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320章 铜钱黄金!

姬唐 第1320章 铜钱黄金!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320章 铜钱黄金!

就在姬松等待宫中消息,难得一大早起来早朝时,却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看着在上面侃侃而谈,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风和日丽般的李承乾,他突然有些想明白了。

这钱币增发金银币的事情不在朝堂,因为钱币的弊政已经不是一朝一代的事情,多少年来变来变去,最后也只有铜钱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钱币,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铜钱的出现和它的希有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之前最早使用的货币是贝壳,这从汉字的构成中就能得到证明。在商代基本定型的汉字中,凡与价值、财富、交易有关的字,都带有“贝”字偏旁、古人就已经使用海贝作为钱币了。

但是,贝壳作为钱币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易保存、携带和计算,也不易分割和统一。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找更适合作为货币的物品。而最终被选中的,就是青铜。

它比纯铜更坚硬、更耐用,也更容易铸造。青铜在商周时期被广泛用于制作武器、器皿和乐器等物品,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要标志。

而青铜农具,则是青铜文化中最具有实用价值和流通价值的物品之一。它们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因此,在商周时期,青铜农具逐渐成为了一种通用的等价物。

然而,青铜农具作为货币也存在着不便之处,它们形状各异、重量不一、难以保存和携带。于是,人们开始模仿青铜农具的形状和大小,用青铜铸造出专门用于交换的货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刀币、布币和圜钱。

刀币源自青铜刀削,它们形似短刀或匕首,刃部较薄而柄部较厚。刀币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和燕国,后来逐渐流行于北方各国。刀币上多刻有地名或重量等信息。

布币源自铲形青铜农具,它们形似锄头或镰刀,上端较宽而下端较窄。布币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和魏国,后来逐渐流行于南方各国。布币上多刻有纹饰或花纹等图案。

圜钱源自纺轮或玉璧,它们形似圆盘或圆环,中间有一个方孔。这就是代表天方地圆的方孔铜钱,后世也称之为通宝,上面往往刻着皇帝年号等等。

而到了这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商业的繁荣,中原帝国在周边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铜的使用更是越来越广泛,而大家都知道,中原的铜矿并不多,甚至是贫瘠。

在先汉时期,铁器的出现慢慢取代了铜在生产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铜也慢慢演变成钱币的唯一属性,成为中原完成发行钱币的唯一金属。

虽然铜钱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流通,但它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铜钱的价值受到铜含量和重量的影响,如果朝廷为了节省成本或应对危机,不断减轻货币的分量或掺杂杂质,就会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损害国家信誉和民生。

二是铜钱的数量受到青铜资源的限制,如果国家为了保持货币的分量和纯度,不断增加铜矿的开采和进口,就会面临资源枯竭和钱币流失的风险。

三是铜钱的流通受到地域和规模的制约,如果国家为了促进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就会面临运输困难和计算麻烦的问题。

因此,除了铜钱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物品被用作货币或补充货币的作用。例如粮食、丝绸、盐、茶、铁等。其中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就是白银。

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也是中国被纳入由西方掌控的国际白银资本体系的过程。所以,银币的出现要是没有相对应的白银储备,一旦发生意外,而朝廷却没有足够的白银应对市场需要,那么白银和黄金有什么区别?

别忘了,白银中原缺,但其他地方不缺啊、

这要是被别的势力或者国家看到漏洞,不出十年,大唐市面上的钱慌将更加严重!

三就是黄金了。

黄金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原文化对外输出后和外来文化融合中原后的产物,它的出现代表着中原的货币体系终于出现了一个高等货币体系,那就是铜钱-——黄金。

姬松清楚的明白,白银时代还没有到来,殷州虽然发现了,但白银却并没有被太多的人知晓,大家也没有习惯去使用白银成为钱币的概念!

而黄金不同,之前的黄金主要来自草原、西域等边远地区,而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交通不便,黄金运输困难。而且,对黄金的开采技术也不够先进,无法有效利用黄金资源。因此,黄金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作为货币所需的数量。

其靓丽的色彩、稀有程度让它成为中原皇室和贵族将其作为祭品和贡品,而祭祀神灵和上供顶层贵族的贡品它必须是稀有的,具有重大价值的物品,因此黄金渐渐成为了贵重、稀有,财富的象征。

随着中原或主动,或被动的对外贸易出现,西域,草原上的黄金渐渐流入中原。底层百姓一生基本上都不会使用到黄金,但商人和贵族就不同了。

从最开始来自皇室对贵族的赏赐,以及贵族对皇室的上供。黄金的也慢慢为人所接受,商人更是形成小钱用铜钱,大宗商业活动使用黄金的传统。

不是不想用大家都能接受的铜钱,而是铜钱太重了。一贯一千文,要是一次**易上万贯,那是多要斤?

按照大唐贞观通宝的制钱计算,一贯大约是六斤四两,而一万贯呢?那就是六万四千斤。

如此,十万贯,百万,千万呢?

那是多么庞大的数字,要是都使用铜钱,大家也别干别的了,就是路上运输就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损耗。

就好比你要用一万贯带去岭南,想想,六万多斤的东西从长安运到岭南需要多少人?又需要多少消耗?

怕是一一个来回都赶的上所赚的利润了,这如何能行?

所以,黄金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