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120章 何为自律?

姬唐 第1120章 何为自律?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120章 何为自律?

第1120章 何为自律?

“那刘成又是何人?怎么没听说过?”

有人眼尖,看到一个名叫刘成的人赔率也不是很高,顿时惊讶道。

“刘成?这是哪个犄角嘎达冒出来的?以前怎么听到没听说过?”

刚才言之凿凿的那人却哑火了,最后只能无奈道:“这人我也没听说过,只是之前骑射几乎得了满分,要不是最后一箭偏了一分,恐怕会是第一个骑射科的满分。”

“平切此人在卷试时也得了九分的成绩。虽然在体能上只是及格,但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这最后一科是战局推演和策论,以此人本事获得前十还是有可能的。”

随后摇了摇头:“只是可惜他的体能太拉分了,不然这前三也是能碰一碰的。”

随后众人又说道高崇文、阿史那道真、郭待封、陆耀宗、谢承祖,萧正等人,都是赞叹连连。就连他们都觉得此次大比简直群星闪耀。要是不出意外,将来这些人怕都是朝廷上的大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最后高台上的众人也是激烈连连,双方唇枪舌剑,在沙盘上顿时杀出了真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真正的战场上呢。

这时李世民也坐不住了,沙盘推演是他的主意,就是希望能找出拥有谋略的统帅之才。

虽然只是推演,但这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军事素养,甚至能看出他们的用兵方式和心性。一个急躁的人是万万不能当统兵大将的,不然那就是将士们的灾难!

不管这人其他科目如何出色,但性格上的缺陷才是致命的。特别是当李世民看到郭待封指挥己方士兵不顾伤亡攻城时,不着痕迹地摇了摇头。

郭待封他是知道的,郭孝恪二子,听说武艺不错,兵法也还行,在书院也算是较为出色的了。但今日看来这急躁的性子也是不改改,怕是不能大用了。

姬松也是摇了摇头,历史上就是因为此人急功近利,不服薛礼统帅,不听将令,这才导致大非川之败。虽然不能将所有责任全都推给他,但他却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

当李世民来到萧正跟前时,当看到他规规矩矩地排兵布阵,面对敌方的攻击巍然不动时,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此人用兵稳重,或许进攻不足,但守城有余,心中已经浮现出他将来要去的地方。

高崇文,只见他指挥士兵从山间小道七喜对方后方,打的对手不得不回援,顿时手忙脚乱。但却因为对方在后方部署得当,他只能无功而返。

喜欢弄险,又是一个魏延式的人物,但却缺少了魏延的思虑周全。不过瑕不掩瑜,将来只要培养的当,性格再稳重一些,不难成为一个栋梁之才。

陆耀宗,江东陆氏子弟。

江东陆氏在三国魏晋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但近些年确实有些没落了。此人用名循规蹈矩,思虑周全,但缺乏决断,却是可惜了。

谢承祖,当看到此人的用兵后,李世民一愣。看着对方奇正相辅,用兵稳重时,看了姬松一眼。姬松却只是摇摇头示意此人和自己没关系!

“这是先祖东山手札上记载的用兵之法,当初臣曾送给子毅一份!”

这时谢廉上前小声说道。

他目光复杂地看了对方一眼,要是记得没错的话,此人应该还是自己的侄子辈。只是没想到江东谢氏竟然出了个如此人才。他虽然在关中领立关中谢氏,但对于江东谢氏却满是复杂。

有怨恨,有失望,更有期许!

当年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当初欺辱自己一家的那位早已作古,听说后来凄惨非常。

能看到老家的人才,他也是高兴不已,谢氏兴旺指日可待啊!

随后又看了几人的推演,有满意的,当然也有不满意的。其中倒是让他有不少意外,有几人更是令他惊艳不已!

时间很快过去,当时间到了之后,李绩敲响铜锣。

当铜锣响起,众人才从推演中回过神来。有人早早打败对方,有人大战数百回合后险险胜出,但也有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在时间到了之后还在相互焦灼!

“时间到,休息半个时辰后开始最后一轮比试!”

“诸位先行下去歇息吧!”

当众人离去,李世民也带着众人来到后面的大帐中。

“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天下英才何其多也。谁能想到一次全国选兵之举,竟然出现如此多的人才,倒是朕以前狭隘了。”

他确实被惊讶到了,虽然九成九都不值一提,但就算剩下的人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其中更是有数十人可为统兵大将,这让他意外非常!

“何止是陛下,臣等也没想到竟然会涌现出如此多的人才啊!”

众人也是汗颜不已,以前倒是小瞧天下英豪了。

房玄龄苦笑道:“如此看来大唐的选材方法还是存在一些漏洞,不光是武将选拔,这让臣不得不忧心文官的选拔啊!”

“武将选拔都选出如此多的人才,那要是文官选拔效仿呢?会不会也涌现出一些大才?”

李世民一愣,但随即摇了摇头道:“相比于文官,武将的选拔制度才是大问题。武将之才平时显露不出,就好比潜龙在渊,只有涨潮之时才能一飞冲天。”

“而此次的选兵就是他们的机会!”

他想了下,随即说道:“不过玄龄说的也对,不使人才埋没,确实需要重新制定选官制度,此事后面再议吧!”

“陛下,臣建议科举制度已是最完美的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漏洞。臣建议大办学堂,从县一级逐渐向乡镇普及。”

“并且在不动摇大唐财政支出的情况下,大量减免读书费用和成本,使更多的人读书明理。然后明确升学制度,和考核制度。”

“暂且可分为乡镇蒙学,州县扩展学业,在道一级设立大型书院,然后经过考核后,进入皇家书院,或者国子监就学。”

“落实实践制度,凡是选官之后,必须有一到三年的实习实践,让其了解大唐的运作和制度,不然一旦选官就去地方上治理,极有可能手忙脚乱,不知所云,从而将权利下放到州县小吏手中。”

杜如晦直接指出当下文官选官的不足,并且给出建议。并且听来更加规范和有效!

“克明此言大善!”

李世民闻言大喜,越想越觉得此法行之有效,高兴道:“那这件事就麻烦你和玄龄了,正好你们也休养了一段时间,既然不愿再入朝堂,那就平时给朕试漏补缺。”

看到两人想要拒绝,他大袖一挥,霸气道:“不必多言,此事就这么定了!”

完全不给两人反驳的机会!

房杜二人相视苦笑,没想到盘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早知道就不说话了。好不容易退出朝堂这个旋涡,现在又给进去了。

不过他们知道,要是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还是会说出来的。

他们为大唐奋斗了大半辈子,大唐是他们看着一步步强大起来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只要是对大唐好,他们就算是死也在所不惜!

“姬松!”

正在发愣的姬松突然被叫醒,连忙道:“臣在!”

“此次最后一道题就由你出吧,朕也懒的想了!”

“行了,就这么办吧!”

说完一看时间也差不多,于是也不管姬松答不答应就转身出了大帐,只留下姬松在轮椅上发愣!

“嘿,这可是天大的荣耀,陛下还真是对伱小子没得说。”

程咬金推着姬松边朝外走,边说道:“今后这些个小子见了您天生就低一头,这是陛下为你壮声势啊!”

听到这话文官们倒是没多想,反正这事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就是了。但武将这边却眼红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可是大涨脸面的事情,他们怎么就没这个机会呢?

不过看了眼姬松的双腿,那点嫉妒也就消失了。

陛下也算是良苦用心,姬松要本事有本事,要威望有威望,现在双腿残了,加上姬氏分家,早已没有了任何威胁,这样的人作为军方第一人,放谁也不会有芥蒂。

当姬松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已就位。

李绩说完考场规矩后,就朝姬松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既然避不开他也就不管了,就在他准备转动轮椅上前的时候,却发现轮椅自己动了。

“高明,你.”

李承乾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后,主动推着他上前。当看到皇帝鼓励的神色后,他顿时心中一热。

心下一定,也不再多想。

此时,不管是台下数万人,环视外围的十万百姓,或者是台上的前百名胜出者,都不可思议地看着被太子推着上前的人。

这人是谁,这几日他们早就清楚了。

大唐郕国公,姬氏家主,武英阁大学士,行阁首事,主管军方事宜!

这是一个在他们心中的传奇人物,十五岁古人入敌营斩杀大将。十六岁封侯,处事后创建司农寺,广开田亩,使关中不再缺粮。

北上漠北,马踏突厥王庭,生擒颉力。东征高句丽,魏征辽东。南下南黄海与大食对决,全歼十万大军。

如此种种不能说其万一。

但就是这样的英杰,他的腿却.

敬佩,惋惜,种种表情在众人脸上浮现!

姬松没有什么长篇大论,而是直接说道:“此次策论题目奉陛下之令,将由本公出题!”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就说道:“你们能走到现在,说明你们是此番大比的佼佼者,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为将者,首在自律,连自己都管不住,如何统兵?又如何战胜敌人?”

“次在忠心,对陛下忠诚,更要对大唐忠诚,对华夏忠诚。一个反复之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用。用之则危害江山,害人害己!”

“再则为将者,不光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一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将领是不合格的。我要你们记住一句话”

在众人翘首以盼中,姬松大声道:“服从,服从,还是服从!”

“这是军中铁律,只要将令下达,哪怕你当时不理解,也要毫不犹豫地去执行,在执行中去理解。要是还是不理解,那就记住我上面说的话。”

“服从!”

不管众人怎么想,姬松大手一挥,道:“此次题目为:何为自律?”

“自身的自律,军队的自律,你们想象中什么样的军队才是自律的军队。大家畅所欲言,此题没有固定答案,写出你们心中所想就是。”

“开始吧!”

他话音一落,众人面面相觑!

在他们从小的认知中,将士的勇武才是最重要的,兵器。铠甲。兵法、军阵、战马等等都是决定一场胜负的关键。

但现在却有人告诉他们为将者,首在自律?

自律的重要性他们当然明白,但却将其放在守卫却是让他们很是不解!

这时突然有人举手,姬松一愣,但还是笑着说道:“请说!”

此人正是刘成,他带着深深地不解道:“您刚才所言自律,可否举例?在下实在不明白如何如此?”

姬松笑了笑,当看到众人都面露疑惑,就说道:“你们说那一不劫掠,不屠城,不奸淫,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军队是好的军队,还是一个动则屠城,乱杀无辜,抢掠百姓,但却经常大胜仗的军队精锐?”

看到众人还是疑惑,他沉吟片刻道:“或者说,你们在面对大唐百姓,和面对他国百姓时,且大军处于缺粮窘境时,你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刘成低头想了下,抬头道:“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多谢郕国公解惑!”

此时不光是他,其他人在姬松如此直白的说明后,大多数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说白了,就是华夷之变的延伸罢了!

自古这个问题都是争论不休,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难怪郕国说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对于此事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人性,教养,性格,经历都决定着他在面对此事时的态度!

上方李世民听到姬松的话后若有所思,想着他不管是带兵还是打仗,从来都是两种做法。面对自家百姓温文尔雅,但面对他国百姓时却显得有些残忍。为了此事他可没少给文官弹劾。

不过,看着下面的沉思的应试者,他倒是好奇,这些人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