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567章 欲封徐达

第567章 欲封徐达

第567章 欲封徐达

“嗖”的一声,一支箭矢随弓弦声响掠过,一只鹿顿时哀鸣一声,往前又奔上几步,之后缓缓倒在了灌木之中。

“陛下,真神箭啊!”

立马便有卫士上前要去将鹿扛过来,有宦官于左近阿谀道。

“什么神箭,不过沙场之技尔!”老朱没有听信那宦官的阿谀,不过脸上却难得的带着几分喜色。自登基以来,他已是许久没有射猎了。而今虽两鬓渐白,所幸昔日磨练出的记忆仍根植于身。

亦不用如刘备那般感叹髀肉复生。

“你们都要给咱记住,开拓进取,武事绝不可丢。日后若封国到海外,你们就必须文武兼修,练一身经得起沙场的武艺。”

“自去射猎吧,猎到了什么,皆取来给咱看看。所获最丰者,咱有大赏。”

“是。”

底下并不整齐的回复声中仍带着童音。比起对皇帝训话的敬畏,更多的是对于玩乐的兴奋。一群朱家的王爷们在护卫的陪同下四散而去,连朱雄英都拿着他的小弓,骑着他的小马驹兴奋的去了。

今日惠风和畅,却是老朱于应天城郊清出了一块场地,领着大明诸王来此狩猎。

“五哥,你是沙场宿将,能否教教我怎样用弓?”楚王朱桢凑到了朱肃身边。“小弟常听人说兄长于北疆、瀛洲之时的征战故事,心中已久向往之,正好于今日能得见五哥的英姿……”

“弓箭?我不会……”朱肃一脸兴致缺缺。

朱桢呆了一呆,犹不相信,道:“兄长莫不是在说笑?那些说书先生都说兄长你悍勇无敌,于数百步外一箭射杀倭国幕府将军……”

“若是兄长不懂弓术,今日又如何……”

今日老朱的规矩是每个人自行猎食,猎到什么就吃什么。若是不会狩猎,五哥岂不是要挨饿?朱桢心中不免一阵担忧。朱肃拍了拍腰间的迅雷手铳:“无妨,虽然我不会弓箭,但我会打手铳。”

“我的手铳,很稳。”

“呃……”朱桢无语,这迅雷手铳的威力他也见过,一发子药射出,猎物都要被打烂了。到时候支离破碎的还怎么吃,只得违心的恭维五哥几句,心中已决定回头帮五哥多打只小兔子来。

“五弟似乎并无兴致?”见朱肃仍呆在原地,刚从老朱的帐子里钻出的朱标笑着走了过来。“面色怎这般憔悴,昨夜没能安寝么?”

“诸事前头万绪,偏偏爹又非要我来来此处胡闹。”朱肃语气之中不无怨言。自归应天之后,似是担心他又抛下诸事去做所谓的太平闲王,老朱将各种事务全都一股脑的塞到了朱肃的手上。

上有处置衍圣公孔家善后、兴建银行,发行宝钞之事,下有开拓新学、教育监生、乃至写文章驳斥旧文人等等琐事。朱肃自己也有自己的谋划,召集沈家、赵家等商人兴建工坊,为接下来的一桩大事打算,可说忙的脚不沾地。

偏偏今日还要来此处来帮着老朱带娃。

“何必这般怨念深重。”朱标依旧是笑呵呵的看了眼诸幼弟离去的方向,劝慰朱肃道:“父皇亦有苦心。昔日汉武曾设上林苑以射猎练兵,父皇亦有此意。”

“虽不至于要练出卫、霍那般的大将军,但日后我朱家人若要开拓一方,亲临战阵定然是难免的。”

“若都只是长在深宫,不通武艺那怎么行。还不知要在几千里几万里之外开疆拓土,纵使是父皇恐也一时鞭长莫及。到时候只能靠他们自己,至少不能四体不勤,为蛮夷所欺。”

“便是雄英,我也希望他能借此强身健体,好更加长命百岁些。而且五弟,父皇也是担忧你的身体。你确实也太瘦弱了,瞧你这胳膊……为兄都想象不到你是如何每战必胜的。”

朱肃的脸黑了黑。“我是在后方运筹帷幄的智将!”

“是是,君子六艺,可是你自己提出的。”朱标故意揶揄道,看朱肃脸色尴尬,他顿时开怀大笑。笑了一阵之后又看向了诸幼弟离开的方向,语气忽变得落寞:“唉,昔日只觉得这华夏之地方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如今知道了这华夏之外另有天高海阔,却只我与父皇不能亲见了。”

“你等若皆封疆海外,远隔千里万里,日后,便只有我和父皇守着这祖宗之地了。”

朱肃怔了一怔,眼看朱标是真的思绪激荡,遂笑道:“大哥怎么还多愁善感起来了。”

“正是因有大哥你坐镇祖宗故地为我等压住阵脚,我等兄弟日后才有可能纵横四海,为我华夏搏更盛之国运。”

“只要我等兄弟勠力同心,便是天涯亦若比邻。再说又不是不回来了,大哥在都中好好侍奉父皇,等日后雄英长成了,大可将政务都交托雄英之手,大哥则与父皇母后一起便历世界诸藩,观赏那海外风景,岂不美哉?”

“好,好。”朱标本也只是有感而发,听朱肃说的豪迈,遂也收起了落寞感怀的心思。“吾弟豪情万丈,为兄不及!”

“现下想那些确还为时尚早。你我兄弟同心合力,必有使世界皆为华夏的那一天!”

兄弟两相顾而笑,壮怀激荡。便在此时,皇帐之中二虎掀开帐帘走了出来。“二位殿下,陛下于帐中有请。”

“好,知道了。”

兄弟两也不站在野地里吹冷风了,一面随口谈天说地,一面往老朱的帐中走去。老朱的这帐子极大,不过也就只是大而已。纵使是出城射猎,他也不愿过分铺张奢靡。

帐中除了可临时问对用的桌椅坐榻,就仅有那张巨大的坤舆万国图最为显眼。此图已成了老朱的最爱,无论到了何处,总要教左右一并带着,闲时便在图上看看,也不知正谋划着哪里。 此时,他便正一副半蹲着的奇怪模样,对着那张坤舆万国图,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爹,此处可不是内宫,您倒也注意几分形象……就这样捋着个袖子敞着怀,像什么样子?”朱肃无奈道。和这位便宜父亲越发熟稔之后,朱肃就知道了老朱私底下的形象与在朝臣面前完全是两个极端。在朝臣面前是天威难测,一皱眉一抬足,都要让百官们心中惴惴不安。

但到了内宫私下,这老汉完全就是一个初心未改的粗糙汉子,不仅曾经挽着龙袍下地耕田,带着朱雄英在御花园捉泥鳅田鸡、趴在地上让朱雄英骑大马,这老汉每一桩都做过。朱老四上蹿下跳的顽劣基因可算是找到出处了。

他还时常嫌弃礼部弄出来的这些龙袍牟服之类的繁琐厚重,平素里时常脱了靴子在马皇后的织机前,捋着袖子敞着怀,一边给老妻摇蒲扇,两人一面闲扯着那些淮西勋贵家里家长里短的八卦事,都被朱肃给撞见了好几次。

无他,因为大明国势上涨,诸事顺遂,允了海外建邦之后诸多老兄弟也都重拾初心,不再贪财祸国逼他痛下杀手。老朱便也不似历史上那般渐渐变得猜忌多疑,朱肃甚至都怀疑,再这么过上几年,这位威名赫赫的洪武大帝,都要渐渐变成乡野田间的寻常老头儿了。

“还管起你爹来了。”老朱笑骂了朱肃一句,也不以为意。只是仍旧顺手将袖子放了下来后站直了身躯。“咱就知道你不学无术,射艺不精。怎么,担心在弟弟们面前丢丑,坏了你南征北战的周王的形象?”

“既然不去射猎,便在帐子里和你大哥一起陪咱说说话。让咱光在帐子里等着那些兔崽子们,还真是有些闲的发慌……嘿,标儿你这些年越发能干,咱倒是都闲出一身的毛病出来了。”

若是换了其他帝王家,皇帝此话一出,身为太子必然是要汗出如浆,诚惶诚恐的跪地请罪的。但朱标却没有这份顾虑,朱家人心里都知道,老朱虽然也喜爱朱肃朱?等屡建奇功的诸子,但大明的储君只会也只能是朱标这个似不出彩,却能托付重任的长子。朱标笑着回应老朱道:“还是内阁诸公诚心用命,孩儿不敢居功。”

“真说起来,该是拟定内阁之策的父皇、五弟的功劳才是。”

“一家人,倒还谦虚起来了。老五,你这大哥这两年越发生份了。张口闭口必称‘父皇’,还是雄英和你更趁咱的心思。”老朱指着朱标嫌弃道。人说隔代亲,帝王家也难以免俗。自朱雄英出生之后,本来是心头肉的朱标就时常遭到老朱这般的嫌弃。朱标也不辩驳,唯有摇头苦笑。

朱肃也是笑笑,他可没有蠢到将这话当真。要是当真了,岂不是和把“汝兄多病,汝当勉励之”当真的瓦罐鸡一个段位了?他不去回答老朱,反主动换了个话题:“爹莫不是还在看关外?”

“自漠北战报送来,已有数日了。爹你也该收收心思,不该继续乐呵。”

“左右不过是个北元,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您这看来看去,已看了许多天,莫非还想把北元看活过来,继续与大明争雄不成?”

“哼,莫说北元,纵然是成吉思汗复生,咱莫非就不敢和他一决高下了吗?”如今大明对外战功赫赫,士卒士气高昂,武将磨刀霍霍,府库金银充沛,老朱也难得放了一句颇有中二气质的狂言。“咱是高兴啊,高兴老三和老四两人都出息了。”

“老三据守太原,咱知晓城中有数万矿工襄助,丢是肯定丢不了的。却没想到他竟能在太原城下,用这些矿工做奇兵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

“老四一路追着元主追到了捕鱼儿海,大破怯薛军……颇有冠军侯的雄风!永乐,永乐,果然没辜负咱的期望!”

老朱说道。这一刻,得知历史上的朱棣起兵靖难的芥蒂已是彻底消去。不论是历史上的朱棣还是如今的朱棣,都打出了大明的雄风,为人父者又怎能不为此骄傲?

“父皇可万莫在四弟面前这般说。如今他最怕的就是听到‘永乐’二字。一听此二字,只怕又要以为您要用您的御靴抽他屁股了。”朱标道。老朱闻言哈哈大笑:“他都有胆子以千人追杀元主,还怕咱的靴子吗?”

“永乐二字如何?若是他还能再建功立业,咱就封他做个永乐大将军!”

朱标摇头,失笑不已。

“爹可万莫太过志得意满。”朱肃稍微给老朱泼了盆冷水。“陷一地容易,治一地却难。草原与倭国不同,其与我华夏文化并非同源同根,且蒙人与我大明乃是世仇,要想教化,绝非易事。”

“要想盘活此地,非得迁居许多汉人,方可在草原上根植我汉家文化。且草原辽阔难守,非有大将重兵难以守御。非但要抵御诸多草原部族的进攻,还要发扬华夏之学、传承华夏礼教。这样的重任,寻常人绝对难以担当。”

“要以何人治草原,要如何治草原,您可有了头绪?”

老朱也从成功灭元的喜悦中冷静下来,颇为赞许的看了看朱肃:“难得你能知道这道理。”

“不错,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和林与我大明边关,尚有千里之遥。咱大明要掌控此地,非得委派一位绝对的可靠的英杰方可。”

“老大,老五,咱欲意封天德为和林之主,为我大明外藩……你们觉得如何?”

“魏国公?”朱肃一愣。

“魏国公功高盖世,此番出征,更是殚精竭虑,不避艰险。分疆的功劳定是够了……只是父皇,魏国公毕竟年事已高,无妨么?”朱标道。

“天德在草原上赫赫威名,可止蒙古小儿夜啼。让他镇守和林,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老朱道。“咱还有一桩考虑,欲教化草原,‘利’之一字,绝不可少。”

“昔年我汉家王朝,便是因为草原之上无利可图,在草原上驻兵徒耗国用,因此才数度得了又弃,让北方游牧成了心腹大患。”

“而今咱已有了思路,毛线、牛羊等,便是草原之上能让咱中原有利可图的产业。只要将这两样产业发扬光大,足使诺大草原上的牧民不再只知骑马弯弓,而是都给咱华夏好生饲养牛羊去。”

“那么,如何将这些产业挪到草原上,便是我华夏在草原得以立足的关键。天德家的女娃娃不是和妹子合办了个纺毛工厂?咱意欲让天德一并将这厂子带去和林,作为徐家的产业。有这厂子在,也能襄助徐家在和林尽快扎根。”

“而且草原……毕竟离我中原还是太近了些。若封给别人,咱不放心,封给天德,咱才能安寝。”

“只是要辛苦他,继续为我华夏复兴大业操劳了。”老朱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