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654章 赌约

第654章 赌约

老朱本还想以帝王之威,将此事强行压下。而今既有朱肃出面,他便冷眼在一旁旁观。等到朱肃出言要与练子宁等人赌斗,他遂与太子朱标对视一眼,嘴边已经有了些幸灾乐祸的笑意。

那边厢,御史们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练子宁回过头,和那些保守派的同僚们商谈了一会,对朱肃道:“殿下真能保证,若是这玉米产出不足,便教我朝不再言海事?”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若是本王胜了,诸公也要心甘情愿的前往凤鸣洲才是。”

“以何种准则而定胜败?”

“就以玉米之产量,与寻常田地所产粮食相比较如何?”

“好,我等便与殿下赌斗。若我等输了,我等便前往万里之外,为大明开拓凤鸣洲。殿下或许不信,我等亦希望殿下所言属实,这世上真有神种,能让我大明百姓再无饥馑……”

练子宁这句话说的倒是属实。如今大明仍存的问题之中,人口与产粮是最为关键的两个。而人口的增长与否又和粮食是否充足息息相关。若是世间真有能让大明亩产飙升的神种,便是将他们发配凤鸣洲不毛之地,他们也甘之如饴。

只可惜,莫说是亩产千斤的“神种”,便是玉米这种亩产略微超过传统作物的新庄稼,练子宁也不相信。华夏百姓耕作稻谷的历史已数千年,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农耕方式的探究与改良,不知琢磨出了多少侍弄庄稼的窍门与手段,一代代农民们将这些手段口耳相传,朝廷和有识之士发挥大力气将这些方式传承推广,才有了现如今华夏田亩的产量。

怎么可能从蛮荒之地随便弄来一种新庄稼,产量就能比华夏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作物更加多的?

在他们眼里,这个看上去颇为好看的“玉米”,也就是和贴着金箔假冒麒麟的猪一样货色。

蒙蔽君王而已,不可能真的是什么宝贝。

练子宁代表保守派的御史们和朱肃三击其掌,代表赌约已成。全程,老朱都只是在一旁观望,对这一次赌斗不可置否,只在最后表示,将张赫和铁铉的封赏暂且押下,等这一次赌斗的结果出炉再谈。

若是玉米亩产果然优于传统作物,张赫铁铉以及出征凤鸣洲的将士,自然是大大有赏。可若是玉米只是虚有其表,则正说明此二人有欺君之嫌,若是此时先赏了,到时候再罚,反而丢了朝廷威严。

一场朝会颇有些虎头蛇尾。杨士奇走出奉天殿时,颇有些垂头丧气。他低声的问朱肃:“陛下本已有责罚那些迂腐御史之意,殿下又何必要强出头?”

“这,这岂非是节外生枝?万一玉米产量当真不及,那岂不是……”

“况且要等玉米成熟,少说也需四五个月……”

他太想证明自己了,巴不得明日大明的船队就开始第二次出海。再等上四五个月,心中属实觉得太长了些。

“士奇,你太焦躁了。”朱肃笑了一笑,对杨士奇道。杨士奇有天纵之才,历史上他早期郁郁不得其志,游学四方,以授徒为生。到中年时方举入翰林院,焦躁之气早已在游学生涯之中变为平和,整个人也具有了宰相的气度。

而现在的杨士奇却是早早的在国子监受到了赏识,又因科举改制而早早有了官身。却也因缺少了那一份磨砺,和历史上的五朝宰执杨士奇还有着诺大的差距。为了让这位大才尽早蜕变,朱肃也很乐意对他多提点一二。“你以为陛下办海事局,主要是为了何事?”“是为了……为了让如凤鸣洲等等的海外之地,及早纳入我华夏统属。”杨士奇回答道,这句话刚说完,他自己便愣了一愣,继而若有所思。

“看来你已明白了?”

“是,学生明白了。”杨士奇对朱肃作了一揖,身上的焦躁之气已经散去了很多。“殿下是想将这些御史们骗去凤鸣洲,好在当地普及教化……”

“……还正想夸伱,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朱肃笑骂了杨士奇一声。“什么叫骗?为华夏计的事,能叫骗吗?”

说着,朱肃继续道:“但凡要开疆拓土,变夷为夏,总撇不开‘文治武功’四字。以武守土,以文兴教,文治二字,尚在武功之上。”

“要是就在我大明周边倒也罢了,可凤鸣洲蛮荒之地,甚至都不是‘蛮夷之地’,而是什么都没有的‘蛮荒’。这样的地方,要多调读书人前往教化该地,使其世世代代成为我华夏之地,其实才是最难的。”

“练子宁等人并非奸邪之人,只是思想多少死板了些,并非社稷之患,若让父皇因言加罪,反寒了直臣之心。倒不如寻个由头将他们发配去凤鸣洲,发光发热。”

“有他们在凤鸣洲出力,你们海事局,也能有更多政绩不是?”

杨士奇点点头,想起练子宁等人被发配凤鸣洲施教化,等于变相成了海事局的属官,心里便有些想笑,低头道:“殿下所言,士奇受教了。”

“只是士奇还有一事不明,万一玉米此种远道而来,水土不服,该当如何?”

“殿下约赌,终究还是太行险了些,教学生心中实在惴惴。出海一事,势在必行,容不得半点参差……”

朱肃心知杨士奇对玉米也没有什么信心,想要告诉他玉米的优点,却也知道他未必会轻易听信,想了一想,遂换了一个方向道:“你认为,出海这事,该要如何推动?是国朝皇帝金口玉言,还是朝中诸公下了定论,就能促成此事?”

杨士奇愣了一愣,想了想,肃了肃容对朱肃拱手道:“难道不是么?学生愚昧,请殿下为学生解惑。”

“其实该如何推动出海一事,我方才在殿上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朱肃道。“正所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即昌,逆之即亡。”

“要落实一项国策,未必便非要在庙堂之上,更应该从实际出发,推动时代的浪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