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446章 海边夜谈 吐蕃见闻

姬唐 第1446章 海边夜谈 吐蕃见闻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446章 海边夜谈 吐蕃见闻

第1446章 海边夜谈 吐蕃见闻

傍晚的岛上可以看见最美的,没有任何遮挡的海上晚霞,鲜红的色彩,和蔚蓝的海水,相互倒映,相互衬托,你成就我,我成就你.

天渐渐暗了下来,晚霞也越来越淡,太阳也随之沉入海底,或许,那里就是人们所说的汤谷

明月在空中高悬,永远是那么的清冷和高傲,好似不屑任何评说和赞美,也或许是被赞美的多了,已经没了感触。

姬松一身长衫,站在海崖峭壁之上,俯瞰汪洋,遥望苍穹。

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已经很少这样去看一看天地了,匆忙的活着,急促的奔走.但不该是这样啊。

后世种种,皆如梦幻泡影,他很多时候都分不清到底是在魂穿大唐,还是梦中轮回了一番,分不清了,也不想分清。世间本就如此,又何必执着呢?

“子毅,我.”

不知什么时候薛万撤来到了他的身后,或许来了有一会儿了,也可能是刚刚到,姬松不清楚,也没心思去问。

“你如果说对不起的话,那还是免开尊口,因为当第一次说过之后,伱就打算继续对不起我,那样,我会忍不住锤死你的。”他头也不回道。

薛万彻哑然,随后就坐在石头上,怔怔地看着海面不知道在想什么。在得知姬松醒来后来了这里,他就立马来了。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这段时间自己看似潇洒,但心中之痛又有谁能知道?

妻子嫌弃自己颓废,不知上进,孩子们也觉得自己窝囊,本来在长安待的好好的,却被贬到了这荒岛上,搁谁谁能心里舒坦?

但他上次的事情却是看清了,就自己这样的人,在乱世可为一方战将,在有动乱的时代也有自己用处。但到了太平盛世,就自己这样的莽夫,要心计没心计,要脑子没脑子,迟早都是没人收拾的货色。

自己越是努力就越偏离自己的初衷,在长安看似威风的紧,但那都是看在姬松的面子上。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埋汰自己呢。

这些他都清楚,但他不在乎。

但上次的事情他彻底看清了自己,自己,根本就不是当官的料,这次栽跟头,下次还能躲了过去?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我知道我没有资格要求你什么,要是你还认为这个兄弟,将来几个侄儿就交给你了,随着我,这辈子就全毁了。”

“不求他们大富大贵,只求他们平安无事,这就够了!”

姬松有些哑然地看了眼有些低沉的薛万彻,沉吟片刻道:“这次就让他们跟我回长安吧,这里到底是有些小了。”

薛万彻感激看了姬松一眼,想说些感谢的话却被姬松打断。

“你丫的就是个不长记性的,与其在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算计了,还不如在这里待着。这里名义上算是我的封地,只要我还在一日,我保你余生安稳。”

“但是你记住,封地仅仅是名义上的,你他娘的可千万别给真的当成国中之国了。这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现在或许还看不出来,但等到海外发展起来,这里就是一座镇压东南海域的桥头堡,要是那个时候却还在我姬氏的手中,怕是会引起公愤。”

“有些话我不好和润儿说,唉,到底是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你平日多看着他点,有上进心是好事,但他的身份就注定他太强的上进心未必是好事。”

“那可是大唐唯一的传世爵位,真真正正的与国同修。他的起点就是别人一辈子都望之不及的终点,看看在这里待几年,我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将他调走。”

薛万彻听的心底发堵,站起身来踢了一块石子,骂骂咧咧道:“娘的,这人和人真的他娘的不能比,别人巴不得自己孩子有上进心,你倒好,还嫌弃孩子太优秀了?”

“娘的,老子找谁说理去?”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这地暗了下来,但却在明月的照耀下显得并不黑暗,甚至还有些明亮。

直到风越来越急,这才转道回府

明月就高悬在那里,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去遥望,自从书院解密月亮,得知上面没有嫦娥,没有玉兔,也没有广寒宫和月桂,更没有扛着斧子砍树的吴刚后。众人寿虽然失望,但却并没有减少对月亮的寄思。只是认为那是神仙不想见到凡人,或者凡人肉眼凡胎,就算到了仙境也是什么都看不到。

所以,月亮还是那个一看到就想到家人,想到团圆的寄托之物。人们有时候就是如此死心眼,数千年的思想,不是一个小小的望远镜能破除的。

在大唐的西南角,高原之上,张少陵一行已经来到这处中原人很少涉及的地狱,他的所有见闻都是别人传出来的。

随着这些年和吐蕃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高原上的事务也都缓缓传回国内。但对于生于龙虎山,长于龙虎山的他而言,总是如同隔靴搔痒,懵懵懂懂。

但自从由川西入东女国,来到这片神秘的高原后,他才真正的明白这是何等的天涧。地势高耸,凡是中原人一来此地就会突发各种疾病,就算是他们这些修习道家养生导引术的人,也都有各种不适。

好在他们适应的快,不然恐怕不死去几人是过不去的。

现在的高原显得较为平静,自从吐蕃大相禄东赞攻取天竺一国后,就开始了休养生息的策略。此时松赞干布不能理事,由其子监国,禄东赞辅政。

虽然有很多手握兵权的将领不满,但在禄东赞的手腕下不得不蛰伏。

“道主,吐蕃大相前来迎接我们了!”

一名年轻道士来到张少陵身边说道,道主,是道家个脉赋予张少陵的称呼,是西行传道的身份。这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成,则是真正道主,必将成为道家大功臣。败则一切皆休.

“吩咐下去,全部下马迎接!”

“谨遵道主之命!”

很快,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数百骑兵在草原上疾驰的势头不是所有人都能淡然处之的。但张少陵却淡然地看着迎面而来的骑兵,甚至还有时间整理自己的道袍!

其余众人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看到张少陵的举动突然平静下来。

远处,头发已经花白的禄东赞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由暗赞,好一个少年道人。

在中原他曾见过不少道人,刚开始以为不过招摇撞骗的,但随着接触日深,这才明白自己的浅薄。

道教是大唐的国教,虽然并无多大权利,但却地位尊崇。大多数道士都是学富五车,学究天人的人才。他们不光精通道家典籍,还治病救人,习武,学文,可以说,只要有点名气的道士,都是一个个在他看来的大才。

“吁~”

“止!”

禄东赞高举右手,数百骑兵嘎然而止,这一幕让一众道士看到后也不由点点头,心道:还算的上是精锐。

但也就止于此了,和大唐的真正精锐相比,还差的远呢。身为大唐道家各脉的嫡传,哪个不是地位尊崇?见过大唐精锐不算什么大事。

禄东赞下马疾步走来,直奔张少陵。

“这位道长可是张少陵道长当面?”

禄东赞的一口流利的长安话并没有让众人感到吃惊,在他们翻阅的信息中,对于这位的来历和经历都知知甚多。

张少陵打了个道家的礼解,优雅而又庄重,让禄东赞侧目不已!

“正是贫道,此番途经吐蕃,为大相带来不少麻烦,本想当面致歉,却不想大相竟然亲自出迎。贫道不胜感激,在此谢过大相了。”

“无量天尊!”

禄东赞对他们显得极为热情,连连摆手道:“道长却是多虑了,数年前本相和你大唐郕国公携手大战大食,吐蕃,大唐两国也算是有盟友之义。并且在中原时多曾听闻道家之思想,也曾拜访过袁天罡道长和李淳风道长。但可惜缘悭一面,这一别却是有了十年之久了。”

他看了眼张少陵身后众人,眼中露出一丝金光,恨不得将这些人全都绑回吐蕃。但最终还是忍住了,道家西行的消息他一早就得知了。毕竟又是龙虎山道家聚会,又是大唐皇帝下旨,这件事早就闹的沸沸扬扬。吐蕃是大唐的邦交之国,在长安可是有着大使馆的,虽然机密的消息很难得知。但相这种众人皆知的消息,却是早就传了回来!

“哦?却不想大相还和师叔祖和师叔相识?”

好似看到了禄东赞眼中的疑惑,张少陵笑道:“好叫大相知晓,我道家缘出一脉,只是后来理念不同,所以分为多家道脉,但却都是一家人,所以.”

禄东赞恍然大悟,不过这些不是他关心,而是有些期待道:“不知道长要在吐蕃停留多久?要是不急的话,可多留些时日。如果方便,不知可否在吐蕃传道?”

要是其他教派来吐蕃,他恨不得以前十二个时辰全都跟着,生怕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但中原的正统道家却是不同。他们乱世下山辅佐君王底定天下,盛世入山林修行。这样一个只会给你带来好处而没有坏处的教派,怎么能不让人喜欢?

“这”

张少陵面露迟疑,但这恰恰让禄东赞大喜,只要没有直接拒绝,那么就还有机会。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道家的各脉佼佼者,在中原都是数得上的人才,他不期望全都留下,但留下几个他都能高兴的睡不着觉。

这些人精通各行各业,通识文字,学识过人,正是现在吐蕃想要的人才啊!

现在松赞干布命不久矣,小王还小,要是不能尽快压服那些人,怕是到时又是一场动乱。

而这些人就是他应付其他人的办法,这些道人在吐蕃无依无靠,但有本事过人,一旦想要在吐蕃传教,必然会依附于自己,加上这些人又是大唐人的身份,那些人必然忌惮,不敢乱动。

至于会不会被窃取机密?笑话,吐蕃现在有什么机密可言?一清二白之下,除了一群莽夫,还有什么?

更何况这些道人是来传教的,并且不只是吐蕃,或者说吐蕃根本就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只要有这个前提,他们就不会成为敌人,而是盟友。

“你看我,诸位初次到吐蕃,本相已经备下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走,我们边走边说!”

禄东赞拉着张少陵的手腕就朝前走去,张少陵无奈,朝众人点点头,示意大家跟着!

众人骑上马,也不急着走,而是慢悠悠地在草地上前行。

“道长和郕国公可相熟?”禄东赞道。

“嗯,算是跟着郕公学习了一段时间!”张少陵也不否认,实在是郕国公姬松的名头在这里太好用了。

在中原还不觉得,但在边军以及域外,那可真是如雷贯耳,就没有人不知道的。对于郕国公的事迹大家更是张口道来。

“哦?你是郕国公的学生?”

张少陵摇头道:“不算是,只是郕公辞官南下来龙虎山之际,跟在身边聆听少许,不敢以学生自居。”

“说来郕国公算是在下的师叔一辈,在出大唐之前,被道家各脉公认,并排下辈分,取道号玄微,是为玄微山人!”

“并且贫道西行之事,也是颇受郕公开悟.“

对于张少陵后面的话禄东赞根本就没听进去,当听到姬松辞官,他当即大惊道:“这是为何?郕国公年纪轻轻,岂能辞官?难道是朝堂排挤不成?”

“为什么本相没有得到消息?”

按理来说这么大的事情大使馆怎么可能不清楚?但现在他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确实如此,郕公在大堂影响颇大,如若突然辞官必然引起动荡,所以朝廷只是在重要公文中提到,却并没有公布天下。大相不知却是不足为奇!”

“至于为何辞官.或许是郕公厌倦了吧!”

禄东赞沉默了,厌倦了吗?或许吧,想起那个令自己都俯首的人,宛如天人的般的风采,他实在想不出除了这个理由还有什么?

至于逼迫?呵呵,他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真正能逼迫哪位的人存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