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334章 读书人快吧军队渗透了

姬唐 第1334章 读书人快吧军队渗透了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334章 读书人快吧军队渗透了

武英阁,并不在外朝,而在内宫之中,不过却也在靠近外朝的地方,处于太极殿东的位置。所以从太极殿出来不一会儿就来到武英阁。

说是阁,但规格上也是一座大殿,只是小了很多,也就和一般妃子的宫殿差不多。

不过用于处理公务却是足够了,毕竟武英阁并无多少人。

为了方便管理,此处已经和内宫隔离开来,周边也都有内卫把守,一般人绝不会轻易来到此处。

来到武英阁,姬松心中还是有些生气,任谁被人摆一道心情能好了?

但一进来他却有些诧异,原来该到的都到了。程咬金,尉迟恭,李绩,刘弘基,裴仁基,高侃,当然了,独孤谋也少不了,但让他意外的是李承乾这家伙竟然也在?

马周?他怎么也来了?

姬松没答理他们,而是自行来到首位。在这里,除了皇帝以外他最大,别管你是太子还是国公,这就是建立时立起来的规矩!

不然何意行使军方职权?又何意让天下武将敬畏?

“我等见过阁首!”

姬松刚落座,李承乾为首,众人躬身一礼。这是对武英阁阁首的尊敬,也是对这个位置的尊敬。说是礼绝百官,一人之下也不为过。

但也就那样了,虽有建议和执行职权,却无调兵之权。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和供养起来的吉祥物。

此时也就是姬松在这个位置上,不管是谁都不能忽视他的存在。这要是等到下一任,估计也就剩下建议权和谋划之权了。

不过他不在乎,权利的大小来自于个人的能力和威望,要是随便一个人坐在这个位置上都能威势滔天,那和秦汉时期的丞相有什么区别?皇帝傻了才会设立这样一个令自己头疼的存在。

“都不必多礼,坐吧!”姬松沉声道。

“诺!”

众人落座,他这才将目光看向李承乾,问道:“不知太子此来所为何事?”

李承乾撇撇嘴,但面上还是认真道:“父皇有感孤对军务不太了解,于是让孤来此听政。阁首放心,孤王此来只带了耳朵,不会插手武英阁任何事务。”

姬松闻言点点头,道:“如此可坐于此处!”

他指向自己身边的一个位置,本来是书记官坐的位置,平日里用来记录议事内容。

李承乾自无不可,随即来到位置上坐下,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马周嘴角抽搐了下,但这里自己谁都得罪不起,能怎么办?他也只能站在太子身后,将抱着的奏疏全放在案几上。

姬松撇了他一眼,随即让人也给他搬来桌椅。

马周感激地朝姬松一礼,算是谢过了。

“好了,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分配任务吧!”

话音一落,众人明显肃然起来,他们可是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的。裁军啊,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天大的事情,一个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混乱和动荡,容不得他们不重视!

“高侃!”

坐在末尾的高侃明显一愣,自己不过是来旁听和学习的,怎么刚开始就叫自己?

不过既然叫到他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道:“末将在!”

看着还是一副军中做派的高侃,姬松露出一丝笑意,道:“你不必如此,这里不是军中,让你来武英阁是本公提议的,一来是你一路走来的功绩和为人陛下和本公都看在眼里。你不是只会打仗的莽夫,从你的作战方式上就能看出你有勇有谋,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二来,让你在这里学习,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做,而是让你看看大仗之外的东西。”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其实在本公看来,大多数正常的战争,在没开打之前就已经能大概预测未来的战争走向。打仗打的是什么?”

“是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达到胜利的目的。但战争的本质却是为大唐整而服务的,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对大唐实力的一种消耗。”

“不到万不得已,能不开战就不开战,能用智慧解决的就绝不动用武力。战争的成本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一旦下定决心开战,就必须全力以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决不可大意!”

这时程咬金坐不住了,他有些怒气道:“此事本公不同意!”

姬松话语被打断,但他并未生气,而是略带笑意地看向他。道:“卢国公有何话且说无妨!”

“哼,本公当然有话说!”

程咬金冷哼一声,怒道:“你姬松也是战场的统帅,岂能说出如此伤士气的话?从我大唐建立到现在,哪一年不打仗?你姬松更是带领数十万大军灭杀敌军无数,灭国数十,现在却说什么能不打就不打,还说什么无意义的战争?本公倒是要问问,这些年打的都有哪些是不该打的仗?”

姬松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而是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也是这样想的?”

尉迟恭紧皱眉头,刘弘基低着头就怕叫到自己,高侃有些不安,只有李绩说道:“阁首的话本公倒是有些赞同,正所谓善战者武赫赫之功,又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都是不要轻易开启战争。但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到底什么是有必要和无必要的战争,请恕老夫愚钝!”

“不错,老夫征战半生,从不认为在打无意义的战争,每场战争的起因都是有必要且毫无疑问的。”尉迟恭罕见的没有支持姬松。

不过,让大家意外的是,本以为姬松回来后第一次展开议事,他们却集体反对,会恼羞成怒。没想到竟然和个没事人一样,还笑了起来!

“啪啪啪~”

姬松拍着手掌,赞叹道:“好,好啊,我大唐的将军果然自有雄豪之气。”

“你”尉迟恭有些纳闷,欲言又止!

这一切都在李承乾的眼皮子底下发生,多次想开口但都忍了下来,说好的只带耳朵,要是一天的就坏了规矩,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

“诸位,本公可没有否定之前你们功勋的意思,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到事物的发展,战争也同样如此!”

“从隋末开始,大家都是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应该清楚当时几场战争是多么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彻底崩盘的结局。”

“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拼命,不拼命就等死吧。这崛起之战,再怎么危机也无可厚非,不然何以脱颖而出?”

“大家都是一穷二白,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不败的信念。所以,这个时候战争其实就是在挣命,大家都开始拼命了,谁还管你该不该打?”

“就应该像刺猬一样,不管是谁只要敢碰,就要扎的他一身血。让所有的人惧怕和胆颤,不敢招惹。”

这话大家都深以为然,要是那个时候稍微露出一丝疲敝,那些人就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将他们撕的粉碎,不会有丝毫留情。

窦建德,王世充,西秦霸王薛举,哪个是好相与的?就连当今陛下都失败过,更遑论其他?

“大唐武德九年,贞观元年,突厥大举南下,于渭水河畔威胁长安。虽然最后被赶走,但这样被人打到国都之前,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如果说天下一统之前是崛起之战,那么漠北之战就是大唐的立国之战。此战在座诸位都有参加。本公更是临危受命,轻率千余骑,雪夜奔袭突厥王庭。”

“说实话,到现在本公都有些后怕,太侥幸了。突如其来的暴雪,恰巧遇到的突厥主力,又恰巧带着弩车这样的利器,又恰巧颉力怕了,竟然首先要逃跑。这才给了本公和后来大军可乘之机。”

“这其中要是有一个条件没有达成,本公的头颅怕是早已成为敌人的酒杯.”

说起漠北之战,众人都心有余悸,太侥幸了,要不是李靖当机立断,姬松运气够好,谁也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好在是胜了,要是败了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就是高句丽之战和南海之战,再就是刚刚结束的西域之战。”

“说实话,高句丽之战本公不太想打这仗,因为时间在我,优势在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舍底胜利是迟早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战却是解决我大唐的心腹之患,也报了前朝将士之仇。虽然猛烈和残酷,但也极为畅快!”

“南海之战是抵御外敌,斩断大食的狼子野心,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不将其打疼了,他们就会无休止的挑衅大唐,如此还不如打,打到他们胆颤心惊为止。”

“但本公还是嘀咕他们的野心和疯狂,于是就有西域之战。”

“这场战争其实已经超脱了一般的征战,它是两个不同肤色人种,不同文明,对世界有不同认知之见的战斗。种族之战,非战不可。”

“而这,就是种族生存之战!”

众人听的心情激荡不已,李承乾更是奋笔疾书,将姬松的话一一记录下来。

崛起之战立国之战复仇之战抵御外敌之战文明之战

他将一个国家的从无到有,再到稳定和繁盛的战争说的明澈清楚,让人耳目一新。细细想来不正是如此吗?

“那么现在呢?”

姬松沉声道:“大唐版图已经达到了我们所能控制的极限,再大,已经力不从心了。此时我们到了消化战争所带来的果实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一切有违帝国发展的战争都是毫无意义的。”

“本公和陛下讨论过,至少在二十到三十年内,大唐不会再有大的战争,最多也就是局部性战争。我们要尽可能地控制战争的强度,就当做是练兵了。”

“但这样一来大唐就不需要这么多将士了,所以裁军势在必行!”

众人都是一愣,原来这就是裁军的原因啊!

他们之前有不解,有怨言,更责怪朝廷不体恤将士。但现在他们明白了,不是朝廷不体恤他们,而是今后数十年很可能没那么多仗打了,大唐要发展民生,要解决国内的一些事情。那就不能被外部的事情干扰。

不管是钱币的改革,还是地方的建设,修路,治理河道,向海外进发,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和投入。而太多将士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的帝国内部改革的步伐,所以裁军势在必行!

姬松看向高侃,轻声道:“你有智慧,不要将眼光局限在军中,而是要着眼全局,放眼大唐和天下。战争虽然不是解决事情的唯一办法,却是最简单的方法。裁军也不是不重视军队,而是对军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裁撤老弱,撤换不合格的将领,将一些心志不坚定,贪生怕色,贪墨军饷的蛀虫全部赶出军队。今后会提高军中将士的军饷和福利,但对他们要求也更高了。”

“队正以上识字是起码的,校尉以上必须进入皇家军事学院深造半年以上。将军以上必须到武英阁观政一年以上才能外放,不然绝不轻易升迁!”

众人都吃惊地看向姬松,队正以上识字?你确定没有开玩笑?

“怎么?大家不相信?”姬松有些玩味道。

他拿出一份奏疏,扔给高侃,道:“你来给大家念念,诸位这是站的太高了,对于底层的一些事情有些生疏了还是已经不习惯去关注基层的事情?”

高侃看了眼奏疏就愣住了,咽了下口水,这才念道:“.贞观二十五年,经过统计,有三千五百名各地书院学子进入军队,并且有一千三百五十二人成为队正以上的军官,除此之外,更有太白书院,洛阳书院,江东书院,幽州书院等书院学子投笔从戎,进入军中后勤,文书,军法司等部,具体数量还在统计,但绝不少于千人.“

“什么?怎么可能?”

程咬金大惊失色,这.这是要变天了啊!

李绩幽幽道:“别的本公不敢说,但军法司现在总计五千余人,其中大多数都是读过书的。不然也胜任不了任务!”

众人呆立当场,什么时候大唐的读书人这么不值钱了?这还是他熟悉的军队吗?他娘的,读书人都快把军队渗透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