个女婿。

当姬松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个女婿要做什么了。

“润儿呢?泽儿呢?就算他们不行,不是还有浩儿吗?为何要选琳儿?”

姬松背着手望着夜空,好似看到了千百年以后。

“润儿是不错,老成稳重,又不失决断,将来将家交给他我也放心。泽儿是聪慧,但他心思不在这儿。浩儿还小,我没工夫去等他成长起来。”

“但他们都不行,在我的设想中,姬氏从我之后,将会淡出朝堂,不到大唐危机时刻,绝不轻易踏入朝堂。”

“所以,这个时候朝堂上需要一双眼睛,一个能替我们遮风挡雨,看着那些人的眼睛。而这个人我选了琳儿,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就选定了他。”

“为何?这是何道理?”

谢廉不解,他见到自家孙儿,早已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可见对这个孙子的重视。

“没什么为何,就是觉得合适而已,而谢家也确实需要这么个人,不是吗?宽哥儿虽然不错,但少了份机变,他还当不起这样的大任。”

姬松继续说道:“魏征虽然不在朝堂,但他的威望却比之前更盛,之前朝堂之上,就差指着皇帝鼻子大骂的他,皇帝却那他毫无办法。”

“而琳儿要做的就是继承他的一切,这将对他将来产生极大的助力,有了这些助力,再加上我们在一旁护持,只要他不傻,不做出格的事,这辈子位极人臣,不过探囊取物而已,戳手可得!”

“作为代价,我们就让他魏家三代富贵无忧又有何妨?”

谢廉呆呆地看着自己这个女婿,好似第一次认识一般。

“你到底想干什么?这么做有是为了什么?你给我说清楚!”

看着谢廉愤怒的脸,姬松轻轻地抱住他,这让谢廉浑身一僵。

“您记住,从明日开始,我姬松将不在人前显露,而您就是我们在朝堂上的代言人,一切拜托您了.”

这晚谢廉一夜没睡,直到上朝的时候,这才睁着发红的眼睛起床,在张氏担心的目光中,朝外走去。

“爹他怎么了?”

谢宽疑惑地问道。

张氏摇了摇头:“自从昨晚和松儿说话回来就成了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说了什么,问他也不说。”

“哦。对了!”

张氏好像想起什么,连忙道:“你爹说让你好好监督琳儿读书,那些杂书让他少看,好好跟着郑国公学习,别枉费了松儿的一片苦心!”

谢宽皱着眉头,一时间也没想明白这到底是为何?

张氏没有多说,作为多年的枕边人,他知道丈夫的性格,能让他这样必然不是什么小事,上次这样还举家搬来长安的时候。

那时候他们在江东无依无靠,谢氏更是咄咄逼人,父亲作为外人也不好插手,只能在钱财上支援一二。

那是他们最艰难的时候,等来到长安,先是有李纲,后有姬松,他们一家才算是站稳了脚跟,也就有了现在的长安谢氏的家底。

但这次.

谢廉一路走来,麻木地和路过的官员打着招呼,众人都发现了谢廉的一样,也没多想,还以为他昨晚没休息好呢!

上朝的钟声响起,谢廉和众人一起走入太极殿。当陛下驾到,百官恭迎的声音传出来后,这才惊醒过来!

“众卿平身!”

“谢吾皇!”

众人分文武高低落座案几坐榻,谢廉此时已经醒悟过来,心道:‘以前一直是松儿为吾等遮风挡雨,现在确实轮到他了。’

‘既然如此,干就是了!’

谢廉心中发狠,作为父亲他是失败的,作为长辈他是汗颜的。别看别人一直对他恭恭敬敬,但后面不知道怎么说他呢!

什么靠女婿上位,乃文人之耻,什么毫无才能却身居高位,更是让人唾弃。但从今日开始,就让你们看看,我谢廉也不是吃素的。

“启禀陛下,在长安城外建立副城,臣以为不妥。长安乃是我大唐都城,人口众多,要是再建立一座副城,规模还不小,这样一来,关中京畿之地的人口必然大增,到时候关中刚刚有些盈余的粮食必然不济,到时候关中难道又要回到当初在外地借粮度日的日子吗?”

“还请陛下三思啊!”

以褚遂良为首的众多朝臣也躬身劝谏道:“请陛下三思!”

房玄龄眼皮微跳,他此时已经能想象的到陛下此时的怒火了。这件事自己也不太赞同,但也只是委婉劝谏而已,而这些人竟然明目张胆的在朝堂上丝毫不给皇帝面子,这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他作为大唐宰相,连收下的官员都管不住,这让皇帝怎么想?是你管不住还是不想管?这事真和你没关系?

这事他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房爱卿!”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道:“爱卿是百官之首,现在百官驳回朕的旨意,你这个宰相的却一言不发?还是说这也是你的意思?嗯?”

“陛下容禀!”

房玄龄面色不变,多年的宰相生涯,早已练就一身胆气,就算心中不安,也不会轻易地表现出来。

只见他走到中央,躬身一礼,道:“陛下建立副城之初心也是为大唐好,这点臣以为然。长安都城,现在人口八十余万,这已经是史无前例的壮举,必然为后世人所敬仰。臣也知道长安人口大增对长安管理极为不利,但建立副城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等副城建立,背靠长安的副城必然吸引众多人口,这样一来关中粮食何意为继?”

“陛下的初衷是好的,但建立副城,臣不赞同!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这次有房玄龄这个宰相带头,褚遂良等人赶紧上前附和,这让李世民的脸色极为不好看。

“既然你等以为不妥,那就给朕想出个好办法,要是想不出来,那就按朕的意思办。朕给你们三日时间,退朝!”

就在李世民想要退朝时,谢廉一咬牙突然站了起来,大声道:“陛下留步,臣谢廉有话要说!”

唰,所有人都看向谢廉,这让他顿时压力大增。但想到姬松的话,他硬是咬着牙顶了下来。

“臣有办法可解长安之困!”

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谢廉大声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