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959章 暗流

第959章 暗流

第959章 暗流

“太孙?”阿扎失里眼神一凝。“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纵是姓朱,又能有什么大用?”

“辽王有所不知。”阿鲁台道。“大明皇帝的这位太孙……和其他的朱家子弟,可大不一样!”

接下来,阿鲁台就将有关朱雄英的情报,事无巨细的,一一对阿扎失里说了起来。从他小时备受朱元璋、马皇后宠爱,对其寄予厚望;再到马皇后以皇后之躯以身涉险,照顾身患天花的朱雄英;再到朱雄英长成后被朱元璋亲自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又受太子朱标、周王朱肃多方教导,一身集众人之望,俨然是大明第三代皇帝的不二人选。

这些消息都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如今往来草原的商贾,就多有江南甚至就是应天府来人,这些人,出了关去,便喜欢说些京中轶事,以此彰显自己来自中土的优越感。

阿扎失里心怀阴郁,当然不会去注意这些不起眼的小道消息。然阿鲁台狼子野心,本就在蓄意收集大明帝京动向,对有关朱雄英这等大明太孙的事,自然也是如数家珍。

“朱雄英如此重要,辽王且猜,若是我等擒了他去,大宁与徐家,还敢不敢阻扰我等遁入草原?”

“为了赎回他这个好孙子,大明皇帝,愿不愿意奉上金银牛羊,做为我等复辟蒙古之资?”

阿鲁台这番话,说的阿扎失里大为心动。若是朱雄英当真有这么重要,那若是能将他擒了,阿鲁台口中所说的光明未来,还真就有可能发生。

“啧,大明太孙,位分何等贵重,其周遭,定然时时刻刻,皆有重兵护卫,哪有我等得手之机。”阿扎失里道。

“大明太孙出关外,在大宁都司担任监军,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么。”阿鲁台像一只诱人作恶的狐狸,眯起眼睛对阿扎失里说道。“此儿乳臭未干,却又远离应天……这正是最好的良机!”

“汉人有句话说的好:富贵险中求。辽王乃我大蒙古国不世出的豪杰,岂会效愚夫之行,坐视如此良机失去?”

阿扎失里面色忽明忽暗,已是大为心动。但,想起朱雄英背后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他还是感觉有些额上冒汗。

见他迟迟难诀,阿鲁台干脆站起身来,笑道:“辽王不必如此急切的下决断。”

“若是长生天护佑,自然便有机会。”他说道。“大汗还在等我的消息,阿鲁台便先行告辞了。”

“辽王不必送了,希望有一日,你我能在大都城的皇宫之中把酒言欢。”

阿扎失里仍旧若有所思,只是,对阿鲁台也已经没有了敌意。他招呼着脱脱过来,将阿鲁台秘密送出了泰宁卫。

“太师,可说动阿扎失里了吗?”在某一处能够遥望泰宁卫的土丘之上,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带着人马接应了阿鲁台。 身为鞑靼部的实际掌权者,可以说,连大汗本雅失里,都没有太师阿鲁台来的重要,阿鲁台自然不会毫无防备的亲自涉险。一旦阿扎失里有留下他的意思,鞑靼骑兵们便会不顾一切,夜袭泰宁卫,救回阿鲁台。

但此时,却是没有必要了。阿鲁台将自己在泰宁卫的经历告诉了等的心焦的本雅失里,本雅失里愕然道:“若是如此,那阿扎失里显然已心动了。”

“太师何不趁热打铁,好让我等,将那泰宁卫彻底收入囊中?”

“焦急着扑向猎物的狼,捕不到最肥美的猎物。”阿鲁台说了一句草原上的谚语。“阿扎失里畏惧大明的威势,若是一昧强逼,恐怕适得其反。”

“野心的种子已经种下,无论局势如何,他都绝不可能,再对大明那般的忠心耿耿。”

“我们只要像跟在猎物身后的狼群一样,静静等待着时机。”阿鲁台的嘴角勾勒出一份莫名的微笑。“阿扎失里的不甘,会让他主动加入我们的。”

……

关外实在太广袤了,广袤到纵使是百万大军,也绝难在草原中搜寻到一支败军的踪迹。没有人能想到,元气大伤、已然伤筋动骨的鞑靼部,竟然不亡命北逃,反而选择了向南联系泰宁卫。而泰宁卫的商人和牧民们,也没有发现他们的都督阿扎失里,已经暗暗的和鞑靼太师阿鲁台达成了默契。

只有那些在帐中目睹了一切的侍妾,草草的埋进了草原里,成为了泰宁卫草原的养料。没人对此抱有怀疑,残暴的阿扎失里,残杀侍妾与奴仆,在泰宁卫早已是司空见惯……

与暗流涌动的泰宁卫驻牧地不同,大宁城中,此时却是一片热闹和谐。

方孝孺与解缙两位才子又写好了几出新戏,军中本来稍有沉寂的听戏潮,遂复又热烈起来。趁着这股热乎劲儿,朱雄英遵照朱标与朱肃先前的嘱咐,又更进一步的推动了其他监军改革的进程。

鬼力赤等降人的戏班子,算是军中最基础的“文艺兵”,而朱标构想中监军改革的第二个抓手,“政教处”,也开始组建了起来。军中开设了夜校班,由方解二人着手,向将士们讲解各种历史典故、朝廷政策,偶尔朱雄英也会下场,这位年轻的太孙殿下,所上的课竟然比方解两位才子更加受将士们欢迎。每当得知太孙殿下今夜主讲时,暂时充当夜校的俘虏营空地总是人满为患。

毕竟,方、解二人受儒家式教育影响甚深,在讲学过程中,总有那么几分好为人师的高高在上。反观朱雄英,他自己平日里在大本堂进学之时,便最为厌恶先生的之乎者也,因而轮到他自己“为人师表”的时候,便讲的分外平实风趣。

军中的夜校,也不是要将将士们都培养成考状元的读书人,而是作为联通朝廷上层与军中将士的桥梁,将各种政策道理,大明的建国典故,在将士们心里留下个印象就成,就足以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支军队的整体风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