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965章 谢宽归来!

姬唐 第965章 谢宽归来!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965章 谢宽归来!

第965章 谢宽归来!

初春的官道上人流如织,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游人士子结伴同游的时候。在大唐,文人士子不像后世读书人那样手无缚鸡之力。

文人能上阵杀敌,武将也能入朝为宰相。

虽然在武英阁和麒麟阁成立之后,文武彻底分权,但这种趋势却不减反增。因为不管是哪个阶层的百姓,入朝为官在他们看来才是一展抱负的捷径。

文官靠的长年累月的积累和资历,而武官恰恰相反,或许一场战争就能让你脱颖而出。现在大唐武功赫赫,周边异族都倒在大唐的横刀和铁骑之下。

大唐年轻人是热血的,也是冲动的,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渴望为大唐开疆扩土,就像那刚过而立之年的郕国公姬公。

他的事迹随着时间流失,早已传遍天下各个角落。无数读书人以他为榜样,马上功名自取,封侯只若等闲。

只懂武艺不同经书的人只是莽夫,只读书不习武的是妇人,在天下读书人眼中,文武全才才是真正的好男儿。

大唐武德丰沛,文人士子都以报效大唐为荣。

他们自成年之后,骑马仗剑走天涯,游历天下。北到漠北草原,南到岭南之南的海边,东到现在安东都护府,甚至还有人去了倭国。西边更是让大多数读书人向往,庞大的领土,荒凉而又辽阔的地域,安西,北庭,天山,等各大都护府控制着不下于中原的领土。

越是游历就越能体会到大唐的强盛,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庆幸自己能生在这样强大的国度而自豪不已!

他们或结伴而行,或单人匹马,在大唐良好的治安和对自身的自信下,畅游着天下名胜古迹,从而留下不朽的诗篇。

但也有一些人,他们默默无闻,甘愿俯首案牍之上,尽自己所能为大唐的强盛舔砖添瓦。

或行走在田里林间,或游于市井,体察民情,为治下的百姓谋福祉。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所作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

大唐每年上涨的赋税,和各地人口的增长数据,无不说明治下百姓的生活状况。犯罪率在有史以来低的令人发指。

甚至有人自知犯了事,不想连累家人族人名望受损,甘愿前往府衙自首。有的在近年更是自愿前往边地都护府赎罪。

如此种种,无不说明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大唐百姓的幸福指数简直突破天际。强烈的国家自豪感,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样的世道,看着就让人着迷。

不知何时,管道上来了一辆简朴的马车,有一老仆坐在车辕上驾着马车,马车旁,莫约三十的男子骑着高头大马,悠闲地缓缓前行,还不时和车中的人说着话。

看着大变样的长安城外,自己走时这里还是荒凉一片,但此时却茶铺,小摊不绝,一眼望不到头。

年轻人豪迈的笑声不由得感染到了他,看向遥遥在望的灞桥,他顿时有些失神。

“郎君,郎君?”

这时,一道温柔的女子声音响起,只见车帘被一双素手掀开,露出一位初看时不太惊艳,但越看越有味道的的妇人。

她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此时正在酣睡,好似被惊吵到了,稚嫩的小手无意识地挥舞着,好似在警告某人。

车厢里面还有一个十余岁的少年,他此时正在看书,大人间的对话好似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谢宽被自家夫人惊醒,连忙问道:“怎么了?”

妇人撇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妾身正和你说话呢,你发什么呆啊!”

谢宽尴尬一笑,虽有有些感慨道:“我们这一去就是多年,谁能想到回到长安后,才发现这里的变化好大好大,大的都不认识了。”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庄园,道:“伱还记得哪里吗?”

妇人好奇看去,但却看不出有任何熟悉的样子,于是看向丈夫!

“那里当年是一座小土丘,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还去过那里。但现在却成了一座庄园,将小土丘融入园中景色,要不是我影响深刻,还真没认出来!”

谢宽又指着路边的柳树,笑道:“以前这里哪有这样的柳树?听说前些年官府组织百姓种树,只要是官道两旁,都会种下事宜当地生长的树木。”

“一来是为了美观,二来却是路人在炎炎夏日能有个歇息的地方。你看,这柳树怕是我们走之后不久就种下的,都长这么大了。”

妇人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宛若侍卫一般的树木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之前还没注意,现在看去却是尤为壮观。

“谢琳!”

看到自己儿子还在看书,他一时间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苦恼。要是别人家有这样用功的孩子,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但谢宽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孩子简直嗜书如命,每日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看书的路上。这些年不光将家里的藏书看完了,还将他从姐夫哪里借来的书也看的差不多了。

如果说是走马观灯般的看一遍,他肯定要胖揍这小子一顿。但这孩子不光看书,还懂书,记性好,还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地方都要弄明白了才行,不然就吃不香,睡不着。

自己学识一般,到了现在实在是教不了这孩子了。至于自己治下?呵呵!自己就是哪里读书最多的人,那里的学生基本都是自己教的,更别提有什么德高望重的读书人了。

这次之所以回来,一来是自己任期快满了,二来,则是好些年不见家人,心中自然是想念。这三来就是为了这孩子了,自己算是教不了了。但有人能教啊!

想到自家那姐夫,他就一阵失神,那样的人也算是世间少有吧?

听到老爹叫自己,谢琳这才把眼睛从书本上挪开,有些不愿道:“爹爹叫儿何事?”

“哦,对了,爹爹,这里儿有些不明白,还请爹爹解惑!”

说完就拿着书给谢宽看。

谢宽的夫人吴氏扶额苦笑,无语地看着自己儿子。谢宽也没好到哪去,随手将书本拿过来,看了一眼随口道:“爹也不清楚,等见了你老师自个问去!”

“哦!”

看着自家儿子失望的眼神,谢宽差点暴走。这是被自家儿子看扁了?

深呼吸,呼气!

等压下打这小子一顿的冲动后,苦口婆心道:“你老师就是你姑父,他就是为父给你新找的老师,但这事他还不知道,只是你姑姑答应为你说话的。”

“所以能不能让他看在眼里收你为徒,就看你的本事了。”

谢宽顿了下,有些犹豫道:“听说你姑父前些年收了一位女弟子之外就不在收徒,也不知道他这次会不会”

“父亲放心,儿定当让姑父刮目相看!”

说道自家姑父,这小子两眼都在发光,看的谢宽一阵嫉妒。自己儿子却崇拜别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姐夫也不行。

这小子从小就听他姑父的事迹长大,边地这些年在自己的治理下,算是成为了北方一座贸易县城,各地商人都汇聚此地,随着各种消息也传了过来。

而自己那位姐夫的事迹也随之被人所熟知。什么只身投军报父仇,什么风雪擒可汗,还有什么建书院,五年富宣州。其门下弟子造大舟,乘船东去十年带回高产良种。

种种事迹都让他向往不已,时常央求自己带他去见姑父。但自己远在北地,自己怎么可能带他去?

加上他年纪小,自己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回去。于是就说,姑父最喜欢读书的孩子,学识越渊博的孩子他最喜欢。

于是这小子一发不可收拾,凡是能找到的书就看,不懂的就问,短短几年就将自己肚子里的一点墨水给掏的干干净净。

听说这次要来长安,这小子别提多兴奋了,在路上更是苦心读书,就是担心自己让姑父失望。

谢宽摇摇头,也不知道这事好事还是坏事,但不管怎么说,多读书总归是好事吧?

此时,灞桥之上,不少人都在翘首以盼,不停地张望着前面,好似在等什么人。

灞桥本事长安东出的必经之路,在这里等候的人大多都是来迎接朋友或亲人的。还有不少人在折柳相送,期待与离别相映,离人与归来作伴。

有人相遇时的哭泣,有人相别时的悲伤,人家真情,总是在别离和归来之间回荡,这也让古老的灞桥见证不知多少爱恨离愁。

“老刘啊,你说宽哥儿和夫人他们怎么还没到啊?这都快半月了,说好的三五天,不会出什么事吧?要不派去去找找?”

谢家的管家老张有些焦躁不安道。

老刘被家主派来迎接家主的小舅子,自然也有些着急,这都好些天了,但就是没见着人影,侯爷前日刚从书房出来,就一天问好几次,自家却没接到人,今日要是还没接到,自己都没脸回府了。

但作为郕国公府的大管家,心里素质还是不错的,反而安慰老张道:“放心吧,现在大唐国泰民安,就是一孺子走在路上都安全无比,出不了事的,可能,应该是什么事情给耽搁了吧?”

“听来长安的人说,前段时间中原积雪融化,道路上不好走,有些山道上更是难行,不少人都被困在当地动弹不得,或许他们也是因为此事耽搁了吧?”

老刘有些不自信道。

老张也知道他在安慰自己,但还是心中有股气。

“你说这当地官员是怎么办事的?百姓被困山道,他们竟然行动如此缓慢?这不是尸位素餐是什么?”

老刘连忙拍了这家伙一巴掌,没好气道:“这事咱们该谈论的事吗?这些自有人去做,我们还是耐心等候的好。”

老张其实也就是这么一说,当话说出口就知道不对了,听到老刘的话也转移话题道:“咱们两家也不是外人,你说宽哥儿也是,这都多少年了?中途就回来一次,这是有多大的怨气啊!”

“以你家公爷和我家老爷的本事,他要是留在长安,现在还能是县令?”

“好了,老张,你话太多了!”

老刘有些无奈地打断老张的话,无语道:“这事不是我们该操心的,既然你家老爷和我家公爷都没说什么,那就说明这事本身就不是什么坏事,你可别到处乱说,坏了你家老爷的事,到时候看你怎么收场?”

老张砸吧砸吧嘴,最终还是闭嘴了。

这也就是姬家,其他人他可不敢说这话。但看到老刘如此谨慎,也就没了说话的兴趣。

“咦?你看那人.”

老刘之前只见过谢宽几面,这些年过去,记忆早就模糊了,但当看到官道上骑马的男子感觉有些面熟,就朝身边的老张说道。

老张先是一愣,顺着方向看去,先是不敢置信,擦了下眼睛,突然瞪大眼睛激动道:“宽哥儿?没错,就是宽哥儿,是宽哥儿他们回来了。”

说完也不理老刘,急忙朝前面跑去,还边跑边喊着‘宽哥儿’。让路边的送别和接人的人皱眉不已。

有人想要上前呵斥,但却被自家人拉住,指了指老刘身边的马车。那人瞬间明白了过来,松涛云纹图案,这在长安,不,在整个大唐都是独一份。

明白的来人是谁,众人自动让开道路,这让前行的谢宽一愣。

“宽哥儿,宽哥儿,是我啊!”

就在这时,一声多年未曾听到的熟悉声音传到他的耳朵里,循着声音看去,顿时大喜。

也顾不得其他,连忙下马跑上前去,扶住气喘吁吁的老张,高兴道:“张伯?真的是您吗?”

说完就朝身后的马车大叫道:“夫人,琳儿,快出来,张伯来接我们了。”

“张伯,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老张此时也从激动中醒了过来,拉着谢宽的手,眼睛通红道:“好好好,一切都好。夫人和老爷,还有大娘子他们都好。”

“张伯!”

谢吴氏上前行了一礼,老张却连忙闪开,有些惶恐道:“使不得,使不得。老朽怎敢让夫人行礼?你这是要老奴的命啊!”

谢宽连忙扶住张叔,笑道:“您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一直都拿你当我的长辈,区区一礼,又有何妨?不碍事的。”

“那也不行,咱们谢氏书礼传家,这点你要记清楚,你要是再敢如此,老奴,老奴就撞死在这里。”

谢宽一看,连忙道:“好好好,不会了,以后不会了还不行吗?”

老张闻言,这才放松下来,看向宽哥儿身后拿着书本的少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