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995章 算计使节

第995章 算计使节

三月三日天气新,秦淮水边多丽人。

三月三乃是上巳节,在华夏的传统文化中,乃是祭祀水神之日。故而这天夜里,应天府城之中,尤为热闹,秦淮河边,女子们聚在一起约放河灯,男子们或于酒楼中高坐,欢饮达旦,或流连画舫,吟诗作对,整座应天府里,弥漫着一股欢快的氛围。

在这样欢快的节日里,礼部鸿胪寺自然也不能冷落了诸多来大明进贡的使节们。礼部尚书任昂亲自出面,宴请诸国使节至富乐院中欢宴。

席上,琳琅满目的珍馐佳肴,以及窗外灯火阑珊的帝京夜色,直教诸多流连忘返的异邦使节们吃歪了嘴、看花了眼,一众使节,多有为美食美景美酒所迷,忘乎所以的。任尚书也不以为忤,只是捻须微笑,宴上一派和睦。

与其他恣意享乐的使节不同,安南国使节黎季柏,面上却是忧色重重。一众使节们轮流对任尚书敬酒之时,他亦端起一盏酒,凑到了任昂的身边,寻了个机会道:“任尚书。”

“不知小臣央您引荐的事,可有眉目了?那宋老大人,可愿见一见小臣?”

“哦,黎使节。”任昂抬眼一看,似是才发现他的身影,有些抱歉的道:“贵使所请,实在是难办啊。”

“宋老大人退隐多年,如今虽仍在国子监中,但却是大隐于市,似吾这等俗人,等闲难得一见。”

“莫要说贵使欲要见他,便是吾等,也甚是想有机会,能与宋老大人坐而论道。”

“老大人那等世外人物,要见他,实在是……难,难,难!”任昂摇头晃脑的说道。

“这……大人,您官至二品尚书,竟也不得一见么?”黎季柏急道。“我安南上下,实在仰慕宋老大人久矣,若是未能一见,岂不抱憾终身?”

“还请大人务必设法,将我安南的求学之心转知老大人,务必务必……”黎季柏将酒盏放至一边,一揖到地。

“哎呀,这这这,贵使礼重了!如何使得!”任昂赶紧侧身避开,又离座上前,将黎季柏搀起。“贵国心慕王化,若能相帮,我辈儒门子弟,自是责无旁贷的。”

“只是……”他做出一副分外为难的模样。

“……唉,实话与你说罢!”任昂道。“便是你见了宋老大人,老大人必也是,无法去往你安南开坛讲学的。”

“这是为何?”黎季柏问道。

“你可知,老大人如今已有多少年岁?”

不待黎季柏回答,任昂又自顾自接着道:“老大人元末之时,便是名士,如今早已有了春秋。你安南僻居西南烟瘴之地,老大人如何去得?”

“且……至入春以来,老大人身子骨,便多有不便。陛下心系老大人,特意下了令让老大人静养,不允任何人上门叨扰。”

“便是老大人自己愿意,有陛下在上头压着,哪能准允老大人劳动筋骨,冒险离京?”

“您的意思是,我安南必请不来老大人?”

“必请不来的。”任昂拍了拍黎季柏的肩。“你安南向学之心,我亦动容。”

“若是旁人,莫说是我,便是陛下,说不定亦会感怀你安南慕王化之心,降旨襄助。但宋老大人……”

“……”黎季柏面露失望,终至无言。话都说道这份儿上了,难道还能不顾宋老大人的身体,硬在这大明地界把人家架走不成?

他也只能向任昂称谢,而后端着酒盏,回到了自己座上。任昂笑称无妨,而后转而便去接待另一位使节,仿佛安南欲延请宋濂之事,只是一桩十分简单的私事。

只是,在瞥向这位安南使节的背影时,这位礼部尚书的眼中,方才会闪露出那么一点的狡黠之色。

……

宴散,任昂先向使节们告辞离去,今夜城中不设宵禁,这些使节们,也大都合计着要寻个秦淮画舫,通宵达旦作乐寻欢。黎季柏却是有些心事重重,只想着回鸿胪寺的小院里歇息。他婉拒了几个小国使节的邀请,神情颇为失意。

虽明面上做出一副仰慕天朝王化的样子,但黎季柏知道,自己的族兄要自己邀请宋濂归国,可不止是为了所谓的仰慕天朝王化而已。

“邀请宋濂至我大越一事,你务需尽力。此事,事关我黎氏日后之大计,伱定要上心!切记!”

族兄黎季犛的吩咐言犹在耳,但今夜听那大明尚书的口风,这事想是做不成了。黎季柏怎能不失望?

他方走出富乐院,却见隔壁楼门口,竟是人山人海,许多书生打扮的人,正翘首往那楼里看去。人数之多,竟将整个秦淮河畔给挤的水泄不通。

甚至,其中还有一些模样极为明艳的女子,也一脸激动希冀的,正朝着那楼里张望。

“这是……”黎季柏有些愕然于眼前的盛况。

“哦。”将他送出的小厮瞧了一眼,笑道:“客官不知,那是有人,正在楼里斗诗呢。想是斗的激烈,故而引来了不少的儒士书生,优伶佳人。”

“贵国文华昌盛,我是知道的。斗诗,也时常曾见。”黎季柏道。“只是,这般多人,却也极为稀罕……这真是在斗诗么?”

“呵呵,寻常人斗诗,自然吸引不来这么多人。”那小厮笑着解释道。“不过,今夜斗诗的,却是我大明文坛魁首,有大明诗圣之称的周王殿下。周王殿下久不写诗,今夜难得参与了斗诗,这满城文人们,还不得趋之若鹜?”

“周王殿下?”黎季柏怔了一怔。他知道大明的周王,但他来这应天府时,这位大明的周王殿下便已经深居简出,只是从街头巷尾的传闻中得知了此人不少诗作事迹……

正自想着,却听前方人群一阵骚动,有人高喊道:“作了!殿下作了!”

“好诗,真是好诗!今夜见此佳句问世,实在不枉此生啊!”

紧接着便是前排的一群人摇头晃脑的吟诗,吟的如痴如醉,后边的尚不知道吟了什么的,一個个急急的向前方探问。很快,那首诗的全篇便彻底流传了开来,黎季柏听人们吟道: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秦淮河畔一盅酒,万树桃花月满天。”

“果然好诗。”黎季柏暗想。

紧接着便看到人群忽的躁动莫名,有一人从楼里出来。那小厮道:“客官瞧,那便是咱们大明的周王殿下了。”

这位大明的周王丰神俊朗,面色亲和,他在几名侍卫的护卫下走入人群,朝着人群中略挥一挥手,只听“啊”的几声尖叫,竟有几名女子见了这位殿下挥手,便激动的晕了过去。黎季柏惊道:“周王殿下,竟有如此人望吗?”

“这有什么。”那小厮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殿下何等才学,只要听他述说一二,人常常便如沐春风……有这样的拥趸,再正常不过。”

黎季柏被他这么一说,倒觉得是自己孤陋寡闻了,有些羞赧的不再多问。

心中却想着,果然是天朝上国!

到了第二日,他又听说那位周王殿下正在城西开坛讲学,鸿胪寺上下皆要去凑热闹,他也不好特立独行,便一并去了。却不想,这一去,看见的又是人山人海,那人潮之多,挤得连前头的讲坛都看不见了。

“周王年不过而立,他开坛讲学,竟能招引如此之多的生员?”黎季柏惊道。

“说什么呢!”一位路过的儒生听到了他的疑惑,有些不满的道:“殿下乃是新学魁首,论学术,新学乃是殿下第一个提倡提及。即便是宋师、刘师,亦是以殿下的观点学问为径,这才有了如今我新学的繁荣昌盛。”

“殿下之学问,比之宋师、刘师,也不遑多让。听殿下讲一席话,胜过独自闭门造车十年……只要是有志学问的,安能不蜂拥而至?”

黎季柏惊叹不已,想不到天朝陛下的这位皇子,竟是厉害如斯。

第三日,友人请黎季柏于画舫中饮宴,却听到隔壁画舫上传来有人道:“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今虽在京中,但却时常,怀念往昔往北疆、往西北、在撒马尔罕的日子。”

“天下之大,每一处都自有其韵。若是能够,希望能往南边诸国如占城、安南等一观,以开拓眼界……”

“咦,这声音……”友人惊讶道。“莫不是周王殿下?”

“殿下才学惊人,仍想着开拓眼界……实在是让吾等钦佩敬服不已啊。”那友人叹道。

黎季柏点点头,跟着这位在礼部任侍郎的明国有人附和了几句。

他忽然心中一跳,想到了自己那本已无望的使命来。

或许,自己可以另辟蹊径?

……

“殿下,安南使节投帖拜访。”

周王府中,朱肃正和王妃徐氏,一起逗弄着自己的大胖儿子朱有炖,祥登从外间走了进来,对朱肃禀道。

“哦?可算来了。”朱肃站起身,将朱有炖递给了王妃徐氏。

这几日,他又是重拾抄诗大业,又是通过讲学煽动人潮,从昔日的沉默,突然间开始上蹿下跳,展示自己的名望。

为的,就是引起这位安南使节的注意,让他将目标从宋濂那里,主动的转向自己这边来。

安南人并不想将这件事情闹大,所以他们始终,只是以个人身份向任昂求请,想由任昂将自己引荐给大明大儒宋濂,从而向宋濂提出赴安南讲学的要求。

而不是将此事告知皇帝,向皇帝寻求恩典。

其中,安南人做贼心虚的心态自是占了多数。既然做贼心虚,那么,如果朱肃自己贴上去毛遂自荐,说不定便会引起安南人的警觉。

既然不能由自己主动,那么,潜移默化的给予黎季柏“周王也是一个很好的人选”这种信息,让安南人觉得“延请周王也能达到目的”,就十分的稳妥了。

不过,朱肃乃是王爵之尊,自不能显得太过掉价。况且,他也需要时间,来好好营造一番人设,便对祥登道:“带他往前厅耳房暂歇,本王稍候便至。”

随后,朱肃便开始了自己的准备。

首先,一身正式的儒衫是必须的。虽然儒衫在家中穿确实有些难受,但却能给人营造出一种“端方君子”的感觉。

其次,接见对方的地方也是要细细斟酌的。朱肃那满是书籍的书房便很合适。虽然其中的书其实他并没有看过几本,但那高高的书架和满满的书籍,毫无疑问,能给对方造成一种“对方很有文化”的压迫之感。

最后,便是高深莫测的谈吐,在交谈过程中,高雅且让人看不懂的繁复礼仪,也能极大程度的提升自己作为宗师的逼格。

这一点,朱肃也有所准备,等到黎季柏等了大半个时辰,终于见到朱肃的时候。

见到的,就是一个正身穿儒袍,坐在亭中,正自拨弄琴弦的翩然名士。

“下邦小臣黎季柏,见过上国周王殿下。”黎季柏对朱肃行跪礼道。

朱肃仍自演奏,琴声越弹越急,黎季柏正自不解之际,朱肃忽然将桌案一推,“啪”的一声,案上那一看就价值不菲的古琴,顷刻间摔成了两截。

“心有迷障,何必抚琴?”朱肃站起身来,一甩袍袖,自顾自走了。

留下黎季柏一脸懵然,只觉得吓得够呛,他的身边,那名老宦官忙唤他道:“贵使,贵使,怎还跪在此处?快随殿下进去啊!”

“可,可是,殿下并未招呼于我……”黎季柏犹豫道。

“殿下如今,正处于‘心外无物’之境,是听不见你我言谈的。”老宦官祥登道。“贵使若不进去,只怕要等到天黑了。”

“心外无物……”黎季柏瞳孔一震,想起方才朱肃的言行,只觉得大受震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