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297章 大宴开始!

姬唐 第1297章 大宴开始!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297章 大宴开始!

看着犹豫不定的皇帝,姬松暗自摇了摇头,看来还是自己急了,自古以来的观念岂是自己轻易能改变的?

“陛下以为夷州如何?”姬松轻声道。

“夷州?”李世民一脸疑惑,不明白姬松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不过是一座荒岛而已,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

“不错,就是夷州,如果,臣是说如果,我们折衷一下,将裁撤的大军及其家人迁往夷州,每人分配土地,并且许诺十年不收税,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懵了,这是什么主意?五十万裁撤军队以及家人加起来至少都有二百万人,这么多人怎么迁移?

“十年,这是底线,花费十年之功,裁撤五十万大军,并且逐年朝夷州迁移,这样一来不但能减轻朝廷负担,加上陛下下道旨意,三十五岁无军职的士兵解甲归田,如此之下,其实十年下来最多裁撤三十万左右人。”

“陛下,夷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蛮荒之地,而是真正的肥沃之地,生活数百万人绰绰有余,并且由于气候宜人,种植水道可以做到一年三熟甚至四熟。”

顿了下,继续道:“当初臣专门将夷州划归朝廷,下海之人不得染指,就是因为这个地方乃是真正的天赐之地。随着这些年南北海运越加繁华,而处于南北交通要道的夷州早已有了人烟,根据地方奏报,此时已经有了将近二十万人在此定居。”

“只要朝廷能每年投入少许,不需多少年,夷州就会成为大唐又一财富重地”

李世民此时再也坐不住了,来到地图前,看着泉州对面的那座岛屿久久无语。

“你为何为何不早说?要是早知如此朕.”

“陛下待如何?”姬松自嘲一声:“陛下,还记得臣曾经说过吗?”

“臣希望大唐能够走出去,大唐很大,但也很小,不管有多少土地都有不够用的一天。土地兼并,财富朝越来越少的人手中集中,这是任何一个王朝都不能避免的问题。而臣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减缓。”

“但如此下去那一天迟早到来,到了那时,又是一番厮杀,当人死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或许.”

或许什么?或许将来有又一个王朝就像大唐那样站在大隋的尸体上重新建立起来。

姬松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李世民却明白的很。

“世界很大,土地很多,在大海之上有无数的无主之地,只要有人,那里就是我汉人的土地,或许有天中原有变,但有海外在,中原就能存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别无选择之下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杀个血流成河。”

“臣想试试,但显然,臣.失败了!”

李世民此时竟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他站在皇家角度在最大限度地稳定统治,而姬松却站在更大的角度在为这个民族寻找其他出路。

他错了吗?不,他没错,只要能让大唐千秋万代,他能杀的血流漂杵。

但姬松错了?也没错,姬松是个理想者,这他早就知道。但就是因为这样他才喜欢这个令人恨的牙痒痒,但又不得不保护的好好的。

这样的臣子太难得了,有他在,至少能再保证两代帝国强盛,至于之后.他反正是看不到了!——

姬松来到大殿外的栏杆前,看着太极殿外来来往往的人工女宦官,又看到灯火通明的大殿,以及站的笔直的宫廷禁卫。

李世民最后还是选择见效慢,却又稳妥的方式进行裁军。在之前他想凭借自身的威望,为太子扫清障碍,在他有生之年能够做成此事。

但当听了姬松的话后,他才发现自己就在短时间做成了,但后患无穷。他看到了财政的拮据,却没看到裁军之后,数十万军中悍卒进入民间的危害。

在军中有军法和将军们镇着,一群厮杀汉翻不起任何风浪。但要是到了民间,这简直就是一群定时炸弹,说不定一场旱灾,一场绝收就能让这些人重新拿起刀子和昔日效命的大唐拼命!

他是马上皇帝,清楚地知道军中将士是个什么德行。说悍不畏死是真的,说桀骜不驯也没错,但更多的都不是安分的主。

夷州之事可行,但却要调查清楚,若是真如姬松所言是块宝地,不但能解决裁军将士安置问题,还能将中原无地A百姓重新安置,也算是去了朝廷一块心病!

明明朝廷蒸蒸日上,明明大唐已经来到了盛世,但每年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沦为无地的盲流。除了人口暴增,无地可分外,世家的兼并也在起到一定作用。

现在大唐建立三十年出头,按照十七年一代人,此时大唐第三代人已经出生了,再过十五年左右,那才是真正爆发的时候。

姬松的办法虽然慢,但却很有效和稳定,而这恰恰是他所需要的、。所以,当姬松提取迁移至夷州的办法,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计,现在缺的只是师弟考察罢了!

“你在想什么?”

长孙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旁,听到长孙的话,他没有回头,而是朝着遥远的星汉道:“我在想在每一个星星上是不是也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存在?”

又指着茫茫碌碌的众人道:“我又想到和辽阔无垠的星空相比,我们恐怕渺小的连一只蚂蚁都不如”

“陛下没有同意你的建议?“长孙早就知道皇帝要裁军,也知道姬松一直都有让汉人走出去的的想法,遇到如此良机岂能无动于衷?

“也不算失败,算是折中吧!”

“大部分裁撤的将士会去夷州,那里土地肥沃,又距离中原不远,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再给些利益,不怕他们不去,毕竟相比留在中原半死不活,还不如出去拼一拼。而有着之前边地移民的事情,至少边军将士是喜闻乐见的”

“果然,连本宫和陛下,甚至是天下人都被你瞒过去了。做的好大的局,到了现在才露出一点目的吗?”长孙叹息道。

她早就该猜到,姬松每做一件事,必然时候还有后续,岂能是简简单单的迁移百姓。之前大家没有先例,就算有也是失败的例子。但现在,随着边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传入中原,很多人羡慕的眼红。

在中原有数百亩地,已经算是地主之流了,但在西域,在边地,这算什么?人家一个牧场就是你的十倍数十倍,这怎么比?

以前还能说边地夷狄遍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死族灭。但事实呢?大唐不去打他们就烧高香吧,现在一个个见到大唐百姓一个个都慈眉善目的很,哪有半点当初的狠劲?

一个家庭少说都有好几个孩子,但田地就那么多,随着时间推移,后代分到的田地越来越少,三代之后可能连填饱肚子都不能。

要没有后代重新崛起,或者大的机遇,想要发家几根不可能,九成九的百姓都一辈子在土地里争和活命。就算有钱也很难买到土地。

如此一来,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只能慢慢衰弱,直至彻底沦为世家或豪强附庸。

但现在他们有了其他选择,在长子继承家业后,次子和其他孩子就可以去自己发展,而边地就成为了首选,首先是土地大量土地分配,这就不是百姓能拒绝的。

姬松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引导着百姓,甚至是朝堂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前进。而到了现在,她也不得不承认如此确实是缓解国内矛盾和土地兼并的不二法门。

作为皇帝没有拒绝的理由,而现在皇帝之所以拒绝,乃是因为姬松的想法太过激进,担心如此一来会让海外做大,甚至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

“本宫不知道你的方式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至少现在看来是好的,这就足够了!”

姬松有些讶然,但却有些释然,并没有被人揭老底的羞恼,更多的则是欣喜,至少没有反对,而这就是自己最大的胜利!

任何事情当撕开一个口子后,就很难重新回到过去。当利益和国家长久绑定后,一切的阻拦都螳臂当车,势必为时代所淘汰!

“娘娘,郕国公,宴会要开始了,陛下请你们过去!”

陈寿的到来,结束两人的谈话,姬松笑了笑,朝长孙深深一礼,却没有说任何话,一切都在不言中.

而此时,大殿内人声鼎沸,一个个刚从战场上回来的厮杀汉更是春风得意,文官这边也气氛也不错,毕竟此番不同以往,作为坐镇后方的文官此番也得到不少好处,至少战利品这边他们就分润了不少。

加上不少官员因为筹谋有功,运筹得利也都升官加爵,虽然有些将军们看不惯,但有姬松在上面压着也只能憋在心里。至于老将这边就不动如山了,分润功劳给文官的好处现在就已经体现出来,至少迄今为止,除了那日窦恽弹劾姬松外,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被弹劾,就算有那也是做的太难看,被人抓住的辫子,实在是活该!

“陛下驾到,迎!”

“吾等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年,大唐万年!”

李世民龙行虎步来到大殿,走上丹陛,长孙和李承乾紧随其后。当三人落座,李世民这才挥手道:“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看着众多有功之人,李世民也很是高兴,大声道:“此战,诸位先败西突厥,灭我大唐心腹之患。转眼又大败大食贼子,实在是大快人心,这一仗打的漂亮至极,大涨我大唐威风!”

“全耐陛下洪福,我等誓死报效大唐,虽死无悔!”

“大唐万胜!”

“陛下万年!”

“.”

相互吹捧结束,李世民显得很是兴奋,大声道:“诸位都是我大唐的攻城,今日没有君臣,只有军中袍泽,大家敞开了吃,敞开了喝,今日谁要是敢走这出去,就不是我大唐的好男儿!”

将军们顿时兴奋起来,吼道:“我等遵命!”

“坐!”

很快众人落座,陈寿上前喊道:“大宴开始!”

“开宴!”

叮叮叮~

编钟缓缓响起,琴师,乐师,胡琴等乐器也随之起舞,当着装清凉的舞姬出现在大殿后宴会更是进入了**。

这时,李世民举起酒杯,看向坐在左边首位的姬松笑道:“在这里,朕要敬郕国公一杯!”

姬松有些受宠若惊,赶忙拱手道:“陛下过奖了,臣愧不敢当!”

“朕说当得就当得!”

此时的他想的极为霸气,高声道:“郕国公临危受命,以病躯前往西域主持大局,打败了西突厥,又大败大食,此两场战争可谓是旷古绝今,是我中原对异族胜利,也是我大唐扬威天下的两战。”

“有此大功,如何当不得朕的一杯酒!”

“来,喝!”

说完就一饮而尽,极显英雄本色!

姬松面露苦笑,这哪里是在给自己敬酒,这是在为方才的事情报复自己啊。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理由又如此充分,这杯酒自己不喝也得喝。

“谢陛下!臣干了!”说完仰头一饮而尽,说完挥袖擦拭嘴上的酒渍,将酒杯倒转。

“好,陛下豪气,郕国公豪气!”

众人一看也都叫起了好!

“第二杯,朕要敬卢国公,莒国公,夔国公!”

程咬金、唐俭、刘弘基连忙站起来!

“他们都是随朕从隋末大乱中杀出来的老臣,说是臣子,实乃手足。他们不顾年老之躯,挺身而出,西进西域,出生入死,可谓是老而弥坚,国之柱石。有他们在,朕睡的安心,但同时也心疼!“

李世民痛心道:“本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却不得不为朕,为大唐重新披上战甲,拿起战刀上战场厮杀。”

“西门关一战,翟阳公差点身中十余创,差点战死沙场,朕闻之痛不欲生。好在最后挺了过来,不然痛失爱将手足,就算是打再大的胜仗,朕也不喜!”

“卢国公更是临危受命,死守西门关,辅佐郕国公姬松,可谓是劳苦功高!”

“莒国公本意归隐山林,却因大唐需要,朕需要,郕国公需要,义无反顾重新以一介老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又说诸国,合纵连横,功劳甚大!”

“大家说该不该敬他们一杯?”

众人听的热血沸腾,一个个起身怒吼道:“我等敬卢国公、莒国公、夔国公!”

“饮胜!”

三人也是情不自禁,大声道:“诸位饮胜!”

姬松也举起酒杯,朗声道:“饮胜!”

众人有的举起酒杯,有的拍掉酒坛上的泥封,直接拿起酒坛就开始痛饮.(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