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933章 左右为难

第933章 左右为难

第933章 左右为难

这两种方略,各有其利弊,朱肃猜测,想必老朱今日的为难之处,就是在这里。

想办法救援一名陈氏子孙,日后,以襄助陈氏之名,举旗讨伐黎氏,毫无疑问是最为省心省力的方法。大明大义在手,安南上下必定云集响应……无论是先前攻灭高丽的三韩之地,亦或者是历史上的大明征安南之役初期,所采用的都是这样的办法。

但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老朱对于安南的野心,也和对高丽不同:似高丽、漠北、瀛洲等地,朝廷大可以将其作为封疆之地,派谴一勋贵皇亲建立封国,教化国内,待积年累月之后,或可成为华夏之土便足矣。

但对安南,老朱是想要将其收归朝廷中央,并不打算用来分封的。

因为朱肃的告知,老朱是一门心思的,要将安南、占城等,作为防备小冰河时期侵袭的储备粮产地的。纵使是盛产金银的瀛洲、凤鸣洲等地,对老朱而言,其重要性,也远远不如与大明接壤的南面诸国。

天下要是不产粮食了,金银再多又有何用?是能填饱肚子,还是能抵御严冬?

老朱是农民出身,对于粮食的执着,简直是刻到了骨子深处。在听说后世子孙会因为天灾频发、国库不支而丢了粮食之后,更是危机感爆发,无实不刻不想给大明囤下厚厚的家底。金银粮秣这种东西,以一代之力,是绝难囤到几百年后还有剩余的。但是土地,无疑就是最好的用来传诸子孙的家底。

安南、占城,这些在小冰河时期也能够产出大量粮食的地方,就是老朱盯上的目标。在他心里,这样的好地方,自然是该由大明所有。对安南的关注自然也远超其他地方。

救援陈氏子孙固然有利于击败安南,但战后要吞并安南,却也会妨害大明的大义之名,因而遭到抵制。老朱想要的,绝不是倭国、高丽那样的保留王室,暂时以租界、殖民地之名来管辖当地,而是彻彻底底的纳入大明国土。但历史上的永乐皇帝占领安南之地失败的教训,已经说明了扶持陈氏子孙,之后再撕破脸皮吞并安南,是行不通的。

大明虽然兵精粮足,但老朱也知道,如果强行吞下安南,安南还是会像历史上那般此起彼伏的造反,大明很可能依然要被拖入无穷无尽的战争泥沼之中。

但另一种方法,坐视黎氏杀尽王族陈氏……这也有极大的弊端。第一点,黎氏尽灭陈氏,大明要再出兵安南,就没有了大义的名分,攻下安南的难度必然比历史上的永乐大帝难上许多。

第二点,失去了正统依托的安南百官,会不会破罐子破摔,干脆死心塌地的辅佐黎氏?这也不确定。

说白了,与其他战争不同,大明需要两个大义的名分,其一,介入黎氏与陈氏夺权内乱的名分;其二,名正言顺吞并安南,且不被安南百姓排斥的名分。

这两点,很难同时满足。

与老朱商谈了许久,仍是没什么头绪,老朱疲惫道:“罢了,你一路风尘仆仆,还是先去歇息罢。”

“你先回自个府邸去,咱这边,让锦衣卫再好生观察安南那边的动向。”

“西南多亏你稳定了局面,要不然,我大明日后,还或许无法在黎氏与陈氏内讧之际,腾出手来。”

“咱先赐你一个栖霞山上的园子,你先好生修养些时日吧。” “是。”朱肃躬身,心间暗喜。

“……别忘了,去孝陵见见你的母后。”老朱背着身凝视着屏风上的坤舆万国图,冷不防突然说道。

朱肃心里一沉,再度躬身应是,老朱颇为疲惫的摆了摆手,朱肃恭恭敬敬的退出了谨身殿,殿外的寒风一吹,朱肃这才惊觉自己竟然出了一身的冷汗。

杀马烨的事,父皇还是在意的!

朱肃现在无比庆幸,有太子朱标出面,挡在了自己的前头。若是没有朱标,只怕这次自己回来,老朱就不是让自己去“见见”马皇后,而是要自己跪在孝陵请罪了。

也是因为有朱标出面,自己与老朱这个便宜父皇之间,才没有产生更深的芥蒂。

朱肃回到周王府中,徐氏已带着家人在府门处等候了多时,朱肃颇为惬意的在徐氏的服侍下沐浴更衣了之后,不待歇息,便直接穿着燕居常服,唤来了内侍祥登,要他前往东宫中去看看朱标下值了没有。

朱标这一次,可谓是帮了他一个大忙,朱肃很想尽早登门对朱标表示感谢。

wwш.тTkan.c o

在天色堪堪将暗之前,祥登从东宫上回来了,告知朱肃,太子朱标今夜已回到了东宫中,听闻朱肃要到他东宫一晤,太子朱标大喜,已开始命令东宫备宴,并让他转告朱肃,要朱肃带着王妃去往东宫赴宴。

朱肃自是不会推脱,当即带上徐氏,又亲自拣选了一些从贵州带回来的稀罕玩意儿充作礼物,而后便往朱标的东宫而去。

朱标的东宫,严格意义来说,朱肃还是第一次去。昔年大明初立,老朱填湖建大明皇宫,因工程浩大,十几年来,皇宫都是一边建、一边住的状态。因为皇宫建筑群尚未完整,故而太子朱标与诸王一样,也是先分了宫外的府邸暂住,不称宫,而是暂时将之称作“太子府”。

然而前些年,应天皇城终于完全竣工了,因为此时的大明比历史上同时期的大明更加富庶,这个南京皇宫其富丽堂皇之处,比之历代皇宫皆有过之而无不及。朱标也终于从暂住的“太子府”,搬到了宫里的“东宫”。东宫严格意义上的名称叫做“春和殿”,位于内阁平日办事的文华殿侧方,老朱已经将太子往内阁任职,列为大明定制,这也方便了大明历代太子平日里前往内阁办公。

朱肃入宫寻访兄长,自然不能够走皇宫的正门承天门,而是从东侧的东华门而入,过春和门寻访太子朱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