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千古一帝?天可汗?就这?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千古一帝?天可汗?就这?

看到李世民不说话,他自顾自道:“因为他们一直在吸收咱们华夏的文明精华,用以滋养自身文明,所以他们才发展的这么快,几乎是一年相当于咱们老祖宗上百年的积累!”

“这种快速发展的文明,我称之为‘’***发展”!

“这是低等文明吸收比他们优秀文明,所形成一种快速发展形式。

一个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没有借鉴,所以他每一个决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是坦途还是万丈深渊。

不断的试探,不断的尝试,在破败和不断重复的试错中蹒跚前行!”

李世民满眼震撼,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但作为皇帝,他还是深有体会。

因为朝廷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慎之又慎,生怕自己一个错误政令而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但就是这样小心翼翼,都无法避免各种各样的错误。

很多时候都是先做着,等发现问题后再做调整,一步一步,如缕深渊!

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简直说道来他的心坎上,太精辟了。

姬松没有理会李世民,继续说道:“直到文字出现,这才让大家再做决定时查下前人是否做过,如果做过,那么会是什么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没有,那就麻烦了,就只能一步一步去小心翼翼地试探。”

“但,那些自身文明程度不高,甚至没有文明的国家或部落,他们不一样。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周围有着文明程度很高的民族和国家,而这就是他们效仿的对象。”

李世民听到这里,他就笑了起来。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比大唐更文明的国度吗?没有,这句话他可以对任何民族和国家说。

做为这个文明国度的皇帝,他无比的自豪。

但姬松的下一句话,却将他打落尘埃!

“于是,他们开始学习,漫长的时间里文明发展中不光是有精华,还有很多糟粕。”

“但这对那些学习者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帮他们试错了,他们只要捡起我们文明的精华摒弃糟粕就好。”

“您说,这样下来,他们需要多久就能吸收掉这个文明的精华?”

李世民冷汗淋淋,他想到了后果,很严重的后果。

因为人家不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只要将这个文明的精华吸收就行,其他的他们可以不要。

比如只需要和战争有关的东西,粮食种植,百工器具,都是能大幅度提升国家实力的东西

至于诗词歌赋?

呵呵!

人家需要吗?

只要能杀人就行,其他得不到的抢就是了。

姬松看向李世民,认真道:“我说这么多,想必陛下应该清楚我去的目的了。”

不等他答话,他就说道:“不错,我就是去学习的,将其他文明的精华带回来。

如果说高产物种能让国家稳定,并且人口大增,而臣去学习的就是智慧,一个文明的精华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宝藏!”

说道这里姬松眼睛在放光,要是能将玛雅文明的好东西都带回大唐,甚至实现交流,他都不敢相信大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想必不逊色任何盛世吧?

姬松向往道。

李世民怔住了,他张大嘴巴,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自己还在为这个国家的生民生计发愁,这小子却已经开始想这么远了?

不行,朕不能吃惊,更不能流露出夸张的表情,不然非得丢死人不可。

李世民这时竟然想的不是这些文明精华带回来后对大唐的作用,而是丢不丢人?

姬松要是知道皇帝的想法,非得唾他一脸不可。

天可汗?

千古一帝?

就这?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至于你的请求,朕会考虑的。”

“不要送了。”

说完之后不给姬松人和机会就转身离去。

站在原地,姬松正在发呆。

他正说的兴起呢,你却不听了,这算怎么回事?

搞不明白,真是搞不明白。

李世民让人去叫皇后,自己则在姬家庄子上走着。

看着与别处迥然不同的祥和与富裕,他好似明白了姬松刚才所说的话。

他打断姬松的话,不是不想听,而是这些话已经让他有些无所是从了。

自古以来,历代皇帝无不是以稳定为最高目标,延续王朝为首要任务,至于百姓?

呵,能吃饱,不闹事就是了,文明发展?那是什么?

由于和自身从小所受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违和,他不知道这到底对不对,于是越听越烦躁,甚至怒气。

但是看到庄子上的富裕和祥和,他有些明白了。

就像一个十分落后的部落,一个稍微有点智慧的首领,加上吸收外来先进文明的智慧,就能够短时间造就一个周边强盛的部落,甚至国家。

再有点先见之明,重视教育,与民休息,或许几代人过后,这个部落就会形成自身的文明。

要是运气足够好,不需要多久,又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他想到了高句丽,魏晋时期天下大乱,在异族南下中原,导致中原战火连天,很多百姓避难到了辽东等地。

中原百姓的到来,给那个时代还很落后的辽东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明,于是短短数百年时间,当初一个小小附属国,竟然给予了前隋那么大的一个‘惊喜’。

还有突厥,也是大量虏掠具有一技之长的工匠,铁匠,木匠等很多都对他们有用的人。

然后又用这些人打造的盔甲,弯刀,箭矢来继续这个轮回。

而姬家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原本随时都有可能分解的家族,却由于姬松这个神奇的少年到来,现今已经成为大唐首屈一指的勋贵大族。

要不是有了姬松,这个庄子可能还是以前那个吃不饱饭的姜家坳吧!

教书,读书,育人,书院。

他从姬松的种种痕迹中看出了他最在意的事情。

教育,深究一点就是传承,再延伸的话就是文明了。

他懂了,姬松要的不是财富,更不是此事成功的名利,而是可以让一个民族快速强盛的文明智慧。

如果那里真的存在殷商遗民,那么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同源的文明再次相会后,又会爆发出怎样的文华盛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