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五章 玄武门之变(四)

姬唐 第五章 玄武门之变(四)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五章 玄武门之变(四)

没吃到肉,还热的一身骚,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现在朝野都在传自己心狠手辣对亲兄弟下毒。

“其实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我们没有必要做的如此决绝,秦王能够成事,离不开他麾下的各个文臣武将,我们以重利相诱,不怕他们不就范。”李建成说道。

“大哥说的是,那我们该从谁入手呢?”李元吉道。

李建成在李元吉耳旁小声说了一会话,李元吉听的连连点头。

待毕,就兴高采烈地出去了。

“希望能够奏效吧!”李建成其实并不看好这个计策,但是他更不想与同胞兄弟兵戎相见,却只能如此了,希望秦王能够知难而退。

翌日,便暗中将一车金银器物赠送给左副护军尉迟敬德,并且写就一封书信招引他说:“希望得到您的屈驾眷顾,以便加深我们之间的布衣之交。”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尉迟敬德却推辞说:“敬德,蓬户瓮牖之人,遭隋末乱离,久沦逆地,罪不容诛。

秦王赐以更生之恩,今又策名藩邸,唯当杀身以为报;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

若私交殿下,乃是贰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

没错,尉迟恭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下可惹恼的李元吉,他是什么人,什么时候被别人拒绝过。

尉迟恭将这件事告诉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没有说什么,反而安慰尉迟恭,让他安心。

不久,李元吉更是暗中指派人去暗杀尉迟恭,但是尉迟敬德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将层层门户敞开,自己安然躺着不动,刺客屡次来到他的院子,终究没敢进屋。

于是,李元吉向李渊诬陷尉迟恭,尉迟恭被关进奉诏命特设的监狱里审问处治,准备将他杀害。

但由于李世民再三请求才得以保全他的性命,这才得以不死。

李元吉又诬陷马军总管程咬金,李渊将他外放为康州刺史。

程咬金却对李世民说:“大王的辅佐之臣快走光了,大王自身又怎么能够长久。

我程知节誓死不离开京城,希望大王及早将计策决定下来。”

之后李元吉又用金银布帛引诱右护军段志玄,段志玄不肯从命。

李建成对李元吉说:“在秦王府有智谋才略的人物中,值得畏惧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李建成与李元吉又向高祖诬陷他们二人,使他们遭到斥逐。

这下李世民有些慌了,身边的文臣武将调离的调离,贬斥的贬斥,亲信只剩下长孙无忌还留在秦王府中。

长孙无忌与他的舅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候车骑将军三水人侯君集以及尉迟敬德等人,日以继夜地劝说李世民诛讨李建成和李元吉。

希望秦王能以大局为重,早下决心,但李世民事到临头却有些犹豫不决。

李世民向灵州大都督李靖问计,李靖没有答应;又向行军总管李世绩问计,李世绩也没有答应。

但是,两人的操守却得到了李世民的敬重。

从此事之后李世民便更加器重他们二人了。

之后,突厥来犯,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

更是将李世民麾下大将程咬金等人调任麾下任事。

至此,李世民算是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孤家寡人。

但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没完,李元吉掌握了李世民的精锐之后,还不准备放过李世民,更是密谋将李世民引入昆明池,将其害死。

李世民得知消息与众人商议,长孙无忌等人,都劝谏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李世民却说:“骨肉相互残杀,是古往今来的大丑事。

我诚然知道祸事即将来临,但我打算在祸事发动以后,再仗义讨伐他们,这不也是可以的吗!”

尉迟恭道:“作为人之常情,有谁能够舍得死去!

现在我们誓死拥戴大王,这是上天所授。

祸患的机括就要发动,大王却仍旧态度安然,不为此事担忧。

即使大王把自己看得很轻,又怎么对得起宗庙社稷呢!

如果大王不肯采用我的主张,我就准备逃身荒野了。

我是不能够留在大王身边,拱手任人宰割的!”

长孙无忌也对李世民说道:“如果大王不肯听从尉迟敬德的主张,事情现在便没有指望了。

尉迟敬德等人肯定不会再追随大王,我也应当跟着他们离开大王,不能够再事奉大王了!”

“你们,你们......唉!”李世民秃废地座了下来,满是无奈地说道。

“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

且大王素所畜养勇士八百余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尉迟恭说道。

这已经是最后的劝谏了,李世民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

这一步踏出,就彻底没有回头路了。

但是想到要是自己身死,不管是自己的妻子还是儿女都将身处危局之中。

太子仁厚,可能还会放过他们,但是李元吉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一震,哪怕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妻子儿女自己也不能输

于是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本王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到了最后,幕僚们为了坚定李世民的信心,说道:“齐王凶恶乖张,是终究不愿意事奉自己的兄长的。

近来听说护军薛实曾经对齐王说:‘大王的名字,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唐字,看来大王终究是要主持大唐的祭祀的。’

齐王欢喜地说:‘只要能够除去秦王,捉拿太子就易如反掌了。’

李元吉与太子谋划作乱还没有成功,就已经有了捉拿太子的心思。

作乱的心思没个满足,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假使这两个人如愿以偿了,恐怕天下就不再归大唐所有。

凭着大王的贤能,捉拿这两个人就像拾取地上的草芥一般容易,怎么能够为了信守平常人的节操,而忘记了国家大计呢!”

大家又道:“大王以舜为何如人?”

李世民回答:“圣人也。”

“使舜浚井不出,则为井中之泥,涂廪不下,则为廪上之灰,安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乎!是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盖所存者大故也。”

这是用舜的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心存高志,来激励李世民。

到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是李世民心里还是没底,于是令人来卜算凶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