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034章 岭南冯氏

姬唐 第1034章 岭南冯氏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034章 岭南冯氏

第1034章 岭南冯氏

“哦,对了!”

姬松好像想起什么,笑道:“这次来岭南不去拜见令尊却是有些说不过去,但本公现在实在是抽不开身。”

“这样,要是此次本公能大胜而归,必定前去拜见令尊。”

“要是败了.”

他笑了笑,道:“那不见也罢!”

说完之后就朝船上走去,此时数百艘战船停泊在港口,看起来格外壮观。白帆蓝海,海鸟嘶鸣,将士们此时也没闲着,也在各自的将领手下操练。

冯智戴听到姬松的话有些不明所以,但看到人以离去也就连忙跟了上去。

“好地方啊!”

姬松看着眼前的景象,特别是海南独有的景色,一时间感慨道。

“是啊,这里确实不错,没有北方的严寒,也不缺粮食,就是人口太少了些。”

面对冯智戴话,姬松笑了笑:“你有话就直说,虽然我们第一次见面,但对你你冯氏在岭南的功绩本公还是看在眼里的,只要不过分,本公会酌情答应的。”

“智戴多谢郕公!”

冯智戴高兴道:“都说郕公在长安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不知可否给我岭南旨一条明路?”

“我冯氏一族必定感念郕公恩德!”

说完就要下拜,却被姬松阻止!

“哎,不必如此!”

姬松看了他一眼道:“岭南之地物产丰富,资源众多,有些地方要是种上水稻,更是一年三熟。这样的地方称之为宝地也不为过。”

“但自先秦以来却被排斥在中原之外,这其中的原由想必伱比本公清楚。此地山多,有多又山民,山民彪悍,不服管教,又与汉人之间矛盾重重。冼夫人当初凭借恩德这才让此地之人多有尊崇。”

“想要发展岭南就必须搞清楚岭南的优势和劣势。在本公看来岭南的优势很明显,那就是物产丰富,又靠近大海。想要改善岭南百姓境况,教化与经济缺一不可!”

“教化可使人知礼仪,懂廉耻,明道理。经济可使百姓一衣食足而知礼仪,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如何改变就要看你们的决心了。”

冯智戴浑身一颤,想到父亲对自己说的话,顿时佩服至极。

“还请郕公赐教!”

姬松也不矫情,说道:“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梳理岭南道路,可使岭南物资走出大山密林,成为改善百姓生活的东西。但这件事朝廷难做,也不能去做。此时岭南对朝廷还抱有一定戒心,一旦朝廷在岭南大动干戈,必然引起当地动荡和恐慌。”

“郕公!”

冯智戴闻言想要解释,却被姬松挥手打断。

“这是事实,就算没有你们冯氏也是一样的结果,不必在意!”

姬松的话让冯智戴稍稍安稳了一些,却疑惑道:“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要是朝廷不支持,以岭南贫苦根本就承受不起。”

姬松诧异道:“谁说朝廷不支持了?这是好事,一旦岭南开发出来,对大唐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怎么会不支持?”

冯智戴疑惑道:“那您刚才说”

“你啊,让我说你什么好?朝廷只是不方便出面而已。你们冯氏在当地有着巨大的威望,要是你们能够主动提起此事,并不需要大干,只要以一个地方为试点。待道路开通商贾云集,百姓富裕起来之后,不需我们再说什么,那些人就会哭着喊着求朝廷开发岭南。”

“我们再从中引导一二,打压顽固份子,拉拢亲唐之人,如此不出百年,岭南比不输于江东等地。”

冯智戴此时冷汗直冒,感觉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如此操纵人心之事,在这位眼中却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难怪父亲说姬松此人不可得罪!

“再一个,岭南靠海,这就是一大天然优势,是老天爷赏饭吃的事情。大海资源之丰富是大陆的百倍之多,就说这海中的物种就足以养活沿海百姓,加上海水能得盐之利,如此种种想不富都难!”

“你们要做的就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只要基础设施做好,还怕没人来?海上如此凶险都让人趋之若鹜,更何况近在咫尺的岭南?”

冯智戴躬身一礼,拜服道:“智戴服了!岭南诸事在郕公眼中仿若掌上观文,清晰可见,智戴代岭南百姓和父亲多谢郕公指点之恩!”

“哎,说这话就见外了!”

姬松摆摆手,不以为意道:“这些就算本公不说,你们也会慢慢摸索出来,更何况看在你冯氏一族顾大局的份上。”

姬松说这话的意思冯智戴也明白,这是看在他们冯氏识趣的份上罢了。当初隋末战乱,冯盎会到岭南,以冼夫人的遗泽很快就控制了不少地方。要是当初割据自立,再以岭南复杂的地理环境,不说划地为王,但割据一方还是能做到的。

但朝廷一道圣旨就让岭南归附大唐,这就是冯氏一族的功绩,这点谁也不能抹杀!

“就比如现在的崖州就做的很好嘛,扩建港口,成为过往商船的补给休息之地,虽然只是刚开始,但想必你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每年上涨的税收就是明证。”

姬松有些赞叹道。

“郕公廖赞了!”

冯智戴谦虚道:“下官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相比明州,登州,崖州还是一个小儿,只能吃些残羹剩饭。”

“那也比之前强的多!”

姬松打断他的话,道:“功绩就是功绩,你不必谦虚。现在大唐四海升平,圣天子在位,正是你等大展宏图的时候,放开手脚去干吧。只要紧守本分,其他的不必顾虑。朝廷重臣看的很清楚,只要对大唐,对百姓有利,那就百无禁忌。”

冯智戴浑身一震,眼中神采暴涨,大声道:“诺!”

三日后姬松杨帆启航,朝着南方行驶而去,接下来必然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也是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海战,必定载入史册。

就在姬松走后不久,一艘五千石大船出现在崖州港口。早就得到消息的冯智戴早已在港口等待多时。

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之孙,石龙太守冯仆之子。

冯盎少有谋略,英勇善战,初以门荫,授宋康县令。

平定王仲宣起义,授任高州刺史,陆续平定潮州、成州等五州獠人叛乱,授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

随隋炀帝杨广出征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隋朝灭亡后,冯盎回到岭南,聚众数万,自任首领,依附割据岭南军阀林士弘,先后击败广州和新州的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人,占据广州、苍梧、朱崖之地,自领岭南总管,治理有方,稳定岭南局势,使得当地安宁。

武德五年,归顺唐朝,授上柱国、高州总管、耿国公。

平定罗窦各洞獠民反叛,受到李世民的夸赞。勤勉清明,深受百姓和部下的爱戴。

冯盎今年已有六十五岁,但此时却是威武魁梧,其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就算现在满头白发,但其威势却令人不敢直视。

他下的船来,看到自家次子早已恭候多时,难得露出一丝笑意。他子嗣众多,但成才的却不多,这次子是自己最为看好的一位。要是不出意外,将来岭南冯氏就要靠他来支撑了。

“拜见父亲!”

“拜见耿国公!”

冯盎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沉声道:“智戴留下,你们都去忙吧!”

“诺!”

很快,在冯智戴的引领下,冯盎来到崖州刺史府,他高坐首位,冯智戴也只能站在一旁听命!

“坐下吧,都是一州刺史了,别和小时候一样!”

但冯智戴却笑道:“在父亲跟前,儿子永远是那个小时候的人。”

“你啊!”

冯盎苦笑一声,道:“行了,坐吧,你站着说话我看着心烦!”

“哎!”

这下冯智戴没有说话,乖乖地坐在下首。

停了一会儿,冯盎问道:“姬松走了?”

“是的,三日前刚走!”

“可有留下什么任务?”

冯智戴连忙道:“其他的倒没什么,就是让我在崖州筹集粮草,就是数额有些大,足够十万大军一年之用!”

“这么多?”

冯盎也大吃一惊,这么多粮食就是岭南有些地方一年三熟也没那么好收集的,他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

“郕国公有驯鹰,他得到朝廷的消息,陛下下旨征调全国三千石以上大船,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民间商船都在此征调之列。并且全都开往登州,明州两地接受朝廷改装,全部改装成战船,或者运输船。”

哗~

就是以冯盎见过大世面的人此时也顿然变色,这是要干什么?征调全国三千石以上大船,这难道是要开启一场千古未有的大海战不成?

“说,将你知道全都说出来,本以为是一场走过场的碾压之战,但现在看来却是错了,那哪里是简单的征伐叛国者,分明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啊!”

冯智戴不敢怠慢,随即将自己知道的是亲全部说了出来。

当听完儿子的话,冯盎久久不能平静,当说道姬松对胜败的看法后,更是不可思议!

“父亲,当时儿子也不太明白他的意思,按理来说以他的本事不应该有此悲观才是,但儿子却觉得他此行抱有不成功别成仁之念。”

他疑惑道:“难道此战还有其他变数不成?”

现在可以说大唐举全国之力应对这场大战,一旦失败,他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可以预见,一旦失败,大唐在海上的力量将被极大的削弱,这对岭南来说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你说的不错,姬松确实有了玉石俱焚,不成功便成仁的念头。对于姬松为父所知不多,在长安时陛下招待我时,姬松就在一旁。为父看的出来,姬松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很重,这不是一般臣子能得到的待遇!”

“并且他和魏王,吴王,太子关系都很好,皇后更是待其如子侄一般。前些年更是册封其为郕国公,之下更有一个与国同休的好畤候爵位。可以说,这样的待遇,为父是想都不敢想啊!”

冯盎感慨道:“不光如此,此人文采风流,年纪轻轻就已是一代宗师之象。军功赫赫,武艺超群,在大唐可算是首屈一指。”

“更是听说其有财神之能,现在大唐皇家书院,也就是之前的太白书院就是他一手建立。你可能对去不太了解,但当年他被陛下委派带着为父去过书院参观。到现在为父都是不敢忘怀。”

“一座书院,尽收天下英才,每年毕业的读书人足有数千人之多。还都是学有所成的人才,随便一人都有一县之才。如此气象,已经让世家没了用武之地。于是在陛下威逼,世家看清形式后,主动找陛下谈判,这才有了之后的世家下海之行。”

冯智戴听的目瞪口呆,他没想到一个人竟然能做到这么多事?还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并且还都成功了!

“那五姓七望和世家大族就没有想过反击?”

冯盎嗤笑道:“反击?怎么反击?”

“五姓七望确实有千年积累,但人家姬氏也是不差的,又和郑氏联盟,世家内部都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加上江东世家投诚,勋贵集团力挺,其背后又有皇帝撑腰,谁能耐他何?”

“你是不是想说明的不行来暗的?”

冯智戴的小心思被父亲拆穿,顿时有些羞赦,但还是点了点头。

“是啊,明的不行来暗的,他们这么些年来又不是没干过。但你以为他们就真的没做吗?”

冯智戴一愣,不可思议道:“他们真的这么做了?但.”

“但人家姬氏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冯盎不屑道:“真以为人家姬氏是泥捏的不成?从周初就流传下来的家族怎么可能没点底蕴?姬氏有私兵二百,各个都是好手,精通刺杀,渗透,曾经一百人打破三千人的军队。这些年为姬氏不知挡了多少厮杀。并且这支私兵还是陛下默许的。”

“明的不行,暗的吃了大亏,你说他们能怎么办?要是真的将姬氏给惹急了,人家不管不顾,他们就等着被报复吧!”

最后,冯盎说道:“他给你安排的事情你全力配合,不得有丝毫懈怠。这次或许也是我冯氏的机会也说不定。为父老了,也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也是该给你们找条后路了。”

冯盎有些感慨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