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963章 阿扎失里的决断

第963章 阿扎失里的决断

第963章 阿扎失里的决断

朱雄英去泰宁卫,可谓是名正言顺,原因是,泰宁卫在大明军中的编制上,亦是属于大宁都司所统属。

自阿扎失里临阵倒戈,斩杀北元丞相脱火赤,归附大明以后,他麾下的山阳万户便被一分为三。初时,这三卫皆归属魏公徐达统帅,用以征伐草原不臣,为徐家在草原上的立足夯实基础。

但当徐家在哈拉和林城站稳脚跟、且招募了足够掌控草原的汉家武装力量之后,政治嗅觉极高的徐达,便将朵颜三卫的指挥权归还了大明朝廷,避免了朝中某一部分人对徐家的中伤。

不过,念在徐家在草原上的经营并不容易,老朱还是将朵颜卫骑兵留给了徐家,只接下了更加靠近长城的泰宁卫、福余卫二卫,并将之划给了大宁都司统属。

既能避免对徐家独大草原的忧虑,也能名正言顺的分割阿扎失里的影响力。算是对阿扎失里这个故元降将的一种防备。

是的,虽然不认为阿扎失里会做出降而复叛的事,再度倒戈向草原势力……但朝廷之中,对于阿扎失里还是有所戒备的。

对于阿扎失里偶尔发出的怨言,朝中也并未完全没有耳闻。

泰宁卫名义上也是大明正儿八经的卫所,那么,朱雄英这个大宁都司监军前往泰宁卫中分配军饷,自然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朱雄英希望,能够通过他的手段拉拢泰宁卫军心,敦促同属草原部落的泰宁卫主动请战,追拿本雅失里。

若能让出自北元的泰宁卫全心全意讨伐鞑靼,便足以证明泰宁卫已被监军之制改变,这“教化之功”,也就足以得到朝中大部分朝臣的支持了。

常茂、常升两兄弟对朱雄英的意图,其实是颇不放心的,大宁都司并不算什么安泰之地,除却大宁城、宽城、全宁榷场等用城墙围拢起来、驻扎重兵的区域,其他地方,大多是一望无际的荒漠与草原。这些地方,往往多有悍匪、马贼横行,甚至有些就是蒙古部落自己所扮。

朱雄英若在城内,他们兄弟自然有把握保得他安泰无虞。但若是出了城,城外,那就是无法无天,连大明皇帝也暂时无法辖制的法外之地。但朱雄英的性子,却颇有几分乃祖的执拗,缠着常氏兄弟百般劝说,坚决不改变自己的主意。

常氏兄弟终究拗不过这个大外甥,再加上有杨鲁这个“地头蛇”为朱雄英收集消息,朱雄英当不至于遭遇突袭,便也只好任其施为了。

好在朱雄英的三千人数量庞大,一般而言,也没有哪一股的马贼队伍敢来捋这支队伍的虎须。且杨鲁在当地经商多年,早已打通了周边各大部落势力的门路,其灵通的消息使得朱雄英这一路皆畅行无阻,纵然有一二不知天高地厚的宵小想着来看看有无便宜可占,也往往被杨鲁提前侦知了。

三千人一路行来,倒是顺手剿灭了几帮马贼,还未到达泰宁卫,便已攒下了几波军功。

大宁都司监军、太孙朱雄英大张旗鼓要来泰宁卫的驻牧地分发军饷,并且劳军的消息,自然也被阿扎失里得知了。朱雄英行此堂堂之事,自然也不会掩藏自己的行踪。

在军中驿使来到泰宁卫,向阿扎失里这个泰宁卫都督禀报这个消息的时候,阿扎失里的心便不争气的飞速跳动起来。

他虽先前拒绝了阿鲁台的说降,但这些日子以来,却并没有少与阿鲁台以及本雅失里的鞑靼部暗地里接触。他暗中为鞑靼部提供粮草金银等物资,固然是想着左右逢源,心中却也并非没有偏向于蒙古势力一番的想法。

他侍奉北元时,有地位但没有财富,而现在侍奉大明,却是有财富但没有地位。这两种境况,都同样的让他心里充满不满。经过阿鲁台的煽动后,他迫切的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再一次的跳反,来达成“二者得兼”的“夙愿”。 原本以为,以大明的强势,自己很难寻到这个跳反的机会。

却不料,朱雄英这位乳臭未干的大明太孙,竟离开了大宁城那个戒备森严的龟壳,当真主动送上了门来。

只是稍加犹豫,阿扎失里便决定再度跳反。他意图在朱雄英来到泰宁卫之时,直接擒拿朱雄英,然后汇合本雅失里本部,一路往北。

有大明太孙在手,大明军队投鼠忌器,定然不敢阻扰自己带领财富和部族迁往草原。甚至,在达成目的之后,还能用朱雄英这个好价码,从大明皇帝那里好好的敲一次竹杠。

到时,自己不止能够拥有丰厚的财富,还能拥有“燕王”这个尊贵的称号,在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蒙古大汗,名利双收,岂不快哉?

至于护卫朱雄英的那三千人……阿扎失里毫不担心。只要这位皇太孙来到了泰宁卫的驻地,自己骤然发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能有力挽狂澜的能耐?

……

从大宁城到泰宁卫驻牧草场,也算有些距离。这几日,明军并未遭遇风险。几次风波,也能被杨鲁以及撒出去的侦骑们提前侦知。一路的安泰,便连始终紧绷着神经,防备着鞑靼余孽的方孝孺、解缙两人,也不由得放松了警惕。

想来,那些鞑靼余孽,是当真往北潜逃了去,不敢再出现在大明的势力范围了。

“天高云阔,风吹草低,谁说这漠北之地,是一处食之无味、不如弃置的绝域?以我看来,分明是一处极好的宝地。”方孝孺道。

“是极。”解缙亦附和着。“草原物产丰盛,战马、牛羊、药材,无不是我华夏所迫切需求的紧俏事物。先时不过是因为游牧彪悍,我中原王朝势力,难以久驻草原,故而便将其视为绝地。”

“其实,这世上哪有无用之土地?陛下行开疆拓土之策,其胸襟,真是胜过万代之雄主。”

“若我等,当真能收尽泰宁卫之心,便足以说明草原部落,亦可完完全全为我大明所用……这才真是功在万代、利在千秋之事。”

“草原之人,亦是人也。若能吃饱穿暖,何至于侵略中原?所谓仓廪足而知礼仪,羊毛贸易,已使得泰宁卫上下不再缺衣少食,此时,正该是教化之时。”

“依我看来,我们此举,定然能毕全功。”解缙轻捋着短须道。

一路的平安无事以及与泰宁卫越发的临近,使得他们越发的乐观。毕竟,在他们料想中,泰宁卫的阿扎失里不过是个胸无大志、且没有其他退路,只能依附于大明的草原头领,是断然不敢对朱雄英这个大明的皇太孙,有任何的妨害之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